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蔥的種植方法
蔥的栽培技術:
一、環境要求
1、【溫度】
大蔥種子發芽始溫為2~5℃,種子發芽適溫是 15~25℃,2~3天即可發芽。大蔥葉片生長最適溫度為15~25℃,在10~20℃時蔥白生長旺盛,有利於葉鞘積累養分。超過 25℃,則生長遲緩,形成的葉和假莖品質都較差。大蔥可忍受—20℃的低溫。 分蔥和細香蔥性喜冷涼,生長適溫13~20℃,能耐0℃左右低溫,在25℃以上高溫和強光下品質下降,只有春、秋兩季生長和分櫱旺盛。
2、【光照】蔥對光照強度要求不高,光補償點為2500勒克斯,飽和點是25000勒克斯。蔥健壯生長需要良好的光照條件,不耐陰,也不喜強光。
3、【水分】蔥的葉片呈管狀,表面多蠟質,能減少水分蒸騰,耐乾旱。但根系的吸收能力差,所以各生長發育期均需供應適當的水分。蔥幼苗生長旺盛期、葉片生長旺盛期、開花結實期對水分的要求較多,應保持較高的土壤濕度。蔥不耐澇,多雨季節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澇,防止漚根。抽薹期水分過多易倒伏。
4、【土壤營養】蔥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為佳。土壤ph值6.9~7.6適宜蔥的生長,過低和過高對種子發芽、植株生長都有抑製作用。
二、種植方式
1、1~3月,簡易日光溫室內播種,平畦撒播,3~5月小青蔥上市。
2、3月中下旬,小拱棚內播種,平畦撒播,6月小青蔥上市。也可以6月上中旬移栽,10~11月收獲上市或冬貯。
3、4月上旬露地播種育苗,6月中下旬寬畦密植移栽,露地越冬,翌年3~4月摘除花蕾,4~5月青蔥上市。
4、7~8月播種育苗,9~11月上旬移栽、密植(株距3厘米),露地越冬,翌年3~4月摘除花蕾,5~7月青蔥上市。
5、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床露地越冬,翌年3~4月小青蔥上市。
6、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翌年4月中旬移栽,7~8月收獲青蔥上市,或6月移栽,10~11月收獲上市和冬貯。
7、8月下旬~9月上旬日光溫室內播種,10月中旬扣棚,12月~翌年2月小青蔥上市。
三、常見病害
1、蔥紫斑病
【發病特徵】:紫斑病又稱黑斑病、輪斑病。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病斑橢圓形至紡錘形,通常較大,紫褐色,斑面出現明顯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部長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狀物。當病斑相互融合繞葉或花梗擴展時,至全葉變黃枯死或倒折。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從傷口、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
【防治方法】
(1) 重病區實行輪作。
(2) 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3) 播前種子消毒40-50度溫水浸泡1.5小時。
(4) 加強肥水管理。
(5) 及早噴葯,預防控病,用70%日托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70%1000倍液交替噴施,前密後疏。
2、蔥疫病
【發病特徵】:主要危害葉和花梗,大蔥、香蔥均可受害。患病部位初期呈青白色不明顯斑點,擴大後呈灰白色斑,致葉片從上而下枯萎,田間出現一片「干尾「,濕度大時患部長出稀疏白黴,天氣乾燥時則白黴消失。剖開檢查長錐形葉內壁,可見白色菌絲體,這不同於蔥生理性「干尾」。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一般藉助雨水濺射和灌溉水傳播,從氣孔侵入,在連綿陰雨的天氣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植地,均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1) 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2) 高畦深溝栽培,開溝排水,雨後及時降濕。
(3) 適當適時噴施葉面肥。
(4) 根據天氣變換,及時噴葯控制,可用25%日邦克菌1000倍液或25%甲霜靈錳鋅600倍液噴2-3次,7-10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