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人讀書的方法
古人讀書的方法有:「思問習」讀書法、「假物」讀書法、「精至」讀書法等。
1、「思問習」讀書法
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即重視思考,不懂就問,提倡經常鞏固復習。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不懂就問。讀書在於求知識,不懂又不問是求不到知識的。他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假物」讀書法
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荀子把「假物」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就是說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學習。他認為人們的天資並沒有多大差別,只要善於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就能縮短成才的時間。
3、「精至」讀書法
這是王充提出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用心專一的讀書法。王充的「精至」觀點,正是一種讀書要讀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學之「精至」。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
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⑵ 古人擠時間讀書的事例他們的讀書方法是什麼
1.施洋搓腳夜讀 。施洋,幼年家道貧寬困寒,買不起燈油。村裡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蔽清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以取暖;
2.鑿壁偷光。西漢時期,匡衡鑿壁借光刻苦學習;
3.囊螢映雪。孫康非常好學慎並念,但家裡窮,冬天夜裡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車胤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4.頭懸梁錐刺股。蘇秦刺股與孫敬懸梁合稱懸梁刺股,比喻刻苦學習;
5.古人的讀書方法是刻苦努力、珍惜時間。
⑶ 古人怎麼讀書
一、諸葛亮的「觀其大略」讀書法
諸葛亮隱居荊州隆中之時,與穎州石廣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並一起拜師游學。其他三人
讀書學習「務於精熟」。諸葛亮讀書卻頌鍵與諸生不同,他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
概,擷取精華。
二、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三、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
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里,介紹了他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他說:「書富如入海,百貨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為書籍
豐富地如同在野殲巧海洋中遨遊。人的精力,不能夠全部收取看盡。只要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書就行。
四、鄭改歷板橋的「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
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⑷ 古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古人的讀書方法有:
一、「思·問·習」讀書法。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即重視思考,不懂就問,提倡經常鞏固復習。
二、「假物」讀書法。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荀子把「假物」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就是說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學習。他認為人們的天資並沒有多大差別,只要善於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就能縮短成才的時間。
五、「提要鉤玄」讀書法。這是韓愈提倡的讀書方法。旨在抓要點,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內容。韓愈認為做到「鉤玄」、「提要」之後,對書中的濃郁之處和英華部分,必須反復涵詠,不斷溫習,才能把文章的妙義要道化為已有。
六、「計字日誦」讀書法。這是歐陽修統計應讀的總字數,再分配為每天的頁數,作為當日讀書的進度,長期堅持的讀書方法。
⑸ 古人總結了哪些讀書方法 古人總結的讀書方法有什麼呢
1、董遇:「三餘」讀書法。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⑹ 古人讀書,有哪些好的方法
古今名人的讀書方法如下:
1、諸葛亮:觀大略法。
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一起讀書,但讀書的風格和方法卻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務於精熟」,而諸葛亮則「獨觀大略」。「務於精熟」,就是認真精讀,力求理解透徹,並爛熟於心。
「獨觀大略」,就是說諸葛亮的讀書方法與其他三人不同,獨樹一幟;他是從總體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被枝蔓問題所糾纏。看得出來,諸葛亮無論是打仗還是讀書,都勝人一籌。
2、陶淵明:不求甚解法。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文中雲:「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描繪自己的讀書生活,闡發自己對讀書的見解。陶淵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觀點,是有針對性的。他認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沒有價值的注釋,而應注意讀原著,領會原作的基本內容。
如果不論讀什麼書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輩子能讀幾本書呢?對有的書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過去了;有的書,可暫時「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時候,再「求甚解」。
3、韓愈:提要鉤玄法。
唐代大學問家韓愈在雄文《進學解》中曾說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後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鉤玄」讀書法。
讀書首先要將書分門別類,然後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讀書法。對於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閱讀時必須提出綱要,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於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閱讀時則要注意探取其深奧的觀點,即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讀書若能做到提要鉤玄,效果必定會好。因為「提其要」,能使自己對書中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一目瞭然,對事件發生發展的原因清清楚楚,從而可以進一步了解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鉤其玄」,便於把握重點,吃透精神實質,對某些重要觀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水平,將書中的營養,化為自己的血肉。
4、蘇東坡:八面受敵法。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八面受敵」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有個名叫王庠的人在應制舉時,向蘇東坡請教讀書方法。蘇東坡就給他寫了封回信,信中說:內容豐富的書籍就像大海一樣,百寶俱全,應有盡有。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所有的東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於讀書的人,每次讀書,只須集中注意一個問題。比如,你想研究歷代興亡治亂和明君賢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這個問題,不要再想別的問題。又如,你想考慮史實古跡和經典文物,仍用同樣的方法辦理,其他以此類推。
這種「八面受敵」法讀書,看起來似乎迂鈍了一些,但到了學成之日,是那些涉獵者們所無法攀比的。「八面受敵」受到後人推崇,因為它是一種高明的讀書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八個方面,然後各個擊破,對研究成果進行加工整理,再得出結論,既深刻又全面!
蘇東坡在談到他讀《漢書》的經驗時說:「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這是蘇東坡運用「八面受敵」法讀書的一個具體範例。
他讀《漢書》要讀許多遍,將《漢書》分為治道、人物、地理等幾個方面,每讀一遍專門研究一個問題,結果他對書中的每一方面的問題,都了解得非常透徹。
5、朱熹:循序漸進法。
「或問讀書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漸進」。這是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讀書方法。
朱熹對此方法作了詳盡的解釋:以兩本書而言,則「通一書而後及一書」;以一本書而言,則「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他還要求:「未及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
為什麼要循序漸進呢?朱熹以生動的比喻說,「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
朱熹的這個主張說明,讀書要選定一個目標由淺入深,從最基本的書讀起,讀通一本然後再讀另一本,讀通一節然後再讀另一節;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後,雜亂無章地亂讀一氣。只要做到循序而漸進地讀書,就會收到「意定理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弟子規》中將這種方法概括為「此未終,彼勿起」。
讀書法的具體操作
1、准備階段
1)選定指導教師。
指導教師應是閱讀學習的專家,熟知一般的學習技巧,或者是對指定書籍內容非常熟悉。
2)選定閱讀書籍。
書籍選定是讀書法的關鍵步驟。所選書籍應針對具體的培訓對象、培訓目標而定,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2、實施階段
讀書法應用職業教育中,一般分為短期閱讀法和長期閱讀法。
1)短期閱讀法。
所謂短期閱讀法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讓研習人員閱讀部分資料,並讓其馬上提交心得報告(口頭或書面)的一種教育方法。
該方法的特徵為:
短期閱讀法分為閱讀和默讀。如果資料內容相對生僻一些,可採用朗讀法;如果資料內容淺顯易懂,則應默讀,加快閱讀速度。指導人員的主要工作是提示資料重點、難點,並對個別學員進行輔導。
2)長期閱讀法。
所謂長期閱讀法是指提前幾個月將閱讀資料發給研習人員,並明確訓練目標,要求研習人員對書籍仔細學習、研究,最後集中一起討論以檢測學習效果,也可讓研習人員上交心得報告。
⑺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誦
「誦」字的原意即大聲背誦。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五歲時,已經能夠背誦五經。有一天,他問老師說:「從來都稱六經,為什麼只讀五種?」老師回答:「《春秋》不足讀也。」這在當時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種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稱作「斷爛朝報」的評語中。可是黃庭堅說:「是何言也。既曰經矣,何得不讀?」據說他於是「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二、錄
「錄」就是抄書。書籍難得,靠抄書保存文本,這與記誦類似。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憶自己幼年的經歷說:「余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為什麼說「不敢稍逾約」?當時人有「三痴」的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借書與人曰痴」。意思是借書不還的事太多,所以書不可以輕易借予人。正因為如此,宋濂不敢逾約,否則再借就難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術投入使用前,古書都曾經歷過以記誦文本和抄本形式流傳的階段,記誦或抄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差錯,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輾轉流傳之中變得差異極大。
這種情況即使在印刷書籍出現之後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據的底本原有差異,二是刻板印刷過程中又可能出現新的錯誤。所以古人讀書,在誦、錄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對,以便盡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確性。
四、疑
「疑」是指一種積極追問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許衡,就最喜歡善於「疑」的學生。他的傳記有曰:「諸生或有疑問,則為之喜見顏面。因語之曰:『書中無疑,能以為有疑;有疑,能使之無疑。學斯有得矣』。」不過,這個意思並非他自己的發明,比他早一點的朱熹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
五、入味
所謂「入味」,是我從古人的以下這些話中間概括出來的一個說法:「讀書須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朱熹);「弄書冊而游息時,書味猶在胸中」(黃庭堅);「睡余書味在胸中」(陸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說讀書「當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實著體驗……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頤所說:「讀書當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⑻ 古人是如何讀書的10分
現在選列了四古人讀書的方法,供參考 明代翰林學士宋濂,勤奮好學,年幼時靠「借書」、「筆錄」而得以「遍觀群書」。他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以自己讀書的經歷,告誡後生的學子必須發揚刻苦好學的自學精神,影響深遠。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抄書,焚書,或惜書,都流傳下來不少讀書佳話。 「抄書」是古人常常運用的讀書方法之一。據說,南齊有個叫沈麟士的人,他一生之中抄了許多古書。誰知在他八十多歲時,家遭火災,所抄之書毀於一旦。可是他毫不灰心,發奮重抄,又達兩三千卷,分裝了幾個大箱。難怪「革命老人」徐特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此話真有道理。 說起「焚書」,西晉初年夏侯湛老實求教、不存糟粕的「焚書」美德,卻鮮為人知。當時陳壽與他不約而同地撰寫前朝史令魏書。夏侯湛獲悉陳壽的那部比自己所寫的「棋高一著」,他趕緊找來認真拜讀,看後果然如此。於是他將自己撰寫的魏書丟入火爐之中。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惜書」如命,每次就讀前夕,反復揩洗桌面,吹走灰塵,鋪上薄毯,畢恭畢敬把書平鋪於上認真閱讀。每看完一頁,先用大拇指輕輕捏起書邊,再慢慢一翻而過,幾十年如此,凡他讀過之書扒滲,毫無褶皺痕跡。 讀書的方法,其實不止一種。只要努力研究,也可創出新方法的。
明代翰林學士宋濂,勤奮好學,年幼時依靠「借書」、「筆錄」而得以「遍觀群書」。他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以自己的讀書經歷,告誡後生學子必須發揚刻苦好學的治學精神,影響深遠。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或抄書,或焚書,或惜書,流傳下春搭脊來不少讀書佳話。 「抄書」是古人常常運用的讀書方法之一。據說,南齊有個叫沈麟士的人,他一生之中抄了許多古書。誰知在他八十多歲時,家遭火災,所抄之書毀於一旦。可是他毫不灰心,發奮重抄,又達兩三千卷,分裝了幾個大箱。難怪「革命老人」徐特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此話很有道理。 說起「焚書」,西晉初年夏侯湛老實求教、不存糟粕的「焚書」美德,卻鮮為人知。當時陳壽與他不約而同地撰寫前朝史令《魏書》。夏侯湛獲悉陳壽的那部比自己所寫的「棋高一著」,他趕緊找來認真拜讀,看後果然如此。於是他將自己撰寫的《魏書》丟入火爐之中。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惜書」如命,每次就讀前夕,反復揩洗桌面,吹走灰塵,鋪上薄毯,畢恭畢敬把書平鋪於上認真閱讀。每看完一頁,先用大拇指輕輕捏起書邊,再慢慢一翻而過,幾十年如此,凡他讀過之書,毫無褶皺痕跡。 2007-01-03 10:27:54 補充: 讀書的方法,也不止一種,現在選列了古人讀書十二法,以供借鑒與參考…(法)一、「思·問·習」讀書法。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例]1.枝戚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例]2.不懂就問。讀書在於求知識,不懂又不問是求不到知識的。他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論語·八佾》) 2007-01-03 10:28:51 補充: [例]4.當他發現問題時,就要設法解決,而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問人或讀有關的書。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例]5.提倡經常鞏固復習。「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例]6.他又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法)二、「假物」讀書法。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荀子把「假物」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就是說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學習。他認為人們的天資並沒有多大差別,只要善於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就能縮短成才的時間。 2007-01-03 10:29:34 補充: (法)三、「精至」讀書法。這是王充提出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用心專一的讀書法。[例]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也。宋之庖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王充{論衡》)(析)王充的「精至」觀點,正是一種讀書要讀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學之「精至」。 2007-01-03 10:29:49 補充: (法)四、「不求甚解」讀書法。這是陶淵明提出來的讀書法。要求讀書時要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析]明代狀元楊慎說:「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是不為兩漢以來經書中的繁瑣考證所左右,而是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見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這種解釋是合理的、恰當的。陶淵明的讀書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書中的某些瑣碎的、枝節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應該有目的、有辨別、有分析地讀書。讀書不可囫圇吞棗,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2007-01-03 10:30:19 補充: (法)五、「提要鉤玄」讀書法。這是韓愈提倡的讀書方法。旨在抓要點,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內容。[析]韓愈認為做到「鉤玄」、「提要」之後,對書中的濃郁之處和英華部分,必須反復涵詠,不斷溫習,才能把文章的妙義要道化為已有。韓愈勤於讀書,注重方法。他在《進學解》中有兩句話概括了他的讀書法;「記事者為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他那「提要鉤玄」,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讀書法。 2007-01-03 10:31:14 補充: (法)六、「計字日誦」讀書法。這是歐陽修統計應讀的總字數,再分配為每天的頁數,作為當日讀書的進度,長期堅持的讀書方法。[例]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這樣進行的:他根據自己的需要,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這是經驗之談,表明熟讀背誦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則是歐陽修實踐過並且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2007-01-03 10:31:28 補充: (法)七、「一意求之」讀書法。這是蘇軾提倡的。[析]蘇軾認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這種「一意求之」的讀書法的最大特點是「求一」,即閱讀經典著作,每讀一遍,只圍繞一個中心,側重一項內容,抓住一條線索,解決一個問題。這樣的讀書做學問,好像打仗一樣,把敵人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閱讀中凡與「求一」、「主攻」對象無關的,一概不加涉及。這樣的定向閱讀是值得學習的。 2007-01-03 10:32:16 補充: (法)八、「體會·循序·精思」讀書法。這是朱熹所提倡的。[例]①關於「體會」。朱熹說:「為學讀書,須是耐煩細心去體會,切不可粗心,……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又說:「讀書不可只專就紙上求義理,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觀書以己體驗,固為親切,然亦須遍觀眾理而合其歸趣乃佳。若只據己見,卻恐於事理有所不周,欲徑急而反疏緩也。」 2007-01-03 10:32:46 補充: ②關於循序。朱熹說:「以二書言之,則先《論》而後《孟》,通一書而後及一書;以一書言之,則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又說:「量力所至,約其課程而謹守之。字求其訓,句索其結旨,未得手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於此,則不敢志於彼。」③關於精思。朱熹說:「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得爾。」(《朱子大全·讀書之要》)又說:「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讀,縱使曉得,終是杌隉不安。……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同上) 2007-01-03 10:38:10 補充: (法)九、「五類四別」讀書法。這是以唐彪為代表所提倡的讀書法。[例]唐彪把書分為「五類」:「有當讀之書,有當看之書,有當熟讀之書,有當再三細讀之書,有當備以資考之書。」他認為分類讀書有利於處理好精與博的關系。這種「五類」讀書法與古代有些學者所提出的「四別」讀書法相類似。「四別」指的是分出「目治之書(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書(不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書(不僅要背而且要認真思考研究),手治之書(不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寫下來)」等四種類別的書。 2007-01-03 10:39:09 補充: (法)十、「五要」讀書法。這是蒲松齡從時、書、法三方面保證讀書順利進行的讀書法。[例]①一要天天讀。蒲松齡自己訂了一個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後,就在本子中標上一天中讀什麼書,寫什麼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現了空白,他就會愧疚萬分。②二要夜夜讀。蒲松齡白天要忙於生計,夜裡經常是一卷書、一盞燈,埋頭苦讀到深夜。上床後,他還要就著燭光看上幾頁書。 2007-01-03 10:39:29 補充: ③三要老年讀。蒲松齡到晚年,發白、耳聾,齒脫,但眼睛好,能派用處,藉以翻書閱讀,足以使自己心情愉快。有他的詩為證:「僅目一官能盡職,翻書幸足開心情。」他《寂坐》詩中寫道:「平生喜攤書,垂老如昔狂。日中就南牖,日斜隨西窗。」④四要抄書讀。蒲松齡在畢家教書三十年不願離去,當中一個最大原因就是畢家書多,可供他抄讀。他以借書讀、抄書讀為幸。⑤五要分類讀。蒲松齡把書分成精讀、泛讀兩類,有區別地讀。有的書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要反復誦讀,不斷玩味,讀通為止。讀通的要求是:自我疑問,自求解答,濾盡渣滓,盡得精華。有他的詩為證,「讀書析疑如濾水,務使滓盡清澈底。」 2007-01-03 10:40:39 補充: (法)十一、「貴精」讀書法。這是戴震為了獲得專精知識而提倡的一種讀書法。[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書讀懂讀通而能有收獲,要得到切實的知識,要做點學問,就得專攻一項,認真而深入地鑽下去。(法)十二、「於無疑處求有疑」讀書法。這焦循的讀書經驗。[析]焦循在晚年總結讀書經驗時說:「學貴善思;吾生平最得力於『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讀書的公式是:「讀書——尋疑——深思——再讀——再思——求解」。ebook99/blog/post/242
參考: ehappystudy5/37/92/160/2006/4/ga80137136122460023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