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處理土壤中重金屬的方法有哪些
1、施用化學改良劑,採取生物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環境容量,增強土壤凈化能力
向土壤中施用石灰、鹼性磷酸鹽、氧化鐵、碳酸鹽和硫化物等化學改良劑,加速有機物的分解,使重金屬固定在土壤中,降低重金屬在土壤及土壤植物體的遷移能力,使其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以減輕土壤中重金屬的毒害。針對有機物污染,用植物、細菌、真菌聯合加速有機物降解。針對無機物污染,利用植物修復可以把一部分重金屬從土壤中帶走。
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砂摻粘改良性土壤,增加和改善土壤膠體的種類和數量,增加土壤對有害物質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從而減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發現、分離和培養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
2、強化污染土壤環境管理與綜合防治,大力發展清潔生產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組織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篩選污染土壤修復實用技術,加強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集成,選擇有代表性的污灌區農田和污染場地,開展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重點支持一批國家級重點治理與修復示範工程,為在更大范圍內修復土壤污染提供示範、積累經驗。合理利用污染土地,嚴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種非食用經濟作物或經濟林木以減少食品污染。科學地進行污水灌溉,加強土壤污灌區的監測和管理,了解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動態,避免帶有不易降解的高殘留污染物隨機進入土壤。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葯的吸附能力。強化對農葯、化肥、除草劑等農用化學品管理。增施有機肥同時採取防治措施,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揮農葯的積極效能。在生產中合理施用農葯、化肥,控制化學農葯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改進農葯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大力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大力發展生物防治措施。
大力推廣閉路循環、無毒工藝,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對工業「三廢」進行回收凈化處理,化害為利,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濃度。大力推廣和發展清潔生產。
針對土壤污染物的種類,種植有較強吸收能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質的含量,或通過生物降解凈化土壤,通過改變耕作制度、換土、深翻等手段,施加抑制劑改變污染物質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減少農作物的吸收,提高土壤pH值,促使鎘、汞、銅、鋅等形成氫氧化物沉澱。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特點,既要防治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又要把化肥、農葯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利用物理、物理化學原理治理污染土壤。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
3、調控土壤氧化還原條件
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使某些重金屬污染物轉化為難溶態沉澱物,控制其遷移和轉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主要是通過調節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實現。
4、改變耕作制度,實行翻土和換土
改變耕作制度會引起土壤環境條件的變化,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對於污染嚴重的土壤,採取鏟除表土和換客土的方法;對於輕度污染的土壤,採取深翻土或換無污染客土的方法。
5、採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種子、種經濟作物,從而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途徑;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
6、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機械)、物理化學原理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種最為徹底、穩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資大,適於小面積的重度污染區,主要有隔離法、清洗法、熱處理、電化法等。近年來,把其他工業領域,特別是污水、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引入土壤治理,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開辟了新途徑。
Ⅱ 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改良方法
1、有計劃地輪作換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並盡量考慮不同蔬菜的科屬類型、根系深淺、吸肥特點及分泌物的酸鹼性等。
2、定期進行土壤消毒
①葯劑法:可用福爾馬林拌土或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殺菌。
②日光法:夏季閑茬時期,撤掉棚膜,深翻土壤,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
③高溫法:高溫季節,灌水後悶棚,也可採取給土壤通熱蒸汽的方法殺蟲滅菌。
④冷凍法:冬季嚴寒,把不能利用的保護地撤膜後深翻土壤,凍死病蟲卵。
3、改良土壤質地
①蔬菜收獲後,翻土壤,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至層與表土充分混勻。
②適當增施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③對表層土含鹽量過高或pH值過低的土壤,可用肥沃土來替換。
④經濟技術條件許可者,可進行無土栽培。
4、以水排鹽
①閑茬時,澆大水,表土積聚的鹽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②夏季蔬菜換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層鹽分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
5、科學施肥
①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肥料種類及蔬菜需肥特性,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化學肥料做基肥時要深施並與有機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並避免長期施用同一種肥料,特別是含氮肥料。
②科學選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與生理鹼性肥料的交替搭配。當土壤已經酸化或必須施用酸性肥料時,可在肥料中摻入生石灰來調節,當土壤酸化嚴重並想迅速增加pH值時,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對正在生長植物的土壤施用。
③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會造成土壤破壞。
④慎施微肥,一般情況下要用有機肥來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一定不要過量。
6、種耐鹽作物:蔬菜收獲後種植吸肥力強的玉米、高粱、甘藍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和酸性,若土壤有積鹽現象或酸性強,可種植耐鹽性強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等或耐酸性較強的油菜、空心菜、芋頭等,達到吸收土壤鹽分的目的。
Ⅲ 鍺量的測定 氫化物發生-<sup>非色散</sup>原子熒光光譜法
1 范圍
本方法規定了地球化學勘查試樣中鍺含量的測定方法。
本方法適用於水系沉積物及土壤試料中鍺量的測定。
本方法檢出限(3S):0.07 μg/g鍺。
本方法測定范圍:0.2μg/g~100μg/g鍺。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方法。
GB / T 20001.4 標准編寫規則 第4部分:化學分析方法。
GB / T 14505 岩石及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總則及一般規定。
GB 6379 測試方法的精密度通過實驗室間試驗確定標准測試方法的重復性和再現性。
GB / T 14496—93 地球化學勘查術語。
3 方法提要
試料用硝酸—氫氟酸—高氯酸—磷酸分解後,在磷酸(1+4)溶液中,鍺與硼氫化鉀(硼氫化鈉)反應生成氫化物氣體,以氬氣為載氣導入電熱石英爐,火焰中的氫基與氫化物碰撞解離成自由原子,以鍺的高強度空心陰極燈作光源,在非色散原子熒光光譜儀上測量鍺的熒光強度,根據原子熒光強度的高低可測得試料中鍺的含量。
4 試劑
除非另有說明,在分析中僅使用確認為分析純的試劑和蒸餾水(去離子水)或亞沸蒸餾水。
4.1 硝酸(ρ1.40 g/mL)
4.2 氫氟酸(ρ1.13 g/mL)
4.3 高氯酸(ρ1.67 g/mL)
4.4 磷酸(ρ1.68 g/mL)
4.5 氫氧化鈉(粒狀)
4.6 硼氫化鉀(或硼氫化鈉)
4.7 硼氫化鉀(或硼氫化鈉)溶液[ρ(KBH4)=30g/L]
稱取30 g硼氫化鉀(或硼氫化鈉)(4.6)溶於水中,加入2g氫氧化鈉(4.5),攪拌溶解完全,用水稀釋至1000mL,搖勻。用時配製。
4.8 鍺標准溶液
4.8.1 鍺標准溶液Ⅰ[ρ(Ge)=25.0μg/mL]稱取0.0360g經600℃灼燒過的二氧化鍺於250 mL燒杯中,加水約50mL,加入3顆粒狀氫氧化鈉(4.5),緩慢加熱溶解後,冷卻,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磷酸(4.4),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4.8.2 鍺標准溶液Ⅱ[ρ(Ge)=2.5μg/mL]移取100mL鍺標准溶液Ⅰ(4.8.1)於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磷酸(4.4),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有效期7d。
5 儀器及材料
5.1 原子熒光光譜儀
工作條件見附錄A。
5.1.1 鍺單元素高強度空心陰極燈。
5.1.2 在儀器最佳條件下,凡達到下列指標的原子熒光光譜儀均可使用。
儀器檢出限 鍺檢出限應小於5ng/mL。
儀器精密度 儀器開機預熱30min後,在最佳條件下,30min內,用工作曲線的高點濃度的工作溶液測定12次,其相對標准偏差應小於5%。
工作曲線線性 相關系數應≥0.999。
5.2 氬氣[w(Ar)=99.9%]
5.3 聚四氟乙烯坩堝
規格30mL。
6 分析步驟
6.1 試料
試料粒徑應小於0.097mm,經室溫乾燥後,裝入磨口小玻璃瓶中備用。
試料量 依據鍺的含量,稱取0.1g~0.5g試料,精確至0.0002g。較合宜取樣量見表1。
表1 試料取樣量
6.2 空白試驗
隨同試料分析全過程做雙份空白試驗。
6.3 質量控制
選取同類型水系沉積物或土壤一級標准物質2個~4個樣品隨同試料同時分析。
6.4 測定
6.4.1 將試料(6.1)置於聚四氟乙烯坩堝(5.3)中,加幾滴水潤濕後,依次加入5mL硝酸(4.1)、5mL氫氟酸(4.2)、2mL高氯酸(4.3)、2mL磷酸(4.4),蓋上坩堝蓋;於150℃控溫電熱板上加熱1h後,揭去坩堝蓋,升溫至240℃,直至高氯酸白煙冒盡;取下,待坩堝冷卻後,加2mL水於電熱板上溫熱浸取,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澄清。
6.4.2 按儀器工作條件(附錄A),將原子熒光光譜儀開機調試好後,分別將試液(6.4.1)和硼氫化鉀(或硼氫化鈉)溶液(4.7)各1mL混合泵入氫化物發生器中反應,測量試料溶液中鍺的熒光強度,同時進行工作曲線的測量。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相應的鍺量。
6.4.3 工作曲線的繪制 於一組50mL容量瓶中,分別移取(0.0mL、0.50mL、1.00mL、2.00mL、3.00mL、5.00mL)鍺標准溶液Ⅱ(4.8.2),加入10mL磷酸(4.4),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以下按儀器工作條件(附錄A)進行測定,以鍺濃度為橫坐標,熒光峰高值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
7 分析結果的計算
按下式計算鍺的含量:
區域地球化學勘查樣品分析方法
式中:ρ——從工作曲線上查得試料溶液中鍺的濃度,μg/mL;ρ0——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空白試驗溶液中鍺的濃度,μg/mL;V——制備溶液總體積,mL;m——試料質量,g。
8 精密度
鍺量的精密度見表2。
表2 精密度[w(Ge),10-6]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A.1 使用北京海光儀器公司AFS-220原子熒光光譜儀的工作條件
見表A.1
表A.1 AFS-220原子熒光光譜儀工作條件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B.1 從實驗室間試驗結果得到的統計數據和其他數據
見表B.1。
本方法精密度協作試驗數據是由多個實驗室進行方法合作研究所提供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的。
表B.1中不需要將各濃度的數據全部列出,但至少列出3個或3個以上濃度所統計的參數。
B.1.1 列出了試驗結果可接受的實驗室個數(即除了經平均值及方差檢驗後,屬界外值而被舍棄的實驗室數據)。
B.1.2 列出了方法的相對誤差參數,計算公式為,公式中為多個實驗室測量平均值;x0為一級標准物質的標准值。
B.1.3 列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參數,計算公式為,公式中Sr為重復性標准差:SR為再現性標准差。為了與GB/T20001.4所列參數的命名一致,本方法精密度表列稱謂為:「重復性變異系數」及「再現性變異系數」。
B.1.4 列出了方法的相對准確度參數。相對准確度是指測定值(平均值)占真值的百分比。
表B.1 Ge統計結果表
附加說明
本方法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提出。
本方法由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技術歸口。
本方法由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負責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熊采華。
本方法精密度協作試驗由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葉家瑜、江寶林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