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孔子的原則或方法有哪些

孔子的原則或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22 04:53:27

① 孔子的教學原則和方法溫故知新

孔子在教學上,強調「學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溫故知新、以身作則等教育教學原則。

② 孔子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孔子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可以集中歸納為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由博返約四條。
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創造和貢獻:
一是春秋時期,王官之學衰微,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設杏壇講學授徒,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學生眾多,史稱「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張尊師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職業教師,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③ 孔子有哪些先進的教學和學習方法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長期的育人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寶庫里的一塊瑰寶.
孔子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學而時習」、「溫故而知新」、「學思並重」、「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這些都值得我們結合今天教學改革的實際,認真學習、繼承、借鑒和創新.
一、教學相長原則
《學記》明確提出「教學相長」,它源於孔子.孔子對教與學、師與生關系的認識是深刻的,辨證的.他認為只有很好地當學生,才能更好地當先生.他不但提倡學生要向老師學習,而且提倡老師要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他說:「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相長是一條教育規律,它反映了教學雙主體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因果必然聯系.《學記》有這么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 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意思是說: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夠,只有擔任教學工作才會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夠,才能回頭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斷努力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學相長」對於教師的要求,應該是明確教也要學習,教也是一種學習,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奮刻苦學習,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才能對教學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准確掌握和熟練運用;對學生來說,應是刻苦學習,從「知不足」而激勵「自反」,能從教師的「教」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學習遷移,培養自學能力.
二、啟發式原則
孔於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認為教學應該注重啟發誘導,循序漸進,比古希臘蘇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導學生自己學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的教學主張要早幾十年.
孔子認為,不論是培養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掌握知識,都必須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以現在的話說叫做有學習需要才能有學習動機;必須使學生自己對問題能加以深入思考,獲得切實的體驗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為了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孔於反對注入式的教學,主張啟發式教學.
孔子對啟發式教學是這樣表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學生,先讓他苦心思索,仍然領會不了的時候,再去啟發他;當學生經過思考,有所體會,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去開導他.比如對一個方的東西,教師已指出一個角的樣子,如果學生不能由此類推其餘三個角的樣子,教師就不必再告訴他了,因為他不肯動腦筋思考.「憤」與「悱」是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在外表面容和言語上的表現.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是這樣解釋的:「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 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學生經過相當時間還想不通時,就可以去啟發;學生雖然經過思考,又有所體會,但卻不能用恰當的言辭表述出來,這時候就可以去開導他.開導之後,讓學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如今啟發式已成為廣大教師「授人以漁」,教學生「會學」的重要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必須注意創設憤悱學習情境,必須啟發學生感悟自得,經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經過自己反復訓練形成能力,用《學記》上的話說,教師只能「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通過設疑,鼓勵和啟發學生求異探新,感悟自得.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領會到開動腦筋、探求知識是一種快樂的勞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溫故而知新原則
孔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復習舊的知識(學過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這是孔子從自己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規律,對於今天的教學工作仍然有指導意義.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新知識的獲得必須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溫故」,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思考,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就能夠自動地「知新」.為什麼「溫故」可以「知新「?這是因為在「新」與「故」知識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必須的邏輯聯系,兩者組成了連續的、不間斷的知識序列.因此,「溫故」的結果才導致自動地「知新」.如果「新」與「故」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不能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相關、相互銜接,那麼,「溫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實現的.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認知策略.例如,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計算長方形面積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如學習「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再計算.
四、學思並重,學思結合原則
孔子有句論述學習方法的名言,叫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它精闢地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辨證關系:「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和拓展,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在學習活動中,學和思是一個互為條件,互相促進,學中有思,思中有學的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是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正確方法之一.例如,小學語文《羅盛教》一課,通過「摸」、「托」、「頂」三個動詞,記敘了志願軍戰士羅盛教三次潛入水中搶救朝鮮兒童的經過,生動感人地表現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國際主義精神.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是通過學習課文獲得的.但是作者為什麼選用這三個動詞?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緊扣詞語,聯系課文內容,深入思考才能領悟.
以上教例說明,學生通過學、思的過程,仔細品味、揣摩三個動詞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了思想感情,不僅學習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學習了如何准確地選用詞語,具體形象地描寫人物行為動作,揭示人物內心的道理和方法.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維.
五、因材施教原則
孔子是我國古代第一位重視「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經驗十分豐富.他認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學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樣了解學生?孔子認為應「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通過觀察和談話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習基礎、年齡特點、個性特徵等,因而對學生的了解較為全面、准確、深刻.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為後人樹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然後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這恰恰是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特長,就得注意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應當繼承和創新.
不少教師、家長往往忽視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人與人之間在志趣、智力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在現實中,早慧與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勝枚舉.國外有一項有趣的統計發現,在大有作為的科學家、發明家中,小時候學習就特別突出的只佔5%,而不突出的竟然佔55%.有的學生雖然學業上暫時後進,其實智力潛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於沒有得到適當機會來表 現自己的才華,或者沒有符合自己興趣的對象而不願意學習,或者沒有良好的教育時機來發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們無視個別差異的客觀存在,一味採用單一的教學內容和劃一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實踐證明,教學只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深入實施,因材施教原則正在創造性地被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北京市十一學校大面積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實驗,實質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既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又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特長的因材施教.據介紹,該校分層次教學是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實施的.不允許按成績分層次,而是把ABC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要求、方法、進度和授課教師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目標保底不封頂,學生管理分層不分班,做到面向全體,有選擇而無淘汰,努力創造一種盡量適合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這是運用因材施教原則的創新.
據報載,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1981年發表的一個宣言中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麼?這是很難用幾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從教學的角度說,孔子教育教學思想中的許多方面,對於我們思考和實施今天的素質教育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④ 論語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這一原則主要是解決教學過程中統一要求與個別差異之間的矛盾。教學中自然不能沒有統一要求,但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忽視個性差異也不可能禪爛尺實現統 一目標。孔子時代教育的統一要求還沒有形成,因此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孔子的仁學框架,實施個別教育也比較容易。

2、啟發誘導: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是教學過程順利完成的關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提倡啟發式教學,並使之成為一種日趨完善的賀高理論。這一理論的奠基人當之無愧應該是孔子。孔子己經認識到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地位,他第一次精闢地論述了啟發式原則:「不憤不啟,不伴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學思並重:

在孔歷氏子的教育思想中,精闢地闡述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他說:「學而不思 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思並重」解決了學與思、掌握知識與發展思維的矛盾。

⑤ 孔子提出了哪七條教育原則

孔子的7個教育思想如下:

1、關於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觀點,認為人口,財富,教育是立國的三個要素。孔子認為教育棚岩對國家穩定、社會的發展有作用。

2、關於教育對象: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

3、關於教育目的:致力於通過教育培養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為教育的首要目的。

4、關於教育內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識—「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為規范要求。不足之處在於缺少自然科學知識和勞動知識內容。在孔姿和襲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內容佔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識學習是為道德教育服務的。

5、關於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

6、關於道德修養: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7、關於教育原則: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擴展跡兄資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⑥ 孔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我來試試,希望滿意!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許多有才乾的學生,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經驗,《論語》一書對此有較多的概括。

其一,關於教育指導思想。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應該機會均等。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

其二,關於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於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於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為貫徹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了解,諸如「由也果」、「賜也達 」、「求也藝」(《雍也》),在此基礎上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辦事畏怯,所以要鼓勵他;子路膽大過人,自以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孔子還重視誘導式的啟發教育,不要求學生死讀書,而貴在觸類旁通,即所謂:「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子夏談詩「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從而體會到「禮」應該以忠信仁義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稱贊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與信《詩》已矣。」(《八佾》)能啟發我的人是子夏啊!現在我可以與你談論《詩經》了。顏淵聽老師講學後「亦足以發」(《為政》),子貢也說他「聞一以知十」(《公冶長》),所以孔子特別稱贊顏淵的聰明好學。這正是啟發誘導式教育的必然結果。孔子特別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時,我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講而講不明白時,我不去開導他。例舉一個道理而他不能類推出三個道理,我就不再教誨他了。孔子還強調在實行啟發誘導的基礎上,必須注意循序漸進,即:「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罕》)這種使學生竭力鑽研,「欲罷不能」的情狀,正是對循循善誘啟發教育的寫照,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關於教育的基本內容。
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貴族學校所用的六藝,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子所雅言,《詩》《書》執禮。」(《述而》)「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季氏》)由此可見,孔子是以詩、書、禮、樂為普通教材教育學生的。至於「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進行研究並付諸教學的內容,所以孔子說:「五十以學《易》」(《述而》)。也可能因為《易》、《春秋》是比較精深的學科,只有少數高材生才能學習,所以說「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麼,在這些教學內容中孔子最為重視的是什麼呢?從《論語》的許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詩》《禮》是孔子教學的主要課程。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季氏》)「誦《詩》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又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為政》)這些思想說明,孔子不僅重視《詩》《禮》的教育,而且重視這些內容的總結挖掘與研究,它對中國古代教育內容的豐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其四,關於教育的培養目標。
在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凈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於培養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以為當時的社會服務,這就是他著名的「學而優則仕」思想(《子張》)。正因如此,當季康子問他的弟子仲由、子貢、冉求能否「從政」的時候,孔子滿口答應可以「從政」(《雍也》)。事實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門生中,從政者為數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對參政。這說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是相統一的,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體現著階級屬性,但作為社會的人,孔子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倡導的許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類共性的成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予以辯證地分析和揚棄。

再說關於學習————————————————————————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鑒。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於學習的態度。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孔子贊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 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於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里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2、關於學習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3、關於學習的內容。
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4、關於學習的目的。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於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路》)也就是說當官時有餘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後有餘力就可以做官。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系,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應用的關系,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⑦ 孔子的教學原則是什麼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隱納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了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默認,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擾緩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系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灶李沒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七、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回答子貢的提問時說:「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學生面前評價自己說:「若聖與仁, 則吾其敢。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也。」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六個方面的典範: 學而不厭。教師要盡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 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溫故知新。教師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鑒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 社會問題,知道解決的辦法。 誨人不倦。孔子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從政的5年間,也仍 然從事傳授,周遊列國時,也隨處講學。有的學生品德很差,起點較低,或屢犯錯誤,他也 不會嫌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以身作則。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 化 學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 而是可以教學相 長 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自己。

⑧ 孔子的教育原則是什麼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許多寶貴的教育主張和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他的這些教育經驗和原則,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至今仍對我們的教育實踐有著行之有效的指導意義.
一.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光輝的思想,應該是"有教無類".在孔子之前,貴族階層壟斷了文化教育權,平民階級沒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僅僅是局限在最高統治階層范圍之內的事,辦教育的目的,也只是為統治者培養接班人.學校的貴族化,阻礙了文明的普及與發展,也扼殺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慾望.
孔子從三十歲左右開始,便打破歷史的陳規,創辦私學,明確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思想.他認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從善,應該一視同仁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貴族所壟斷.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開創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國教育史上劃時代的革命創舉,也是人類教育史上一項很有革命意義的突破.孔子所創設的私學,也成了中國教育史上與"學在官府"相對立的"學移民間"的劃時代的標志.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實踐的總結.他不分階級,不分貴賤,不分地域,不分賢愚,只要虛心向學,"自行束修(十條干肉)以上",他一律諄諄進行教育(《論語·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學生,除南宮敬叔和司馬牛外,其餘多出身貧賤.
孔子從辦學開始,直到73歲病逝,即使是在魯國從政(任大司寇等職)和周遊列國的十幾年中,也沒有中斷過他所酷愛的教育事業.他堅持不懈地克服各種困難和阻力,發展私學,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譜寫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業的凱歌,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歷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一個人幾乎梁孫春用了成年之後的所有時間從事教育工作,培養出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稱得上誨人不倦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孔子的稱頌,也是孔子高尚師德的主要內容.孔子經常以此來要求自己.當他的學生以"聖"和"仁"來稱贊他時,他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論語·述而》)孔子教育學生,不但誨人不倦,而且毫無隱瞞,因而贏得學生們對他的無限尊敬和橡耐景仰.孔子死了,學生們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守孝三年.子貢深得老師器重,師生之情勝過父子,他為孔子守墓長達六年.有這樣誨人不倦的老師,才能有這種守廬三年、六年的學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在教育教學方面,孔子有許多發明創造.其中有些創見即使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來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義.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就是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之一.
由於孔子在教育方針上主張"有教無類",在招收學生時也做到來者不拒,這樣,學生之間,在年齡、性格、愛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識基礎、學習態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孔子曾對有的學生作過評價: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論語子路》)
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同上)
由此足見他對學生們的了解.為了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他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在教學中 "因材施教".
以《論語》中孔子對學生請教"仁"的不同回答為例,就可說明這個問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十二)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同上)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同上)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同上)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十七)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標准.五個學生請教這同一問題,孔子的回答針對每個人的特點而各不相同.顏淵是孔子的學生中對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個,所以孔子對他的回答凱運比較深刻、抽象,涉及到禮與仁的關系.仲弓即冉雍,有為政的才能,孔子認為他"可使南面"(《論語·雍也》,意即可以做一個地方的長官),所以當仲弓請教仁德時,孔子的回答就側重於仁德在為政中的應用.司馬牛"言多而躁"(《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告誡他仁德的人話不多,說起話來好像是遲鈍的樣子,以此來糾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遲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孔子對他的回答比較具體,告訴他仁就是要愛別人.子張有時過於偏激,辦事情好走極端,這種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則顯得不厚道.所以當他請教仁德時,孔子講得比較具體細致,告訴他如何與人相處.
再看一個事例: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曰:"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這一章具體闡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宋朱熹對此注釋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論語集注》)同一問題,由不同的學生提出,孔子針對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點,用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完善他們的德業修養,為後人提供了一堂生動的因材施教的示範課.
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他們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據這一原則,他深入了解學生們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個人的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較為出色的學生分為四個專業: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長.他劃分專業,分科教育,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有首創之功.
孔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於如何傳授知識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探索和總結.
傳統教育偏重於記憶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鴨式的灌輸而忽視啟發式的引導.它把學生擺在被動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使學生的創造精神得到發揮與培養.這種教育方法違背了人具有創造能力,希望實現自己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必然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與壓抑,跟不上的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失去興趣,就會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甚至會失掉好學上進的品質.其實,這種傾向與孔子的教育主張和實踐也是大相徑庭的."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這是顏回多年追隨孔子學習的切身感受,他總結概括了孔子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

⑨ 孔子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編者按:孔子不但在德育方面總結了育人的原則,在教學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原則。他的這些教育教學理念對今天的教育教學影響非常巨大。

教學方法知識的來源是認識論的根本問題,歷史上曾存在不同的認識路線。孔丘本人的自學過程和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經驗,表明了人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實際上,他遵循的是「學而知之」的認識路線,他的教學方法論是以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認識路線為基礎的。

(一)學、思、行結合

「學而知之」是孔丘進行教學的主導思想,學是求知的途徑,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

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要多聽、多看,還要多問,擴大知識的來源和范圍,以獲得一些直接的經驗。學習知識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

他主張「學而時習之」,對學習過的知識要時常復習、練習,才能牢固掌握。他要求弟子每天檢查所傳授的知識復習了沒有。在他影響下,弟子們很重視復習。曾參就把是否復習作為每天反省的三方面內容之一,子夏則說:「月無忘其所能。」各人的學習安排雖有不同,但重視復習卻是一致的。

孔丘提倡學習知識面要廣泛,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深入地進行思考,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在論述學與思關系時,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是讀書記誦一些知識,而不通過思考加以消化,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領,分不清是非。如果光是左思右想,而不通過讀書學習以吸收實際知識,那也會心中疑惑,不能解決問題。

單純的學或單純的思,都存在片面性。在學習過程中,必先掌握豐富的知識材料作為依據,才可能憑借這些材料進行有效的思考。因此,在學與思兩者關系中,學習居先,它是基礎,是主要方面。在有了知識材料的條件下,需要進一步思考,才能使認識深入和提高,抓住事物的本質。學習和思考兩者應當結合起來,這種見解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已初步揭示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

教師根據學思結合的要求,不僅要鼓勵學生努力學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思維能力,對所學習的事物,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弄清事實和形成這種事實的原因,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去思考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孔丘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如學《詩》,不僅要學懂記牢,還要能實際應用在政治上、社交上。如果不能應用,學得學得再多也沒有意義。學習道德也一樣,知道社會道德規范,就要體現於生活實踐中,如當仁不讓、聞義能徙、擇善而從、知過能改等便都是積極的行動。把自己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統一起來,這才是孔丘所要求的躬行君子。他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誇誇其談而言行脫節是可恥的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勤快一些,「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應當更重視行動。學是為行服務的,能夠行,也就證明已有學。他的弟子子夏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里體現的就是能夠行等於已有學的觀點。

從學與行的關系來看,學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學更重要。由學而思而行,這是孔丘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庸》把學習過程分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顯然是繼承孔丘學、思、行結合的思想並加以發展的。

(二)啟發誘導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比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提出引導學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助產術」早幾十年。

孔丘認為,不論學習知識或培養道德,都要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己對問題能加以思考,獲得切實的領會,才是可靠和有效的。為了幫助學生形成遇事思考的習慣,培養善於獨立思考的能力,他提倡啟發式教學。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狀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朱熹《論語集注》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孔丘說這段話的意思是:在教學時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比如一個方的東西,已說明一個角的樣子,如果這個學生不能類推其餘三角的樣子,這表明他未開動腦筋去思考或者是他的接受能力還不夠,教師就暫不必多講,否則就是包辦和硬灌,難於達到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這種啟發教學包含三個基本要點:

第一,教師的教學要引導學生探索未知的領域,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積極去思考問題,並力求能明確地表達;

第二,教師的啟發工作以學生的積極思考為前提條件,其重要作用就體現在「開其意」、「達其辭」;

第三,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發展,能從具體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則,再以普遍原則類推於同類事物,而擴大認識范圍。

孔丘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簡稱為「由博返約」。博學以獲得較多的具體知識,返約則是在對具體事物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則與觀點。博與約兩者是辯證的統一。學生具有了這種思考能力,對掌握知識就能起重要作用,最明顯的就是能把復雜的知識系統化,把握住知識的核心。孔丘問子貢:「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子貢答:「然。非與?」孔丘說:「非也。予一以貫之。」所謂「一以貫之」,是在多學廣識之後,綜合各事物的本質特徵形成一個基本的思想觀點,然後又以它為指導,貫穿於一切處事接物的言行中。顏回所以能「聞一知十」,就是他善於思考,掌握基本觀點並能運用推理方法來說明同類現象。

孔丘還提出「叩其兩端」的思考方法,從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進而解決問題。他有應用這種方法的實際經驗,「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他用反問的方式,引導對方從事物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找出解決矛盾的答案。孔丘常用這種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他曾和子貢討論對人進行評價的問題,子貢問:「鄉人皆好之,何如?」孔丘說:「未可也。」子貢又問:「鄉人皆惡之,何如?」孔丘又說:「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評價一個人不可簡單片面,盲目從眾,失去准則,「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把握好人的准則,從正反面考察,只有全鄉的好人喜歡他,全鄉的壞人痛恨他,才能證實是好人。這種思考方法注意事物的對立面,在分析其矛盾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判斷,是合乎辯證法的。

孔丘善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廣為學生們稱贊。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孔丘能循序漸進、巧妙誘導啟發人思考,不僅使學生學習廣博的知識,又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思想觀點,在學習上不斷前進。顏回的好學和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啟發式教學是分不開的。

(三)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教育原則,貫徹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的提出,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孔丘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開辦私學。其眾多學生的情況頗為復雜。就年齡來說,多數是青年,也有部分是成年,年齡差距較大;社會成分也各式各樣,貧民、小生產者、商人、地主、貴族都有;又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很大差別;要求也不一致,有的請教幾個問題就走,有的則長期追隨左右,流動性很大。在這種情況下,要進行集中統一的教學是不可能的,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來進行教育,才能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因材施教是適應這種需要的最好方法,有利於加速各種人才的成長。實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是承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丘了解學生,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通過談話。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時個別談,有時二三人或四五人聚集一起談,方式較為靈活。他了解學生的志向,就是通過與幾位學生自由交談而得到的。

第二,個別觀察。注意從學生的言論來了解學生思想特點是重要的,但也要避免單憑言論作判斷的片面性,因此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只憑公開場合的行為表現作判斷有片面性,要「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有片面性,還應對行為的全過程進行考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說,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通過了解,孔丘熟悉了學生的個性特點,並作出了評價。

(四)好學與實事求是的態度

孔丘認為,教學需要師生雙方配合協作,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

1.要有好學、樂學的態度

學生好學應當表現於實際行動,他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求學的人對於吃住問題不必過多計較,重要的是要勤敏做事,慎於言論,向有道德學問的人學習,這才算得上是好學。好學還不夠,進一步還應樂學,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學問有用而學的人,不如為了愛好學問而學的人;為愛好學問而學的人,不如以求學為樂的人。以學為樂的人有強烈的求知慾,對學習存在濃厚的興趣,名利引誘不能動其心,對飢寒威脅

⑩ 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則有哪些

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則
立志樂道、克己內省、改過遷善稿爛檔
包括立志樂道、身體力行、自鍵亂省自克、改過遷善、以身作則、學思並重和因材施教等諸歷團多道德原則

閱讀全文

與孔子的原則或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園節能減排研究方法 瀏覽:154
科學的跑步訓練方法 瀏覽:319
局部用葯有哪些方法 瀏覽:783
快速除車漆的方法 瀏覽:864
皇冠大燈安裝方法 瀏覽:984
識別表格中圖片的方法 瀏覽:782
求子方法放床上什麼好 瀏覽:906
碌鵝如何腌制方法 瀏覽:318
剛買的保溫杯用什麼方法清洗 瀏覽:195
手機如何消磁最快的方法 瀏覽:2
提升電腦內存的最好方法 瀏覽:206
檢查家禽呼吸頻率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01
子彈墜連接魚鉤的方法 瀏覽:943
半干法脫硫硫酸鈣檢測方法 瀏覽:550
惡性腫瘤化療有哪些方法 瀏覽:519
電動汽車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699
幼兒鼻塞不通氣有哪些方法 瀏覽:924
犬布病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瀏覽:292
ios微信聊天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6
頸椎牽引器安裝方法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