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寫好文獻綜述
第一步:概括歸納
收集文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各種檢索工具,如文獻索引、文摘雜志檢索,也可利用光碟或網路進行檢索;二是從綜述性文章、專著、教科書等的參考文獻中,摘錄出有關的文獻目錄。
選擇文獻時,應由近及遠,因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參考資料,並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識和認識的現狀。首先要閱讀文獻資料的摘要和總結,以確定它與要做的研究有沒有聯系,決定是否需要將它包括在文獻綜述中。其次要根據有關的科學理論和研究的需要,對已經搜集到的文獻資料做進一步的篩選,詳細、系統地記下所評論的各個文獻中研究的問題、目標、方法、結果和結論,及其存在的問題、觀點的不足與尚未提出的問題。將相關的、類似的內容,分別歸類;對結論不一致的文獻,要對比分析,按一定的評價原則,做出是非的判斷。同時,對每一項資料的來源要註明完整的出處,不要忽略記錄參考文獻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時間、頁碼和出版單位所在城市等。
對要評論的文獻先進行概括(不是重復),然後進行分析、比較和對照,目的不是為了對以前的研究進行詳細解釋,而是確保讀者能夠領會與本研究相關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個別地和集中地對以前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進行分析和評論,這在文獻綜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學科對引用摘要的要求與期望不同雖然文獻綜述並不僅僅是摘要,但研究結果的概念化與有組織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將資料組織起來,並連到論文或研究的問題上;整合回顧的結果,摘出已知與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獻中的正反爭論;提出進一步要研究的問題。
第三步:批判
文獻綜述是否有價值,不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與知識的多少,還要看自己對文獻作者及編輯者的觀點與看法如何。
閱讀文獻時,要避免外界的影響甚至干擾,客觀地敘述和比較國內外各相關學術流派的觀點、方法、特點和取得的成效,評價其優點與不足。要根據研究的需求來做批判,注意不要給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個具有批判性的評論,必須要有精確性、自我解釋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測試研究生的評鑒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與所提出的論據,做出摘要,並提出簡要評估。
文獻綜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寫作的標准,即判定其是否為一篇好文章還要看文獻中引用的文章與評論的標准。有的台灣學者將其歸納為:代表性、顯著性、相關性、適時性和簡捷性。 第四步:建議
通常一個文獻綜述是以比較性評論的方式為主,分析兩個以上不同的思想學派、議題或者不同人所持的不同立場。在回顧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議。根據發展歷史和國內外的現狀,以及其他專業、領域可能給予本專業、領域的影響,根據在縱橫對比中發現的主流和規律,指出幾種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對其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趨勢進行預測,從而提出新的研究設想、研究內容,建議採取的具體措施、步驟和研究方案等,並說明成果的可能性等。
❷ 如何整理文獻
如何歸納整理超多的文獻❕
對於仍處於新手期的朋友們,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思路整理、歸納文獻。
1時間順序法
分析主題的歷史發展脈絡,按照時間️順序論述,適用於講述對象的發展及演變歷程的因素,或被對象影響的因素,把每一個可能的原因/結果羅列出來,分別論述,析等研究。
3「構效關系」法
適用於論述某一物質的結構、功能、應用,或一個設備的結構、功能、應用,或一個理論的釋義、作用、應用等論文p>
適用於分析某一現象、事物的起源、發展現狀、特點、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等論文研究。
5分工組合法
論文有兩個研究對象,如,物質1—物質2、現象1—現象2、物質/儀器🪘—疾病、物質—設備、物質—方法、設備—理論方法,可以先分別論述兩個研究對象❓,然後論述兩者組合後(可能的)情況❕和優勢。
6流程敘述法
按照對象工作流程、工藝步驟依次論述每一步驟的研究情況。
❸ 如何總結和整理學術文獻
總結和整理學術文獻:
輕整理,是指不對文獻分類,或者只是對文獻簡單分類。重搜索,是指利用不同的搜索工具,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文獻。在現在搜索技術已經很強大的情況下,如果利用筆記等傳統手段整理,反而容易造成條條框框。
對於一篇文獻關注太長的時間,不利於提高效率。在日常使用中,除了在文獻PDF上直接標注,我很少用其他的軟體去記錄我看過的文獻。除了文獻本身,其他還有什麼載體能夠那麼直接方便地記錄呢?所以整理文獻問題就成了。
如何快速找出那篇有我筆記的PDF文獻。以此為目的,我建立了一套以文獻PDF雲同步為基礎,輔以大量搜索工具的文獻整理方案。其實做過科研工作的人都會發現,其實真正需要把一篇文獻從頭到尾讀完的情況是很少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大批量多輪次地閱讀文獻,因為在一個項目的不同階段,哪怕是同一篇文獻,所關注的點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在項目初期,就對所有的文獻,都投入同樣的時間,閱讀同樣的深度。
勢必會浪費大量時間和做無用功。我曾經也走過文獻整理的彎路,每閱讀一篇文獻,都會在Onenote上建立一個條目,按照文獻題目,創新點,實驗過程,個人感想等分別填空。但是文獻讀的多了之後。
❹ 文獻檢索方法總結
寫論文,參考文獻必不可少。一般情況下,論文作者需要在閱讀了大量的參考文獻後再開始著手論文寫作。為了獲取文獻,掌握一定的文獻檢索方法顯得尤為必要。那麼文獻檢索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文獻檢索方法總結,供大家參考!
1.直接法
直接利用檢索工具(系統)檢索文獻信息的方法,這是文獻檢索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又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順查法
按照時間的順序,由遠及近地利用檢索系統進行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這種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課題的系統文獻,它適用於較大課題的文獻檢索。例如,已知某課題的起始年代,現在需要了解其發展的全過程,就可以用順查法從最初的年代開始,逐漸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遠,從新到舊,逆著時間的順序利用檢索工具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此法的重點是放在近期文獻上。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最快地獲得最新資料。
(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針對項目的特點,選擇有關該項目的文獻信息最可能出現或最多出現的時間段,利用檢索工具進行重點檢索的方法。
2.追溯法
不利用一般的'檢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經掌握的文獻末尾所列的參考文獻,進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種最簡便的擴大信息來源的方法。它還可以從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越來越多的相關文獻。
3.綜合法
綜合法又稱為循環法,它是把上述兩種方法加以綜合運用的方法。綜合法既要利用檢索工具進行常規檢索,又要利用文獻後所附參考文獻進行追溯檢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即先利用檢索工具(系統)檢到一批文獻,再以這些文獻末尾的參考目錄為線索進行查找,如此循環進行,直到滿足要求時為止。
對於文獻的檢索方法,論文作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必要時可以將文獻檢索方法匯合在一起。掌握了一定了檢索方法後,作者怎麼提供文獻的查全率呢?
1.檢索詞的轉換
常見的轉換是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單復數及縮寫形式,如果是動詞還有可能有不同的時態。每一個檢索詞都有可能有多種表達形式,如果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還有可能有多種翻譯方法,所以應該盡可能找全檢索詞的所有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指的是與檢索詞不是同一個意思但是有關聯的詞。如,META分析的同義詞包括元分析、薈萃分析、meta-analysis,近義詞包括系統綜述,相關詞為循證醫學。
2.使用截詞符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找到所有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可以擴大檢索結果,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是相當困難的。這時可以利用截詞符來幫忙。一般用的截詞符是「?」和「*」,在不同的資料庫中表示的意思有所不同,常見的意思是「?」表示0-1個字元,而「*」表示多個字元。
3.使用上位詞,即指代范圍更廣的詞
有些檢索系統有主題詞途徑,則可以選用上位主題詞。例如水果是蘋果的上位詞,prostatic neoplasm的上位主題詞是prostatic disease。
4.改變布爾運算符
即將連接兩個或多個檢索詞的AND改為OR,即可提高檢出數量。
5.改變檢索項
如要求檢索詞位於標題中或為關鍵詞或主題,檢出記錄數太少,則可改為要求位於摘要或全文中,檢出記錄數即可增加。
6.減少限制條件,增加副主題詞
如果前面的檢索中有限制條件,放寬或去掉限制條件;如果採用的是主題詞和副主題詞搭配的形式,看是否漏掉可能的副主題詞。
❺ 如何總結和整理學術文獻
現在的文獻真是浩如煙海,剛入門博士生研究生要想了解自己專業的最新的研究結果,了解同行的科研人員都在做什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里我們就探討一下如何有效進行文獻檢索。
首先要制定一個文獻檢索策略。至少在文獻搜索前要確定一個目標,然後跟導師或者圖書館相關人員進行咨詢,這樣可以防止自己在大量的資料庫中轉來轉去浪費時間。在做文獻檢索的時候,檢索的關鍵字要廣到足夠可以覆蓋整個研究領域,同時也應該深入到某個具體的課題上。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該既能體現出你的專業水平,同時也可以證明你的研究方向是有意義的。這樣不管在以後寫文章還是答辯的時候,都可以很清楚地解釋自己選擇這個課題的目的是什麼,課題的意義是什麼。
在做文獻檢索的時候,常常需要對是否重復別人的工作進行判斷。如果你覺得有一個研究方向比較有價值,這個時候就需要很小心地全面搜索文獻,以確保這個方向上沒有人做過同樣的研究。別讓別人有機會在答辯的時候問你:為什麼在你的文獻綜述裡面沒有提及去年做的一個相同方向的研究結果?不管怎麼說,重復別人的近期研究很難產生很大的價值。但是如果想重復一個十幾年前的研究,或者一個結果有悖常理的研究,那可能還是有點意義的,一不小心還挖到金礦了。當然,文獻綜述中的文章都應該比較新,在論文或者文章提交之前,要是能再做一次最近一兩年的文獻檢索那就更好了。
現在也有很多自動工具可以幫忙自動更新最新文獻。比如:
(1)使用關鍵字。大家都知道用關鍵詞進行搜索,但是如果關鍵字太模糊或太廣義,搜索演算法只能給出一個泛泛的結果。如果希望得到一個某個特定的結果,那麼盡量使用專業上的一些特定詞彙進行搜索。
(2)訂閱RSS 及谷歌快訊。根據所選的關鍵字和指定的時間段,這些工具會定期通知你相關更新的內容以及信息的鏈接。
(3)期刊和資料庫提醒。這些網站常常會根據你提供的關鍵字或者研究領域類型,定期或者不定期發送給你期刊最新出版的文章目錄,甚至是全文的鏈接。
最後也需要記住的是自己的時間總是有限的。要盡量專注搜索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否則會浪費掉太多時間。同時,與其花時間做很多次泛泛的檢索,還不如做一次徹底的檢索。文獻檢索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能清楚地甄別自己的研究為什麼是有意義的,而這個是要建立在所檢索到的信息的質量都高而且是直接相關的基礎上。
❻ 文獻分類方法 文獻有幾種劃分方法
1、按載體形式劃分:印刷型、縮微型、聲像型、電子型。
2、按對文獻內容加工程度劃分: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有人提出有「零次文獻」的說法,但我認為不存在「零次文獻」。
3、按出版形式劃分:圖書、期刊、會議文獻、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專利文獻、標准文獻、報紙文章、政府出版物、產品樣本。
❼ 文獻研究方法有哪幾種
文獻研究方法有三種,分別是內容分析法、文獻計量法、文獻研究法。其中內容分析法指的是一種系統、客觀、能對明確的傳播內容進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文獻計量法指的是藉助文獻各種特徵的數量,採用數學與統計學方法來描述、評價和預測科學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定量分析方法。文獻研究法指的是搜集、整理、鑒別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
文獻研究法主要優點:
1、文獻法超越了時間、空間限制,通過對古今中外文獻進行調查可以研究極其廣泛的社會情況。這一優點是其他調查方法不可能具有的。
2、文獻法主要是書面調查,如果搜集的文獻是真實的,那麼它就能夠獲得比口頭調查更准確、更可靠的信息。避免了口頭調查可能出現的種種記錄誤差。
3、文獻法是一種間接的、非介入性調查。它只對各種文獻進行調查和研究,而不與被調查者接觸,不介入被調查者的任何反應。這就避免了直接調查中經常發生的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互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種種反應性誤差。
4、文獻法是一種非常方便、自由、安全的調查方法。文獻調查受外界制約較少,只要找到了必要文獻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研究;即使出現了錯誤,還可通過再次研究進行彌補。
5、文獻法省時、省錢、效率高。文獻調查是在前人和他人勞動成果基礎上進行的調查,是獲取知識的捷徑。它不需要大量研究人員,不需要特殊設備,可以用比較少的人力、經費和時間,獲得比其他調查方法更多的信息。因而,它是一種高效率的調查方法。
❽ 我是怎麼查文獻和整理文獻的
在讀研這段時間里,實驗做得不是很多,文獻倒是讀了不少。可能是老闆也發現了我這個人屬於那種眼高手低的人,乾脆就讓我做個文獻閱讀器了。從研一到現在,每當老闆腦子里出來一個想法,出來幾個關鍵詞,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交給我查閱和整理文獻。算起來前前後後看過的文獻應該不下三四百篇了。我估計每個方向單拿出來寫個中文綜述都差不多夠了。有人也許會問,你是怎麼看文獻的,特別是一個以前沒有接觸的陌生領域。我的方法是,先看中文綜述,然後是中文博士論文,而後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文獻。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中文綜述,你可以首先了解這行的基本名詞,基本參量和常用的制備、表徵方法。
我覺得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話,一些基本名詞如果簡單的想當然的翻譯,往往會將你引入誤區或造成歧義。同時中文綜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參考文獻,這就為後續的查找文獻打下一個基礎。中文博士論文,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緒論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於一篇綜述的。因為它會更加詳細的介紹該領域的背景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裡面往往會提到國內外在本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幾個科研小組的相關研究方向。通過閱讀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個脈絡。
英文綜述,特別是那種invited paper或是發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領域的牛人們寫的。對此要精讀,要分析其文章的構架,特別要關於作者對各個方向的優缺點的評價以及對缺點的改進和展望。通過精讀一篇好的英文綜述,所獲得的不只是對本領域現在發展狀況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學會很多地道的英文表達。最後就是針對自己的課題查找閱讀相關英文文獻了。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面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沒有也可以通過網路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所以說文獻的獲取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查什麼樣的文獻和怎麼具體閱讀整理文獻。根據我的體會,我覺得有以下四類英文文獻是我們所需要的:
2.本領域牛人或者主要課題組的文獻。每個領域都有幾個所謂的領軍人物,他們所從事的方嚮往往代表目前的發展主流。因此閱讀這些組里的文獻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點。這里有人可能要問,我怎麼知道誰是牛人呢?這里我個人有兩個小方法。第一是在ISI檢索本領域的關鍵詞,不要太多,這樣你會查到很多文獻,而後利用ISI的refine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發表的論文數量比較多,原則上一般發表論文數量較多的人和課題組就是這行里比較主要的了。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領域有哪些比較規模大型的國際會議,而後登陸會議主辦者的網站一般都能看到關於會議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為邀請報告的報告人一般來說都是在該行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呵呵
3.高引用次數的文章。一般來說高引用次數(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話)文章都是比較經典的文章,要麼思路比較好,要麼材料性能比較好,同時其文筆應該也不賴的話。多讀這樣的文章,體會作者對文章結構的把握和圖表分析的處理,相信可以從中領悟很多東西的。
4.最後就是當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識,開始做實驗並准備寫論文的時候需要看的文獻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首先要明確一點,你所做的實驗想解決什麼問題?是對原有材料的改進還是創造一種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備方法,還是採用新的表徵手段或是計算方法。明確這一點後,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獻了。而且往往當你找到一篇與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後,通過ISI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獻和它引用的文獻,從而建立一個文獻樹,更多的獲取信息量。此外,我想提到的一點就是關於文獻的整理。很多時候大家下文獻都是很盲目,抱著一種先下來再說的思想。往往下來的文獻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碟空間。不經過整理歸類的文獻就不是自己的文獻,那根據什麼來分類呢?我有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適用於那些擁有大量未讀文獻的。就是只關心三點:文章的前言的最後一部分(一般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依據和方法),文章中的圖表(提出採用的表徵方法以及性能變化)和結論(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改進)。當然,如果全部精讀相信工作量也不小。我的看法是盡可能用50個字左右來歸納文章,說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進某個性能或提出某種方法)+表徵手段(如XRD,IR,TEM等)+主要結論(如產物的性能)。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後,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
❾ 文獻檢索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文獻檢索的方法有直接法、順查法、倒查法、抽查法、追溯法、循環法。
1、直接法:直接法又稱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檢索系統(工具)檢索文獻信息的方法。又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順查法:順查法是指按照時間的順序,由遠及近地利用檢索系統進行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這種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課題的系統文獻,適用於較大課題的文獻檢索。例如,已知某課題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發展的全過程,就可以用順查法從最初的年代開始查找。
3、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遠,從新到舊,逆著時間的順序利用檢索工具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可最快地獲得最新資料。
4、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針對項目的特點,選擇有關該項目的文獻信息最可能出現或最多出現的時間段,利用檢索工具進行重點檢索的方法。
5、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檢索系統,而是利用文獻後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獻),然後再從這些原文後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逐一擴大文獻信息范圍,一環扣一環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6、循環法又稱分段法或綜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長補短,相互配合,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❿ 論文文獻整理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第一,要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獻,也就是在權威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或者權威性的論著,該篇論文應該要代表學術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不能把不列入這一類級別的刊物文章都羅列出來。寫畢業論文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選擇代表性作家的論文,即權威學者,或者在學術界活躍的作家的論文、論著,這些論文代表了學術發展的基本態度。
第三,選擇研究視角來整理文獻,並結合你想研究的視角,特別是具體問題來整理文獻,會大大縮小范圍,有利於作者掌握文獻。
第四,必須千篇一律地在序言中整理文獻,講話可以對問題的脈絡進行適當的論述。在寫學術論文的過程中,可以對具體觀點進行文獻的探討,這種方法對作者來說,學術史特別是前人的學術觀點非常清晰,對論文的寫作已經有了熟練的技術,這通常是新手所不能掌握的。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論文文獻整理方法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本平台並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