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兒童為主體參與的音樂活動的學習方法有
兒童音樂的訓練教程
1、選擇適合孩子學習的音樂
現今的音樂種類有許多,其中包括: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搖滾音樂、民族音樂等等,而家長洞銀應尊重孩子的意見,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與愛好去選擇適合他學習的音樂。
2、創造音樂化環境
B. 以兒童為主體參與的音樂活動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以兒童為主體參與的音樂活動的學習方法具體如下:
(一)歌唱活動
歌唱是人類表達、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兒童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方法。
1.歌曲
歌曲是用音樂的方式演唱出來的文學。在幼兒園中,幼兒不僅可以演唱成人專門為幼兒創作的歌曲,還可以演唱傳統的童謠以及由幼兒自己創作或即興創作的歌謠。節奏朗誦是一種藝術語言與音樂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也是既深受幼兒喜愛又易於為幼兒所接受的歌唱活動材料。
(三)打擊樂演奏活動
打擊樂器是兒童最容易培歲掌握的樂器之一。它是以身體大肌肉動作參與為主,運用一定的節奏和音色,通過打擊樂操作來配晌睜表現音樂的活動。
C. 如何教孩子學習音樂
1、角色探究法。針對有情節有角色的歌曲,讓幼兒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達和情感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歌曲《小紅帽》、《小狗抬轎》這些歌曲都是孩子們喜歡的故事角色,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能夠融入角色的感受音樂的魅力。
2、音鏈鎮畫轉換法。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幼兒恰恰具有喜形於色、感情外露的特點,他們還難以用言語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和體驗。這個時候教師如果藉助能為幼兒所理解的圖畫、符號、幫助幼兒理解歌曲,通過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有效地記憶歌詞、表達情感。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鼠畫貓》中,結合教育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小老鼠畫的「怪貓」,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怪貓」的外型並欣賞歷仿歌曲。結合掛圖幼兒很快就理解、熟悉歌曲內容。
3、情景互動法。藉助歌曲所表達棚爛粗的意思來設置情境,讓幼兒參與到情境中來,通過在情景中的游戲、談話學習歌曲。如《老師,讓我親親你》、《祝福歌》等。
4、暢想生成法。在簡單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不直接教歌詞,而是引導幼兒通過大膽想像或遷移以往的知識經驗,經過過濾、組織來創編歌詞生成歌曲,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如《搖籃曲》、《小河之歌》、《夏天的雷雨》等歌曲。
D. 培養寶寶音樂天賦有什麼方法
培養寶寶音樂天賦有什麼方法?
培養寶寶音樂天賦有什麼方法?,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周全,寶寶的智力程度體現在這些方面,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以下是培養寶寶音樂天賦有什麼方法?方法。
許多人都知道,音樂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專家認為:音樂是思維的源談尺泉,沒有良好的音樂教育,就難以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發育。」那麼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做來培養寶寶的音樂天賦?培養寶寶音樂能力要注意些什麼呢?
為了培養寶寶的音樂天賦,不少爸爸媽媽會下大功夫,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甚至想讓孩子成為有一個貝多芬或莫扎特。原本以為孩子喜歡音樂是順理成章的事,可實際「操作」後,問題就會接踵而至,許多孩子遲遲未表現出對音樂的熱情,甚至還會出現反抗的情緒,因此,「怎樣讓孩子喜歡音樂」這個問題會讓父母們很困惑。
其實,培養孩子的音樂素質並不簡單,就算是音樂神童也需要從頭學起,尤其是當今社會,孩子從小對音樂有好感是一種普遍現象,因此,父母在發現孩子具有音樂天賦時,不必過於高興。因為,音樂神童也不要經歷一個完整、系統的學習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就過早地給他加上過重的負擔。
早期培養孩子學音樂的妙招有哪些?
一,音樂生活化
寶寶出生以後,爸爸媽媽們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讓他在家隨時能聽到優美的音樂。讓寶寶的生活中充滿音樂。
二,音樂玩具當教材
選購一些兒童玩的音樂玩具,父母可把它當作孩子學習音樂的早期教材,例如:小口琴、小鋼琴等兒童樂器。需要注意的是,購買時應慎重挑選,樂器的音質切不可過於低劣。
三,音樂,在含姿高游戲中學
專家認為:過早的正規音樂訓練,對年幼的寶寶並不合適。不過,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倒是可以讓他廣泛地接觸和音樂有關的事和物,比如:在游戲中,孩子可以了解聲音的大小、快慢、長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質的.變化,這類學習對幼兒來說已經足夠了。
許多爸爸媽媽會片面地認為培養音樂天賦就是讓寶寶學會某種樂器。其實,這些並不是寶寶學習音樂的唯一方式。對與小寶寶 而言,應該讓他們多聽一些音樂,多唱一些兒歌,有機會的話讓寶寶去觀看藝術展或是音樂會,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當嬰兒聽到好聽的音樂或愉快的聲音時,他會高興得手舞足蹈。若幫助嬰兒配合音樂舞動,可讓他學會用身體表現快樂的情緒。此時父母還可以准備一些能發出美妙聲音的玩具和好聽的音樂,和寶寶一起玩聲音游戲,提高寶寶的音樂智能,發揮寶寶的藝術潛能。
1、風吹鈴兒鈴兒響
在寶寶的搖籃的各種色彩艷麗的掛飾中增加一個風鈴。風兒一吹或寶寶一動,風鈴就會左右的搖晃起來,發出好聽的聲音。寶寶就會專注的尋找目標,判斷聲音的來源。父母可以在與寶寶一起玩的時候,輕輕的撥弄一下風鈴,讓寶寶聽聽是什麼聲音。
2、撥浪鼓咚咚敲
用一個撥浪鼓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在寶寶的身邊搖幾下,讓寶寶感受到聲音的刺激,並追隨著聲音的來源轉頭,尋找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當寶寶逐漸大一點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撥浪鼓,媽媽幫著寶寶運動手腕,來聽咚咚的聲音。
除了撥浪鼓,還可以給寶寶准備好幾種可以敲打的玩具。逐漸長大的小寶寶雖然沒有節奏感,但他還是喜歡聽咚咚,鏘鏘的聲音。一開始他只是喜歡亂敲,不久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壞,變得只喜歡敲打能發出悅耳及愉快聲音的東西了。亂敲亂打雖然隨意,但是也能鍛煉寶寶抓握能力,手眼協調能力,促進身體多個部分健康發育。
3、 紙聲嚓嚓
可以拿出兩張粗糙的紙張,在寶寶的耳邊相互揉搓,發出聲響。讓寶寶感覺不同的聲音刺激,還可以用不冊坦同材料、質地的物品相互摩擦、打擊,盡一切可能給寶寶更豐富的聲音環境。
4、音樂盒叮叮叮
讓嬰兒聽音樂盒的美妙聲,可以使他心情舒暢。當著嬰兒的面轉動音樂盒的開關,做幾次後,嬰兒便會知道一轉動那個小東西那會發出聲音來。每當音樂停止時,他會用手指觸摸開關,讓媽媽轉動它。這種過程可幫助他發展智力。
5、快樂的華爾茲
媽媽播放有節奏的華爾茲,抱著寶寶伴隨音樂起舞,讓寶寶的身體隨著音樂舞動,培養樂感。一開始,母親幫助他,讓他隨著音樂的節奏搖動。做時拉著他的手搖動或抱著他轉圈即可。嬰兒很喜歡和母親一起擺動身體,當他聽到音樂自己會擺動身體時,動作也會變得更有節奏感了。動聽的音樂加上快樂的舞蹈,寶寶的音樂細胞就在轉圈圈中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升
E. 以兒童為主體參與的音樂活動學習方法有哪些
以兒童為主體參與的音樂活動學習方法有:模仿操作法、預知學習法、此旅整體感知法、多感官參與法。
現代幼兒教育專家張雪門先生強調:音樂教育要給幼兒更多的自己體驗、自由發表和自由創作的機會,不應追求形式的成績,勉強幼兒去機械森穗凳模仿。孩子的世界是需要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
因此我們在活動中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關注到不同層次能力的孩子,盡力為每個幼兒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因材施教,引領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滿足每個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應族嘩有的發展。
F. 幼兒音樂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音樂教學是幼兒園 教育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們萌發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但如何擴展幼兒的音樂潛能呢?現在我將為你帶來幾種 教學 方法 !
幼兒音樂的教學方式
一、依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屬於啟蒙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師應當依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多選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並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中,因此,教師可以採用游戲活動的形式來開展音樂教學,使幼兒在音樂旋律的伴奏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游戲活動中學習音樂。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恰當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小班的孩子剛接觸音樂,對音樂是什麼尚無概念,喜歡簡單明快的節奏和旋律,教師可以設計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學習兒歌《走路》時,歌詞的內容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鴨子走路搖搖搖,小烏龜走路爬爬爬,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教師可以讓幼兒邊唱邊模仿這幾種動物走路的方式,之後教師再出示其他動物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動物是怎麼走路的,並模仿出來。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並主動發言和表演,在學會了兒歌的同時,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識。再如,教學中班兒歌《尾巴歌》時,歌詞為: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松鼠尾巴好像一把傘。什麼尾巴長?什麼尾巴短?什麼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師可以通過猜 謎語 的游戲活動使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尾巴的形狀,使他們在歡樂的游戲活動中了解這首兒歌的結構,記憶音樂的旋律,並為接下來的兒歌創編活動做好准備。
二、精心選取音樂教材
開展有效的幼兒音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選准音樂教材,即音樂教材既要有教育意義,又要具有趣味性,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的教材中雖然選入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但是並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幼兒的認知,有的歌曲太陳舊,有的歌詞太復雜,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沒有太大的聯系,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那麼什麼樣的音樂教材是適合幼兒的呢?我認為,只要是內容健康且幼兒感興趣的,能為他們帶來愉快情感體驗的歌曲就是適合的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 經驗 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除了課本上一些優秀經典的兒歌外,還可以加入一些幼兒熟悉的流行歌曲、影視劇插曲等,如《隱形的翅膀》《外婆的澎湖灣》等,這些歌曲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進行適當的改編,變得更加朗朗上口、簡單易學,以便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了解幼兒學習的難點,如符點音、頓音、音的跨度,以及 唱歌 時的感情,並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有的放矢地為孩子們選擇歌曲,使他們成為「與時俱進」的人。
三、通過 音樂欣賞 活動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音樂教學中,我通常情況下會通過以下方式來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
(一)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幼兒了解音樂
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在首次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教師一定應盡量使他們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像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例如,在欣賞歌曲《啄木鳥》時,我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一幕幕啄木鳥為果樹治病,以及果樹除蟲後枝繁葉茂的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二)通過動作演示更好地表現音樂
如在欣賞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組樂曲時,我先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只用動作,不許出聲,聽一至三遍音樂,之後我觀察他們的反應,結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動作表現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我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三)通過圖畫更好地展現音樂
例如,在欣賞《嘀哩、嘀哩》這首曲子時,在孩子們理解歌曲的基礎上,我鼓勵他們大膽想像,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而言之,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最主要的途徑是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但是,我們教師不應該把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局限在課堂中,應當引入到課外,甚至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在課堂之外的地方多為幼兒創設音樂學習的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表現和鍛煉的機會,使他們在生活、學習、游戲、勞動中都有音樂的陪伴,進而使幼兒的身心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兒童 聲樂教學方法
第一:強調護「嗓」比練「嗓」更重要,處在生長期的兒童,發聲器官非常稚嫩,如果不注意保護嗓音,平時的喊叫、感冒、不正確的 發聲方法 或用嗓過度等都可能造成兒童聲音的嘶啞或聲帶小結、息肉,嚴重的甚至失聲。
因此,首先應在兒童學習歌唱前,組織專門的嗓音保健課,向家長和學生強調護「嗓」的重要性及護「嗓」比練「嗓」更重要的這一原則。
「輕聲講話」、「弱音發聲」、「合理用嗓」、「半聲練習」,以及包括生活中應注意的不能迎風歌唱、邊跑邊唱和在運動前後、飲食前後、歌唱前後和「四季」等的嗓音保健法。這是一套適合兒童的「嗓音保健法」。
第二:把「看不見」「摸不著」的聲樂技巧,融化在兒童直觀的形象思維中,對於研究兒童聲樂教學的教師必須明確,兒童歌唱與成人歌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成人歌唱方法與兒童歌唱方法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如果用成人的方法來考慮指導童聲,那將難以獲得好的效果。
在聲樂活動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有的教師跟兒童大談聲樂理論中的「位置」、「共鳴點」、「關閉」、「三種唱法」等專有名詞,把學生弄得一頭霧水。在學習中,應針對兒童要用淺顯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達到目的。
美聲歌唱的技巧重要部份是在氣息的支承下,使聲音從喉頭進入到鼻咽腔的通道上,從而獲得較好的頭聲。這是每個學習歌唱者的必經之路,也是兒童歌唱的必經之路。這個聽起來似乎很深奧,老師在訓練時,故意輕描淡寫化,用「開火車「的方法,啟發學生的 想像力 。
老師說「聲音好比「火車」,「鼻咽腔通道」好比「鐵軌」,火車必須在鐵軌上運行,這是學生們容易理解的淺顯道理,火車到達的方向是「北京站」,老師指著前額的眉心處,示意聲音要唱到的地方;開火車的動力在這里,老師指著腰腹部,示意氣息;
大腦是總指揮,每個同學身上其實都帶著「老師」,這個「老師」就是「耳朵」!當學生聲音不對時,老師風趣地說「你們的老師聽聽,火車離開鐵軌啦!」學生會很快的把聲音調整好;
當注意了上面的「通道」,又不注意用氣息時,老師又說:「火車沒有油了,開不動了!」學生趕緊用手摸腰腹部,注意使上勁,把氣息找回來;
當聲音通過「通道」到達前額眉心處時,老師高興地鼓勵道,「啊!對了,你開的‘火車’順利的到達了‘北京站’啦!」學生高興得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訓練,是獲得頭聲的基礎。
第三:輕聲的「哼唱」。一般兒童在他們未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之前,決不允許大聲歌唱,否則,美的音質就會消失。兒童要獲得好的頭聲,要從弱聲的哼唱訓練開始。
過程是:抓住自然狀態的「哼唱」訓練有氣息支托下的「哼唱」,使兒童聲帶其各器官充分調節好了之後,再慢慢地予以加強和擴大。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哼唱」 其實是兒童本身最自然、最喜歡的狀態,在放學的路上、回到家裡、同學相聚時經常會聽到兒童自哼自唱,這也是最寶貴的歌唱最初時的自然狀態,要抓住這一感覺。因為哼唱「ng」會引起軟齶後面垂直部分振動,並導致鼻咽腔通道的打開,同時放鬆了下顎,在呼吸的配合下從而使學生可獲得較好的頭聲。
G.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兒童 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帶動孩子們音樂的學習效率呢?以下帶來幾種小學音樂 教學 方法 。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一、學會"聽"音樂
二三年級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給學生多聽的機會,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 簡譜 ,學生更容易掌握簡譜的概念。並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創造性能力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白雪公主的小馬車》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對 童話 故事 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為快到 聖誕節 了,我想把白雪公主改成聖誕老人,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聽了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麼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於是,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畫的畫、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學生情緒達到了極點。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敢幹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學生 創新思維 的發展。
四、電教滲透直觀表達,引起學生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課教學時,學生聽了兩遍錄音范唱便會了,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唱。我便運用電教啟發他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們騎過馬嗎?誰 說說 騎馬時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來勁了,騎過馬的同學紛紛舉手回答,我又說:「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大草原旅行!」於是我扮導游,小朋友扮遊客、當小騎兵,在教室里揚起馬鞭騎著「大馬」,邊玩邊唱剛學過的歌曲,同學們個個情緒飽滿,興奮異常。歌聲中充滿了情感,洋溢著美的色彩。
五、打擊樂器進課堂
我感覺使用打擊樂器很簡單,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要想運用的自如並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使學生一步步的提高。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心得體會
一、 准確的教學目標和教材分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我們很多教師在備課時注重的是目標和過程,往往忽視教材分析這一環節,通常是照搬照抄。其實,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是本課學習所必要的。因此,在分析教材時,教師決不能只著眼於文本而忽視以音響為載體的音樂基本表現形式。有了教材分析具體細致這個前提,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樂課中,大目標是靠小目標去實現,小目標靠大目標去統一,它們之間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 教師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
在音樂學科領域中,「唱、彈、跳」是所有音樂教師應具備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彈自唱能力。「唱」在音樂教學中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和激勵性。歌唱教學是訓練學生的音樂感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聲情並茂的范唱能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彈」即鍵盤彈奏能力和即興伴奏能力。只有教師具備嫻熟的、能為各種風格的歌曲伴奏的即興能力,才能組織好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我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只要是教師邊彈邊唱示範過的歌曲,學生都會學得特別快。歌唱教學也是音樂教師應有的、起碼的教學基本功,在音樂教學中具有示範性和激勵性。「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課標》強調師生的互動性,使整個課堂處於一種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音樂教師的舞蹈表演能力對於小學音樂課堂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抓住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的特點,從而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引導學生體會音樂、表演音樂,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三、 因材施教,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體驗是提高課堂
教學高效性的關鍵按照音樂教學的審美規律,精心創設音樂審美情境,是音樂教學得以成功和優化的保證。因為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能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能獲得審美情感體驗,陶冶性情。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但並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適合用情境化的手法來表現。因為音樂具有不確定的特性,不同的學生對相同音樂作品的理解差異很大,如果教師一味採用情境化的教學手法,會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也注意激發學生的 想像力 ,但大多做得比較淺,最後還是「言歸正傳」,把學生自由馳騁的思維拉回來,按照教師預設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四、 要利用學校現有多媒體資源提高音樂教學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 教育 手段,出現在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它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大大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言簡易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變枯燥為形象,圖文、視頻、動畫栩栩如生,猶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鳴,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視野,激發學生思維。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保質保量地上好每一堂音樂課。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在音樂教學的不同階段起著不同的作用。例如,我在在對學生聲音的訓練中,運用多媒體通過現場錄音回放方式,提高學生對自己聲音的直觀了解,把抽象的現象形成具體的東西,學生也就學得有趣,學得也用心了。
H.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教學在學校教學工作中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怎樣上好音樂課,使學生受到良好的 教育 ?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常見小學音樂 教學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一、激趣法
激趣是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許多實踐證明,決定學生 學習態度 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認識;二是興趣。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教育學家斯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基本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興趣又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主要運用以下方法。
(一)創設情境:
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藉助幻燈、錄音、錄像片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影視圖片等藝術資料,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映證和深化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知識興趣。
(二)巧妙設疑:
古語雲: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設置疑問,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刀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在音樂課中,巧妙設疑,才能激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造成強烈的求知慾望,點燃思維的火花,從而推進教學目的與任務的實現。例如:在教《國旗國旗真美麗》一課時,導課是這樣設計的:為什麼每當奧運會健兒取得金牌時,會升國旗、奏國歌?為什麼中國北京天安門升國旗是旅遊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三)實踐操作:
音樂課上要用許多打擊樂器。上課前,每生准備一份。根據小組特長在節奏學習中,各小組競賽,每名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樂器練習節奏。在練習中,學生嚴肅認真唯恐自己組落後。通過學生邊演邊唱邊擊的教學形式,用朗讀、拍手、拍腿、跺腳等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方法訓練節奏。在實踐操作中,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換位法
教師再也不是課堂的主宰。新課程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換位,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者、參與者。在換位過程中,我努力研究認真思考認為換位決不是教師不主要。電視劇里的男女主角固然重要,沒有導演的精心編排,就不會有精彩的表演。所以換位:是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的換位,不是放手不管,是角色的換位,決不是與教師毫不相關,我試著從純粹的師生關系轉換成朋友關系,這樣做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整合法
音樂教學緊緊與體育與健康、美術學科相關。只有巧妙地把體育與健康、美術知識運用到音樂教學中,才能更好的上好音樂課。例如:我在教學〈兩個小酒窩〉時,先讓學生聽音樂,然後根據聽到的音樂讓學生想像畫面,自創舞蹈動作。再放音樂,根據自己創作的畫。有的同學兩眼注視畫面;有的同學輕輕拍打著節奏;有的同學隨著樂曲小聲哼唱;有的同學隨著節奏點動著頭。在這里,音樂美加上畫面美展現了音樂深遂的意境美,使音樂一股暖流緩緩流入孩子們的心田,實現了音樂與美術學科的整合。我校常年開設 武術 課,我常把學生學到的武術動作做為我授課的律動內容,使學生感到音樂舞蹈並不陌生。
在節奏教學中,我把體育與健康的游戲運用到音樂課中。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如:《火車進站》該節奏游戲要求拍出正確的節奏。方法是:做幾張大型節奏牌子,由二個一組拿著,作為火車站,另外由五人至八人為一列,搭成火車,2/4拍音樂開始,「火車」自由跑到「火車站」前集體按音樂節奏拍出「火車站」牌子上的節奏,如果全體同學能拍對,「火車站」牌子上舉,「火車」進站,游戲繼續。如果說拍錯或不齊,「火車站」牌子放下,表示不能進站,搭火車的第一人退到最後一個位置。活躍了課堂氣氛,實現了體育與音樂學科的整合。
四、創新法
培養創新精神是各學科的教育學的核心任務,音樂也不例外,通過音樂教學,大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幻想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幻想能力。教學中,我做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 經驗 相結合,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剛學到的知識進行大膽遷移。低、中年級學生進行自編歌詞,自編動作表演等。中高年級學生進行節奏、旋律設計或簡易詞曲創作。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個個盎然,連平時怕羞膽小的學生也變得積極了。盡管課在學生的喜悅中劃上了句號,但學生的創作慾望還會在課後得到延伸和發展。學生的 想像力 、創造力也在沒有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得到了發揮。
五、欣賞法
隨著電教媒體的廣泛應用,音樂課件的出現,許多音樂教材都能以聲像狀態呈現。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法又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學手段。它改變了過去那種只聽音樂,看教科書上的圖想像。例如:在教<紅燈記>李奶奶片段時,我事先給學生准備了〈紅燈記〉影片,從電影中,學生深深體會到這段唱詞的情感與。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掌握所教內容。欣賞法生動形象,克服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所以這時適當的運用欣賞法教學更有利於音樂課堂教學。
六、表演法
學生天生愛表演,也善於表演,尤其是小學低、中年級學生。當學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時,我是試著讓學生在自由放鬆的氣氛中,用姿體、手勢、表情、眼神,自我表演,邊唱邊舞,學生自由發揮,教師擇優、鼓勵,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時,讓學生擔當相應的角色,可以是童話角色,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角色。這種即興表演不但能使學生更快、更獨立地記住歌詞,而且對音樂的情緒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總之,表演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 小學生音樂教學中, 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 是當下所有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 應該「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學生的情況, 不斷創新和改善教學方法, 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以及自我修養。同時, 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性及其 興趣 愛好 ,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方法多式多樣,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當地的教學條件, 應用游戲、多媒體、素材引入等方式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
三種常見音樂教學法
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是指以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命名的音樂教育法。因為效果好、實用性強,因此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採用。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
其特色是體態律動教學。它要求學生把身體作為樂器,把聽到的音樂再現出來。體態律動不同於舞蹈,它是以身體作為樂器,通過身體動作,體驗音樂節奏的速度、力度、時值變化,體態律動的動作一般分為原地動作和空間動作兩類。原地動作包括;拍手、指揮、搖擺、彎腰、說話、歌唱等;空間動作包括;走、跑、爬、蹦、跳、滑等。這些動作可以和身體的高、中、低位置結合,也可以用身體的頭、身、臂、手、腳等各個部位,與歌聲的動作、體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節奏、旋律、和聲、復調、曲式等。
它以游戲為課程方式,發現個別學生鬆懈、渙散時,會立即變換,永遠處於新鮮狀態。
柯達伊音樂教育
其特色是以歌唱教學為主,從簡單的單聲部旋律到輪唱、合唱等歌唱形式,都是以清唱的方式來實施教學,而且不依賴任何樂器的伴奏。
聲音是聽覺的藝術,它沒有視覺的形象,柯達伊教學法中有一套非常實用的手勢,可以讓孩子通過視覺形象來感受音高的概念。
這組手勢其實是英國人約翰·柯爾文首創的,柯達伊把它借鑒到自己的音樂教育體系中來,並發揚光大。
兒童 不但能在「唱」當中學會呼吸、歌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各種音樂的知識和常識也能通過「唱」的方式來學習。
奧爾夫音樂教育
奧爾夫倡導元素性的音樂思想,他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動腦、動手、動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於是他發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奧爾夫樂器,是一組很容易掌握的打擊樂器。同時,他還充分運用人體各部位可能發出的聲音參與演奏,並冠以「人體樂器」的美稱。
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音樂性的「動」,必然沉浸在一種游戲般的歡快之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接受到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
奧爾夫音樂的最大特點是關注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開發,在這樣的學習中,孩子不會把學音樂當成一種負擔或功利,而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世界中來,用他們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以獨特的方式抒發內心世界。當音樂成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對樂理、樂感、表演、演奏以及語言 文化 的掌握自然輕鬆快速,而且根深蒂固。
奧爾夫音樂給孩子發展個性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也在集體表演中讓孩子懂得了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
三種教學法既可以各自成一體系,也可以互相結合來運用。三者都會極大的激發孩子身體中本能的音樂屬性,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更好地體驗、感受和表現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