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熹的讀書方法
朱熹讀書法是宋朝時期著名書法家朱熹的一種閱讀方法,指讀書要按照書本的邏輯體系和學習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
1.循序漸進:指讀書要按照書本的邏輯體系和學習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朱子語類》卷八)。
2.熟讀精思:指讀書要遵循記憶與思維結合的原則。熟讀,就是要「使一書通透爛熟,都無記不起處」(《文集·答張元德》)。「使其言皆苦出於吾之口」。精思,就是要「看得是了,未可便說道是,更須反復玩味」,「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朱子語類》卷十)。
3.虛心涵詠:指讀書要仔細認真,反復研磨,反復體會。
4.切己體察:指讀書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視書外的功夫。朱熹說:「入道之門,是將自個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與己為一。」
5.著緊用力:指讀書要抖摟精神,下苦功夫,化大力氣。
6.居敬持志:指讀節要有專靜純一的心境和堅定久遠的志向。朱熹說:「今日學者不長進,只是心不在焉。」
2. 朱熹講的六則讀書方法,究竟有什麼呢
朱熹讀書,總結過六則讀書方法,後人謂之「朱子讀書六法」,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此讀書六法因為其簡易適用,故成為了歷代許多讀書人屢試不爽的讀書妙法,流傳甚廣。
著緊用力,「著緊用力」,自然是指讀書當下功夫、花力氣,但朱熹所謂下功夫,並非稍作努力的層次,而是超乎常情的努力、超乎常人的功夫。居敬持志,對於「居敬持志」,朱熹說:「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
3. 朱熹的讀書方法
不要讀死書,要多積累,多思考,多探索,正如朱熹所說的,讀書一定要學會用自己靈活的腦袋去思考。
朱熹一生熱心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在世之時,曾經整頓了一些縣學、州學,又親手創辦了同安縣學、武夷精含、考亭書院,重建了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並且還親自製定了學規,編撰了「小學」和「大學」的教材。為封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知識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學者,形成了自己的學派。
(3)朱熹的讀書方法是哪些擴展閱讀
朱子讀書法」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一、這是由朱熹的弟子對朱熹讀書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漸進,包括三層意思:
1、是讀書應該按照一定次序,前後不要顛倒;
2、是「量力所至而謹守之」;
3、是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熟讀精思即是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於思考。虛心涵泳中的「虛心」,是指讀書時要反復咀嚼,細心玩味。切己體察強調讀書必須要見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
二、著緊用力包含兩方面的意義:
1、是讀書必須抓緊時間,發憤忘食,反對悠悠然;
2、是必須精神抖擻,勇猛奮發,反對鬆鬆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強調讀書必須精神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謂「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志向,並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守。
4. 朱熹的讀書方法是什麼
朱熹的讀書方法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總結歸納「二十四字」閱讀法,該法是由「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已體察、著緊用力、須教有疑」24個字組成的方法。
1、循序漸進。即從基礎知識讀起,一本本讀通,讀時對文獻中字、詞、句、篇等要逐一弄通,在打好基礎的同時,有系統、有步驟地從低向高、從淺入深的進行閱讀。
2、虛心涵泳。即要仔細認真的閱讀,反復自我切磋、研磨、體會、切忌馬虎從事,或自以為是。(什麼是「涵泳」?「涵」,《辭海·詞語分冊》的解釋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於水中)
3、切己體察。即要結合思想、經驗、閱歷、需要,去體驗文獻中的意味,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4、熟讀精思。即要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和思考,深刻領會其要旨,使書中之話好象出於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
5、著緊用力。即要聚精會神、下苦功、花大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毫不鬆懈,刻苦用功。
6、須教有疑。即要善於提出和解決問題,學會「質疑」,閱讀要從「有疑」到「無疑」之後,才算真懂,才算掌握其實質。
他特別強調「循序而漸進」。有的人讀書性子急,一打開書就匆忙忙朝前趕。朱熹批評他們像餓漢走進飯店,見滿桌大盤小碟,飢不擇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樣讀書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著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還說:「學者觀書,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扎扎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扎實的學問。
總之,「24字法」,是一種精讀方法,對於當今社會興起的讀書活動,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大的參考。
5. 朱熹的讀書方法
朱熹的讀書方法
朱熹是南宋時時的理學大師,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份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可說是孔子之後影響最大的儒學思想家,他以畢生的精力研習和注釋傳統經典,尤其在四書的注釋和詮釋方面更是苦心孤詣。他對讀書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見解,他死後,弟子們將他的讀書方法和經驗歸納成六條,稱朱子讀書法,可作為今人讀書的借鏡。
一、循序漸進: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逺。先讀的未懂,就不要讀後面的,有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朱熹曰:「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
二、熟讀精思:讀書不可貪多,不可急於求成,要熟讀精思。學習與理解要結合,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深刻領會所讀之書的見解。
三、虛心涵泳:此種讀書法要求不預設立埸,不自滿自足, *** 鑿附會,朱熹曰:「觀書但當虛心平氣,以徐觀義理之所在。如其可取,雖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廢。如有可疑,雖或傳以為聖人之言,亦須更加慎思,讀書要仔細認真,反復研磨,深刻體會,切忌走馬看花和浮光掠影。」
四、切己體察:讀書要結合自己的思想、經驗、從書外去體察書中之味。朱熹曰:「讀書不可只專就紙上求理義,須反復就自家身上推究。此種讀書法,要求自身體察,自信不疑。否則人雲亦雲是不會有見地的。
五、著緊用力:朱熹認為讀書是一件費心費力的苦差事,只有勤苦認真,才能有所收獲。讀書要寢食俱廢,不解不休。讀書如船行水上,若不奮力劃行,可能前功盡棄。
六、居敬持志: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除遵循這六條讀書方法,朱熹讀書時的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缺一不可。
其實讀書的方法豈只一種,可說各人有各人的讀書方法。如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諸葛亮的「觀其大略」朱熹的「讀書六法」。所以多看看別人的讀書方法,加以吸收,再融化成自己的讀書方法,自然會得到讀書的成效和樂趣。朱熹告誡年青人求學問應即時,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
我們再來看看朱喜的「觀書有感」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說明讀書的心情與啟示。聰明人往往能吸收別人的教訓與經驗,我們讀書時,一定要多體會這兩首詩的涵義啊!
觀感之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這半畝大的方形水塘,好像一面開展的明鏡,天光和雲彩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在水波中浮動盪漾著。想問方塘,為何能夠這清澈呢?原來是因為有源源的活水,不斷的流注進來呀!
他以「半畝方塘」比喻「寸心」;「一鑒」則將寸心轉喻為「明鏡」;而「開」則喻疑處豁然明白;心靈澄澈,是因為讀書窮理明聖賢之意。
這是從字面上來欣賞這首詩,它自有更深一層的含意,他用水的所以能保持清澈,是由於不斷有源頭的活水注入,來比喻人的求學也要每天有新的吸收,新的體會穎悟,才能使你不斷地進步!這就是心靈上的活水。但學習仍須有一定的方向,所以強調「源頭」,假如連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那再多的學問也是無用的。
觀感之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天夜裡江邊春水大漲,那艘巨大的船艦隨水波漲高,就像一根羽毛那麼輕。從前浪費許多力氣也不能移動它,而今卻能在水中自在地行動。
這首詩借泛舟來說明,水大的時候,再大的船也可以自在飄移,水深不夠,再大的力氣也無法使船移動。這說明讀書是要有方法的。沒有正確的方法,再努力、再苦讀,也將事倍功半,就像大船在淺水之中,無法前行。「朱子讀書法」是讀書的原則,原則不變,方法是可以求新的,每個同學可以根據這個讀書原則,尋找出一種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有了正確的讀書方法,再困難的問題,也能一一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