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蘭花樹怎麼種
白蘭花的養殖方法
一、用土
1、家庭盆栽白蘭花,應選擇疏鬆、透氣性強且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土壤栽培。 2、通常選用透氣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較多的塑料盆。 3、盆內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顆粒狀土壤,以利滲水透氣。 二、澆水
澆水是否得當是養護好白蘭花的關鍵。但又因根系肉質,怕積水,又不耐干。白蘭花不應澆水過勤、過量。正確的澆水方法應是:一次性將盆內的土壤濕潤透,盆內的土壤微干時則不必澆水。切記不要天天澆水,但可以經常地用小噴壺給葉片上噴噴水。
1、春季出房澆透水1次,以後隔天澆1次透水;
2、夏季,應每月不少於澆三四次透水(外加葉片上噴水),早晚各1次,太乾旱須噴葉面水;。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只要看見白蘭花的葉子下垂,就該澆水。
3、秋季每月澆兩三次透水,秋季2-3天1次;
4、冬季里每月澆一兩次透水。冬季扣水,只要盆土稍濕潤即可;雨後及時倒去積水。 三、栽培、繁殖和修剪、換盆
白蘭花一年抽發新梢3次。一般情況下,第一次在2月下旬,第二次在6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上旬。由於每次萌發後就邊生長邊開花,以至花期長達150天之久
1、白蘭花枝條不多,除枯枝、病蟲枝和擾亂樹形的枝外,一般不需修剪。花謝後如不留種,應將果剪除,以免消耗養分。
2、盆栽白蘭花要選擇適宜的高度,用修剪刀剪去頂芽及剪短部分側枝。頂芽剪掉後以利於多長側枝,多長花蕾多開花。
3、換盆根據白蘭花的樹冠大小和樹齡的年限長短而更換大小適當的盆、缸,以利於植株生長旺盛。通常2-3年換盆1次,在穀雨過後換盆較好,並增添疏鬆肥土。操作時應等盆土略干,將盆(缸)慢慢傾斜(或倒過來),一手托住盆,一手抓牢植株,將白蘭花倒出移入新盆內。新盆(缸)內應事先墊上少量的疏鬆土壤,隨即澆透水,栽植穩定即可。
4、盆栽白蘭花,可行蟠扎處理,即在四月發芽後,隨著新梢的生長,隨時進行蟠扎,紮成彎曲姿態,限制主幹拔高。又因玉蘭是深根系,久居盆中,容易長勢衰弱,故花謝後應修理主根,下地培植,於花前再上盆,這樣才能花繁、花艷。 四、施肥
花前應有充足的水份和肥料,以促其花大香濃。薄肥勤施,以餅肥為好。
1、在白蘭花生長的旺盛時期(通常是每年的五六月或七八月),應每半個月左右給白蘭花施一次花肥,或在20天左右施少許的氮、磷、鉀復合肥,每次2克至6克。花期增施磷肥2-3次(在抽新芽後開始至6月,每3-4天澆1次肥水,7-9月每5-6天澆1次肥水,施幾次肥以後應停施1次。)
具體操作是:先用小鐵鏟將盆內土劃幾道縱、橫小溝,然後將肥慢慢撒入溝內,再用盆內的表土蓋上後,澆點水。使肥料隨每次澆水而逐漸滲透到植株的根部,切不可把肥料直接撒到根部,以免因根部周圍的土壤肥效過重而造成「燒根」。
2、冬季不施肥。
五、常見病害:
白蘭花通常情況下會出現斑葉病、腐菌病、蚜蟲病等。出現蚜蟲為害,可直接捕捉消滅。對出現病菌狀的葉片,可用稀釋後的多菌靈、甲胺靈葯液噴霧滅菌。 六、環境、光照及防寒越冬
白蘭花性喜溫暖、濕潤,宜通風良好,有充分日照,怕寒冷,忌潮濕,既不喜蔭蔽,又不耐日灼。
1、每年的3月至4月,將栽有白蘭花的盆、缸移出室外,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即可。
2、夏季氣溫高,應酌情選用遮陽網或搭個簡易的蔭棚,使白蘭花既能照射到上午的太陽,又能避開夏季下午的強光照射(以免因暴曬而灼傷枝、葉)。
3、每當遇到秋季連綿細雨或夏季大雨時,應提前將盆、缸放置在避雨處,以免因積水過多而爛根。
4、冬季應選擇在陽光能照射到,且密封性較好的室內放置。為防止凍傷根部,還應將栽植白蘭花的盆、缸用塑料膜包裹。
5不耐寒,除華南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均要在冬季進房養護,最低室溫應保持5℃以上,出房時間在清明至穀雨為宜。
❷ 怎麼自己種棉花
步驟如下:
1、首先要挑選棉花的品種,有些棉花產量高,但是棉質不好,有些棉質好,但是產量低,挑選好你自己要種植的品種。
(2)綿里藏針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1、抓全苗
缺苗的地方應盡早採取措施:將同時播種的預備苗盡早移入缺苗處,移苗越早緩苗期越短,恢復正常生長越快,越能縮小與其它苗的差別。沒有預備苗時,應盡可能移行間的多餘苗,時間越早越好。如果沒種預備苗,行間又無多餘苗而且缺苗較多時,應盡早補種。對缺苗處的移苗或補種要適當稀疏,做到缺2補1,缺3補2,缺4補3。
2、中耕鬆土
對露地行早中耕鬆土能盡早消除播種時機械行走和人員踩踏形成的板結,能降低土壤濕度減輕苗期病害,能提高地溫促進棉苗早發育。在每次降雨過後要適時中耕鬆土,使土壤疏鬆層保持疏鬆,土壤溫度、空氣、水分、養分得到較好調節,促進根系生長快、扎的深、分布廣,成為發達的根系,增強吸收水分、養分和抵抗外界不良條件的能力,實現壯苗早發。露地行中耕深度以8~10cm為宜,中耕次數不宜過勤,經常保持地面無雜草、不板結、表土較為疏鬆即可。
3、早防病
棉花在現蕾之前所發生的病害統稱為苗期病害,這個時期營養面積較小,根系尚不發達,在遇到低溫陰雨天氣時,病菌極易感染,輕者棉苗生長弱小,重者造成大面積死苗。從歷年發病情況看,立枯病、炭疽病、紅腐等最為突出,這些病種發病早、傳播快、危害重,必須高度預防。在防苗病方面要突出一個「早」字和一個「防」字。所謂早,就是在未發病之前實行噴葯。
「防」字當頭,就是體現出防病不見病,要有防的意識才能在「早」字上體現出主動性。如果等到見病後治病,會加大防治成本、費工多、弱苗多、易早衰、影響最終產量。
三片真葉之前噴葯不少於兩次,第一次是在齊苗時,噴灑80%乙蒜素,兌成2000倍溶液噴霧,第二次是在1~2片真葉期間,用70%惡霉靈3500倍液噴霧。氣溫變化較大時,應噴灑營養壯苗的葯劑,如天豐素、碩豐481、豐收素、天達2116壯苗靈、福施壯等。
❸ 正確使用棉花籽放在花盆裡的方法
棉花籽播種前半月先進行曬種,然後在4月20日左右地溫穩定通過16C時播種為宜。
播種時的深度控制在3-4厘米,另外播種的地塊一定要保證平整、表土細碎無大塊、干凈無雜物。
棉花出苗之後,注意追施沃葉水溶肥系列產品。
❹ 植物的播種方法有哪些bn
1、自體傳播
所謂的自體傳播,就是靠植物體本身傳播,並不依賴其他的傳播媒介。果實或種子本身具有重量,成熟後,果實或種子會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例如毛柿及大葉山欖;而有些蒴果及角果,果實成熟開裂之際會產生彈射的力量,將種子彈射出去,例如烏心石。自體傳播種子的散布距離有限,但部份自體傳播的種子,在掉落地面後,會有二次傳播的現象發生,鳥類、螞蟻、哺乳動物都是可能的二次傳播者。
2、靠水來傳播
生長在水邊的植物,通常會藉著水力來傳播種子。椰子:靠水來傳播,椰子成熟以後,椰果落到海里便隨海水漂到遠方。睡蓮:睡蓮的果實成熟後沉入水底。果皮腐爛後,包有海綿狀外種皮的種子就會浮起來,漂到其它地方。
3、靠小鳥或其他動物來傳播
櫻桃、野葡萄、野山參、鬼針草、雀榕、車前草:靠小鳥或其他動物把種子吃進肚子,由於消化不掉,便隨糞便排出來傳播到四面八方;或果實黏在衣服或褲子上,或藉由黏附在其他動物的身上,被帶到其他地方。松子:是靠松鼠儲存過冬糧食時帶走的。
4、靠風來傳播
有些種子或果實會長毛,風一吹就會飄到較遠的地方例如蒲公英、黑板樹、昭和草、紅皮柳等是靠柳絮的飛揚把種子傳播到遠處去的。
5、利用彈力來傳播
若成熟的果實輕輕一碰,果實就會裂開,借著果皮反卷的彈力將種子彈出,這是機械傳播種子的方法。例如非洲鳳仙、羊蹄甲、洋紫荊等。還有許多的豆類植物都是利用彈力來傳播種子的。
❺ 請教棉花花卉的種植方法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小時候還跟著家裡人去地里摘棉花,現在上大學了沒時間去了,我總結了一下,答題就這個樣子種棉花這個活,無論將「種」理解為狹義的「播種」抑或理解為廣義的「種植」,都是一件很麻煩而很辛苦的事。我沒有見過大面積種植的棉花如何耕種到採摘,而就小家小戶的小農經濟條件下,棉花種植幾乎無法以機械作業,只能靠手工勞動,便是將每畝萬株左右的棉花植株,從種到收每株要撫摸過十遍以上,才是一年的收獲。
春天的耕種,從耕地到施加底肥,再到耙平,棉花地與其他作物無異;由於保溫和保濕方面的需要,在耙平後先以井水澆過,等稍干後,鋪上地膜。鋪膜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兩個人拖了地膜卷前行一段,拉直,壓平,再由另外兩人從兩邊將地膜邊緣都壓進土裡去;遇了刮風的日子,風將地膜颳得嘩啦啦響,一不小心便扯破了,便要搶著時間壓好。
然後,便是破膜播種了:先以一個專門的工具,在地膜上以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的距離鑿出小洞來,再將棉籽在每個小洞中放進七八粒(因為棉花苗的生命力較弱,放少了無法出來),再在後面以沙土將那些小洞填起。說時這么簡單,做來便不是那麼容易了,這是要在五月的太陽下,站著鑿洞、彎腰放籽、蹲下填土,每畝地要如此機械重復一萬次;而那鑿洞要不偏不倚正好在那個位置,放籽要不多不少便正好七八個,填土要不深不淺正好鼓起個小包,哪一步操作不當都會導致無法出苗。一天下來,腰酸背疼,躺到炕上都累得睡不著覺。
而這樣的操作,還不一定能保證出苗。遇了天氣晴好的日子,在種下去六七天後,便有小苗開始出土;但它們常是不能直直地破土而出,卻常會鑽到比較松軟的地膜下去。而太陽一出,地膜下的幼苗便會被燙死;所以,每天早上早早起來便要去放苗,在黎明的模糊中到初露的微熹中,目不轉睛地掃過一行一行的地膜,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將地膜下的幼苗扶出地面來。而出苗總是不夠齊整,往往一畝地的一萬株棉花苗,總要四五遍才能完全放出來。以上的程序是假設天氣晴好,而如果陰雨連綿數日,種到地里的棉花籽都會霉爛,而又須從破膜播種的程序開始重復;等出苗了如果再遇了沙塵暴,剛出土的幼苗便會被扭斷脖子,而又無法復生,也須從破膜播種的程序重復。遇了天氣不好的年份,往往要種三四遍,每畝一萬株,僅在種的階段便要數上十幾遍了。
以上所講,僅為狹義的種棉花,即為播種。再往後去,至少還須以下工序:間(讀四聲,是由稠而稀的意思)苗,如前所述,因棉花的出苗能力差,每株需同時種下七八個籽去方能出土,而出來了,又須將多餘的再一一拔去;脫褲腿,這是一個通俗而形象的說法,是在棉花長出幾排葉子時,將最下面的一對老葉子掐去,這樣棉花才能茁壯成長;掐油條,便是將棉花植株上除去主幹外旁生的枝條掐去,以保證其長直長高;打頭,是在棉花長到一定高度時,為防止其只長高而不結桃,便將其頂端掐去;噴葯,是在打頭的同時噴上矮壯素等葯物,使棉花不再長高而專心結桃。而其間的除蟲、拔草等工作,自不再贅述。
到了九月中,棉花開始綻放,便到最後一道採摘工序了。而這採摘,是種棉花的一場持久戰,時間長而任務重。一般棉花會從九月中旬到十一二月陸續開放,而便是到了臘月,植株已經枯乾的棉花經太陽一曬還會破殼而出;摘棉花便也要跟了棉花的一茬又一茬開放,隨開隨摘,而現開了的,又馬上便須摘下,否則一經雨淋,棉花便變了品質。摘棉花是一項精細活,因棉花開在植株從低到高的不同位置,所以有些需要半彎腰摘下,而有些又需要蹲低伏身才能摘下了。而且,摘棉花時又不便戴上手套,在九月摘頭花時尚且好辦,最多便是早上的露水淋壞了手指;而到了十月,棉葉棉枝已經乾枯,為了不弄臟棉花,便要小心地探手進去摘下,往往會被枯枝將手指戳破,而再往後去便磨成老繭了;到了十一二月如果還有要摘的棉花,刺骨的寒風往往又會把滿手的老繭吹裂,淌出血來還怕染臟了棉花。實在摘不出的「鐵殼」,便將棉桃摘回家去,坐在冬日的太陽里,以裂口累累的雙手一一掰開。
❻ 綿里藏針 這個成語的「綿」為什麼不能換成「棉」
綿里藏針是說的絲綿里藏著針
比喻柔中有剛
所以是綿不是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