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病理組織製片的方法有哪些

病理組織製片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4 02:36:29

1. 活檢採取病變組織的方法有

活檢全稱是活體病理組織學檢查,是一種專業技術,是一項從患者體表、體內或體腔,通過鉗取等取出病變組織,再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常見活檢做法具體如下:

1、手術活檢:通常在局麻下或者全身麻醉下,通過手術方式取出病變組織,這種創傷較大但取樣准;

2. 液基TCT有哪些製片方法怎樣選擇液基試劑與製片設備

液基TCT製片方法大致可以分為:1、離心式製片;2、膜式製片;3、沉降式製片;4、離心沉降式製片;5、手工製片。這些製片方法與使用的耗材有不同,康乃欣生物有適合不同製片方式的液基TCT試劑與配套液基製片機。

3. 脫落細胞塗片具有哪些要求,製片方法有哪幾種,分別適用於哪些標本

一、塗片前准備工作及塗片方法
1、塗片前准備工作
(1)保證標本新鮮,取材後盡快製片。
(2)塗片操作要輕巧,避免擠壓以防止損傷細胞。塗片要均勻,厚薄要適度,太厚細胞堆疊,太薄細胞過少,均影響診斷。
(3)玻片要清潔無油漬,先用硫酸洗滌液浸泡沖洗,再用75%乙酸浸泡。
(4)含蛋白質的標本可直接塗片,缺乏蛋白質的標本,塗片前先在玻片上塗薄層粘附劑,以防止染色時細胞脫落,常用粘附劑為蛋白甘油,由等量生雞蛋蛋白和甘油混合而成。
(5)每位患者的標本至少塗兩張玻片,以避免漏診。塗片後立即在玻片一端標上編號。
2、塗片制備方法
(1)推片法:用於稀薄的標本,如:血液、胸、腹水等。取離心後標本一小滴滴在玻片偏右側端,推片用30度夾角將玻片上檢液輕輕向左推。
(2)塗抹法:適用於稍稠的檢液,如:鼻咽部標本。用竹棉簽在玻片上塗布,由玻片中心經順時針方向外轉圈勻抹;或從玻片一端開始平行塗抹,塗抹要均勻,不宜重復。
(3)壓拉塗片法:將標本夾於橫豎交叉的兩張玻片之間,然後移動兩張玻片,使之重疊,再邊壓邊拉,獲得兩張塗片。該法適用於較粘稠標本,如:痰液。
(4)吸管推片法:用滴管將標本滴在玻片一端,然後將滴管前端平行置於標本滴上,平行向另一端均速移動滴管即可推出均勻薄膜。此法亦適用於胸、腹水標本。
(5)噴射法:用配細針頭的注射器將標本從左至右反復均勻地噴射在玻片上,此法適用於各種吸取的液體標本。
(6)印片法:將切取的病變組織用手術刀切開,立即將切面平放在玻片上,輕輕按印。此方法為活體組織檢查的輔助方法。
二、塗片的固定
固定(fication)的目的是保持細胞自然形態,防止細胞自溶和細菌所致的腐敗;固定液能沉澱和凝固細胞內蛋白質和破壞細胞內溶酶體酶,使細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態,而且結構清晰,易於著色。因此標本愈新鮮,固定愈及時,細胞結構愈清晰,染色效果愈好。
1、固定液:細胞學檢查常用的固定液有下列三種:第一種乙醚酒清固定液:該固定液滲透明性較強,固定效果好,適用於一般細胞學常規染色;第二種是氯仿酒精固定液:又稱卡諾氏固定液。其優點同上;第三種是95%酒精固定液,適用於大規模防癌普查。制備簡單,但滲透作用稍差。
2、固定方法
(1)帶濕固定:塗片後未待標本乾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稱帶濕固定。此法固定細胞結構清楚,染色新鮮。適用於巴氏或HE染色。痰液、陰道分泌物及食管拉網塗片等常用此方法。
(2)乾燥固定:塗片後待其自然乾燥,再行固定。適用於稀薄標本如尿液、胃沖洗液等,也適用於瑞特染色和姬姆薩染色。
3、固定時間:一般為15-30min。含粘液較多標本,如痰液、陰道分泌物、食管拉網等固定時間應適當延長;尿液、胸、腹水等塗片不含粘液,固定時間可酌情縮短。
三、塗片的染色
1、染色的目的和原理:染色的目的是藉助於一種或多種染料,使組織和細胞內結構分別著不同的染色,這樣在顯微鏡下能清楚地觀察細胞內部結構,作出正確判斷。
組織細胞染色原理至今尚無滿意的解釋,可能是物理作用,也可能是化學作用,或者是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
染色的物理作用是利用毛細管現象,滲透、吸收和吸附作用,使染料的色素顆粒牢固地進入組織細胞,並使其顯色;染色的化學作用是滲入組織細胞的染料與其相應的物質起化學反應,產生有色的化合物。
各染料都具有兩種性質,即:產生顏色;徵收被組織形成親和力。這兩種性質主要由發色基因和助色基因所產生。發色基團:苯的衍生物具有可見光區吸收帶。這些衍生物顯不出吸收帶與其價鍵的不穩定性有關,如對苯二酚為無色,當其氧化後失去兩個氫原子,它的分子或則變為有黃色的對醌,這種產生顏色的醌式環稱為發色基團。若一種化合物含有幾個環,只要其中有一個醌式環就會發出顏色,稱此發色基團為色原(chromogen)。助色基團:是一種能使化合物以生電離作用的輔助原子團(酸鹼性基團)。它能使染色的色澤進一步加深,並使其與被染色組織具有親和力。
助色基團的性質決定染料是酸性鹼性。鹼性染料具有鹼性助色基團,在溶媒中產生的帶色部分為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吻與組織細胞內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而顯色。如細胞核內的主要化學成分脫氧化核糖核酸易被蘇木素染成紫藍色,稱嗜鹼性。酸性染料具有酸性用力色基團,在溶酶中產生帶色部分為陰離子,易與組織細胞內帶正電荷部分結合而顯色,此性質被稱為嗜酸性,如細胞漿內訂成分為蛋白質,易與伊紅或橘黃結合呈紅色或橘黃色。
2、常用染色方法:臨床日常工作中較為常用的染色方法有下列3種:
(1)巴氏染色法:本法染色特點是細胞具有多色性顏色,色彩鮮艷多彩。塗片染色的透明性好,胞質顆粒分明,胞核結構清晰,如鱗狀上皮過度角化,細胞質呈橘黃色;角化細胞顯粉紅色;而角化前細胞顯淺綠色或淺藍色,適用於上皮細胞染色或觀察陰道塗片中激素水平對上皮細胞的影響。此方法的缺點是染色程序比較復雜。
(2)蘇木精—伊紅(he

4. 怎樣處理病理標本

製作時將部分有病變的組織或臟器經過各種化學品和者友畝埋藏法的處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機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種顏色,供在顯微鏡下檢查,以觀察病理變化,作出病理診斷,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
1.取材組織取材的方法是製作切片的一個重要程序,根據教學、科研及外檢的具體要求取自人體(外科手術切除標本、活檢標本、屍檢標本)或動物,並確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術,每個組織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組織作為製片材料,不然,無法達到教學、科研和臨床診斷的目的,具體要求如下:
(1)材料新鮮:取材組織愈新鮮愈好,人體組織一般在離體後,動物組織在處死後迅速固定,以保證原有的形態學結構。
(2)組織塊的大小:所取組織塊較理想的體積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勻地滲入組織內部,但根據製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組織塊的較理想體積也不同,如製作病理外檢、科研切片,其組織塊可以薄取0.1~0.2cm即可,這樣可以縮首森短固定脫水透明的時間,若製作教學切片厚取0.3 ~0.5cm,這樣可以同一蠟塊製作出較多的教學切片。
(3)勿擠壓組織塊: 切取組織塊用的刀剪要鋒利,切割時不可來回銼動。夾取組織時切勿過緊,以免因擠壓而使組織、細胞變形。
(4)規范取材部位: 要准確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標本取材按照各病變部位、性質的不同,根據要求規范化取材。
(5)選好組織塊的切面:根據各器官的組織結構,決定其切面的走向。縱切或橫切往往是顯示組織形態結構的關鍵,如長管狀器官以橫切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潔:組織塊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糞便等,可用水沖洗干凈後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組織的原有形態:新鮮組織固定後,或多或少會產生收縮現象,有時甚至完全變形。為此可將組織展平,以盡可能維持原形。
2.固定
(1)小塊組織固定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從人體或動物體取下的小塊組織,須立即置入液態固定劑中進行固定,通常,標本與固定液的比例為1:4~20,但組織塊不宜過大過厚,否則固定液不能迅速滲透。故取組織塊的大小一般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組織塊由於體積過大或固定液極難滲入內部,或需要對整個臟器或整個動物體進行固定。這時宜採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將固定液注入血管,經血管分支到達整個組織和全身,從而得到充分的固定。
(3)蒸汽固定法:比較小而厚的標本,可採用鋨酸或甲醛蒸汽固定法。如血液塗片,則應在血片未乾燥前採用鋨酸或甲醛蒸汽接觸固定。
最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固定液和95%乙醇固定液。
3.脫水透明標本經過固定和沖洗後,組織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必須將組織塊內的水分置換出來,這一過程叫做脫水。無論是用石蠟切片,還是用火棉膠切片,都必告伍須除去組織中所含水分,因含水組織與石蠟、火棉膠等包埋材料不相容,常用的脫水劑為一系列不同濃度的乙醇。
脫水的步驟是:80%、90%、95%、100%各種濃度乙醇2小時,此過程可用脫水機自控完成。
丙酮也是一種脫水能力很強的脫水劑,但因其脫水能力很強,對組織有劇烈收縮作用,在製作科研、教學切片時一般不用該試劑。因乙醇、丙酮等不溶於石蠟,還要經過一個能溶於石蠟的溶劑替代過程稱為透明。常用的透明劑有二甲苯、三氯甲烷、水楊酸甲酯等。
4.浸蠟、包埋
(1)使石蠟浸入組織中,取代組織中含有的透明劑。
(2)包埋:將浸蠟後的組織置於融化的固體石蠟中,石蠟凝固後,組織即被包在其中,稱蠟塊,此過程稱為包埋。
5.切片和貼片
(1)修整蠟塊:可視其組織的大小,在組織邊緣約0.1~0.2cm處,切去余蠟部分,否則易造成組織皺縮不平。
(2)准備好切片用具:切片刀、毛筆、眼科鑷子(彎)、漂烘溫控儀
(3)安裝蠟塊:將修好的蠟塊安裝在金屬或木製持蠟器上。
(4)安裝切片刀:將切片刀安裝在切片機的刀台上,把刀台上的緊固螺絲旋緊,使切片時不產生振動,能保持一定的切片厚度。
(5)切片的厚度:切片機的厚度調節器上刻有0~50μm或0~25μm,可任意選擇其厚度,石蠟切片的厚度一般在4~6μm。
(6)切片
(7)鋪片:用眼科鑷子鑷起蠟帶輕輕平鋪在40~45℃的水面上,借水的張力和水的溫度,將略皺的蠟帶自然展平。
(8)貼片、烘片:待切片在恆溫水面上充分展平後,將蠟片撈到載玻片的中段處傾去載玻片上的余水,置入60~65℃恆溫箱內或切片漂烘溫控儀的烘箱內烤片15~30分鍾,脫去溶化組織間隙的石蠟。
6.染色和封片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蘇木素-伊紅(Hematoxylin-Eosin)染色法,簡稱H.E染色法。這種方法對任何固定液固定的組織和應用各種包埋法的切片均可使用。蘇木素是一種鹼性染料,可使組織中的嗜鹼性物質染成藍色,如細胞核中的染色質等;伊紅是一種酸性染料,可使組織中的嗜酸性物質染成紅色,如多數細胞的胞質、核仁等在H.E染色的切片中均呈紅色。
H.E染色程序如下:脫蠟、脫苯、復水、染色、脫水、透明、封固
常規蘇木素染色中的對比染色是用伊紅,近年來在英、美國家的一些實驗室則採用焰紅(phloxine),此外也有用桔黃G(OrangeG)、比布里希猩紅(Biebrich scarlet)、波爾多紅(Bordeaux red)等作為對比染色。伊紅為染胞質、膠原纖維、肌纖維、嗜酸性顆粒等常用的染料。

5. 解離組織製片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解離組織製片的常用方法有:質量分數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95%的酒精,鹽酸能殺死細胞,使其停止在各個分裂時期;還能溶解細胞之間的中膠層(破壞胞間連絲)。

保護組織位於植物的植物體幼嫩的根、莖、葉、花、果實的表面、直接接觸外界環境的細胞層,而輸導組織則是貫穿於植物體的根莖葉等器官為他們提供營養,掐去一根枝條的頂端就不會向上長了,因為植物生長靠的是細胞分裂,頂端的分生組織被破壞。

解離就是用要葯液

使組織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便於最後製片時能被壓成一薄層進行顯微觀察。解離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殺死細胞,固定細胞的分裂相(將洋蔥根尖剪下後,如果不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將其殺死並令其各種細胞結構凝固,那麼,整個根尖將一個分裂期細胞也找不到!);而鹽酸能溶解果膠,從而使洋蔥細胞的細胞壁軟化,並使細胞間的中膠層物質溶解,從而達到分離細胞的目的。

6. 在病理中,患者要求切白片出去做檢測,我們切白片用普通片子還是黏附載玻片,切片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病理切片要注意的地方:取材組織愈新鮮愈好,人體組織一般在離體後,動物組織在處死後迅速固定,以保頌仿證原有的形態學結構。所取組織塊較野早纖理想的體積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勻地滲入組織內部。

但根據製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組織塊的較理想體積也不同,如製作病理外檢、科研切片,其組織塊可以薄取0.1~0.2cm即可。在切片機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種顏色,供在顯微鏡下檢查,以觀察病理變化,作出病理診斷,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



相關信息

病理切片是把病變部位手術切除一部分,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病變的一種診斷方法,是診斷的確切依據,病理切片和活檢之間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活檢是把切除的組織直接進行顯微鏡檢查的,而病理切片是把切下的組織,進行一些處理固定,然後再鏡檢的觀察更細致。

病理切片的製作是需要時間的,希望耐心等待,手術中的快速切片取材有限,但是取出來的切片的結果是正確的。術後的病睜櫻理切片取材會是多點多出取材,針對整個標本的檢查更為徹底,所以准確性會更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病理切片


7. 病理組織切片的步驟,及注意事項!怎麼能快速切好,請給個准確答案

(1)是什麼組織或器吵銷蠢官:大部分切片以肉眼即可判定出是什麼組織或器官,如心肌、肝、脾、腎、肺、腦等。分辨各組織器官對初學者也不大容易,需要反復大量觀察,有了一定經驗之後就容易了。

(2)切片的質度、顏色等是否一致:這種一致與否,不是指正常結構中不同部位上的差異而是異常改變造成的:「是否一升陪致」。如一致可能是無病變,亦可能是一致性的病變;如有明顯不一致的地方,如果不是正常的結構上的不同,便很可能是病灶所在之處了。在用顯微鏡觀察時尤其是要注意此處。

2.低倍鏡觀察:用肉眼觀察後,辨別出切片的上下面(有極薄的蓋斗孝玻片那面向上),再放入顯微鏡下,用低倍鏡觀察:

(1)觀察方法:實質器官一般由外(被膜側)向內,空腔器官由內向外逐層觀察。觀察每層時亦應從一端開始一個視野挨一個視野地連續觀察,以免遺漏小的病變。這種觀察可以快一點粗略地觀察一遍,若是一致性改如由心外膜、心肌及心內膜的次序觀察。

8. 製片法有哪幾種

你問的是TCT製片方法嗎?
TCT製片方法 最常用主要有手工法、TCT膜式法和離心沉降法三種。
手工法是婦科醫生用取樣器在患者宮頸口取脫落細胞,然後打開康乃欣生產的液基細胞處理試劑盒,取出液基細胞保存液,旋開液基細胞保存液蓋,將病理取樣置液基細胞保存液中,蓋上液基細胞標本保存液蓋,將它放在液基細胞震盪儀上震盪5分鍾,目的是打散宮頸脫落細胞,使脫落細胞均勻分布在保存液中。取出液基細胞試劑盒中一次性吸管,在震盪後的液基細胞保存液中吸取0.2-0.39毫升標本,平鋪在病理載玻片上,將載玻片平放在工作台上,等待自然干後,進行染色(HE染色或巴氏染色),然後封片,鏡檢。
TCT膜式法,早在19世紀中旬,這種方法是發達國家在宮頸癌篩查常用的一種方法,在改革開放後引入我國。TCT膜式法製片過程,是通過TCT膜式機製片。TCT膜式機的原理是通過負壓和正壓將附在TCT膜管上的細胞吹在載玻片上的製片方式。這種TCT製片方式簡單,快捷,缺陷是TCT膜管容易吹裂,製片一次一個。TCT膜管目前市場上很多廠家,國外有美國、英國、德國進口的,國內也有很多廠家。質量最可靠的是美國的。英國、德國的TCT膜管易裂,膜網不均,國產的質量更次,會導致病理脫落細胞片中細胞量少,嚴重降低宮頸癌陽性篩查率。

離心沉降法,首先打開康乃欣液基細胞處理試劑盒,拿出液基細胞標本保存液、宮頸脫落細胞取樣器、一次性吸管等。將脫落細胞取樣器取樣,旋開液基細胞標本保存液蓋,放入宮頸脫落細胞,蓋上蓋。將液基細胞標本保存液放置液基細胞震盪儀上震盪4分鍾,使液基細胞處理液充分處理病理標本,充分打散宮頸脫落細胞。用一次吸管吸取液基細胞標本處理液1ml-2.5ml放入專供製片夾中。將編好號碼的製片夾放入康乃欣液基細胞製片機(也叫康乃欣液基細胞薄層製片機),將液基細胞製片機通電,時間調到4-5分鍾,轉速設為1200-1500轉/秒。啟動液基細胞製片機,聽到「咔」的一聲。告知液基製片已經製作完成,最後染色鏡檢。

9. 顯微鑒定常用的製片方法有

顯微鑒定中常用的製片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干鉛好片法:將待觀察的樣品放在玻璃片上,用滴管滴上一滴顯微鏡油,再用另一張玻璃片將樣品蓋住,壓平後製成乾片,即可進行顯微鑒定。

液片法:將待觀察的樣品放在玻璃片上,再將一滴顯微鏡油滴在樣品上,用另一張玻璃片將樣品蓋住,壓平後製成液片,即可進行顯微鑒定。液片法適用於沖激穗顆粒較小的樣品。

熔融法:將待觀察的樣品放在玻璃棒或鉑絲上,加熱至熔化,再將熔融液滴在玻璃片上,晾乾後製成熔融片,即可進行顯微鑒定。熔融法適用於礦物質中含有較高的熔點物質。

薄片法:將待觀察的樣品磨製成薄片,厚度通常為0.02-0.05毫米,然後在玻璃片上放置薄片,再用透明膠帶固定,即可進行顯微鑒定。薄片法適用於顆粒較大的樣品,如礦物質、岩石等。

反射法:將待觀察的散卜樣品放在反射鏡上,用顯微鏡觀察其反射光學性質,即可進行顯微鑒定。反射法適用於金屬材料和礦物質等。
需要根據具體樣品的特點和需要進行的鑒定目的選擇適當的製片方法。

10. 組織學最常用的製片方法是

石蠟切片。石蠟切片操作要點。

切片前,把切片機上相關鎖桿或螺旋擰緊,否則可能出現跳片、切片厚薄不均現象。

刮凈包埋盒周邊的余蠟,否則樣品夾持可能松動,影響切片質量。

正確修塊,先粗修,厚度大約在15-30微米,質地較硬的組織或較小的組織應再薄一些。粗修至組織全部暴露後,再進行細修。

選擇蠟塊握雀冷凍方式,冰盒優於冷凍台。使用冰盒能加水潤濕蠟塊,冷凍速度快,體積小,使用成本低,無須外接電源。

切片時輕握手輪,用力均勻輕柔,搖速不宜過快或過慢。過快會導致切片厚薄不均,切片難以展開;過慢會使切片增厚。切片要求完整、薄、均勻。

正確固定

組織離體後,必須在1小時內固定。固定液須是組織體積的4-10倍,濃度准確,過稀或過濃都會影響組織中扮形態和固定效果。如發現固定液變質,如甲醛液體產生白色沉澱,應立即更段培早換。

固定溫度宜室溫或放於35-37℃的全封閉組織處理機內,溫度過高,會加快組織自溶和過度收縮,破壞細胞內的抗原和DNA。固定時間不超過40小時,根據室溫和標本不同而調整。

閱讀全文

與病理組織製片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滋檢測方法及原理 瀏覽:218
竹椅子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3
照片去水印的方法手機上 瀏覽:791
男性腺素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0
8x45x2用簡便方法算 瀏覽:958
研究產後盆底肌康復的方法 瀏覽:803
人飛起來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
緩存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7
快速收肘的方法 瀏覽:578
手機屏幕保護時間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9
鑒定別人的手機的方法 瀏覽:620
直播發題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273
感冒身體發熱怎麼辦簡單的方法 瀏覽:199
紫砂水洗使用方法 瀏覽:416
小孩支氣管治療方法 瀏覽:685
杏種子的種植方法 瀏覽:930
涼席如何除蟎最有效方法 瀏覽:476
研究心理學的方法內容及優缺點 瀏覽:505
家用魚缸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715
物理降溫頭枕冰袋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