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人力資源工作
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專業能力和溝通能力,立足於本企業的實際現狀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根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現狀,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1.認真分析績優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經驗、制度發生良好作用的環境、背景條件,學習先進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構建的思路。
2.認真分析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及現狀。
3.構建適合本企業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
4.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建立崗位制度和崗位職責,明確崗位內容和所需要達成的目標.
5.有效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整體效能,使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系統中的各個模塊相互互補和交融,服務於生產運營。
6.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規范、引導、發展員工的行為,形成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
7.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通過以目標為導向,建立績效考核等方法激勵員工,形成良好的氛圍。
人力資源管理
指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通過招聘、甄選、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實現與成員發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人力資源六大模塊:
1、人力資源規劃;
2、招聘與配置;
3、培訓與開發;
4、績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勞動關系管理。
⑵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哪些工作設計方法
第一、科學管理法,進行時間——動作研究,實現工作的的簡單化和標准化,最大化工作效率,使所有員工達到預先的工作水平。
第二、人際關系法。1、工作擴大化,擴展一項工作包括的任務和職責,是一種工作內容在水平方向上的擴展,不需要具備新的技能;2、工作輪調,讓員工先後承擔不同的但是在內容上相似的工作。3、工作豐富化,在工作中賦予員工更多的責任、自主權和控制權,它是垂直的增加工作內容。
第三、工作特徵模型方法,認為我們可以把一個工作按照它與核心維度的相似性或者差異性來描述,按照模型中的實施方法豐富化了的工作就具有高水平的核心維度,並可由此而創造出高水平的的心理狀態和工作成果。
第四、優秀業績工作體系。自我指導工作班組。工作任務被分配給工作小組,然後由小組去決定誰在什麼時候從事什麼任務。他們只需要對最終產品負責。
第五、輔助設計方法:第一、縮短工作周,員工可以在5天內工作40小時,錯開工作時間,使得在所有的傳統工作日都有員工工作。第二、彈性工作制,要求員工在一個核心事件期間必須工作,但是上下班時間由員工自己決定,只要工作時間總量符合要求即可。
⑶ 人力資源部六大手法是什麼
人力資源部六大手法是:
1組織管理模塊
2人力規劃模塊
3人力培育模塊
4績效管理模塊
5薪酬激勵模塊
6員工關系模塊。
一、人力資源規劃:是使企業穩定的擁有一定質量的和必要數量的人力,以實現包括個人利益在內的該組織目標而擬訂的一套措施,從而求得人員需求量和人員擁有量之間在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的相互匹配。其中: 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1、得到和保持一定數量具備特定技能、知識結構和能力的人員。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3、能夠預測企業組織中潛在的人員過剩或人力不足。4、建設一支訓練有素,運作靈活的勞動力隊伍,增強企業適應未知環境的能力。5、減少企業在關鍵技術環節對外部招聘的依賴性。 人力資源的核查:是指核查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結構及分布狀況。 人力資源信息包括:個人自然情況、錄用資料、教育資料、工資資料、工作執行評價、工作經歷、服務與離職資料、工作態度、工作或職務的歷史資料等。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方法有:直覺預測方法(定性預測)和數學預測方法(定量預測)。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又叫職務分析、崗位分析,它是人力資源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常規性技術,是整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工作分析是藉助於一定的分析手段,確定工作的性質、結構、要求等基本因素的活動。 工作分析的作用:1、選拔和任用合格人員。制定有效的人事預測方案和人事計劃。3、設計積極的人員培訓和開發方案。4、提供考核、升職和作業標准。5、提高工作和生產效率。6、建立先進、合理的工作定額和報酬制度。7、改善工作設計和環境。8、加強職業咨詢和職業指導。 工作分析的程序:准備階段、計劃階段、分析階段、描述階段、運用階段、運行控制 。工作分析的信息包括:1、工作名稱2、員數目3、工作單位4、職責5、工作知識6、智力要求7、熟練及精確度8、經驗9、教育與訓練10、身體要求11、工作環境12、與其他工作的關系13、工作時間與輪班14、工作人員特性15、選任方法
。工作分析所獲信息的整理方式有:1、文字說明2、工作列表及問卷3、活動分析4、決定因素法
二、員工招聘與配置
員工招聘:按照企業經營戰略規劃的要求把優秀、合適的人招聘進企業,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其中: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試情景模擬、心理測試、勞動技能測試
。員工招聘中必須符合的要求:1、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和本國利益2、公平原則3、在招聘中應堅持平等就業。4要確保錄用人員的質量,5、要根據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工作需要和職務說明書中應職人員的任職資格要求,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開展招聘工作。6、努力降低招聘成本,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招聘成本包括:新聘成本;重置費用;機會成本。 人員調配措施:1、根據企業內外人力資源供求狀況的調配措施。2進行人才梯隊建設。3、從企業內部優先調配的人事政策。4、實行公開競爭的人事政策。 人力需求診斷的步驟:1、由公司統一的人力資源規劃。或由各部門根據長期或短期的實際工作需要,提出人力需求。2、由人力需求部門填寫「人員需求表」。3、人力資源部審核。 人員需求表包括:1、所需人員的部門、職位;2、工作內容、責任、許可權;3、所需人數以及何種錄用方式;4、人員基本情況(年齡性別);5、要求的學歷、經驗;6、希望的技能、專長;7、其他需要說明的內容 。制定招聘計劃的內容:1、錄用人數以及達到規定錄用率所需要的人員。2、從候選人應聘到僱用之間的時間間隔。3、錄用基準。4、錄用來源。5、招聘錄用成本計算。
。招聘錄用成本計算:1、人事費用,2、業務費用。3、企業一般管理費。。招聘方法的分類:1、委託各種勞動就業機構2、自行招聘錄用
。招聘測試與面試的過程:1、組織各種形式的考試和測驗。2、最後確定參加面試的人選,發布面試通知和進行面試前的准備工作。3、面試過程的實施。4、分析和評價面試結果。5、確定人員錄用的最後結果,如有必要進行體檢。6、面試結果的反饋。7、面試資料存檔備案。
錄用人員崗前培訓的內容:1、熟悉工作內容、性質、責任、許可權、利益、規范。2、了解企業文化、政策及規章制度。3、熟悉企業環境、崗位環境、人事環境。4、熟悉、掌握工作流程、技能。
三、績效考評
績效考評:從內涵上說就是對人及其工作狀況進行評價,對人的工作結果,通過評價體現人在組織中的相對價值或貢獻程度。從外延上來講,就是有目的、有組織的對日常工作中的人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和評價。其中: 績效考評意義:1、從企業經營目標出發進行評價,並使評價和評價之後的人事待遇管理有助於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2、作為人事管理系統的組成部分,運用一套系統的制度性規范、程序和方法進行評價。3、對組織成員在日常工作中體現出來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進行以事實為依據的評價。 績效考評目的:1、考核員工工作績效。2、建立公司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程序和方法。3、達成公司全體職工,特別是管理人員對績效考評的認同、理解和操作的熟知。4、績效考評制度的促進。5、公司整體工作績效的改進和提升。 績效考評的作用:一、對公司來說1,、績效改進。2、員工培訓。3、激勵。4、人事調整。5、薪酬調整。6、將工作成果與目標比較,考察員工工作績效如何。7、員工之間的績效比較。 對主管來說1、幫助下屬建立職業工作關系。2、藉以闡述主管對下屬的期望。3、了解下屬對其職責與目標任務的看法。4取得下屬對主管對公司的看法和建議。5、提供主管向下屬解釋薪酬處理等人事決策的機會。6、共同探討員工的培訓和開發的需求及行動計劃。 對於員工來說1、加深了解自己的職責和目標。2、成就和能力獲得上司的賞識。3、獲得說明困難和解釋誤會的機會。4、了解與自己有關的各項政策的推行情況。5、了解自己的發展前程。6、在對自己有影響的工作評估過程中獲得參與感。 績效考評種類:1、年度考核2、平時考核3、專項考核
。績效考評工作程序分為:封閉式考評和開放式考評
。短期績效考評效果評估的主要指標有:1、考核完成率2、考核面談所確定的行動方案3、考核結果的書面報告的質量4、上級和員工對考核的態度以及對所起作用的認識。5公平性。 長期效果的評估的主要指標:1、組織的績效2、員工的素質3、員工的離職率4、員工對企業認同率的增加。 給予員工考核反饋的注意事項:1、試探性的2、樂於傾聽3、具體化4、尊重下級5、全面地反饋6、建設性的7、不要過多地強調員工的缺點。
四、培訓與開發
培訓與開發:組織通過學習、訓導的手段,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和潛能發揮,最大限度的使員工的個人素質與工作需求相匹配,進行促進員工現在和將來的工作績效的提高。其中: 培訓的定義:培訓是給新員工或現有員工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
開發的定義:開發主要是指管理開發,指一切通過傳授知識、轉變觀念或提高技能來改善當前或未來管理工作績效的活動。 培訓與開發的主要目的:1、提高工作績效水平,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2、增強組織或個人的應變和適應能力。3、提高和增強組織企業員工對組織的認同和歸屬。 企業培訓與開發工作的特性:1、培訓的經常性2、培訓的超前性3、培訓效果的後延性
。培訓需求分析: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包括:1、組織的人力資源需求分析2、組織的效率分析3、組織文化的分析
。人員培訓需求分析包括:1、人員的能力、素質和技能分析2、針對工作績效的評價
培訓的方法:1、講授法2、操作示範法3、案例研討法等
五、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的定義:是指員工為企業提供勞動而得到的各種貨幣與實物報酬的總和。其中: 薪酬福利制度制訂的步驟:1、制定薪酬策略2、工作分析3、薪酬調查4、薪酬結構設計5、薪酬分級和定薪6、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薪酬結構的定義:是指一個企業的組織機構中各項職位相對價值及其對應的實付薪酬間保持著什麼樣的關系。 影響薪酬設定的因素:一、內部因素1、企業的經營性質與內容2、企業的組織文化3、企業的支付能力4、員工崗位。二、外部因素1、社會意識2、當地生活水平3、國家政策法規4、人力資源市場狀況。 崗位評價:崗位評價是一種系統地評議每一崗位在單位內部工資結構中所佔地位的方法手段。 崗位評價的原則:1、系統原則2、實用性原則3、標准化原則4、能級對應原則5、優化原則, 崗位評價五要素:1、勞動責任2、勞動技能3、勞動心理4、勞動強度5、勞動環境 崗位評價的指標及其分類:崗位評價共分24個指標,按照指標的性質和評價方法的不同,可分為:1、評定指標,即勞動技能和勞動責任及勞動心理工14個指標2、測定指標,即勞動強度和勞動環境共10個指標。 崗位評價的方法主要有:1、排列法2、分類法3、評分法4、因素比較法
。崗位評價標準的定義:是指有關部門對崗位評價的方法、指標及指標體系等方面所作的統一規定。
6、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其中: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勞動合同訂立的原則:平等自願,協商一致。 無效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以及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屬無效的勞動合同。 試用期的定義: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為互相了解、選擇而約定得不超過六個月的考察期。 勞動合同具備的條款:1、勞動合同期限2、工作內容3、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4、勞動報酬5、勞動紀律6、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7、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期限的分類: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合同的變更: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由於情況發生變化,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對勞動合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補充。未變更部分繼續有效。 勞動合同的終止的定義:勞動合同期滿或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終止。 勞動合同的續訂: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續訂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訂立後尚未全部履行前,由於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中斷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 集體合同的定義:集體合同是工會(或職工代表)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條件等問題,經協商談判訂立的書面協議。 集體合同的內容:1、勞動條件標准規范部分。2、過渡性規定。3、集體合同文本本身的規定。 集體合同生效: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勞動合同文本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生效。 集體合同爭議:因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不能自行協商解決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爭議協調處理機構書面提出協商處理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勞動行政部門認為必要時可視情況進行協調處理。 勞動爭議的定義: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因實行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而放聲的糾紛。 勞動爭議的范圍:1、因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放聲的爭議。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社會保險和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而發生的爭議。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4、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本單位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之間、個體工商戶與幫工、學徒之間發生的爭議。5、法律法規規定的應依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處理機構有: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2、勞動仲裁委員會3、人民法院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在本單位內部設立的機構,是專門處理與本單位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的群眾性組織。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組成:1、職工代表2、用人單位代表3、用人單位工會代表。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機構。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也擔負著處理勞動爭議的任務。
⑷ 簡述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
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
(1)職務分析與設計。對企業各個工作職位的性質、結構、責任、流程,以及勝任該職位工作人員的素質,知識、技能等,在調查分析所獲取相關信息的基礎上,編寫出職務說明書和崗位規范等人事管理文件。
(2)人力資源規劃。把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轉化為中長期目標、計劃和政策措施,包括對人力資源現狀分析、未來人員供需預測與平衡,確保企業在需要時能獲得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3)員工招聘與選拔。根據人力資源規劃和工作分析的要求,為企業招聘、選拔所需要人力資源並錄用安排到一定崗位上。
(4)績效考評。對員工在一定時間內對企業的貢獻和工作中取得的績效進行考核和評價,及時做出反饋,以便提高和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並為員工培訓、晉升、計酬等人事決策提供依據。
(5)薪酬管理。包括對基本薪酬、績效薪酬、獎金、津貼以及福利等薪酬結構的設計與管理,以激勵員工更加努力的為企業工作。
(6)員工激勵。採用激勵理論和方法,對員工的各種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滿足或限制,引起員工心理狀況的變化,以激發員工向企業所期望的目標而努力。
(7)培訓與開發。通過培訓提高員工個人、群體和整個企業的知識、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績效,進一步開發員工的智力潛能,以增強人力資源的貢獻率。
(8)職業生涯規劃。鼓勵和關心員工的個人發展,幫助員工制訂個人發展規劃,以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9)人力資源會計。與財務部門合作,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開展人力資源投資成本與產出效益的核算工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與決策提供依據。
(10)勞動關系管理。協調和改善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圍,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