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針灸中頭針八法指哪些
「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治療方法,廣泛運用於方葯施治,筆者認為,此「八法」同樣適用於針灸的臨床運用,且能提高療效。
1 汗法
1 發散風寒取大椎、風池、合谷,用平補平瀉手法,後溪用燒山火手法,使其產生熱感發汗。主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脈浮緊的表寒證,使其發散解表,汗出熱退。
2 清透表熱取肺俞、大椎用平補平瀉,大椎針刺後用一次性七星針刺絡拔罐或少商點刺出血,合谷用透天涼手法,取其清宣表熱。主治風熱外感或肺熱內壅,症見,發熱重、惡寒輕,咳嗽咳痍,痰稠難咯,舌紅苔黃,脈浮數或數。
在大吐、大瀉、或失血之後不可用汗法,若必用汗法時,可先針太溪、陰谷以滋陰,足三里、氣海以扶正,再行汗法,以達到驅邪而不傷正。
2 吐法
涌吐風痰:以左手食指緊按天突穴,候其患者作嘔時,速刺天突穴,以激起內部反射使之上涌作吐,或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緊按廉泉穴左右,候患者作嘔時,速刺廉泉穴左側以誘導使其嘔吐,用上兩法若不能吐時,可用雞羽輕攪咽部,使其助吐。吐法,易損傷正氣,同時病人心理上也難以接受,故運用吐法之前,要做好說服工作,取得患者信任。年老體弱、妊娠期、失血、氣虛者慎用。
3 下法
1 清腸導滯取天樞、足三里、中脘、小腸俞用瀉法,以導滯通便。主治濕熱阻滯,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粘液的濕熱中阻證。
2 健脾消導取上脘、中脘、脾俞用平補平瀉法。主治胃脘脹痛,暖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昧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的食積停滯證。起到健脾助運,消積化滯。取其通因通用。
3 瀉熱通便取天樞、大腸俞、足三里、太沖用瀉法。針感向下傳導。主治胃腸積熱,腹痛拒按,大便秘結等症。
4 溫下寒實取小腸俞、大腸俞、天樞、關元。先灸後針或採用溫針灸方法,用瀉法,適用於寒實秘結之證,使其寒實溫通而下。
5 補虛通便取中脘、天樞、氣海(灸)、關元(灸)、大腸俞、小腸俞,行針2次,先用補法,後用瀉法,氣海、關元交替使用,適用於老人津枯腸燥便秘,以補虛通便。下法,如遇大出血、妊娠、表邪未解者慎用。
4 和法
1 疏肝理氣取期門、肝俞、膈俞、太沖、膻中用平補平瀉手法。內關、陽陵泉留針20min,可治療肝氣郁結、胸脅脹痛;調和肝脾取肝俞、脾俞、行間、中脘用平補平瀉手法,適用於肝脾不和、土虛木侮之證。
2 和解少陽取內關、_陽池、大椎、丘墟用平補平瀉法、可治外感病,邪傳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如是瘧疾,可在發作前2h取間使、大椎、陶道,起到截瘧作用。
3 調經和血取血海、氣海、關元、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手法,以調和氣血。主治婦女月經不調。
表邪未解,或邪熱傳里,不可用和法。
5 溫法
1 溫通經絡上肢取大椎、肩髑、曲池、外關;下肢取環跳、陽陵泉、絕骨、昆侖,由上而下針刺,用溫針補法,留針20min左右,使其產生熱感。適用於癱瘓、痿證、風寒濕痹等證。
2 溫中散寒取上脘、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用溫針灸法,留針30min,使其產生熱感。可用於寒邪直中,胃痛、消化不良等中焦虛寒證。
3 溫腎壯陽取命門、腎俞、上髂、關元用補法,針後加灸,使腰部產生熱感。可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酸軟冷痛,脈沉細兩尺無力的下元虛寒證。
6 清法
1
清諸經之熱①清肺經之熱,取肺俞、少商(點刺出血)、魚際、少沖(點刺出血)用瀉法。②清脾經之熱,取脾俞、隱白(點刺出血)、太白、用瀉法。③清心經之熱,取心俞、少沖(點刺出血)、少府、大敦(點刺出血),用瀉法。④清腎經之熱,取腎俞、湧泉、然谷、大敦、少沖(點刺出血)用瀉法。⑤清肝經之熱,取肝俞、大敦、行間、太沖、少沖(點刺出血),用瀉法。
2 清熱解毒取大椎、合谷、十宣(間隔點刺出血),用瀉法,留針20~30min,可用於各種瘡癰腫毒,根據癰腫發於何經部位,加上清本經滎穴,多採用透天涼手法。
3 清熱養陰取行間、魚際、少府、然谷、大都用瀉法。加上陰谷、尺澤、陰陵泉、少海、曲泉用補法,可治療各類由於內熱久郁,而致陰液不足之證。
4 清熱開竅取人中、百會、十宣(點刺出血),可用中風竅閉、中暑昏迷、熱極神昏、小兒驚厥、癲癇等證。
7 消法
1活血祛瘀如急性腰扭傷,可取委中(點刺出血),痛點阿是穴,行挑刺法。如視網膜出血、青光眼、麥粒腫等,可取角孫、風池、攢竹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min左右。
2 消腫止痛如跌打損傷、局部腫痛,上肢可取曲池、合谷、用瀉法,下肢可取環跳、足三里、三陰交,局部紅腫嚴重者,可在局部用圍刺法,使其輕微出血,以助活血消腫。
3 消食化積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用平補平瀉法,多用於食積不化,飲食停滯。
4 消堅散結①瘰癧痰核,可將針在酒精燈燒紅,直刺痰核中心與四周。②腱鞘囊腫,取患部用三棱針點刺,擠出粘液。③癭瘤,用毫針直刺中心行蒼龍擺尾法,刺四周用提插法,加刺合谷、氣海、血海。註:消堅散結法,消毒必須嚴格。
8 補法
1 補氣①如因中氣下陷所致的久瀉、或脫肛,取中脘、關元、天樞、長強、足三里,用補法。②子宮脫垂,取關元、維宮、維胞、百會,用補法。③脾腎陽虛、腹痛喜暖、五更泄瀉,取中脘、關元、命門、脾俞,用補法。以上三者針後均需加灸。
2 補血取血海、肝俞、脾俞、膈俞、關元、心俞。以補體內血液虧虛。
3 培元固本①真元虧損、腎氣不足,取關元、腎俞、足三里、氣海、膻中用補法,針後可灸關元、氣海、腎俞。②陽痿、遺精屬腎陰虛,可用腎俞、陰谷、三陰交用補法;腎陽虛者去陰谷加關元、氣海、命門針後加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