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慢性毒性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慢性毒性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15 01:05:11

⑴ 病菌毒性測定方法有哪些

Wolfe等提出了田間直接測定法和室內測定法,後者又可分菌落計數法和孢子計數法

(1)田間直接測定:在田間暴露一組單基因鑒別品種幼苗,經一定時間後取回,保濕,使降落在葉片上的孢子萌發和侵入,在發病後測定每一個品種產生的病斑數,據此計算毒性頻率以標准感病品種上的病斑數為計算的基數

(2)室內間接測定: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為病斑計數法,將所採集的混合病葉樣本用沉降塔接種一套鑒別品種葉段,離體培養,發病後以各品種葉段上的病斑數與感病品種葉段的病斑數比較,計算毒性頻率第二種方法為孢子計數法,用沉降塔接種盆栽幼苗或離體葉片,接種葉發病產孢後,洗脫孢子,配製孢子懸液,用血細胞計數板鏡檢計數孢子數目,換算單位葉面積產孢數,據以計算毒性頻率

用上述方法,都可得到單個毒性因子單獨出現的頻率(實測值),根據這一頻率,可計算2個或多個因子組合的頻率(理論值)各個鑒別品種上所得孢子,可用來再接種整套鑒別品種,計算各毒性因子頻率,用此第二次測得的基因頻率,可計算具有2個毒性因子的表型頻率(實測值),若再將每個品種產生的孢子,第三次接種整套鑒別品種,用所得結果,就可進一步估計具有3個毒性因子的頻率(觀測值)

⑵ 化學品毒性鑒定技術規范的鑒定程序和方法

化學品毒性鑒定分為4個階段
(1)第一階段(急性毒性試驗、眼刺激試驗和皮膚刺激試驗)
主要是急性毒性參數的測定和了解受試樣品對皮膚、粘膜的刺激性以及致敏性,為毒性分級和標簽管理提供依據。同時,可了解受試樣品對機體造成急性損害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並為第二階段各項試驗的劑量設計提供依據。在測定LD50時,一般要求用兩種動物,染毒途徑應包括所有人體可能的接觸途徑。
· 急性吸入毒性試驗
· 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 急性眼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 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 皮膚變態反應試驗(皮膚致敏試驗)
(2)第二階段(亞急性毒性試驗和致突變試驗)
主要是了解受試樣品的亞急性毒性和遺傳毒性,為第三階段各項試驗劑量設計和觀察指標的選擇提供依據,並對受試樣品的致癌性進行預測。
· 鼠傷寒沙門氏菌回復突變試驗(Ames試驗)
·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 體內哺乳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 體內哺乳動物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
· 哺乳動物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或
· 精子畸形試驗
· 嚙齒類動物顯性致死試驗
· 免疫毒性評價試驗方法
· 亞急性吸入(14/28天)毒性試驗
· 亞急性經皮(21/28天)毒性試驗
· 亞急性經口(28天)毒性試驗
(3)第三階段(亞慢性毒性試驗、致畸試驗、繁殖試驗)
通過亞慢性試驗進一步確定多次重復染毒的毒作用性質和靶器官,初步確定NOAEL或LOAEL,為第四階段各項試驗的劑量設計和觀察指標的選擇提供依據;通過致畸試驗判斷受試樣品的胚胎毒性及其是否有致畸性。通過繁殖試驗,可判斷受試樣品對生殖過程的損害作用。通過遲發性神經毒性試驗,可判斷受試樣品是否具有遲發性神經毒作用。
· 亞慢性吸入毒性試驗
· 亞慢性經皮毒性試驗
· 亞慢性經口毒性試驗
· 致畸試驗
· 兩代繁殖毒性試驗
· 遲發性神經毒性試驗
(4)第四階段(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癌試驗)
通過慢性毒性試驗可確定受試樣品的NOAEL和LOAEL,為推算受試樣品的安全接觸限值提供依據。通過致癌試驗可以確定受試樣品對受試實驗動物的致癌性。通過代謝動力學試驗可以了解受試樣品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特點,了解蓄積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靶器官和毒作用機理。
· 慢性吸入毒性試驗
· 慢性經皮毒性試驗
· 慢性經口毒性試驗
· 致癌試驗或慢性毒性試驗合並致癌試驗
· 毒物代謝動力學試驗
參考方法
· 皮膚變態反應試驗-局部淋巴結法
· 大腸桿菌回復突變試驗
· 酵母菌基因突變試驗
·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正向基因突變試驗
· 果蠅伴性隱性致死試驗
· 枯草桿菌基因重組試驗
·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程序外DNA合成(UDS)試驗
· 體內哺乳動物外周血細胞微核試驗
· 體外哺乳動物姊妹染色單體交換(SCE)試驗
· 體內哺乳動物骨髓細胞姊妹染色體交換(SCE)試驗
· 繁殖/生長發育毒性篩選試驗
· 亞急性毒性合並繁殖/發育毒性篩選試驗
· 一代繁殖試驗
· 神經毒性篩選組合試驗

⑶ 毒理學試驗方法有哪些

現代毒理學的研究方法,由於其本身包括眾多的分支學科,分別在相應的學科領域里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現歸納為兩大類。(一)實驗研究(微觀研究)動物實驗的方法仍是現代毒理學實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傳統的毒理學通過整體動物實驗已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以劑量-效應(反應)為主的資料庫,結合人群接觸水平對許多化學物質進行了安全性(危險度)評價。
由於外源物的數量巨大,整體動物實驗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經費,也不能滿足數以萬計的外源化學物質的毒性評價要求,另一方面為了保護動物,盡量減少動物的使用,所以由過去以整體動物試驗佔主導地位的觀念,轉向以體外試驗為主導地位的趨勢。但也需指出,體外試驗的發展並不排斥整體實驗的重要性,兩者相互補充,互為驗證才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可靠數據,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及技術被引入現代毒理學,近年來在分子水平上建立了許多新方法。

1.體內試驗
哺乳動物體內試驗,也稱整體動物實驗,一般包括: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毒性試驗、亞慢性毒性試驗及慢性毒性試驗。還有特殊毒性實驗,如哺乳動物致突變試驗、致畸試驗、致癌試驗。以上試驗在毒理學中統稱「三性」和「三致」試驗。

常用的試驗動物: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家兔、狗、猴等。檢測環境污染物的毒性試驗,常選用魚、蚤類或其他水生生物。還可用鳥類、昆蟲進行試驗。
近年來為了從分子水平探討致突、致癌機制,轉基因動物已開始在毒理學試驗中應用。
轉基因動物是一種集整體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於一體的實驗動物,更能體現生命整體研究的效果,它是把經典的與現代的毒理學研究方法相結合,無疑會推動現代毒理學實驗研究的發展。
2.體外試驗
利用游離器官、培養的細胞、細胞器以及利用微生物等進行毒性研究的方法為體外試驗,此方法多用於觀察外源物對生物體特殊毒性的初步篩檢及作用機制和代謝轉化過程的深入研究。

體內與體外試驗各有優點和局限性,應根據試驗目的和要求,選擇一組試驗,才能互相彌補優缺點。(二)人群調查(宏觀研究)人群調查也稱為人群毒理學,是在人群中研究外源物對人體產生毒作用的規律,為人群檢測和制訂預防措施提供比動物試驗更直接更可靠的毒理學資料,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中毒臨床觀察
常見於偶然發生的事故,如誤服、自殺、毒性災害等,通過急性中毒事故的處理和治療,可直接觀察到中毒的症狀並分析可能的毒效應的靶器官。

2.志願者試驗
在不損害人體健康的原則下,有時可設計一些不損害人體健康的受控試驗,僅限於低劑量、短時期的接觸毒性作用可逆的化學品,目前國際上提倡健康志願者的毒性試驗,減少由動物試驗結果外推於入的不確定性,特別是一些神經毒物出現的毒性效應,如頭暈、目眩、復視等需要表達的中毒症狀,只有人才能真實地反映出來,所以國外健康志願者的毒理學研究資料倍受重視。

3.流行病學調查
將動物試驗的結果,進一步在人群調查中驗證,可以從人群的直接觀察中,取得動物試驗所不能獲得的資料,優點是接觸條件真實,觀察對象是一個大的群體,為人群檢測和防治措施提供比動物試驗更直接、更可靠的科學資料,但是也存在許多難點:①人群中觀察外源物的毒性效應大多數為慢性毒性效應,特別是人類致癌物質其致癌效應所需時間過長;②接觸人群中所用的觀察指標是非特異性的,與對照人群比較需要足夠例數:③外環境因素混雜,外源物的種類繁多而且多種化學物質可出現聯合作用,難以確定某種特定的化學物質毒性效應和其因果關系。
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和滲透,在傳統流行病學調查方法中引進了細胞、分子水平的人群檢測方法,如生物標志物作為癌症早期判斷的信息,把分子生物學與流行病學結合為一體發展為分子流行病學。這門新興學科利用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等手段研究,評價不同人群或個體致癌危險度及其機制,從而使現代毒理學由實驗動物研究發展到人群和個體易感性研究的新階段。
它可以解答人體從接觸化學物質到發生疾病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連續性的變化,從中提取更多的癌前病變的信息,為癌症的早期判斷、早期防治提供科學依據。可以預測,分子流行病學在21世紀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綜上所述,正確的方法是將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宏觀研究為微觀研究提供線索,微觀研究為宏觀研究提供依據,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對外源化學物質作出准確的危險度評價。

⑷ 化妝品毒理測試需要檢測哪些項目,具體依照什麼標准做呢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規范了化妝品原料及其產品安全性評價的毒理學檢測要求。

同時,我國對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分別實行注冊和備案制度,根據國家葯監局在2021年2月26日發布,2021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要求,注冊備案提交的產品檢驗報告中應包含微生物與理化檢驗、毒理學試驗、人體安全性試驗報告和人體功效試驗報告。

哪家機構開展化妝品毒理測試?

中科檢測

化妝品毒理檢測標准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
化妝品衛生規范 2007版

化妝品毒理檢測指標

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3、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4、急性眼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5、皮膚變態反應試驗
6、皮膚光毒性試驗
7、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8、體外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
9、哺乳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10、亞慢性經口/皮毒性試驗
11、慢性毒性/致癌性結合試驗

⑸ 食品毒理學的研究方法

毒理學的研究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微觀方法,另一類是宏觀方法。根據採用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體內實驗和體外實驗 。
食品毒理學主要是藉助於動物模型模擬引起人體中毒的各種條件,觀察實驗動物的毒性反應,再外推到人。
1.體內試驗(in vivotest) :也稱為整體動物試驗。可嚴格控制接觸條件,測定多種類型的毒作用。實驗多採用哺乳動物,例如大鼠、小鼠、脈鼠、家兔、倉鼠(hamster)、狗和猴等。在特殊需要情況下,也採用魚類或其他水生生物、鳥類、昆蟲等。檢測外源化學物的一般毒性,多在整體動物進行,例如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毒性試驗、亞慢性毒性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等。哺乳動物體內試驗是毒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結果原則上可外推到人;但體內試驗影響因素較多,難以進行代謝和機制研究。
2.體外試驗(in vitrotest):利用游離器官、培養的細胞或細胞器進行毒理學研究,多用於外源化學物對機體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篩檢、作用機制和代謝轉化過程的深入觀察研究。體外試驗系統缺乏整體毒物動力學過程,並且難以研究外源化學物的慢性毒作用。 (1)游離器官:利用器官灌流技術將特定的液體通過血管流經某一離體的臟器(肝臟、腎臟、肺、腦等),藉此可使離體臟器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生活狀態,與受試化學物接觸,觀察在該臟器出現有害作用,以及受試化學物在該臟器中的代謝情況。(2)細胞:利用從動物或人的臟器新分離的細胞(原代細胞,primarycell)或經傳代培養的細胞如細胞株(cellstrain)及細胞系(cellline)。(3)細胞器(organelle):將細胞製作勻漿,進一步離心分離成為不同的細胞器或組分,例如線粒體、微粒體、核等,用於實驗。
3.限定人體試驗:通過中毒事故的處理或治療,可以直接獲得關於人體的毒理學資料,這是臨床毒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有時可設計一些不損害人體健康的受控的實驗,但僅限於低濃度、短時間的接觸,並且毒作用應有可逆性。保健食品的人體試食試驗。
4.流行病學調查: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的方法,不僅可以研究已知環境因素(外源化學物)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從因到果),而且還可對已知疾病的環境病因進行探索(從果到因)。但流行病學研究干擾因素多,測定的毒效應還不夠深入,有關的生物學標志還有待於發展。 如突發性大規模食物中毒的調查。
試驗目的
急性毒性試驗:測定LD50, 了解受試物的毒性強度、性質和可能的靶器官,為進一步進行毒性試驗的劑量和毒性觀察指標的選擇提供依據,並根據LD50進行毒性分級;
遺傳毒性試驗:對受試物的遺傳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潛在的致癌作用進行篩選;
致畸試驗:了解受試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30天喂養試驗:在急性毒性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觀察對生長發育的影響,並可初步估計最大未觀察到有害作用劑量
亞慢性毒性試驗--90天喂養試驗:觀察受試物以不同劑量水平經長期喂養後對動物的毒性作用性質和作用的靶器官,了解受試物對動物繁殖及對子代的發育毒性,觀察對生長發育的影響,並初步確定最大NOAEL和致癌的可能性,為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試驗的劑量選擇提供依據;
代謝試驗:了解受試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速度及蓄積性,尋找可能的靶器官;為選擇慢性毒性試驗的合適物種、品系提供依據,了解代謝產物的形成情況。
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癌試驗:了解經長期接觸受試物後出現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最後確定最大未觀察到有害作用劑量,未受試物能否應用於食品的最終評價提供依據。

閱讀全文

與慢性毒性的測定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六小齡童的訓練方法 瀏覽:671
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消腫嗎 瀏覽:492
折紙龍的方法圖解視頻 瀏覽:597
農村墳地種植方法 瀏覽:473
食用油打包方法 瀏覽:928
用什麼方法殺滅地下害蟲 瀏覽:415
列印找不到指定模塊的解決方法 瀏覽:703
長壽樹食用方法 瀏覽:103
風險監測分析方法賬齡分析 瀏覽:737
如何用古代烤雞的方法來烤雞 瀏覽:116
如何以最快的方法聽出歌曲的調 瀏覽:741
過欄桿正確方法 瀏覽:429
四階三階魔方還原最簡單方法 瀏覽:474
花材保養方法有哪些 瀏覽:589
火山視頻初次使用方法 瀏覽:560
競聘有哪些方法 瀏覽:3
用熱水洗臉有什麼使用方法 瀏覽:58
有哪些補氣的小妙招小方法 瀏覽:643
馬蜂窩怎麼食用方法和用法 瀏覽:988
啞鈴不用繩子的鍛煉方法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