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的基本類型有: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任務驅動法、參觀教學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② 研討形式有哪些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觀察法 依.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貳.觀察法的步驟:觀察法的實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之一就是進行觀察研究的設計,此步驟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依)作大略調查和試探性觀察。 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於搜集材料,而在於掌握基本情況,以便能正確地計劃整個觀察過程。例如:要觀察某一教師的教學工作,便應當預先到學校大致了解這位教師的工作情況,學生的情況,有關的環境和條件等等。這可以通過跟教師和學校領導人談話,查閱一些有關的材料,如教案、教學日記、學生作業等,以及聽課等方式進行。 (貳)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考慮弄清楚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材料和條件,然後作明確的規定。如果這規定不明確,觀察便不能集中,結果就不能深入。觀察不能有幾個中心,范圍不能太廣,全部觀察要圍繞一個中心進行。如果必須要觀察幾個中心,那就採取小組觀察,分工合作。 (三)確定觀察對象 一是確定擬觀察的的總體范圍
③ 討論的方法有哪幾種
分類討論法 控制變數法 假設法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啦……
④ 請教一種討論方法
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出自"頭腦風暴"一詞。所謂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學上的用語,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錯亂狀態而言的,如今轉而為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其目的在於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在群體決策中,由於群體成員心理相互作用影響,易屈於權威或大多數人意見,形成所謂的「群體思維」。群體思維削弱了群體的批判精神和創造力,損害了決策的質量。為了保證群體決策的創造性,提高決策質量,管理上發展了一系列改善群體決策的方法,頭腦風暴法是較為典型的一個。
採用頭腦風暴法組織群體決策時,主持者以明確的方式向所有參與者闡明問題,說明會議的規則,盡力創造在融洽輕松的會議氣氛。一般不發表意見,以免影響會議的自由氣氛。
激發機理
頭腦風暴何以能激發創新思維?根據A·F·奧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聯想反應
聯想是產生新觀念的基本過程。在集體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每提出一個新的觀念,都能引發他人的聯想。相繼產生一連串的新觀念,產生連鎖反應,形成新觀念堆,為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熱情感染
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集體討論問題能激發人的熱情。人人自由發言、相互影響、相互感染,能形成熱潮,突破固有觀念的束縛,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性地思維能力。
競爭意識
在有競爭意識情況下,人人爭先恐後,競相發言,不斷地開動思維機器,力求有獨到見解,新奇觀念。心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人類有爭強好勝心理,在有競爭意識的情況下,人的心理活動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個人慾望
在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過程中,個人的慾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擾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頭腦風暴法有一條原則,不得批評倉促的發言,甚至不許有任何懷疑的表情、動作、神色。這就能使每個人暢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觀念。
⑤ 組織大家一起參與就一個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的方式有哪些例如:培訓、交流會等
時間短可以進行頭腦風暴、無領導小組討論等等 或是會議 會議是人們為了解決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於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它往往伴隨著一定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作為會展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型會議特別是國際性會議在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市政建設、創造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會議是人們為了解決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於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它往往伴隨著一定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作為會展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型會議特別是國際性會議在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市政建設、創造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⑴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事情的集會:全體~ㄧ廠務~ㄧ工作~。
⑵一種經常商討並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ㄧ部長~。
⑶網路用語,指一種軟體,能使許多用戶參加進去,以半公開書面形式交談,這種交談可以是實時的(如在IRC頻道中)也可以是非實時的(如在Usenet新聞組中)。
2簡介
所謂會議,是指人們懷著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進行信息交流或聚會、商討的活動。一次會議的利益主體主要有主辦者、承辦者和與會者(許多時候還有演講人),其主要內容是與會者之間進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
現代會議早已超出了單一的政府會議的格局,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很多都是直接帶有商業目的並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如各種高峰論壇、專家培訓會議等。會議的一般操作原理為:會議的主辦者制訂舉辦會議的計劃並委託給承辦者,承辦者(可以是專業會議組織者即PC0、公司的會議與獎勵旅行部等)將圍繞既定的主題進行精心設計,並在市場上聯系會議的買家(即目標與會者,)、相關人員(如政府官員、演講嘉賓等)及舉辦場所,最後自己接待會議,或將業務分包給會務公司。
國際會議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會議。國際上對國際會議認定的權威組織主要有ICCA和UIA等,由於每個組織所規定的標准有所不同,會造成認定或統計上的偏差,因此,對這些組織標準的明確劃分是研究國際會議發展趨勢的前提。 誠心為你解答,給個好評吧親,謝謝啦
⑥ 什麼是研討法
所謂研討法是指由指導教師有效的組織研習人員以團體的方式對工作中的課題或問題進行講座並得出共同的結論,由此讓研習人員在講座過程互相交流、啟發,以提高研習人員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教育方法。以講座作教學方式的歷史淵源已無從查考,但在今天,它作為一種企業培訓員工的教育方法,以其顯著的培訓效果在實際應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與授課法並稱職業培訓兩大培訓法。
須知,一個人的知識總是有限的,雖然今天提倡通才,通則通矣,但個人力量畢竟勢單力薄,始終趕不上有組織的群體力量。"集思廣益"是講座法的基礎,只有收集眾人之智慧,並相互激發,才可達到1+1>2的創造性效果。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研討法並不注重知識的傳播,其重點目標為意識的培養,靈感的激發。若想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討論法還是應與多種教學方式綜合使用。討論方式有很多種,最常用的有課題討論法、對立式討論法和民主討論法三種,其餘的方法也應根據實際合理選用。在下面的敘述中,我們辦是對基本方法進行大概的介紹,真正選用時不受應本書條款的限制。所謂對立式討論法是指將研習人員分為意見對立的兩組,針對某一命題進行討論的一種討論法,即日常生活中的辯論,一般要求對立的兩組人數相等,發表意見時間相同。這種討論法通過辯論的方式,讓雙方保持對立的意見,可讓研習人員在針鋒相對的辯論中練習自己的洞察力、分析力和說服能力。
⑦ 談話法和討論法是什麼
談話法是教師通過和學生相互交談來進行教學的方法,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發表意見而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方法。這兩種方法不是使學生從不知到知,而是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去獲得新的知識。因此,從學習的心理機制看,談話法和討論法都是屬於探究性的。它們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談話法適用於所有年級,但低年級用得比較多。它一般用於檢查學生的知識,復習和鞏固舊知識,也用於講授新課。教師做演示實驗時,為了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常用談話法與之配合。
運用談話法首先要求教師作充分准備,擬好談話提綱。所提問題要有啟發性。如果是通過一組問題來引導學生概括出某個科學的結論,則各問題之間應有嚴密的邏輯順序。其次,要面向全體學生發問。給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提問對象要普遍,並要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即所提問題的難度應與答問學生的水平相當。
討論法常用於高年級,因運用這種方法要求學生應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獨立思考能力。
運用討論法首先要求教師提前布置討論題,明確對討論的要求,指導學生復習有關知識,搜集資料,寫好發言提綱。其次,要求教師組織好討論,鼓勵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相互切磋,並注意使討論能圍繞中心,緊扣主題。討論結束後,教師要做好總結,提出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供學生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