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桌面操作雪花片拼插怎麼做
重點是要學什麼做什麼。 其次是生活活動指導,一天的生活護理,如冬天防寒夏天防暑。 第三是活動區指導,是你要重點指導的活動區 第四是教育活動,把你一周的教育計劃寫上,只寫題目和目標就可以。 第五是戶外游戲指導,把你戶外活動的指導寫上,要玩什麼,目標重點是什麼。 引用的哈,具體還是看圖吧 本周主題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上幼兒園了,對幼兒園產生安全感和親切感,樂意接受本班老師和小朋友,逐步適應集體生活,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初步適應集體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規。
② 如何指導幼兒園中班幼兒進行搭建活動
域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思想,由蒙台梭利首次提出,即尊重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自由組合,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內容和進度,開展適合個別需要的活動。相應地,教室空間分割成幾個「活動區」,教育活動在區域中完成。20世紀90年代初,這種盛行於國外幼教領域的區域活動模式才被介紹到中國來,這對以集體活動為主導的中國傳統幼兒教育而言,是一個「舶來品」。區域活動的特徵是自由性、自主性、指導的間接性、個性化。它與以控制性、引導性、指導的直接性、強調共同性為特徵的的集體活動相比,二者不僅僅是兩種具體的教育組織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們是不同兒童觀、教育理念和課程設計取向的體現。 因此區域活動想要融入土生土長的中國兒童教育領域並非易事,目前雖打進了以集體活動占據主要地位的幼兒園,但實質上仍未充分發揮作用。有的幼兒園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更多地是考慮上什麼課、集體活動怎麼安排,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相應的區域活動,即使列入計劃,也未按計劃實施;有的幼兒園將區域活動作為集體活動的鋪墊或延伸,未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如何以開放與對話的態度來重新審視幼兒園區域活動?如何使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得到充分地挖掘和發揮?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我班(大班)共有幼兒27名,其中男孩22名,他們對建構活動近乎「痴迷」地喜愛。建構活動區的某些問題是區域活動中的共性問題,因此本文選擇建構活動區作為切入點,談談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對教師指導策略的探索。 一、區域活動的空間與時間策略 首先,區域空間根據需要調整和拓展,有效利用閑置空間,改善擁擠現象在區域布置上我園傾向於「四周劃分,中央留白」的格局,即將教室四周劃分一個個區域,投放相應材料,區域間用矮櫃隔開,教室中央留出大塊空間以備集體活動之用。但經常面臨的狀況是一些區域幼兒很少進入導致閑置,一些區域幼兒非常喜歡,過於擁擠,中央留白處也處於閑置狀態。如何解決空間浪費與空間匱乏並存的問題?我們嘗試了打破區域界線、拓展封閉的區域空間的方法,根據需要將區域活動延伸到教室中央或其他角落。 建構活動區能容納的幼兒有限,更多的孩子只能選擇別的區域,在區域布置時又不可能擠占其他區域的空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採取的做法是:將建構活動區細分為搭建區、拼插區等,搭建區設在走廊外,主要以木質積木的投放為主,輔以其他廢舊材料;教室內設拼插區,但只有放置材料的矮櫃,沒有設置具體的界線,想加入的幼兒可自取地墊,自選建構材料,自選位置,將區域空間延伸到教室中央和一些閑置的區域。充分利用室內空間,滿足孩子活動的需要。 其次,在區域活動的時間的安排上,我們採取「制度化與靈活化結合」的方法,尊重幼兒的學習過程由於大班幼兒面臨升小學,集體活動占據了大塊的時間,每天的區域活動時間只有半小時。時間的限制使得我們面臨這樣的問題:孩子剛在活動區「漸入佳境」,沒過多久老師就宣布「時間到」,孩子只好戀戀不舍地收拾、離開,第二天重頭再來。很明顯,規定的區域活動時間遠不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但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是制度化的,不能輕易改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嘗試了將集體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的做法,在主題背景下實現區域活動的有效性、有目的性。 如在「我的班級」主題活動中,有的孩子建議在建構活動區搭建我們的班級,得到大多數孩子的贊同,紛紛躍躍欲試。這時,老師看到孩子活動的興趣點已經發生轉移,於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調整教學計劃,提前結束集體活動,引導孩子一步步將「搭建班級」這一理想落實到行動中,將本來預設的幾項內容「畫班級」、「班級口號」等內容與孩子生成的興趣相結合,放到小組區域活動來滲透。通過討論,孩子們想到了蓋樓前要畫圖、要有招牌等,於是自發分組,美工區小組設計班級草圖,語言區小組設計招牌和口號,最後建構活動區小組根據「圖紙」來搭建和設計班級,通過小組合作,幼兒經歷操作、建構和設計的過程,實現了最初的構想。 二、區域活動的環境和材料安排策略 創設積極、適宜的區域環境,是幼兒區域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我們的建構活動區與角色區緊鄰,美工區與自然角相連,這種相關區域空間的鄰近設置,有助於引發促進相關活動的互動與交流。另外在材料安排上,我們注重以下幾點: 首先,弄清材料的功能和教育價值區域活動的核心教育價值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以建構活動區為例,要讓孩子玩積木,教師只有對積木有足夠的認識,在親自搭建、體驗的過程中體會幼兒在搭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分析不同搭建活動中所蘊涵的關鍵經驗,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著手對建構活動區進行安排和布置,才能在面對問題時自如地給出適宜的指導。 1924年,美國教育家卡洛琳·普瑞特(CarolinePratt)設計發明了一套積木,被稱為「單位積木(UniteBlock)」,我園配備的正是這種單位積木。其特點是保持木質的原色,並且以精確的比例設計了「基本塊」、「雙倍塊」和「四倍塊」,這三種積木的高度和寬度都一樣,其長度則呈倍數遞增。隨後,又增加了許多弧形、圓柱體、三角塊、叉路、半拱門、雙拱等共計38種單位積木。 充分的活動需要有充分的材料、充分的操作和充分的時間,建構活動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活動。在堆、疊、拆、搭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索事物,在操作過程中理解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獲得初步的立體空間和數理概念、了解不同的幾何形狀、學習配對等。當他們搭建出自己的世界時,就會獲得成就感。他們還可以展開角色游戲,通過思維和創作來反映現實生活。可以說,建構活動區積木的奇妙之處在於為孩子提供了整合性學習的途徑和工具,將操作性、藝術性、創造性、探究性融於一體。 其次,把握材料的選擇、投放和運用策略,充分發揮材料的「活」價值區域材料作為幼兒操作的對象,是幼兒發展的媒介,選擇、投放、變更活動材料是教師影響幼兒行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指導策略之一。 以建構活動區為例,建築材料是開展建構游戲的物質保證,我班從數量、種類等方面為幼兒的建構活動提供適宜的材料,不但給孩子投放了單位積木、塑料動物、小汽車、小火車、軌道等成品玩具,還從實際情況出發,提供充足、安全、衛生的廢舊材料。多樣化的材料豐富了區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激發了孩子的創意和構思。 廢舊材料的來源主要是孩子和老師自主收集,通過組織孩子討論「廢舊材料從哪裡來?」「廢舊材料可以用來做什麼?」等話題,幫助孩子拓寬思想,覺得收集廢舊材料是一項有趣的工作:喝了的酸奶瓶洗干凈,就是建構活動區所需的柱子;家裡喝完牛奶,剩下的紙箱可以用來搭「城堡」;買了新電器,包裝泡沫板可以在搭建陽台時使用……因為這些材料是幼兒自主收集的,他們也格外愛惜,玩過後都自覺收拾好。在美工區,大家對廢舊材料進行加工,使它們更適合在建構活動區使用。如煙盒做的磚塊、薯片筒做的柱子、牙膏盒做的樓梯、果凍殼做的路燈、蛋糕盤做的花壇等,都成了孩子們搭建必備的「寶貝」。 在投放材料時,我們研究了每種材料所蘊涵的教育目標和價值,通過觀察幼兒平時活動的表現和經驗,分層次投放建構材料,使建構作品形象生動,使幼兒的搭建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當孩子在搭建「立交橋」時,需要搭出斜坡,但沒找到可以支撐斜面的材料,經過幾次失敗的體驗,孩子對搭建斜面興趣減弱了。老師及時看到已有材料的局限性,拿出「多米諾」骨牌供孩子們選用。不一會他們就想出了辦法,將骨牌搭成樓梯狀,再把路面斜搭在上面,做成了讓小汽車暢通無阻的斜坡,解決了「技術難題」。 另外,在搭建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