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用的濕法制粒方法有哪些
工業中濕法制粒常用的方法有擠壓制粒、轉動制粒、流化制粒和攪拌制粒等。
濕法制粒首先是黏合劑中的液體將葯物粉粒表面潤濕,使粉粒間產生黏著力,然後在液體架橋與外加機械力的作用下製成一定形狀和大小的顆粒的方法。經乾燥後最終以固體橋的形式固結。制粒操作使顆粒具有某種相應的目的性,以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的順利進行。如在顆粒劑、膠囊劑中顆粒是產品,制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物料的流動性、飛散性、黏附性及有利於計量准確、保護生產環境等,而且必須保證顆粒的形狀大小均勻、外形美觀等。而在片劑生產中顆粒是中間體,不僅要改善流動性以減少片劑的重量差異,而且要保證顆粒的壓縮成型性。制粒方法有多種,制粒方法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處方不僅所得制粒物的形狀、大小、強度不同,而且崩解性、溶解性也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葯效。因此,應根據所需顆粒的特性選擇適宜的制粒方法。
㈡ 顆粒劑與散劑的制備工藝有何異同
顆粒劑與散劑的制備工藝異同:制備過程:葯物 粉碎 過篩 混合 造粒 壓片如與其他組分均勻混合後直接分裝,可獲得散劑;如將混合均勻的物料進行造粒、乾燥後分裝,即可得到顆粒劑;混懸劑的穩定性問題主要是物理穩定性,它主要與混懸粒子的沉降速度、微粒的荷電與水化、絮凝與反絮凝、結晶微粒的長大、分散相的濃度和溫度等這些因素有關。
如將制備的顆粒壓縮成形,可制備成片劑;如將混合的粉末或顆粒分裝入膠囊中,可制備成膠囊劑等如片劑和膠囊劑口服後首先崩解成細顆粒狀,然後葯物分子從顆粒中溶出,葯物通過胃腸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中。顆粒劑或散劑口服後沒有崩解過程,迅速分散後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因此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較快。
制劑吸收的快慢順序一般是:散劑>顆粒劑>膠囊劑葯物本身的化學性質應穩定,在使用或貯存期間含量應符合要求;混懸劑中微粒大小根據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粒子的沉降速度應很慢,沉降後不應有結塊現象,輕搖後應迅速均勻分散;混懸劑應有一定的粘度要求;外用混懸劑應容易塗布。
㈢ 沖劑顆粒是如何製作的
沖劑製作方法一、
1、在擠出法制粒中制備軟材很關鍵,判斷方法:制軟材是擠出法制粒中最關鍵的一步,判斷標准為「手捏成團,輕按即散」或「握之成團、輕壓即散」。
2、糖粉與糊精是顆粒劑制備中常用的輔料,其與稠膏比例一般為: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為1:3:1
3、顆粒劑制備中若軟材過粘而形成團塊不易通過篩網,可採取加適量高濃度的乙醇措施解決: 軟材過軟時可酌加加葯材細粉;軟材太干而粘性不足可加適量粘合劑;軟材過粘必須降低粘度,而加高濃度的乙醇可以起到分散的作用,而加大投料量及擰緊過篩用篩網對解決該問題沒有幫助。
4、一般流化噴霧制粒制粒方法多用於無糖型及低糖型顆粒劑的制備
5、酒溶性顆粒劑一般以60%濃度的乙醇作為溶劑
6、混懸性顆粒劑的葯料處理原則錯誤的是:糖粘性成分的葯材宜粉碎成細粉
7、泡騰性顆粒劑的泡騰物料為:A+C
8、關於水溶性顆粒劑的質量要求是:含水量在5.0%以內。
9、顆粒劑對粒度的要求:不能通過1號篩和能通過4號篩的顆粒和粉末總和不得超過8.0%
10、顆粒劑溶化性的要求:可溶性顆粒劑包括水溶性和酒溶性兩種,後者熱水沖服顯然不能全部溶化。
11、我國葯典對顆粒劑裝量差異檢查有詳細規定,應怎樣檢驗:不得有1袋(或瓶)超出限度1倍。
二、
1、制粒時軟材形成團塊不易壓過篩網,原因: 軟材過粘
2、制粒時軟材通過篩網後呈疏鬆的粉粒或細粉過多, 原因:軟材太干
3、制粒時軟材易粘附或壓出的顆粒成條狀, 原因:軟材過軟
4、以葯材細粉作為輔料可用作混懸性顆粒劑的制備
5、採用水提醇沉工藝一般用作水溶性顆粒劑的制備
6、以枸櫞酸作為輔料可用作泡騰性顆粒劑的制備
7、用酒沖服飲用的是酒溶性顆粒劑
三、
1、顆粒劑的理解正確:顆粒劑是指葯材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葯材細粉製成的乾燥顆粒狀制劑;它是在湯劑和糖漿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貯存過程呈固體乾燥狀態,含水量低,因此制劑穩定性好,而當使用時用開水(或酒)沖服,呈液體狀態,葯物高度分散在溶媒中易吸收,因此奏效快。2000版《中國葯典》一部收載中葯顆粒劑29種
2、水溶性顆粒劑在制備過程中可以採用的精製方法:水提醇沉法是較多採用的方法,但最新研究發現醇沉過程在除去雜質的同時,往往損失較大量的有效成分,因此一些新的凈化方法在不斷研究,出現了很多好的方法,這些方法中就包括高速離心法、超濾法、絮凝沉澱法、大孔吸附樹脂法等。
3、可用於顆粒劑制粒的方法:擠出制粒法是將輔料與葯物稠膏在適宜容器內混勻制軟材,通過搖擺式制粒機以擠壓方式制粒;快速攪拌制粒是固體輔料、葯物細粉與稠膏共置快速攪拌容器內,通過調整攪拌槳轉速使物料沿器壁拋起通過高速旋轉的制粒刀而制粒;流化噴霧制粒又稱沸騰制粒,是先將葯粉呈流化態,再將葯液或粘合劑以霧狀間歇噴入,使粉末被潤濕而凝結成多孔狀顆粒;干法制粒是將葯粉直接壓成薄片,再打碎成顆粒;包衣鍋滾轉制粒是先將葯粉置包衣鍋中再噴入粘合劑制粒。
4、顆粒劑制備中濕顆粒乾燥的注意事項:若乾燥濕顆粒時溫度迅速上升,將使顆粒表面乾燥過快而形成一層硬殼影響內部水分繼續蒸發,造成所謂「假干」,此外顆粒中若有糖粉驟遇高溫時會熔化而使顆粒變得堅硬,因此要逐漸升溫。
5、酒溶性顆粒劑一般採用浸漬法、滲漉法迴流法方法制備:酒溶性顆粒劑為可溶性顆粒劑,要求澄明度,煎煮法所得成分為極性很強的物質,很多不溶於一定濃度的乙醇中;水蒸氣蒸餾法是用於提取揮發油的方法。
6、酒溶性顆粒劑: 酌加冰糖以矯味;為節約葯材可將葯材粉碎成細粉充當輔料是制備混懸性顆粒劑時的原料葯處理方法。
7、泡騰性顆粒劑:有機酸與弱鹼在水中可發生中和反應,也就是說飲用時有機酸已經反應掉,起矯味作用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呈酸性,能刺激味蕾而矯味。
㈣ 西葯制顆粒的方法和技巧
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點擊次數:10 發布時間:2010-3-13 1、制軟材。 將葯物與稀釋劑(如澱粉、乳糖、蔗糖等),必要時還加入崩解劑(如澱粉、纖維素衍生物等)充分混勻,加入適量的水或其他粘合劑混合制軟材。混合可用各種類型的混合機進行。由於制粒後不能再添加崩解劑,所以選用粘合劑時要注意的是,粘合劑不應影響顆粒的崩解。可根據經驗「手握成團,輕壓即散」為准。 2、制濕顆粒。 顆粒的制備常採用擠出制粒法。將軟材用機械擠壓通過篩網,即可製得濕顆粒。除了這種傳統的過篩制粒方法外,近年來開發了許多新的制粒方法和設備應用於生產實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流化(沸騰)制粒。流化制粒可在一台機器內完成混合、制粒、乾燥,因此稱為「一步制粒法」。 3、顆粒的乾燥。 除了流化或噴霧制粒法製得的顆粒已被乾燥以外,其他方法製得的顆粒必須再用適宜的方法加以乾燥,以除去水分、防止結塊或受壓變形。常用的方法有:箱式乾燥法、流化床乾燥法等。 4、整粒與分級。 在乾燥過程中,某些顆粒可能發生粘連甚至結塊,所以必須通過整粒以製成一定粒度的均勻顆粒。一般採用過篩的方法整粒和分級。具體操作時,一般按粒度規格的上限,過一號篩,把不能通過的部分進行適當粉碎,然後再按照粒度規格的下限,過四號篩,以進行分級,除去粉末部分。 5、包衣。 為達到矯味、矯嗅、穩定、緩釋、控釋或腸溶等目的,可對顆粒劑進行包衣,一般採用薄膜衣。對於有不良嗅味的顆粒劑,可將芳香劑溶於有機溶劑後,均勻噴入干顆粒中並密閉一定時間,以免揮發損失。除用濕法制粒外,顆粒劑也可採用干法制粒、包衣機轉動制粒等方法制備。 6、質量檢查與分劑量。 將製得的顆粒進行含量檢查與粒度測定等,按劑量裝入適宜袋中。顆粒劑的貯存基本與散劑相同,但應注意均勻性,防止多組分顆粒的分層,防止吸潮。
㈤ 葯品顆粒怎麼做出來的
兄台不是要生產假葯吧?呵呵,開個玩笑
顆粒劑的制備
顆粒劑的傳統制備工藝簡介如下:
葯物的粉碎、過篩、混合操作完全與散劑的制備過程相同。
1.制軟材 將葯物與適當的稀釋劑(如澱粉、蔗糖或乳糖等)、崩解劑(如澱粉、纖維素衍生物等)充分混勻,加入適量的水或其他粘合劑制軟材,像這種大量固體粉末和少量液體的混合過程叫捏合。制軟材是傳統濕法制粒的關鍵技術,粘合劑的加入量可根據經驗「手握成團,輕壓即散」為准。由於澱粉和纖維素衍生物兼具粘合和崩解兩種作用,所以常用做顆粒劑的粘合劑。
2.制濕顆粒 顆粒的制備常採用擠出制粒法。將軟材用機械擠壓通過篩網,即可製得濕顆粒。除了這種傳統的過篩制粒方法以外,近年來開發許多新的制粒方法和設備應用於生產實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流化(沸騰)制粒,流化制粒可在一台機器內完成混合、制粒、乾燥,因此稱為「一步制粒法」。
3.顆粒的乾燥 除了流化(或噴霧制粒法)製得的顆粒已被乾燥以外,其他方法製得的顆粒必須再用適宜的方法加以乾燥,以除去水分、防止結塊或受壓變形。常用的方法有箱式乾燥法、流化床乾燥法等。
4.整粒與分級 在乾燥過程中,某些顆粒可能發生粘連,甚至結塊。因此,要對乾燥後的顆粒給予適當的整理,以使結塊、粘連的顆粒散開,獲得具有一定粒度的均勻顆粒,這就是整粒的過程。一般採用過篩的辦法整粒和分級。
5.質量檢查與分劑量 將製得的顆粒進行含量檢查與粒度測定等,按劑量裝入適宜袋中。顆粒劑的貯存基本與散劑相同,但應注意均勻性,防止多組分顆粒的分層,防止吸潮。
顆粒劑的質量檢查
顆粒劑的質量檢查,除主要含量外,中國葯典2000年版還規定了粒度、乾燥失重、溶化性以及重量差異等檢查項目。
1.外觀 顆粒應乾燥、均勻、色澤一致,無吸潮、軟化、結塊、潮解等現象。
2.粒度 除另有規定外,一般取單劑量包裝顆粒劑5包或多劑量包裝顆粒劑1包,稱重,置葯篩內輕輕篩動3分鍾,不能通過1號篩和能通過4號篩的粉末總和不得過8%。
3.乾燥失重 取供試品照葯典放法測定,除另有規定外,不得超過2.0%。
4.溶化性 取供試顆粒10g,加熱水200ml,攪拌5分鍾,可溶性顆粒應全部溶化或可允許有輕微混渾濁,但不得有焦屑等異物。混懸型顆粒劑應能混懸均勻,泡騰性顆粒劑遇水時應立即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並呈泡騰狀。
5.裝量差異 單劑量包裝的顆粒劑,其裝量差異限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4-7)。檢查方法參考葯典有關規定。
表4-7 顆粒劑裝量差異限度要求
標示裝量/g
裝量差異限度/%
1.0或1.0以下
士10.0
l.0以上至1.5
士8.0
1.5以上至6
士7.0
6以上
士5.0
6.衛生學檢查 符合要求。
顆粒劑舉例
例一: 感冒顆粒劑
【處方】 (萬袋量)
金銀花 33.4kg 大青葉 80kg 桔梗 43kg 連翹 33.4kg 蘇葉 16.7kg
甘草 12.5kg 板藍根 80kg 蘆根 33.4kg 防風 25kg
【製法】 ①連翹、蘇葉加4倍水,提取揮發油備用;②其餘7種葯材與第①項殘渣殘液混合在一起,並湊足6倍量水,浸泡30min,加熱煎煮2h;第2次加4倍量水,煎煮1.5h;第3次加2倍量水,煎煮45min;合並3次煎煮液,靜置12h,上清夜過200目篩,濾液待用;③濾液減壓蒸發濃縮至稠膏狀,停止加熱,向稠膏中加入2倍量75%乙醇液,攪勻,靜置過夜,上清液過濾,濾液待用;④濾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稠膏狀,加入5倍量的糖粉,混合均勻,加入70%乙醇少許,製成軟材,過14目尼龍篩制粒,濕顆粒於60℃乾燥,干顆粒過14目篩整粒,再過4號篩(65目)篩去細粉,在緩慢的攪拌下,將第①項揮發油和乙醇混合液(約200ml)噴入干顆粒中,並悶30min,然後分裝,密封,包裝即得。
【作用與用途】 本品為抗感冒葯。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咳嗽、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症。
【用法與用量】 沖服, 一日3次,一次1袋,開水沖服。
【規格】 10g
【貯藏】 密閉保存。
至於機器,這個就難回答了,如果只是自己弄一點吃,豆漿機就可以打了,但真的是要大生產的做葯,建議從基礎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