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年級上冊古人談讀書三個古人讀書的方法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古人談讀書》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古人談讀書的方法和益處,告訴我們要從小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道理。
《古人談讀書》選取了春秋經典著作《論語》和宋代大學者朱熹關於讀書、學習的言論,闡述了孔子及其弟子以及朱熹對讀書的態度和方法,緊密契合了本單元「讀書明智」這一人文主題,告訴了我們讀書的態度和方法。
(1)古人的讀書方法有哪些有什麼啟發擴展閱讀:
《古人談讀書》由三則文言文組成,記錄了古人有關讀書、學習的言論。
1、第一則選自《論語》,是孔子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三句話。第一句寫要聰敏勤學,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第二句寫要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學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
第三句是說孔子自己讀書的時候多記多背,學習不知滿足,教誨他人不知疲倦。
2、第二則選自朱熹《童蒙須知》(一作《訓學齋規》),告訴我們讀書要心想、眼看、口誦。「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會看得仔細,也會讀得正確並記憶猶新。
文中「常」和「急」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的常用義不太一樣,「常」是曾經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緊的意思。
3、第三則選自《曾國藩家書致諸弟》,告訴我們:讀書首先要立下志向,這樣才能不甘落後;其次要有見識、有見地,知道學海無涯,才不會容易滿足;最後還要有恆心,只要持之以恆,就沒有完不成的事。
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學有所成。「蓋」是用在句首的語氣詞,「斷」在這里是「一定、絕對」的意思。「河伯觀海」的典故出自《莊子秋水》,說的是河神河伯從自以為了不得,到認識到自己目光短淺、缺乏見識的故事。這里用河伯觀海和井蛙窺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❷ 名家的讀書方法啟發
1、現代名人談讀書方法
世界上許多名人之所以成功,與他們善於讀書有關。讀書有成效,不僅取決於讀什麼,而且決定於怎樣讀。以下選擇現代名人讀書方法6例,介紹如下:
魯迅的「跳讀」法:
魯迅先生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這種方法是對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讀書方法的進一步發揮。它的好處是可以由此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體理解和最重要的內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華羅庚的「厚薄」法:
華羅庚主張: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說,讀書要扎扎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系,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白壽彝的「研讀」法: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認為,「讀書之讀,似應理解為書法家讀貼讀碑之讀,畫家讀畫之讀,而不是一般的閱覽或誦習。」
馮亦代說:「我在看書時,每逢看到好處,不免自己的身心也進入書中的『角色』。好像演員在舞台上演戲,演到好處,不由得為所飾劇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2、名人讀書法
孔丘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韓愈的「提要鉤玄法」:「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鉤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結合,中外結合,變為我的。」
陶鑄的「細嚼慢咽法」:「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
謝覺哉的「擠鑽法」:「沒有時間,擠;學不進去,鑽。」
鄧拓的「積累法」:「古今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
巴金的「苦學法」:「苦學能夠戰勝一切。學問的宮殿不分貧富都可以進去。」
趙樹理的「淘金法」:「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
華羅庚的「厚薄法」:「書由厚變薄是閱讀能力提高的標志。」
冰心的「創新法」:「讀書恨與古人同。」
李準的「先濃後淡法」:「先濃後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雜七雜八法」:「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比較活躍。」
陳善的「出入法」:「既能夠鑽進去,又能跳出來。」
魯迅讀書,彌漫開放,精騖八極,而善於收束聚集。他對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領略重於資料的積累。觀其鈔古碑,可知心情之郁積;觀其日記購書單,於美術史之覃思精研,開掘之深,涉足之廣,即令專業美術史家,也當咋舌斂手。他的知識藤蔓構架遷延廣大,思想之停蓄因此穩當厚重。那的確是一種彌漫,不是揚琴的顆粒狀,不是提琴的收束,而是像手風琴一樣的彌漫。
錢鍾書讀書,精銳挺進,浩瀚淵深。量大如重巒疊嶂,山高水長。其氣勢如鷹擊長空,縱橫裕如,略無阻礙;其全面性如綜合部隊,兵種齊全,方法現代,周密而充滿活力。他是錯位文化的整形大師,是五千年文明史的刑偵大師。先生舊學邃密,新知深沉,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然而,即令美國國會圖書館那樣的藏書量,也「居然有那麼多錢教授不要看的書」(董橋語),可知讀書選擇的必要和重要。
董橋讀書法,則如訓練有素的別動隊,穿插自如,干練迅捷,屢有出人意表的戰果及斬獲。讀書在彼,如攻城略地,速戰速決,而建設(抽繹、概括)還要超過攻略。推敲其讀書法,但見選擇高明,如聞金石聲,顯系注重知識之再生能力;綠意盎然,大有四季常開,花香不敗的意蘊。是一種「盪漾著優越感」的讀書法。
李敖讀書姿態罕見之開放,如一碩大公園,推倒圍牆,吸納周遭風光,而自有一中心。其於知識信息、資料之吸收,則不論王子與貧兒、芝蘭與敗草、琥珀珠鑽與牛溲馬勃,俱兼收並蓄,來者不拒。他以寫代讀,讀寫一體,資料海堆山壘,然見解每為過剩信息所掩,識之者,初則驚奇,繼之也難免乏味。雖然,其食量亦如拉伯雷《巨人傳》一流人物,仍稱別開生面。
3、讀書經驗漫談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人才如林,學者如雲。他們積累了大量的學習經驗。
一、一目十行。這話大家常用,出自《粱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宋代劉克庄詩雲:「五更三點結漏,一目十行讀書。」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來形容讀書敏捷,誇張得可以接受。當今科技飛躍發展,各種書籍浩如煙海,要瀏覽大量書報,確實需要點「一目十行」的本領。
二、二分群書。清末名家梁啟超很會讀書。他把每天所要讀的書分為二類,一類是一般的、粗讀; 一類是有價值的,細讀;格言還要精讀。這種主次分明的讀書方法,使他獲益不淺。
三、利用「三餘」。三國時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導他的學生要善於利用「三餘」時間來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宋代文豪歐陽修對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說:「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當然,「三上」語有誇大,也不利於健康,不足為訓,儀以此說明抓緊一切時間是何等重要。
四、讀書「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讀書要「三到」近代胡適加了「手到」,形成了讀書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邊看、邊誦、邊寫、邊想,才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上。
五、貴在「五用」。現代偉大作家魯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個「腦到」,歸結為「五用」。特別強調,不僅要用「心」記,更要用「腦」思索,善於發現規律,提出問題,勇於創造。這種「眼、口、手、心、腦」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為顯著,成為讀書要訣。
六、學避「六蔽」。古人認為不好好學習,就會成為愚人、盪人、賊人、絞人、亂人、狂人,總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經對弟子們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七、「七焚七錄」。明代末年有個大學問家叫張溥,他的讀書法奇特,讀書時先抄一遍,再讀一遍,然後把書稿燒掉。再抄再讀再焚再抄,反復七次,直到爛熟於心,融會貫通。他苦讀成名,給自己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八、「八面受敵」。這是宋代全能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極優讀書法。他每讀一本書,有計劃地分作意義、故實、文物等幾個方面,每次鑽研一個方面,步步深入,效果顯著。東坡說:「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方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九、辨明九事。近人陳中凡鑽研古籍,造詣極深。他總結為辨明九事:「一日別真偽; 二日識途徑;三日明詁訓; 四日辨章句;五日考故實; 六日通條理; 七日治經宜知家法; 八日治史應詳察史實; 九日治諸子應知流別。」
十、十目一行。一目十行的瀏覽可以博學長識,而十目一行的專注,使人精深。清代學者陸世儀就是用了「十目一行」讀書法取得成功的。
百、百家百遍。韓愈之所以成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壇領袖,是從小就「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魯迅先生曾形象地比喻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讀百家之書,還要熟讀百遍。朱熹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蘇東坡也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學自如」。
千、日記千言。韓愈自幼苦讀,日記千言。葉奕繩談到他學習的方法說:「每讀一書……每日必十餘段,少亦六七段」。每天記千把字,是好辦法。」
萬、萬卷萬里。杜甫深有體會地談到自己的寫作經驗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漢代文史家司馬遷總結治學經驗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國有豐富的文化典籍,讀萬卷書可接受先人的間接經驗。我國地大物博,行萬里路可以壯志知情,獲得直接經驗。兩者結合,才使人的認識升華,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❸ 古人讀書的方法
古人讀書的方法有:「思問習」讀書法、「假物」讀書法、「精至」讀書法等。
1、「思問習」讀書法
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即重視思考,不懂就問,提倡經常鞏固復習。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不懂就問。讀書在於求知識,不懂又不問是求不到知識的。他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假物」讀書法
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荀子把「假物」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就是說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學習。他認為人們的天資並沒有多大差別,只要善於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就能縮短成才的時間。
3、「精至」讀書法
這是王充提出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用心專一的讀書法。王充的「精至」觀點,正是一種讀書要讀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學之「精至」。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
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❹ 古人談讀書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是在告訴我們,讀書要從粗讀到細讀,從細讀到精讀,並要反復讀,才能深入領會內容實質,從中受到啟發教育,並要模仿作者的寫作技巧,用於自己的寫作之中。
《古人談讀書》是三則關於古人讀書的言論總編,從《論語》、《訓學齋規》、《曾文正公全集》 三部文獻中總結古人讀書的方法。
(4)古人的讀書方法有哪些有什麼啟發擴展閱讀
原文
論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朱熹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曾國藩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於下等。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有恆心則必然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識、有恆,三者缺一不可。
❺ 古人總結了哪些讀書方法古人總結的讀書方法有什麼呢
1、董遇:「三餘」讀書法。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❻ 古人談讀書的啟示兩句各是什麼
應該是《古人談讀書》。
1、第一篇——《論語》
原文: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意思: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1、第二篇——[宋]朱熹
原文: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意思: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6)古人的讀書方法有哪些有什麼啟發擴展閱讀
《古人談讀書》第一篇啟示:告訴我們學習的態度: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要不恥下問,還要勤奮努力、實事求是,這樣才是真正的聰明才智。
《古人談讀書》第二篇啟示: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眼、口和心三者結合,眼要一心一意的看到,口要大聲讀到,心要專心致志地思考,這樣讀書就會事半功倍。
❼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誦
「誦」字的原意即大聲背誦。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五歲時,已經能夠背誦五經。有一天,他問老師說:「從來都稱六經,為什麼只讀五種?」老師回答:「《春秋》不足讀也。」這在當時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種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稱作「斷爛朝報」的評語中。可是黃庭堅說:「是何言也。既曰經矣,何得不讀?」據說他於是「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二、錄
「錄」就是抄書。書籍難得,靠抄書保存文本,這與記誦類似。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憶自己幼年的經歷說:「余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為什麼說「不敢稍逾約」?當時人有「三痴」的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借書與人曰痴」。意思是借書不還的事太多,所以書不可以輕易借予人。正因為如此,宋濂不敢逾約,否則再借就難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術投入使用前,古書都曾經歷過以記誦文本和抄本形式流傳的階段,記誦或抄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差錯,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輾轉流傳之中變得差異極大。
這種情況即使在印刷書籍出現之後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據的底本原有差異,二是刻板印刷過程中又可能出現新的錯誤。所以古人讀書,在誦、錄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對,以便盡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確性。
四、疑
「疑」是指一種積極追問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許衡,就最喜歡善於「疑」的學生。他的傳記有曰:「諸生或有疑問,則為之喜見顏面。因語之曰:『書中無疑,能以為有疑;有疑,能使之無疑。學斯有得矣』。」不過,這個意思並非他自己的發明,比他早一點的朱熹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
五、入味
所謂「入味」,是我從古人的以下這些話中間概括出來的一個說法:「讀書須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朱熹);「弄書冊而游息時,書味猶在胸中」(黃庭堅);「睡余書味在胸中」(陸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說讀書「當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實著體驗……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頤所說:「讀書當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❽ 古人談讀書的啟發有哪些
古人談讀書的啟發有讀書要從粗讀到細讀,從細讀到精讀,並要反復讀,才能深入領會內容實質,從中受到啟發教育,並要模仿作者的寫作技巧,用於自己的寫作之中。
《古人談讀書》是三則關於古人讀書的言論總編,從《論語》、《訓學齋規》、《曾文正公全集》 三部文獻中總結古人讀書的方法。
讀書的啟發
本課中的長句子比較多,學生讀起來有些困難。於是,我讓學生先藉助注釋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讀文言文,注意斷句。遇到難讀的,適時范讀,再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這樣斷句的理由,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讀好了長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句話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鼓勵學生結合注釋或者上下文先猜一猜,再和同學、老師交流,理解意思的時候,結合整句話來理解。
然後我來說大意,學生讀背對應的文言文,這樣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加強記憶,達到熟讀成誦。教學完三則文言文後,我結合課後第三題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談一談學習本課的收獲和啟發,引導學生梳理總結這篇文言文所提到的讀書方法和讀書態度。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閱讀經驗,思考古人的讀書態度和方法對自己的啟發,談一談自己平時有沒有做到這三點。這個環節我只是作為一個學習的夥伴參與其中,引導學生積極分享讀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