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中葯材採收方法有哪些

中葯材採收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6 17:41:18

1. 中葯材採收的方法

中葯材的合理採收(季節、時間、方法)不僅對保證葯材的質量、葯效,而且還對保護、擴大葯源具有重要意義。採收適時如法則葯性強、療效高,反之,則葯性弱、療效衫森殲差。唐·孫思邈強調醫者須知「用葯必依土地,所以治病,十愈八九……,不知採集時節……所以治病,十不得五也」。金李東垣:「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性味不全。」例如麻黃含生物鹼之量以8-9月為高,故採集宜於8-9月;番瀉葉以生長90天左右者含葸醌類活性成分最高,宜此時採集;天麻以冬季莖花未出土時採集之冬麻質重效佳,花莖出土所采之春麻次之。中葯之採集應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時採集,然目前對中葯的有效成分的消長規律尚不清楚,故可按傳統經驗,主要從影響葯材性狀和品質的因素,採收的難易,以及動、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營養物質一般消長的規律來指導各類葯材的採收。
葯材的採收,必須在不同的葯用部分及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時節進行,才能獲得春緩高產優質,現分述於下:
I、根和根莖類
根和根莖為植物的貯藏器官,在地上部分開始生長時,往往會消耗根中貯藏的養分,故宜在植物生長停止,花葉萎謝的休眠期,或春季發芽之前採收。如葛根在秋末及冬季採收,才堅實而粉性足,如到春天地上部分長出則完全無粉質而成了柴,便不能入葯。野生植物葯材,在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找尋不易,則以秋末,苗枯前為宜。但也有例外,如柴胡、防風、明黨參以春天采較好,孩兒參在夏天收,延胡索、半夏、夏天無應在穀雨和立夏間採挖。一般採挖法,在雨後土地濕潤時,用特製工具挖掘,人參必須保護須根。
根和根莖類葯材,往往需要生長一年以上才能供葯用,一般須2-5年,栽培葯材中如白芍生長須3-4年,人參須5年以上;野生者其生長年限更長,如野生黃芪需2-3年才挖。
2、根皮和樹皮類
相對而言皮多在清明到夏至時間採集,此時植物體內液汁較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迅速,樹皮易於剝離,同時有效成分含量高,如杜仲、厚朴。根皮在冬季採收,如牡丹皮、地骨皮。有些葯材取皮,可在取伐木材時收。

根皮、樹皮的採收,容易損害植物生長,應注意採收方法,樹皮不可整圈剝,否則破壞輸導系統,造成樹木死亡;根皮是挖根後再剝取。
3、葉類和全草類
應在植物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採收,此時植物已經完全長成,而且生命力最旺盛。如人參葉在夏天採收,葉濃綠而茂盛。但桑葉需經霜後採收,枇杷葉、銀杏葉需落地後收集。
全草多在花期採收,從根的上部將植枝割下,或整枝拔起,有的只採帶花枝梢,但也有采嫩苗的,如茵陳蒿應於春初幼苗時採集。
4、花類
花類葯材採集時間必須特別注意,因為一般花期較短,若採集時間不當對葯材品質影響很大。通常採集在花朵開放或含苞待放之時,如旋復花、菊花於初放時采;銀花,辛夷花在含苞待放時采或沖;槐花、公丁香在花蕾時采,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開後採收,因此時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影響葯效,而且花瓣易脫落,質量變差,如紅花初開時色黃,後變橙紅,最後變暗紅色,以橙紅色時採收為佳。
花的採收應在晴天上午,露水初干時進行,以利迅速乾燥。對有刺的植物如紅花,應露水未乾時采,若干後、植枝及苞片上之刺,可刺傷採集人員之手指。
5、果實、種子類
; 除少數葯材如青皮、青梅、枳實須在未成熟時採收外,一般果實須在已經充分長成或將近成熟時採集;多汁漿果易於敗壞,要及時採收加工;乾果、蒴果須在成熟以前適時採收,若成熟後會開裂散落。
種子類葯材,必須等完全成熟後方可採收,採收時用手摘取或連枝剪下,曬干後再收集。
6、菌、藻、孢子類
菌核、藻類、孢子類葯材,按其各自的特點採收,如茯苓在立秋後採收質量較好,馬勃在子實體剛成熟時採收,過遲則孢子飛散。
7、動物類
動物類葯材的採集,因葯材的種類不同而異。如昆蟲類葯物,必須掌握其孵化發育活動季節,如蟬衣在夏秋季黑蚱蟬蛻化之時收集;桑螺蛸須3月前收集,過時蟲卵孵化成蟲;蚯蚓6-8月剛開始活動時捕捉;蜈蚣在清明節前後捕捉較好;一般有翅昆蟲,大多在清晨露水未乾時憩息於植物上,不易起飛,易於捕捉,如斑蝥、虻蟲等:動物葯蛤士蟆秋末進入冬眠期,易於捕捉,且蛤土蟆油於體內較多;鹿茸於清明後40—60天(5-7月)截取,過時則角化而不是茸了。對動物葯材熊膽、牛黃、麝香、馬寶、蟾酥在捕捉後或屠宰場採收,近年更有人工種植牛黃、活麝取香、活熊抽取膽汁等新的採集方法。
8、礦物類
礦物類葯材,隨時可以採收,也可結合開礦進行。
葯材的採收,應注意保護葯源,應計劃種植、計劃採集,應用多少、采多少,不要貯存過多,造成積壓,導致變質浪費。採集時亦要注意合理,如采大留小,保稀采密、合理輪采、封山育葯,引種繁殖等,使葯材資源取之不竭。

2. 如何進行合理採收中葯材

隨著中葯材產業的不斷強大,種植中葯材已經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主掘陵鋒要渠道。合理的種植判晌方法是中葯材種植成功與否的關鍵,而合理的採收時間與方法則是中葯材產量與質量的關鍵。我認為汪侍重點應把住以下幾個環節:

3. 中葯科學採收的原則

用有效成分含量或有效成分總量來指導中草葯的採收,雖然比較合理,但還需要做大量的科研工作,同時很多中草葯有效成分目前尚未明了,因此,利用傳統的采葯經驗及根據各種葯用部分的生長特點,分別掌握合理的採收季節,仍是十分重要的。(一)根和根莖類:宜在植物生長停止,花葉萎謝的休眠期,或在春季發芽前採集。但也有例外情況,如柴胡、明黨參在春天采較好,孩兒參則在夏季採集較好,延胡索立夏後地上部分枯萎,不易尋找,故多在穀雨和立夏之間採挖。(二)葉類和全草:應在植物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採收。但桑葉需經霜後採收,枇杷葉、銀杏葉需落地後收集。(三)樹皮和根皮:樹皮多在春夏之交採收,含量既高,也易於剝離。根皮多在秋季採收。因為樹皮、根皮的採收,容易損害植物生長,應當注意採收方法。有些干皮的採收可結合林木採伐來進行。(四)花類: 一般在花開放時採收。有些則於花蕾期採收,如槐米、蛔篙、丁香等。此外如除蟲菊,宜在花頭半開放時採收,紅花則在花冠由黃變橙紅時採收為宜。(五)果實、種子:應在已成熟或將成熟時採收,少數用未成熟的果實,如積實。種子多應在完全成熟後採收。(六)菌、藻、孢粉類葯材: 各自情況不一,如麥角在寄主(黑麥等)收割前採收,生物鹼含量較高,茯苓在立秋後採收質量較好,馬勃應在子實體剛成熟期採收,過遲則孢子飛散。(七)動物類: 昆蟲類葯材,必須掌握其孵化發育活動季節。以卵鞘入葯的,如桑螵蛸,則三月收集,過時則蟲卵孵化成蟲影響葯效,以成蟲人葯的,均應在活動期捕捉,有翅昆蟲,在清晨露水未乾時便於捕捉,兩棲動物如蛤士膜,則於秋末當其進入「冬眠期」時捕捉;鹿茸須在清明後適時採收,過時則角化。

4. 中葯採收的季節、時間和方法

中葯的採收時節對確保葯物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聯。因為動植物在其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其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葯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較大差異,故葯材的採收必須在適當的時節採集。孫思邈《千金要方》雲:「早則葯勢未成,晚則盛時已歇。」《千金翼方》也謂:「夫葯採取,不知時節,不以陰干曝干,雖有葯名,終無葯實,故不依時採取,與朽木不殊,虛費人工,卒無裨益。」強調了葯物適時採收的重要性。一般來講,以入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依據,也就是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時節採集。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採收時節和方法。

5. 中葯材的採收原則

(一)植物葯
1.根及根莖類一般在秋、冬季節植物地上部分將嘩銀友枯萎時及春初發芽前或剛露苗時採收,此時根或根莖中貯藏的營養物質最為豐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較高。
2.莖木類一般在秋、冬兩季亂槐採收。
3.皮類一般在春末夏初採收,此時樹皮養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剝離,傷口較易癒合。
4.葉類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開花前或果實未成熟前採收。
5.花類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開後採收。花類中葯,在含苞待放時採收的如金銀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開時采搏橡收的如紅花、洋金花等;在花盛開時採收的如菊花、番紅花等。
6.果實種子類一般果實多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時採收。有的採收幼果。種子類葯材在果實成熟時採收。
7.全草類多在植株充分生長,莖葉茂盛時采割;有的在開花時採收,如益母草、荊芥、香薷等。
(二)動物類因原動物種類和葯用部位不同,採收時間也不相同。以成蟲入葯的,應在活動期捕捉,如土鱉蟲等。
(三)礦物葯類全年均可採收。

6. 中草葯的採摘及處理

中草葯的採摘及處理

你知道中草葯的採摘及處理是怎麼樣的嗎?中草葯並不是一摘伏基下來就可以直接入葯,生的中草葯並不利於保存,需要進行再加工。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中草葯的採摘及處理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草葯的採摘及處理1

【採摘草葯的事前准備】

准備的工具有修剪剪刀、報紙、塑料袋,勞動手套。為了防止被樹枝和刺弄傷以及避免蚊蟲叮咬,最好身著長袖衫和長褲。腳下一般都會比較泥濘,所以盡量選擇旅遊鞋和長靴才能更加便利地採集草葯。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和雨,帽子(草帽最好)和雨衣要准備好。

【採摘草葯的場所】

避開排放尾氣的路邊或者有農葯殘留的田地和苗圃以及有貓狗出現的地方。盡量去遠離人煙的`地方,比如深山或者荒原上採摘。最好不要去私人山地、宅地,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內採摘。

【採摘草葯的處理】

1、下午特效葯葯效會下降,在葯草(一般認為,葯草為正在生長,且有葯用價值的植物;草葯是「中草葯」的簡稱,即為加工處理後的葯物)生機勃勃的早上到上午10點採摘最理想。不要根部,為了使其能夠再次生長的可以留住根部。採集後用水清洗,再用報紙包好,裝進稍大的塑料袋,透氣性不好會損傷葯效,所以應打開塑料袋的口。

2、將葯草上的泥巴和雜質洗凈,如果不洗的話,會發生腐爛,成分也會蒸發,所以應在回到家後馬上進行處理。使用鮮葉的時候,洗凈後就可以直接使用。

3、擦凈水分,在竹簍或者報紙上鋪開,在陽光下曬干,夏季用一天,其他季節用2-3天的時間。然後陰干4-5天,乾燥時間根據地域和季節不同而不同。用手輕輕揉搓,莖部和葉子會清脆地折斷就可以了。傍晚之後放在戶外會吸收水分,所以最晚也要在四點前收回到室內。

4、用於製作茶水和入浴的草葯,剪成2~3厘米的小段最為適宜。

5、將乾燥的草葯放進沙鍋或者陶瓷鍋中,用小火翻炒幾分鍾,這樣可以防止產生黴菌。

6、將草葯和乾燥劑一起放進紙袋、茶桶、廣口瓶等容器中。保存在通風乾燥的地方,帶入水分可能會造成黴菌的產生,所以拿放的時候應先擦乾手上的水分後再拿取草葯。

中草葯的採摘及處理2

根據種類採收

1、 根和根莖類

根和根莖為植物的貯藏器官,在地上部分開始生長時,往往會消耗根中貯藏的養分,故宜在植物生長停止,花葉萎謝的休眠期,或春季發芽之前採收。如葛根在秋末及冬季採收,才堅實而粉性足,如到春天地上部分長出則完全無粉質而成了柴,便不能入葯。野生植物葯材,在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找尋不易,則以秋末,苗枯前為宜。但也有例外爛慎,如柴胡、防風、明黨參以春天采較好,孩兒參在夏天收,延胡索、半夏、夏天無應在穀雨和立夏間採挖。一般採挖法,在雨後土地濕潤時,用特製工具挖掘,人參必須保護須根。

根和根莖類葯材,往往需要生長一年以上才能供葯用,一般須2-5年,栽培葯材中如白芍生長須3-4年,人參須5年以上;野生者其生長年限更長,如野生黃芪需2-3年才挖。

2、 根皮和樹皮類

相對而言皮多在清明到夏至時間採集,此時植物體內液汁較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迅速,樹皮易於剝離,同時有效成分含量高,如杜仲、厚朴。根皮在冬季採收,如牡丹皮、地骨皮。有些葯材取皮,可在取伐木材時收。

根皮、樹皮的採收,容易損害植物生長,應注意採收方法,樹皮不可整圈剝,否則破壞輸導系統,造成樹木死亡;根皮是挖根後再剝取。

3、 葉類和全草類

應在植物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採收,此時植物已經完全長成,而且生命力最旺盛。如人參葉在夏天採收,葉濃綠而茂盛。但桑葉需經霜後採收,枇杷葉、銀杏葉需落地後收集。

全草多在花期採收,從根的上部將植枝割下,或整枝拔起,有的只採帶花枝梢,但也有采嫩苗的,如茵陳蒿應於春初幼苗時採集。

4、 花類

花類葯材採集時間必須特別注意,因為一般花期較短,若採集時間不當對葯材品質影響很大。通常採集在花朵開放或含苞待放之時,如旋復花、菊花於初放時采;銀花,辛夷花在含苞待放時采;槐花、公丁香在花蕾時采,一般不宜飢廳敬在花完全盛開後採收,因此時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影響葯效,而且花瓣易脫落,質量變差,如紅花初開時色黃,後變橙紅,最後變暗紅色,以橙紅色時採收為佳。

花的採收應在晴天上午,露水初干時進行,以利迅速乾燥。對有刺的植物如紅花,應露水未乾時采,若干後、植枝及苞片上之刺,可刺傷採集人員之手指。

5、 果實、種子類

除少數葯材如青皮、青梅、枳實須在未成熟時採收外,一般果實須在已經充分長成或將近成熟時採集;多汁漿果易於敗壞,要及時採收加工;乾果、蒴果須在成熟以前適時採收,若成熟後會開裂散落。

種子類葯材,必須等完全成熟後方可採收,採收時用手摘取或連枝剪下,曬干後再收集。

6、 菌、藻、孢子類

菌核、藻類、孢子類葯材,按其各自的特點採收,如茯苓在立秋後採收質量較好,馬勃在子實體剛成熟時採收,過遲則孢子飛散。

7. 地黃的採收很講究,地黃採收有什麼技巧

有機地黃的採收應在開花輪返期,應選擇晴天,結合採芽作業,將花和芽採回,陰涼處晾曬。有機地黃的葉、花、根可入葯。地黃葉生長在後期,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適當摘取部分葉片,陰涼處通風即可。有機黃葉主治惡瘡、手足癬,花有止渴和治療腎虛、腰痛的作用。因此,應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採摘。早手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8. 葯用植物常用的採收方法有哪些

    不同的葯用部位,採收方法也不同。採收方法恰當與否, 直接影響了葯材產量和品質。
(1) 挖掘適用於收獲以根或地下莖入葯的葯用植物。挖掘要在土壤適宜含水量時進行,若土壤過濕或過干,不但不利於採挖根或地下莖,而且費時費力,容易損傷地下葯用部 分,減低葯材的品質與產量;若未得到及時加工乾燥,還會引起霉爛變質。
    
(2) 收割用於收獲全草、花、果實、種子類,並且成熟 程度較一致的草本葯用植物。應根據入葯部位,或齊地割下全株,或只割取其花序或果穗;有的全草類可一年採收兩次 或多次,在第一、二次收割時應注意留茬,以利於新植株的 萌發,保障下次產量,如薄荷、瞿麥等。
  花、果實和種子等的採收,亦因種類不同區別對待。  
(3) 採摘因葯用植物果實、種子和花的採摘時機不同, 因此需分批採摘,才能保證其品質與產量,如辛夷花、菊花、金銀花等。在採摘果實、種子或花時,應注意保護植株,保 證其能繼續生長發育,避免損傷未成熟的部分;同時,米收 時也要不遺漏,以免其過度成熟而發生脫落、枯萎、衰老變質等。
    另外,有一些葯材如佛手、連翹、梔子等由於果實、 種子個體較大,或者枝條易折斷等原因,盡管成熟度較為一 致,但也不建議用擊落的方法採收。
(4) 擊落對於樹體高大的木本或藤本植物,且以果實、 種子人葯的,收獲時多以器械擊落而收集,如胡桃等葯材。
  擊落時**在植物體下墊上草席、布圍等,以便收集和減少 損失,同時也要盡量減少對植物體的損傷或其他危害。  
(5) 剝離以樹皮或根皮人葯的葯用植物採收時常用此 法,如黃柏、厚朴、杜仲、牡丹皮等多採用此方法。
  樹皮和根皮的剝離方法略有不同。樹皮的剝離方法又分為砍樹剝皮、活樹剝皮、砍枝剝皮和活樹環狀剝皮等。灌木或草本根部較 細時,剝離時應用刀順根縱切根皮,將根皮剝離;另一種方法用木棒輕輕錘打根部,使根皮與木質部分離,然後抽去或 剔除木質部,如牡丹皮、地骨皮和遠志等。
  
    
(6) 割傷以樹脂類人葯的葯用植物如安息香、松香、白 膠香、漆樹等,常採用割傷樹干收集樹脂。一般是在樹幹上鑿「倒三角」形傷口,以便於樹脂從傷口滲出,流入事先准 備好的容器中收集起來,經過加工後即成葯材。

9. 中葯的採集

中葯的採收時節和方法是確保葯物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由於動植物在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其葯用部分所含的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而葯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較大差異,故葯材的採收必須在適當的時節採集。

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雲:「早則葯勢未成,晚則盛時已歇。」《千金翼方》也謂:「夫葯採取,不知時節,不以陰干曝干,雖有葯名,終無葯實,故不依時採取,與朽木不殊,虛費人工,卒無裨益。」強調了葯材適時採收的重要性。近代葯物化學研究也證實,人參皂苷以8月份含量最高,麻黃鹼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時蘆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以7~8月中花蕾出現前為高峰,故槐花、青蒿均應在開花前採收為好。通常以入葯部分的成熟程度為依據,即在 葯用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時節 採集。

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採收時節和方法,按葯用部位的不同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全草: 大多數在植物枝葉茂盛、花朵初開時採集,從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荊芥、豨薟草等;如需連根入葯的則可拔起全株,如車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而須用帶葉、花、梢的更需適時採收,如夏枯草、薄荷等。

葉: 通常在花蕾將放或正盛開的時候採集,此時葉片茂盛、性味完壯、葯力雄厚,最適於採收,如枇杷葉、荷葉、大青葉、艾葉等。有些特定的葯物如桑葉,需在深秋或初冬經霜後採集。

花、花粉: 花類葯材,一般採收未開放的花蕾或剛開放的花朵,以免氣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響質量,如野菊花、金銀花、月季花、旋覆花等。對花期短的植物或花朵次第開放者,應分次及時摘取。以花粉入葯者如蒲黃之類,須在花朵盛開時採取。

果實、種子: 果實類葯物除青皮、枳實、覆盆子等少數葯材要在果實未成熟時採收果皮或果實外,一般都在果實成熟時採收,如瓜蔞、馬兜鈴等。以種子入葯的,通常在果實成熟後採集,如蓮子、白果、沙苑子、菟絲子等。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種子入葯的,可在種子成熟後割取全草,將種子打下後分別曬干貯存,如車前草與車前子等。有些種子成熟時易脫落,或果殼易裂開,種子散失者,如小茴香、牽牛子、豆蔻等,則侍尺應在剛成熟時採集。容易變質的漿果如枸杞子、女貞子等,最好在略熟時於衫談裂清晨或傍晚時分採收。

根、根(塊)莖: 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時節(即農歷二月或八月)採收為佳,因為「 春初津潤始萌,未充枝葉,勢力淳濃 」「 至秋枝葉乾枯,津潤歸流於下 」,且「 春寧宜早,秋寧宜晚 」(《本草綱目》)。現代研究也證明早春及深秋時植物的根或根(塊)莖中有效成分含量較高,此時採集則產量和質量都較高,如天麻、葛根、玉竹、大黃、桔梗、蒼術等。但也有少數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則要在夏天採收。

樹皮、根皮: 通常在春、夏時節植物生長旺盛,植物體內漿液充沛時採集,則葯性較強,療效較高,並容易剝離,如黃柏、杜仲、厚朴等。另有些植物根皮則以秋後採收為宜,如牡丹皮、苦楝皮、地骨皮等。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木本植物生長周期長,成材緩慢,因此應盡量避免伐樹取皮或環剝樹皮,造成樹木枯死的掠奪式方法,以保護葯源。

動物類葯材的採集,不具有明顯的或閉規律性,因品種不同而採收各異。其具體時間,須根據它們各自的生長活動季節,以保證葯效及容易獲取為原則。如一般潛藏在地下的小動物全蠍、土鱉蟲、地龍、蟋蟀、螻蛄、斑蝥等蟲類葯材,大多在夏末秋初捕捉其蟲,此時氣溫高,濕度大,宜於生長,是採收的最好季節;桑螵蛸為螳螂的卵鞘,露蜂房為黃蜂的蜂巢,這類葯材多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後採集,並用開水煮燙以殺死蟲卵,以免來年春天孵化成蟲;再如蟬蛻為黑蚱羽化時蛻的皮殼,多於夏秋季採取;蛇蛻為錦蛇、烏梢蛇等多種蛇類蛻下的皮膜,因其反復蛻皮,故全年可以採收,唯3~4月最多;又蟾酥為蟾蜍耳後腺分泌物乾燥而成,此葯宜在夏、秋二季蟾蜍多活動時採收,此時容易捕捉,腺液充足,質量最佳;再如哈蟆油(即林蛙的乾燥輸卵管),此葯宜在白露節前後林蛙發育最好時採收;石決明、牡蠣、海蛤殼、瓦楞子等海生貝殼類葯材,多在夏秋季捕采,此時生長發育旺盛,鈣質充足,葯效最佳。

礦物類葯材的成分較為穩定,故全年隨時皆可採收。

總之,無論植物葯、動物葯及礦物葯,採收方法各不相同。正如《本草蒙筌》所謂:「 莖葉花實,四季隨宜。采未老枝莖,汁正充溢;摘將開花蕊,氣尚包藏;實收已熟,味純;葉采新生,力倍。 入葯誠妙,治病方靈。其諸玉石禽獸蟲魚,或取無時,或收按節,亦有深義,非為虛文,並各遵依,勿恣孟浪。」足見葯材不同,採收方法各異,但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10. 中葯是如何製成的

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葯物。那麼你知道是如何製成的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中葯是如何製成的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葯是如何製成的

(一)中葯的採收

中葯的採收主要指植物葯的採收。

(1) 根和根莖 (2)莖葉部分 (或全株) (3)花及花粉 (4)果實和種子

(5)樹皮和根皮

(二)中葯的炮製

炮製是葯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必要的加工處理過程,它包括對生葯材的一般處理(整形、去除雜質等)和部分葯材的特殊處理。

炮製的目的有:①消除或降低葯物、烈性或副作用;②改變葯物性能,以適應臨床需要;③便於制劑和貯藏;④除去雜質及非葯用部分,使葯物純凈,確保處方用量准確或利於服用;

(三)火製法

火製法是將葯物直接或間接放置火上加熱,以達到增強葯效、緩和葯性、減少毒性及易乾粉碎等目的的炮製方法。(1)炒(2)炙(3)煅 (4)煨(5)焙

(四)水製法

水製法是用清水或其他液體輔料處理葯材的一類方法。通過水制可使葯物潔凈、軟化或調整葯性。

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潤、水飛等。

(五)水火共製法

水火共製法是將葯物通過水火共同炮製,以改變性能與形態的一種方法。

中葯的應用方法

1、中葯應用(馬、牛、兔):按體重250公斤計算,一般每味中葯30-60克。

注意:補養葯可適量增加,據要應適量減少。

2、中葯煎劑:加中葯重量的5-7倍水,浸泡半小時後,猛火燒開,隨後文火煮10-20分鍾,其間翻勻防焦,煎至2倍液時慮汁;再加中葯重量的3倍水,文火煮沸10-15分鍾,煎至1.5倍液時慮汁。兩次慮出葯汁混合,侯溫1次(或分早晚兩次)內服。一般情況中葯1日1付。

3、中葯散劑:按體重稱取規定中葯劑量,開水沖泡成稀食靡狀,候溫內服。

4、中葯診斷方法(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

5、中醫治療方法(八法):發汗、瀉下、涌吐、調和、溫中、清熱、補養、消積。

6、中醫八綱辨症(八綱):表、里、寒、熱、虛、實、陰、陽。

7、六大外感病因(六因):風、寒、暑、濕、燥、火。

8、可增加免疫力的中葯:黃芪、黨參、白術、玉竹、沙參、麥冬等。

9、抗真菌中葯:射干、白鮮皮、雙花、黃芩、黃連、黃柏、苦參等。

10、抗病毒中葯:黃芪、雙花、連翹、大青葉、板蘭根、貫眾、黃芩、黃連、柴胡、甘草等。

11、常用中草葯基本方劑:(具體應用時應用辯證加減)

(1)補中益氣湯(重要補中益氣方劑。功能補中益氣、調補脾胃、升陽):黨參40、黃芪60、當歸30白術40、陳皮30、升麻30、柴胡30、甘草30

(2)四君子湯埋春擾(補氣基本方劑。功能益氣補脾胃、養心):黨參彎旦40、白術50、茯苓40、甘草30。

(3)四物湯(肝經調血專劑。功能補調活血):當歸森者40、熟地40、白芍50、川芎30

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兩方劑合一為八診湯(功能為氣血雙補)。

(4)黃連解毒湯(清熱解毒方劑。功能瀉火解毒、清三焦積熱):黃連30、黃芩40、黃柏40、梔子30

(5)黃蒼木香散(功能燥濕健脾、治療泄瀉):黃柏60、蒼術60、木香30、秦皮30

(6)白頭翁湯(清腸中濕熱方劑)白頭翁60、黃連30、黃柏60、秦皮30、(阿膠60、甘草30)

(7)大承氣湯增液湯(功能攻下熱結滋陰通便,治療結症):大黃100、芒硝250、厚補60、枳實60玄參60、生地120、麥冬60

(8)生化湯(功能活血祛瘀,治療產後惡漏不行或行而不暢、腹痛):當歸40、川芎30、桃仁40、乾薑30、甘草30、(依症選加-白術、藜蘆、黨參、黃芪、雙花、連翹、通草、王不留、路通、漏蘆等)。

(9)黨參藜蘆散(主治牛前胃弛緩):黨參45、白術45、陳皮30、藜蘆30、柴胡45、乾薑30、甘草20

(10)乳癰湯(主治乳房炎):黃芪60、連翹60、蒲公英150、地丁60、當歸30、川芎30、通草20(黃連30、黃柏40)

(11)荊防湯(功能活血祛瘀消腫。用於局部燙洗):荊芥120、防風120、伸筋草150、透骨草150、(依症選加-薄荷、菊花、苦參、黃柏、當歸、紅花等)

(12)獨活寄生湯(祛風濕治痹痛):獨活30、商寄生60、秦艽30、防風30、細辛20、當歸30、川芎30、生地30、白芍30、桂枝30、茯苓30、杜仲30、牛膝30、黨參30、甘草20

(13)五虎追風散(主治破傷風)蟬蛻30、天麻30、全蠍30、僵蠶30、天南星30、(防風30、白芷30)

(14)附子理中湯(功能溫中散寒止痛。主治脾胃虛弱,吐瀉腹(15)抗毒湯(主治病毒病):貫眾40、大青葉50、板蘭根50、山豆根40、茵陳40、桔梗30、甘草30

(16)皮膚止癢方(水煎外洗)苦參50、百部40、地膚子40、白鮮皮50、蛇床子30、防風30、蒼術30

(17)催乳方(補氣血活絡通乳):當歸60、川芎30、黃芪60、王不留40、漏蘆60、通草30、路通30、瓜蔞40

(18)母畜催情方:當歸40、川芎30、益母草90、淫羊藿60、陽起石60、黃芪60、元胡30、艾葉30

(19)母畜崔產方:當歸60、益母草90、木香45、木通60、

(20)降癰飲:(內服治瘡瘍基本方):當歸80、黃芪40、雙花60、甘草30

12、要(聖)葯:白術、甘草、天冬麥冬、石斛、杜仲、續斷骨碎補自然銅、玄參、黃連、烏葯、黃柏、連翹、雙花、茵陳大青葉(根)、蒲公英、地丁、瞿麥、益母草、王不留、麻黃根、乳沒、

閱讀全文

與中葯材採收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店鋪數據插件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
創魔零基礎快速打金幣方法 瀏覽:311
分離新冠病毒最常用方法 瀏覽:340
低壓電容測量方法圖解 瀏覽:472
貸款利息怎麼計算方法例子 瀏覽:235
基本面股票分析方法 瀏覽:107
跟腱斷裂游泳池鍛煉方法 瀏覽:2
氧化鈣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14
縫紉機皮帶安裝方法 瀏覽:961
正確的站姿腿部鍛煉方法 瀏覽:470
養生雞蛋的食用方法 瀏覽:430
小雞搬磚新方法視頻 瀏覽:220
線稿設計圖起稿方法研究 瀏覽:466
v20手機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790
湖南國珍松花鈣奶粉食用方法 瀏覽:6
土星環的質量計算方法 瀏覽:603
寶寶簡單收驚方法 瀏覽:396
政府預算的編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899
哈爾濱高三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51
一次性口腔通氣道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