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通過紫砂壺的泥料來鑒別它的年代
有許多壺友追求收藏老壺,那麼大家知道紫砂壺鑒定有什麼方法嗎?如何鑒定紫砂老壺的年代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砂壺鑒定方法,告訴大家相關的紫砂壺收藏技巧與原則,對紫砂壺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看看吧。
紫砂壺鑒定
想要收藏紫砂老壺,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底這個紫砂是哪個年代的,明代的紫砂壺造型多以方形、圓形、筋囊式為主,線條簡約,壺體偏大,平實質朴。清代初期的紫砂壺造型與瓷器一樣,出現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精雕細琢的宮廷壺,多以自然形與幾何形為主。另有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紫砂壺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裝飾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制上沒有多少創新。
其實紫砂壺的泥料是不平整的,紫砂器的胎質具體的說就是砂料。不同時期的砂料有著不同的砂質,而不同的砂質呈色肌理都是不盡相同的。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是粗糙的,這是當時的煉砂淘洗技術相對落後而造成的。
據有關資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為20―30目,清中期為50―60目,近現代為100―120目。目數低,顆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彈擊,聲音沙啞、發悶。明代的砂壺由於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氣,表面失光。清代砂料細膩潤澤,也顯示出古樸的意趣。由於經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會有一層光亮面,如同古代硬木傢具,年代久遠自然而然地產生光亮面一樣。
創制砂壺的成型工藝,各個階段都有不同之處。這些外在的因素也就成為我們今天斷代的憑據之一。
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手捏制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晚明時時大彬創制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處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處有時也會這樣處理。
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僅將壺放在窯中套燒,常有缸瓮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砂壺還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內壁薄厚不一。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故胎質較為疏鬆。
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捋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均勻,製作精細。也有制壺大家仍然堅持以手捏制為主,技藝爐火純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項背。近現代採用注漿成型,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細如膏泥,乾脆而不潤澤,里外極規整,手感極輕。注漿成型的紫砂壺需用較多的黏性土摻和砂泥,實際上紫砂的比例已經很小了,從嚴格意義上講,它不具有任何藝術性,充其量是黏土與砂泥的混合物。
老紫砂:更加考驗人的眼力
老紫砂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作品。當時,大陸把玩老紫砂的藏家還頗少,大部分需求則來自於台灣,李長平就是其中之一。隨著台灣經濟的放緩,大陸的老紫砂處於滯銷狀態,這是一個可乘之機,他不停的在地攤、鬼市、文物商店等地尋找,終於被他找到滿滿一博物館的老紫砂。隨著老紫砂被大眾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本就存量稀缺的老紫砂更是難覓蹤跡。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普通文物市場里流傳的老紫砂90%都是仿品。
然市面上仿品越來越多,但是喜愛老紫砂的藏家可以在拍賣會上一嘗夙願。2013年的嘉德春拍,李長平看中的一件乾隆時期的紫泥黑漆描金方壺,最終以448萬元成交。據他介紹,明末清初的紫砂製作工藝水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是最高的。
而這個紫泥黑漆描金方壺,屬於宮廷器,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而在現今的拍賣市場里,通過市場運作,很多年代較近的紫砂作品卻能拍出三四百萬的價格,照此看來,公認的老紫砂精品的內在價值還有待開發,其升值潛力頗大。
老紫砂的收藏,最考驗一個人的眼力和智慧,不是光有錢就能勝任的。人們可以花個幾萬元買個大開門來喝茶,但是,想做老紫砂投資,則需要很深的閱歷,同時也需要很好的眼力才行。
紫砂壺收藏的四個不盲目
追求增值不盲目
玩壺藏壺以尋樂養身、增加學識為好,如為增值求利,需得小心從事,不受誤導「聽故事」。紫砂壺鑒定真偽比字畫都難,特別是「老壺」更難,就算是一等陶瓷鑒定專家,鑒定陶瓷不會失誤,而鑒定紫砂壺就較難認證。
真正的名作老壺和當代名家作品都是藝術風格、製作特點和印章而定真偽。再論經濟價位,真貨好價,假貨無值。
追求名家不盲目
現時社會盛行「包裝,炒作」二詞,故名家諸多,有自封的,有攻關搞來的,有跨行業異地發證,職稱級別與專業水平不符,名家之多真假渾雜,需藏家壺友慎之行事。
追求製法不盲目
隨著社會前進,生產發展,技術工具改革,紫砂傳統製作技術與歷代相比,整體製作技藝進了一大步,也有時代特徵。
由於紫砂材質具有可塑造性好和透氣性好,宜用手工按人的理念和想像能製作各式壺形。表面不用任何遮掩,一切效果全有藝人用雙手錶現出來。
按技藝的高低作品藝術效果會有差異。所以紫砂壺分類,是按藝術涵量和製作水品的高低而定的。約分三類希少的收藏藝術品、適量的玩賞特藝品、批量的日用工藝品。
追求泥料不盲目
紫砂泥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所能為的,有些不懂泥料的人吹噓自己的泥料是祖上傳下的百年老泥,這是說故事。
紫砂原礦泥主要有紅泥,紫泥,綠泥三種原色泥。如適量加入氧化鐵,氧化鈷,氧化錳等金屬氧化物(不是化工色素),或經調和煉製成「五色土」,再由高溫1200左右燒制固化成紫砂器,對人體絕無危害。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紫砂壺鑒定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小編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對紫砂壺能有個清晰的認識,紫砂壺收藏前一定要了解這些哦,希望這些知識能幫助到大家哦!最後,小編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哦!
㈡ 怎樣鑒別紫砂壺
1、口蓋的平滑和密實度。
在拿到一件紫砂壺後,輕輕旋動壺蓋,如果在旋動壺蓋的過程中沒有阻塞,說明第一關便是過了。由於紫砂的本身特性,口蓋之間會留有一些空隙,但是這些必須要在正常范圍之內。我們所說的口蓋密實程度是以倒水的時候是否溢出茶水為標准,稍微溢出一點水很正常,如果隨著倒水的動作,茶水從口蓋中大量溢出,這是嚴重不標準的。
2、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
如何鑒別紫砂壺好壞?還要根據其出水的流暢度以及斷水效果來區分。由於壺型的不同,出水的圓潤度可能不一定相同,但是流暢度卻不會因為壺型而改變。斷水也不會因為壺型的不同而不果斷,但做完斷水的動作後,可能會有微量的水順著沖力沖出壺嘴,這可以接受,當然,最好是涓滴不出。
3、壺的通氣度
用嘴對著壺嘴吹,把手指放在壺孔上,如果有氣息從壺孔湧出,那麼說明這只壺的通氣度是很不錯的。通氣度、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是相通的,如果您是在現場就拿到壺,您可以簡單的對著壺嘴吹氣辨別。
4、紫砂泥的辨認
中醫里有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辨認紫砂泥則可用望、聞、聽、切四種方法。
1)望:真正的紫砂泥雖然五彩繽紛,但並不鮮艷,有黯黯的光芒,並不明亮,我們可以「望」出紫砂泥的色彩是否過於艷麗,是否油亮光澤。
2)聞:如何鑒別紫砂壺好壞呢?新壺一般只有塵俗火氣,而無其他味道。而略微泡養過後的紫砂壺便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3)聽:一般用壺蓋在壺口上輕輕劃過,如果是真正的紫砂壺,聲音應如玉石般鏗鏘、清脆。
4)切:用手撫摸紫砂壺,剛剛出窯的可能有一點干澀,這是正常的,養過後就會變得玉潤。我們所說的「切」,實際也跟「望」結合,真正的紫砂壺表面看起來有顆粒感,顯得凹凸不平,但摸起來則是光潤的。
以上介紹的便是如何鑒別紫砂壺好壞的幾個基本要素,其實還有一些東西是需要考量的,比如紫砂壺的做工、紫砂壺的神韻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看、多學習,吸取經驗,這樣才能練就紫砂壺鑒別的「火眼金睛」之本領。
㈢ 四種方法教你判斷紫砂壺的年齡 四招教你判定紫砂壺的年代
1、胎質。明代時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由於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濕氣,使得壺體表面失光;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 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致,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致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另外,從泥色上也有區別。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紅色,而清代的泥色則較多,除了以上兩種外,還多見一種在紫砂泥中夾有梨皮似小點的紫砂,稱為「梨花點」或「桂花沙」。民國以後,紫砂的色彩多了起來,如墨綠、黑色等。而現代的紫砂器講究原料與顏色造型一致,如仿青銅器造型,就用仿古銅顏色的泥砂製作。紫砂壺由於經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就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這也是我們鑒別工作當中鑒別時代遠近的一種輔助手段。
2、製作工藝。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制為主,壺鉛清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到了晚明的時候,時大彬創造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槐察前,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觸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觸有時也會這樣處理。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反將壺放在同窯的缸中套燒,所以經常有缸瓮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砂壺還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的內壁也薄厚不一。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所以其胎質較為疏鬆。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製作也比較精細,其壺底多有放射狀痕跡。清早期的壺嘴為單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制,到了清末就有沒巧用模製或轤轆成型的工藝。到了近現代則採用注漿成型,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而此時期的砂制細如膏泥,器物的里外極其規整,當然手感也極好。
3、造型。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壺體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砂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砂壺造型、款識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新。
4、款識和銘刻 。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這同樣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鑒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
㈣ 蘇麻離青與青花瓷怎樣鑒別紫砂壺年代
蘇麻離青,又稱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簡稱「蘇料」。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誇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另一種說法是,蘇泥麻青應為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一種藍玻璃。 鑒定或識別景德鎮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認識至關重要。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進口的蘇麻離青為青料,並形成其獨有的風格。認識蘇麻離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徵,無疑對於上述歷史時期青花瓷器的鑒識大有裨益。 圖:釉下工筆錦雞瓶 景德鎮歷史上使用蘇麻離青主要有四個時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時期,三是明永樂、宣德時期,四是明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陶瓷史稱其為「空白期」。由於燒制工藝不同以及火候、還原氣氛不同諸原因,蘇麻離青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呈色情況有明顯區別。這當中,尤以明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一位資深收藏家多年並視為「傳家寶」的一件梅瓶收藏品造型周正勻稱,圓唇外卷,短頸,豐肩,肩下漸收,圈足十分恰到好處,具有端莊高雅的審美特色。這件梅瓶繪畫分三部分,主體部分繪畫為纏枝石榴紋,肩頸部飾有一圈蓮瓣紋,圈足上方為一圈樹葉紋,線條粗獷,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且布局疏密有致,畢先生認為這非常符合明代宣德青花瓷的特點。 青花的真偽關鍵是看釉料是否採用真正的蘇麻離青進口青料,帶弊真的蘇麻離青的進口青料燒出的瓷器釉面色澤深沉濃艷,有著自然暈散的藝術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樣,特別是濃色處出現鐵銹般的銀黑色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用這種青料描繪的紋飾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被視為無法模仿的特色。 【相關 瓷庫中國訊 從明代中期紫砂壺創始以來,侍童供春向金沙寺老僧學習壺藝開始,多是子承父業,師徒傳承,從選砂、打泥片,裝身筒,和造型設計全憑個人的藝術愛好而定。歷代的名家作品在當時就有仿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民國初年,幾乎所有的紫砂界高手都被延聘上海,對歷代名家作品進行精心仿製,這些仿品均源於名家舊器實物,且水平極高,遺存至今,給我們的鑒定工作帶來困難。近些年來,經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同時結合近年來地下出土物的印證,對紫砂器製作年代的鑒定大有進步。老紫砂器的鑒定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鑒別。 圖:宜興紫砂壺 一、造型 造型是最能體現紫砂壺時代精神的鑒定要素之一。紫砂壺從明代至今,有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粗獷到精細的發展過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准、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因此生產的砂壺主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點及藝術品風格。對紫砂壺的鑒定,首先要明了各個時期紫砂壺造型的基本特徵,以及演變發展的一般規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壺造型多以方形、圓形、筋囊式為主,線條簡約,壺體偏大,平實質朴,給人一種雅拙的感覺。清代初期的紫砂壺造型與磁器一樣,出現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細琢的宮廷壺,多以自然形與幾何形為主。另有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形小蠢森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陶瓷;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砂春寬壺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裝飾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制上沒有多少創新。 二、胎質 紫砂器的胎質具體地說就是砂料。不同時期的砂料有著不同的砂質,而不同的砂質呈色肌理都是不盡相同的,十大品牌瓷磚。明代紫砂與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區別如同當時的瓷器一樣,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是粗糙的,這是當時的煉砂淘洗技術相對落後之故。據有關資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為20~~30目,清中期為55~~60目,近現代為100~~120目。目數低,顆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彈擊,聲音沙啞、發悶。明代的砂壺表面均無光澤度,由於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濕氣,表面失光。1965年南京市中華門個明司禮太監吳經墓出土的壺,是我國目前有紀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壺,此壺的砂料與1976年羊角山遺址所出的殘器相同,砂料很粗,接近缸胎,有生燒和火疵現象,由於是與缸瓮一起入窯所以壺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淚。明代制壺的砂料只是將最初用來製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煉而已,雜質較多,所以器表很粗糙。清代的砂料,澄煉工藝總體提高,出現了紫砂細砂,這種狀況與工藝史的發展進程是相吻合的。清代製品砂料是細膩潤澤的,也顯示出古樸的意趣。由於經常把玩磨擦,久而久之,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如同古代硬木傢具,年代久遠自然而然地產生光亮面一樣。有些自然形的製品,仿生花果、動物昆蟲等,器表也會有一層微弱的光澤。對於泥料辨認,在紫砂壺的斷代認識上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三、工藝 創制砂壺的成型工藝,各個階段都有不同。這些工藝范圍還包括了燒窯的方法、燒成氣氛、窯爐結構、燃料等諸多方面,這些外在的因素都會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時代痕跡,因而也就成為我們今天斷代認識上的憑據之一。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手捏制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晚明期時時大彬創制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處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處有時也會這樣處理。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僅將壺放在同窯中套燒,常有缸瓮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砂壺還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內壁薄厚不一。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故此胎質較為疏鬆。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捋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均勻,製作精細。也有制壺大家仍然堅持以手捏制為主,如陳鳴遠、楊彭年等人,爐火純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項背。近現代採用注漿成型,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順質細如膏泥,乾脆而不潤澤,里外極規整,手感極輕。注漿成型的紫砂壺,需用較多的粘性土摻和砂泥,實際上紫砂的比例已經很小了,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它不具有任何藝術品性,因為它不是紫砂,充其量是粘土與砂泥的混合物。 四、款識和銘刻 這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使用者等很多因素,這同樣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鑒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均不相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清代早期有楷、篆並用,後期篆書為主。有些實物的鑒定我們就是根據造型、胎質、工藝款銘的一般規律而看出破綻的。 五、從風格品味上判斷年代以其作者 紫砂器的年代並不算太久遠,考古發掘出土物極少,各大博物館的舊藏品也是很有限,絕大多數作品是由民間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紫砂藝人製作砂壺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在壺底或在壺蓋、柄下端鈐蓋圖章,也有用刀直接刻款的。由於印章材料堅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若干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應該說印章款的鑒別是判斷作者的直接依據。但也不盡然:其一,名工大師身後,其家人乃至門徒仍繼續使用遺存的印章,是大有人在的;二,仿製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製名家砂壺是同步而生的。對於這種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現判斷上的失誤。印章的真偽固然是一個方面,但並不全面,還必須結合作品的風格品味綜合地認識才不至於失之偏差。 一般的考古學家的斷代方法是根據地層,依器物造型來分類歸納的,以造型為主線,總結、排比各個不同時期的特徵並找出規律性。紫砂器的鑒定也是以造型為主線的,由於是純粹個體的藝術創作,每個人都有自己潛在的審美力、造型體系和所擅長的方面,每一位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時期的藝師,無論做成何種形制,採用何種署款方式,都不可能脫離當時的社會背景。
㈤ 如何鑒別紫砂壺屬於那個年代
近些年來,經過眾多相關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同時結合近年來地下出土物的印證,對紫砂壺製作年代鑒定的准確性已大有提高。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來鑒別紫砂器。
一、從時代風格韻味以及款識的可靠性判斷年代
由於紫砂器流傳的時間並不是太長,考古發掘出土物又極少,各大博物館的舊藏品也是很有限,絕大多數作品是由民間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因此可供鑒定參考的標准器並不多。
紫砂壺的時代風格特色,與其他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屬於藝術層次的作品絕少匠氣,可謂時代價值與藝術價值並存。歷代紫砂大師們將可塑性極好的砂料隨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種造型,匠心獨運,造出屬於各自不同藝術風格的佳品。名家所制茗壺高矮的比例、線條的轉折都恰到好處,少一點就平庸,多一分則俗氣,線條弧度有時完全是靠大師的感覺去控制。這種感覺來源於他們的藝術修養和長期的實踐經驗。
當然,同一時期的名家也可以製作出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可從其本質看,其筆法或刀法仍然具有他的一貫風格。由此看來,鑒定傳世的紫砂名家作品,特別是明、清兩代流傳下來的紫砂壺,首先要了解這些名家所處時代的氣息與烙印,綜合考查作者一貫的製作風格。而近現代的偽作多數技術精到,但韻味不足。壺的神韻是藝術生命所在,這是只能感悟卻難以言喻的境界。正如書畫大家齊白石所說:「學我者死,似我者生。」所以不同名家的風格與氣韻是我們鑒別紫砂壺的重要依據之一。
紫砂藝人製作紫砂壺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在壺底或在壺蓋、柄下端鈐蓋圖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由於印章材料堅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多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應該說印章款的鑒別是判斷作者的直接依據。但是,制壺名家身後,其家人或門徒仍繼續使用其遺存印章者也不乏其人,更何況仿製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製名家砂壺是同步而生的,對於這種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現判斷上的失誤。印章的真偽固然重要,但切不可僅以印章對否就下結論,還必須結合作品整體的風格綜合判斷。
在紫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包括款識和銘刻,可以用很多技法來完成,如刻、印、劃等,它們包含著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使用者等方面的很多信息,這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鑒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刻款的部位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在書體的使用上,明代都為楷書,清代早期楷、篆並用,後期以篆書為主,亦可作為鑒別之要。
二、從造型特徵及名家的制壺形制判斷紫砂壺的年代
造型是最能體現紫砂壺時代精神的鑒定要素之一。紫砂壺從明代中期誕生至今,有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粗獷到精細、從實用性上升到藝術性的發展過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准、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因此生產的紫砂壺作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點及藝術風格。
鑒定紫砂壺,首先要明了各個時期紫砂壺造型的基本特徵,以及紫砂壺演變發展的一般規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壺造型多以方形、圓形為主,線條簡約,壺體偏大,平實質朴,給人一種朴質的感覺。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壺造型與瓷器一樣,出現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細琢的宮廷壺,多以自然形與幾何形為主。另有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砂壺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裝飾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制上沒有多少創新。
名家制壺的造型大多各具特點。有的善制仿生壺,有的制壺不喜裝飾,有的圓曲流暢,有的稜角分明。
如明人時大彬善制六方或六瓣壺、僧帽壺、高提梁壺等,落款多為楷書刻款,筆道熟練、有力,所制之壺胎色赭紅,含有小泥粒,壺面一般光素無紋。當時有「千奇萬狀信出手」「宮中艷說大彬壺」這類推崇的詩句。
又如清人陳鳴遠善制仿生壺,南瓜壺、束柴三友壺、蠶桑壺、松根壺等是其代表作。陳鳴遠之前雖有許多制壺高手,但都未曾跳出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名家窠臼,唯陳鳴遠將紫砂壺藝推向了又一個輝煌期。除了制壺,他還製作梅根筆擱、蓮蕊水丞以及仿花生、核桃、竹筍、昆蟲等造型的茶案陳設紫砂器,這是他獨有的特點。
再如清代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所創「曼生壺」,一改當時附庸風雅、追求繁縟、因循陳襲、仿作模製的媚俗之氣,集書法、繪畫、金石於一身,設計出「曼生十八式」等獨特壺型,又結識當時的楊彭年、楊寶年、楊鳳年兄妹和邵二泉等紫砂名家,有設計、有製作,成為前所未有的一大特點。石銚(diào)壺、匏瓜壺、井欄壺、半瓦壺、葫蘆壺等是他們的代表作。
這些大師不同藝術風格的壺型特徵,都可作為我們今天鑒定紫砂壺年代與作者的重要依據。名人制壺,首先不可以逾越他生活和創作的時代,其次必然體現他一貫的壺藝特色,展現出高品位的思想內涵和高層次的製作水準,否則,就有可能是偽作。從造型、作品的風格品位去認識作者,這個方法應該說是切實可行的。
三、從不同時期的胎質差異來判定紫砂壺的年代
紫砂器的胎質具體地說就是砂料。不同時期的砂料有著不同的砂質,而不同的砂質呈色肌理都是不盡相同的。明代紫砂與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區別如同當時的瓷器一樣,大不相同。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是粗糙的,這是當時的煉砂淘洗技術相對落後之故。據有關資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為20~30目,清中期為55~60目,近現代為100~120目。目數低,顆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彈擊這類壺,聲音沙啞、發悶。
明代制壺的砂料只是將最初用來製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煉而已,雜質較多,所以器表還很粗糙;又由於是與缸、瓮一起入窯,所以壺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淚。而清代的砂料,澄煉工藝總體提高,出現了紫砂細砂,這種狀況與工藝史的發展進程是相吻合的。清代製品的砂料是細膩潤澤的,倘若再經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如同古代硬木傢具,年深日久,就自然而然地會在表面產生一層光亮面。辨認泥料,在紫砂壺的斷代認識上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在歷史上,每個相同的時期中,紫砂藝人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只是煉砂調制的配方各有不同,且大多秘不示人。他們往往各自習慣使用自己配製的砂泥,呈現出砂質的粗細,顏色肌理的不同,嚴格地區分和觀察會發現他們各自的規律性。同一位名家製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壺,即使從表面看是完全不一樣的,但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外弧線、柄的曲度、流與頸的角度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就同一位作者而言,他的壺藝會隨著發展而不斷精深,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變化,但成型的線條與細微之處的處理方法,猶如一個人寫字的筆跡一樣,基本上已成為一種習慣,技法與風格是一致的,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四、從不同時期工藝技法的差別判定紫砂壺的年代
紫砂壺的成型工藝,各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同。這些工藝范圍還包括了燒窯方法、燒成氣氛、窯爐結構、燃料等諸多方面,這些外在的因素都會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時代痕跡,因而也就成為我們今天斷代上的重要憑據之一。明中葉創始期的壺是以手工捏制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晚明期時時大彬創制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已不見指紋,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處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從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處有時也會這樣處理。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僅將壺放在瓷窯中套燒,因而常有缸瓮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砂壺還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內壁薄厚不一。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故此胎質較為疏鬆。
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的工藝,所以壺胎厚薄均勻,製作精細。也有制壺大家仍然堅持以手捏制為主,如陳鳴遠、楊彭年等人,手法爐火純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項背。近現代多採用注漿成型,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材質細如膏泥,里外極規整,手感極輕。注漿成型的紫砂壺,需用較多的粘性土摻和砂泥,實際上紫砂的比例已經很小了,藝術性實則是大大降低。
綜上所述,歷史上各個時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藝技法、款識以及砂料、裝飾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我們在總結一般規律的同時也要考慮它們的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顯示出個人的多樣性。例如陳鳴遠,他的壺多以自然仿生的為主,卻也有光圓的幾何形壺傳世,風格多變,多姿多彩。隨著紫砂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收藏紫砂熱潮風起雲涌,仿品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精,令人眼花繚亂。但只要我們掌握紫砂壺鑒定的基本知識,通過造型理清時代的脈絡,了解各時期名家作品的不同風格及工藝手法,就一定能識破各種偽品,還古代紫砂壺的本來面目。
㈥ 宜興紫砂壺六方八卦壺年代怎麼辨認
1、從外表鑒別:從紫砂外表鑒別時代,紫砂泥料的不同制備,對紫砂外觀有明顯影響。紫砂泥的制備,基本分手工和機械兩種加工方法。1957年以前一直為手工加工時期,1957年以後,採用機械加工。應用手工制備的熟泥,經手工成器,燒成後,由於泥團粗細懸殊,燒成時體積收縮不一,外表粗顆粒略有突出,並富有滋潤光澤質感,外觀似天津鴨梨之梨皮狀的藝術效果。一般時代越早,泥料煉制越原始,泥團顆粒粗細懸殊,紫砂質地越粗裂數;時代越遠,質地越細。可作為鑒別古代與現代作品的方法之一。
顯色鑒別:從紫砂色澤鑒別時代。紫砂陶器的顯色,與燒成氣氛密切相關。各個時代燒成條件不同,紫砂器顯色也具有明顯差異。早期製品斷面呈黑色。近代紫砂製品斷面呈紫紅色
2、從紫砂款識應用,做斷代參考。不同時代的款識具有不同的內容和特點。如明萬曆時期,主要用歐體、楷書刻於壺底;明末清初之際,刻名與印章並用;清康熙以後刻字逐漸變少,壺底茚印增多,也有用印於壺蓋和壺把之下;乾隆時期,多用印章於壺底,取陳鳴遠法,茚一方一圓印章,章多木刻,字體不清;嘉慶、道光間,在「曼盛壺」的影響下,字銘增多,敏弊有的遍布全器,壺蓋皆銘。字體以楷體為主,篆、隸、行、草兼有。印章多石章肆拿首,也有玉、角等章,自己較前清晰。嘉、道後,漸有「回」紋、「工」字紋等花邊印。掌握這些特點,對鑒定時代,識別真偽,有重要作用。
3、出水孔鑒別:壺體通向嘴管的出水孔,在18世紀前,一般都做成獨孔;至19世紀初期,才出現多孔形式;到近代受日本陶藝影響,才出現半球網眼罩形式的出水孔。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