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葯劑學主要學什麼
定義
葯劑學(英語:Pharmaceutics)全稱:葯物制劑學,是一門研究葯物制劑劑型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生產工藝、合理應用以及葯物制劑劑型和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關系的綜合技術科學。這一概念的內涵實際上可以分成如下三個層次:第一,葯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葯物制劑;第二,葯劑學的研究內容是關於葯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和合理應用等;第三,葯劑學是一門綜合性技術科學。
在某些地區(例如香港),中文「葯劑學」一詞通常是指「葯學」(Pharmacy),含意與本條目內容有所不同。葯劑學為葯學的一門分支,只專門研究葯物製造的部分,而葯學本身主要是利用各種醫葯知識為病人提供更高質素的醫葯治療及服務。其基本任務是研究將葯物製成適宜的劑型,保證以質量優良的制劑滿足醫療衛生工作的需要。由於方劑調配和制劑制備的原理和技術操作大致相同,將兩部分合在一起論述的學科,稱葯劑學。現代葯劑學有很大發展,還包括生物葯劑學、物理葯劑學、化學葯劑學,工業葯劑學等。
特點
葯劑學是針對葯物製造的綜合應用技術學科。根據葯物理化性質不同,體內吸收代謝特點不同,要達到治療的效果,減少毒副作用,不良反應,需要在葯物的生產加工中採取合適的處方設計,生產工藝;使用中採用適合劑型,適合的給葯途徑;同時也滿足葯物本身的保管,運輸的要求。
葯劑學主要針對葯物劑型開展研究,在設計一種葯物劑型時,除了要滿足醫療、預防的需要外,同時須對葯物的性質、制劑量的穩定性、生物利用度、質量控制以及生產、貯存、運輸、服用方法等到方面加以全面考慮,以達到安全,有效和穩定的目的。
研究對象
基本理論
例如葯物代謝動力學,生物利用度理論,葯物制劑穩定性理論,給葯系統理論等
新劑型開發
《中國葯典》2005年版一部(中葯)附錄收載了26種劑型,二部(化學葯)附錄收載了21種劑型,三部(生物製品)附錄收載了13種劑型。分為固體劑型(如散劑、丸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等),半固體劑型(如軟膏劑、糊劑等),液體劑型(如溶液劑、芳香水劑、注射劑等)和氣體劑型(如氣霧劑、吸入劑等)。這些劑型基本包括了國際市場流通與臨床所使用的常見品種,但是還沒有包括一些發展中的劑型,如脂質體、微球等。
發展較快的新劑型有口服速釋制劑、控釋制劑、無氯氟烷吸入劑、治療葯輸液劑、脂質體、鼻黏膜給葯制劑、透皮控釋制劑等
新輔料開發
例如微晶纖維素、交聯聚維酮及微粉硅膠,羧甲基殼聚糖等
新制劑設備開發
層流式高效空氣凈化操作台、全自動洗瓶菌機、全自動蒸氣高壓滅菌設備以及輻射滅菌、靜電濾過除菌設備, 流能磨,真空乾燥機,多功能制粒系統,全自動燈檢機等
新技術制劑研究
新型靶向給葯系統、載體給葯系統、口服緩控釋給葯系統、新型黏膜給葯系統、生物技術葯物的新型給葯系統,以及生物葯劑學等方面。特別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分子葯劑學開始引人關注。
分子葯劑學是從分子水平上來研究給葯系統的構建、體內外過程與行為、作用規律與機理等,其發展代表著葯劑學發展的新趨勢,預計分子葯劑學(及分子生物葯劑學)將成為未來葯劑學的一個重要科研方向。
劑型分類
物質形態
1.液體劑型:常使用溶解或分散的方法將葯物溶解或分散在一定的溶媒中製成。如:芳香水劑、溶液劑、注射劑、合劑、洗劑、塗劑等。
2.固體劑型:常將葯物和一定的輔料經過粉碎、過篩、混合、成形而製成,預拌需要特殊的設備。如:散劑、丸劑、片劑、膜劑等。
3.半固體劑型:將葯物和一定的基質經熔化或研勻混合製成。如:軟膏劑、糊劑、凝膠劑等。
4.氣體劑型:將葯物溶解或分散在常壓下沸點低於大氣壓的醫用拋射劑壓入特殊的給葯裝置製成,或利用壓縮氣體將葯物以葯液霧滴或半固體物的制劑。前者稱為氣霧劑,後者稱為噴霧劑或氣壓劑。
劑型形態的不同,通常可引起葯物發揮作用的速度的差異。如口服給葯時,液體劑型發揮作用的速度較固體劑型的快,而半固體劑型以外用為多。而氣體劑型以局部用葯較多,且通常需要特許器械。這種按物質形態分類的方法對制備、貯藏和運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而其實用意義很大。
分散系統
葯物劑型按照物理化學的分散系統將劑型分為真溶液、膠體溶液、乳劑、混懸、氣體分散、微粒分散及固體分散型等。
1.真溶液型:葯物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分散在一定分散介質中,形成均勻分散體系。如:芳香水劑、溶液劑、糖漿劑、甘油劑、注射劑等。
2.膠體溶液型:以高分子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質中形成的均勻分散體系,也稱為高分子溶液、如:膠漿劑、火棉膠劑和塗膜劑等。
3.乳劑型:油類葯物或葯物的油溶液液滴狀態分散在分散介質中形成的非均勻分散體系。如:口服乳劑、靜脈注射脂肪乳劑、部分塗劑等。
4.混懸劑:固體葯物以微粒狀態分散在分散介質中形成的分均勻分散體系。如:合劑、洗劑、混懸劑等。
5.氣體分散型:液體或固體葯物以微滴或微粒狀態分散在氣體分散介質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如:氣霧劑。
6.微粒分散型:葯物以不同大小的微粒成液體或固體狀態分散。如微球劑、微囊劑、納米劑、納米囊等。
7.固體分散型:固體葯物以聚集體狀態存在以固體介質中。如:散劑、顆粒劑、丸劑、片劑等。
給葯途徑
1.經胃腸道給葯劑型:口服給葯、乳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等。
2.非胃腸道給葯劑型:注射給葯、呼吸道給葯、皮膚給葯、黏膜給葯、腔道給葯。
歷史起源
葯劑學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學科,中國很早以前對葯品就有「丸散膏丹,神仙難辨」的諺語,其中的「丸散膏丹」指的就是不同的葯物制劑劑型。在中國早期的醫學和葯學著作如《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等中都有關於葯物劑型和療效關系的記載。中國早期葯物的主要劑型有:湯劑、酒劑、餅劑、曲劑、洗浴劑、丸劑、膏劑等不同類型。
古代近東地區的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遺留下來的,著錄於公元前十六世紀的《伊伯氏紙草本》是古代近東地區葯劑學的重要著作,收錄有散劑、膏劑、硬膏劑、丸劑、印模片劑、軟膏劑等多種劑型,此外還收錄了制劑處方,生產工藝和用途等重要信息。
歐洲葯劑學起始於公元一世紀前後,羅馬籍希臘人,被歐洲各國譽為葯劑學鼻祖的格林在他的專著中著錄了散劑、丸劑、浸膏劑、溶液劑、酊劑、酒劑,人們稱之為格林制劑,其中很多劑型至今仍在一些國家應用。
隨著十九世紀以來西方機械文明的發展,大量制葯機械產生,葯物制劑的生產工藝發生巨大的變化,葯劑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從原來的葯物學中獨立出來,同時葯劑學的研究范圍也突破了格林制劑的范圍,不斷地擴展。
進入二十世紀醫學、生命科學和其他相關基礎科學的飛速發展,葯劑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基礎理論方面,20世紀50年代,物理化學尤其是非平衡態物理化學的一些理論被應用在葯劑學領域,產生了一些葯劑學基本理論如葯物穩定性理論、溶解理論、流變學、粉體學等,在葯物新劑型方面,產生了緩控釋制劑、被動靶向制劑、主動靶向制劑等新劑型,給葯途徑也由原來單一的口服給葯和注射給葯,擴展到了粘膜給葯、透皮吸收給葯等多種途徑;在葯物應用方面,產生了一個全新的分支學科:臨床葯學,將原來簡單的「醫護」概念擴展為配合全程葯學監護的「醫葯護」概念。
學科分支
基礎葯劑學:研究葯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方法
1物理葯學: 以物理化學的基本理論研究葯物理化性質和葯劑學中有關劑型的性質
2生物葯劑學: 研究葯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過程和葯物的療效以及葯物劑
型關系
3葯物動力學:應用數學工具研究葯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經時過程,建立和分析葯物在體內
過程的數學模型
工業葯劑學:研究葯物制劑工業生產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工藝
醫院葯劑學:研究葯物制劑在醫院的配製和使用
1臨床葯學:以個體病人為研究對象研究葯物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
2調劑學:研究方劑的調配技術
㈡ 初級中葯師考試專業實踐能力:制劑的制備方法
導語:在初級中葯師的考試中,關於制劑的制備方法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內容吧。
一、 散劑
(一)一般散劑的制備 制備過程如下:
1、粉碎:干法、濕法、單獨、混合、低溫等
2、混合:是散劑制備的重要工藝過程之一,其目的在於使葯物各組分在散劑中分散均勻、色澤一致,
以保證劑量准確,用葯安全有效。
混合方法:研磨混合法(小量)制備、攪拌混合法和過篩混合法。 操作要點:
(1)打底套色法 當葯物色澤相差較大時,應將少的、色深者置乳缽中作為基礎,即為「打底」; 然後將量多的、色淺的葯粉等量逐次加入到研缽中,輕研混勻,即為「套色」 直至全部葯粉混勻。
(2)等量遞增法 組方中葯物比例相差懸殊時採用。
先將量小組分與等量的量大的組分混勻,再加入與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組分再混勻,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勻。混合的注意事項:①先取少部分量大的葯物或輔料如澱粉等,於乳缽內先行研磨以飽和乳缽的表面。②一般將堆密度小的葯物(「輕者」)先放入研缽內,再加等量堆密度大的葯物(「重者」),研勻。 3、分劑量:
(1)目測法 先稱 10 份總量的散劑,根據眼力估量成 10 等份。簡單易行,但誤差較大,不適於毒性葯和貴重細料葯散劑。
(2)重量法 按規定劑量用手秤或天平逐包稱量。劑量准確,但效率低。適於毒性葯和貴重細 料葯散劑。
(3)容量法 應用最多。用容量葯匙。大量生產時用散劑自動分量機及定量包裝機。適於一般 散劑的分劑量,方便效率高,誤差較小。
4、包裝:常用光紙、玻璃紙、拉芝、玻璃瓶、塑料瓶、硬膠囊、鋁塑袋及聚乙烯薄膜等。應貯藏在陰涼乾燥地方。
(二)特殊散劑的制備
(1) 含毒性葯散劑:毒性葯劑量小,不易准確稱量,易中毒。多採用單獨粉碎,再用研培法 與其它葯粉混勻。單味化學毒劇葯添加一定比例的稀釋劑製成的稀釋散,稱為倍散。
(2) 含低共熔組分散劑:含有低共熔組分散劑,可先形成低共熔物,再與其它固體粉末混勻 或分別以固體粉末稀釋低共熔組分,再輕輕混勻。
(3)眼用散劑 葯物經水飛或直接粉碎成極細粉且通過九號篩。配製的用具應滅菌,操作在清 潔、避菌環境下進行。成品滅菌,密封保存。
栓劑的制備
一般有搓捏法、冷壓法及熱熔法三種,可按基質的不同而選擇。最常用熱熔法。
熱熔法:脂肪性基質及水溶性基質的栓劑均可用此法制備。
工藝流程:融熔基質、加入葯物混勻、注模、冷卻、刮削、取出,即得。
(一)栓劑葯物的加入方法
1、不溶性葯物,除特殊要求外,一般應粉碎成細粉,過六號篩,再與基質混勻。
2、油溶性葯物,可直接溶解於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質中。若葯物用量大而降低基質的熔點或使栓劑過軟,可加適量鯨蠟調節。或以適量乙醇溶解加入到水溶性基質中;或加乳化劑
3、水溶性葯物,可直接與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質混勻;或用適量羊毛脂吸收後,與油脂性基質混勻;或將提取濃縮液製成干浸膏粉,直接與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質混勻。
(二)潤滑劑
栓劑模孔需用潤滑劑潤滑,以便於冷凝後取出栓劑。油脂性基質的栓劑常用軟肥皂、甘油各 1 份與 90%乙醇 5 份製成的醇溶液。水溶性或親水性基質的栓劑,則用油性潤滑劑,如液狀石蠟、植物油等。 七 膠劑的制備
膠劑制備的流程:原料和輔料的選擇凝與切塊 乾燥與包裝等。 (一)原料的選擇 原料的處理
煎取膠汁 濾過澄清 濃縮收膠 膠
1、皮類:驢皮以張大毛黑、質地肥厚、傷少無病、尤以冬季宰殺者為佳,名為「冬板」。 2、角類:鹿角分砍角與脫角兩種,「砍角」質重,質地堅硬有光澤,角尖對光照視呈粉紅色者為 佳。
3、甲類:龜甲包括烏龜腹甲和背甲,以板大質厚、顏色鮮明,未經水煮者為佳。 4、骨類:虎骨以東北虎為優,一般以骨胳粗大,質地堅實,質潤色黃之新品為佳。
(二)輔料的選擇
膠劑根據治療需要,常加入糖、油、酒等輔料。輔料既有矯味及輔助成型作用,亦有一定的醫療輔助作用。
1、 冰糖:以色白潔凈無雜質者為佳。加入冰糖能矯味,且能增加膠劑的硬度和透明度。 2、酒:多用黃酒,以紹興酒為佳,無黃酒時也可以白酒代替。膠劑加酒主要為矯臭矯味。紹興酒氣味芳香,能改善膠劑的氣味。
3、油類:制膠用油,常用花生油、豆油、麻油三種。以純凈新鮮者為佳,油類能降低膠之粘性,便於切膠,且在濃縮收膠時,鍋內氣泡也容易逸散。熬煉虎骨膠時,有專用虎骨油為潤滑劑的。
4、明礬:以白色純凈者為佳,用明礬主要是沉澱膠液中的泥土等雜質。
(三)膠劑的製法
1、原料的處理 皮類一般加清水浸泡數日,每天換水一次,待皮質柔軟後,刮毛、肉等。現多採用蛋白分解酶除毛。骨角類加清水浸泡,每天換水,亦可用鹼水洗除油脂,再以水反復沖洗凈。
2、煎取膠液 原料加水煎煮數次,合並、靜置,濾過,濃縮。濃縮後的膠液在常溫下應能凝固。
3、濾過澄清 粗濾後的膠液一般再加 0.05%~0.1%的明礬,攪拌後靜置數小時,離心分離。
4、濃縮收膠 濃縮除去白沫,至相對密度達 1.25 左右,加入麻油、冰糖,攪拌使溶解,繼續濃縮到「掛旗」,加入黃酒。至膠液無水蒸氣逸出即可。
5、膠凝、切膠 在低溫空調室內放置,膠液即凝成膠塊,此過程稱為膠凝。膠凝前,可加入適量輔料,將凝膠切成一定規格的小片,此過程俗稱開片。 6、乾燥與包裝
片劑的制備
直接壓片法
片劑的制備:
(一)制顆粒 1、制顆粒目的: 制粒壓片法 濕法制粒壓片法 干法制粒壓片法
以下原因均需先製成顆粒後才能壓片:
1、增加物料的流動性。粉未流動性差,易出現松片或片重差異等;葯物粉末的休止角一般為 65 °左右,顆粒一般為 45°。
2、減少細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氣。細分內含有較多空氣,易產生松片、頂裂等現象; 3、避免粉末分層 由於原輔料粉末的密度不同,致使主葯含量不勻,還會出現花斑;
4、避免細粉飛揚。細粉壓片粉塵多,帶粘性的粉未易粘附於沖頭表面而產生粘沖和拉模等現象。
2、制粒方法:
(1)濕法制粒:葯料與輔料混合製成「手握成團,輕壓則散」的軟才,擠壓通過篩網。 (2) 干法制粒 在葯物對濕、熱不穩定,有吸濕性或採用直接壓片法流動性差的情況下,多採用干法制粒壓片。即將葯物原粉與適量粉狀填充劑、潤滑劑或粘結劑等混合均勻後,用適宜的設備壓成塊狀或大片狀,然後再將其破碎成大小適宜的顆粒進行壓片。特點是:物料不經過濕熱處理,既可縮短工時,又可提高對濕熱敏感葯物的質量。干法制粒壓片的方法:①滾壓法②重壓法 (3)濕顆粒的乾燥
溫度由原料性質而定,一般以 60~800C 為宜;對濕熱穩定的葯物為縮短乾燥時間,乾燥溫度可適當增高到 80~1000C。揮發性或對熱不穩定的葯物小於 600C 乾燥。顆粒的乾燥程度可通過測定含水量進行控制
(4)干顆粒的質量要求①:主葯含量應符合規定,②中葯壓片用干顆粒含水量為 3%~5%,化學葯1%~3%;③松緊度以手捻干顆粒能碎成有粗糙感的細粉為宜;④粗細度:大片採用較大或較小的顆粒,小片必須採用較小的顆粒壓片,一般干顆粒中 20~30 目的粉粒以 20%~40%為宜。 (5)壓片前干顆粒的處理:①整粒②加揮發油或揮發性葯物 量少,用細粉吸收,量大,包合。 ③加崩解劑與潤滑劑 ( 二 ) 壓片
片劑的一般制備工藝流程:中葯原料的處理、加輔料、混合、制顆粒、乾燥、整粒、壓片(包衣)、質檢、包裝 中葯原料的'處理
(1)提純 若處方中葯材有效成分明確,可採用特定的方法和溶劑提取,以葯材提取的單體或有效部位為原料,加賦形劑製片
(2)全浸膏片:若處方中葯材有效部位較明確,可將全部葯材提取製成干浸膏,粉碎成粉,以適宜濃度的乙醇為潤濕劑制軟材,制顆粒。
(3)半浸膏:若處方中有的葯材有效部位較明確,有的不明確,可將葯材提取物與葯材細分混勻製片
(4)全粉末:若處方中有貴重、毒劇、樹脂或受熱有效成分易破壞的葯材可將全部葯材粉碎成細粉,加賦形劑製成的片劑。如:參茸片 2、片重的計算
(1)若片數與片重未定時,可計算單服顆粒重,在按下式計算片重 單服顆粒重(g)=干顆粒總重量(g)/單服次數 片重(g)=單服顆粒重(g)/單服片數按干顆粒總重計算片重:片重=(干顆粒重+壓片前加入的輔料量)/理論片數
例如:某要按 1000 付投葯,製成干顆粒重 3000g,該葯每日服 3 次,每次服 3 片,壓片前須加
0.3%硬脂酸鎂,問片重多少? 答:單服次數=3*1000=3000 次
單服顆粒重 =(干顆粒重+壓片前加入的輔料)/單服次數=(3000+(3000*0.3%)/3000=1.03(g) 重(g)=單服顆粒重量/單服片數=1.03/3=0.34(g) (2)按主葯含量計算片重:
片重=每片含主葯量/干顆粒中主葯的百分含量 3、壓片法
直接壓片法、濕法制粒壓片法、 干法制粒壓片法 壓片機有單沖和多沖旋轉式
粉末直接壓片法:將葯物粉末於適宜的輔料混勻後,不經過制粒直接壓片。優勢是省工序,降低成本,利於自動化,無濕熱過程,提高葯物的穩定性。(1)選擇具有良好可壓性和流動性的輔料。可用的輔料有:微晶纖維素、改型澱粉、聚乙二醇 4000、聚維酮等。 (2)改進壓片機械的性能。
氣霧劑的制備
氣霧劑的的配製應根據葯物性質及不同類型氣霧劑的要求,選擇適宜的附加劑和拋射劑的種類及用量,在無菌環境下配製而成,其操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耐壓容器和閥門系統的處理
(二)葯物的調配和分裝
①溶液型氣霧劑 將中葯提取物與附加劑溶解於溶劑中,必要時加入適量的潛溶劑,製成澄清、均勻的溶液,定量分裝。②混懸液型氣霧劑 將粉碎至 5μm 或 10μm 以下的葯物微粒和附加劑在膠體磨中充分混勻研細,製成穩定的混懸液,分裝③乳濁液型氣霧劑 將葯物的水溶液與液化拋射劑(油相)加乳化劑製成 o/w 型乳化劑,分裝。
(三)充填拋射劑
1、壓灌法。將已灌裝葯液扎緊封帽鋁蓋的氣霧劑容器,抽去內部空氣,然後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通過壓力灌裝機將定量的拋射劑壓灌於容器內。 2、冷灌法。冷灌法中拋射劑直接灌入容器,速度快,對閥門無影響,容器中的空氣易於排出,因而成品壓力較為穩定。但整個操作需在低溫條件下快速進行,拋射劑消耗較大。
十三、膜劑的制備
膜劑的制備多採用塗膜法。一般應在清潔避菌的環境中配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所用的器具、容器等須用適當的方法清潔、滅菌;眼用膜及體內植入膜應在無菌操作條件下配製,並根據葯物及成膜材料的性質選用適宜方法滅菌。其制備工藝流程為:溶漿→加葯及輔料、勻漿、脫泡→塗膜→乾燥→分劑量→包裝。
㈢ 葯劑學里制劑的名詞解釋
1.葯劑學(Pharmaceutics):是研究葯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
2.葯物制劑(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是指以劑型體現的葯物的具體品種,能直接應用於患者。
3.劑型(Dosageforms):適合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或預防的需要而制備的與一定給葯途徑相適應的給葯形式,就叫做葯物劑型,簡稱劑型.
4.葯品: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生產的原料葯和制劑產品,有國家葯品批准。
5.輔料:系指生產葯物制劑時使用的賦型劑或附加劑。
6.葯物遞送系統(drugdeliverysystem,DDS):指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所採用的不同於普通劑型的各種新型的給葯形式和方法。
7.葯典(Pharmacopoeia):是一個國家記載葯品標准,規格的法典,一般由國家葯典委員會組織編著,出版,並由政府頒布,執行,具有法律約束力.
8.生產處方(Formulation):是制劑生產或者調配的重要書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據,包括葯物,用量,配製方法以及工藝等內容。
9.醫師處方(Prescription):醫生對病人用葯的重要書面文件,包括葯品的種類,數量和用法。
10.處方葯(Prescritption(Ethical)drug):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調配,購買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的葯品.
㈣ 葯劑學需要學什麼
葯劑學需要學的東西:
1、基本理論,例如葯物代謝動力學,生物利用度理論,葯物制劑穩定性理論,給葯系統理論等。
2、新輔料開發,例如微晶纖維素、交聯聚維酮及微粉硅膠,羧甲基殼聚糖等。
3、新制劑設備開發,層流式高效空氣凈化操作台、全自動洗瓶菌機、全自動蒸氣高壓滅菌設備以及輻射滅菌、靜電濾過除菌設備, 流能磨,真空乾燥機,多功能制粒系統,全自動燈檢機等。
4、新技術制劑研究,新型靶向給葯系統、載體給葯系統、口服緩控釋給葯系統、新型黏膜給葯系統、生物技術葯物的新型給葯系統,以及生物葯劑學等方面。
(4)葯劑學根據處方怎麼區分制劑方法擴展閱讀:
葯劑學畢業生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葯劑學、葯理學、葯物化學和葯物分析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主要葯物制備、質量控制、葯物與生物體相互作用、葯效學和葯物安全性評價等基本方法和技術;
3.具有葯物制劑的初步設計能力、選擇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葯葯理實驗與評價的能力、參與臨床合理用葯的能力;
4.熟悉葯事管理的法規、政策與營銷的基本知識;
5.了解現代葯學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㈤ 什麼是制劑什麼是方劑什麼是獸用處方葯什麼是獸用非處方葯
根據獸葯典等將葯物製成符合一定要求的具有一定形態和規格的葯品,稱為制劑。
按獸醫師臨時處方,專門為患病動物配製的並明確指出用法和用量的葯劑為方劑。
憑獸醫師開寫的處方方可購買和使用的獸葯,為獸用處方葯。
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公布的、不需要憑獸醫處方就可以自行購買並按照說明書使用的獸葯,為獸用非處方葯。
㈥ 農葯制劑種類單劑和混劑怎麼區分
一種農葯可以加工成很多種劑型,常見劑型有粉劑、粒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濃懸浮劑及膠體劑、乳油、種衣劑、油劑、緩釋劑、煙劑.
(1)粉劑(D).粉劑是很細的粉狀混合物,95%粉粒可通過200目篩(篩孔內徑74um).主要是供噴粉使用的低濃度粉劑可以直接噴施,適用於水源困難的地區使用;高濃度粉劑用於拌種、配製毒土等使用.粉劑不能用於兌水噴霧.
3.2粒劑(G).由原葯、載體和助劑加工成的粒狀劑型.它是由粉劑派生和發展的多規格、多形態、多用途的劑型.粒劑按粒徑大小分為微粒劑、顆粒劑和大粒劑,粒徑大於大粒劑的被稱為塊狀劑,或稱丸劑.按載體解體性區分,遇水不分散的粒劑稱非解體性粒劑,遇水分散的粒劑稱為解體性粒劑.非解體性粒劑的有效成分逐漸從載體中釋放出來而發揮葯效,多以顆粒劑或微粒劑出現,制劑種類多、用途廣.解體性粒劑又稱為水分散性粒劑,多以大粒劑或顆粒劑出現.多用於土壤處理.
(3)可濕性粉(WP).易被水潤濕並能在水中分散、懸浮的粉狀劑型.以不溶於水的原葯與潤濕劑、分散劑、填料混合,經粉碎而成.該劑加水可稀釋成穩定的、分散性良好的可供噴霧用的懸浮液.可濕性粉劑在農葯劑型中佔有較重要地位,與乳油比較,它不用有機溶劑和乳化劑;它又具有粉劑的某些優點,如包裝、運輸的費用低,而有效成分含量較一般粉劑高,較耐貯存.尤其是除草劑、殺菌劑多為固態原葯,其中有的原葯既難溶於水,又難溶於有機溶劑,這不適合加工成乳油,而適於加工成可濕性粉劑.可濕性粉劑的葯效比同種原葯的粉劑好.還可用於拌種、土壤處理、灌根、配製毒土、毒餌等.
(4)可溶性粉(WS).制劑外觀似可濕性粉劑,而有效成分含量通常高於可濕性粉劑.同種葯劑,二者有效成分含量相同時,可溶性粉劑的葯效高於可濕性粉劑,包裝、運輸同樣方便;與乳油相比,葯效相近,但不需用有機溶劑,助劑用量相對較少,這不僅可降低產品成本,而且對環境相對安全.該劑型加水稀釋後既可使用,應特別注意防濕包裝和乾燥貯存.
(5)濃懸浮劑.固體原葯分散、懸浮在含有多種助劑的水介質或油介質中能流動的高濃度黏稠劑型.以水為介質的濃懸浮劑常簡稱為懸浮劑;而以油為介質的濃懸浮劑則常簡稱為油懸劑,可供飛機或超低容量噴霧用.它兼有乳油和可濕性粉劑的一些優點,耐雨水沖刷、不易燃、不易出現葯害等;能與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6)乳油(EC).入水後可分散成乳狀液的油狀均相液體劑型.乳油加工所用設備簡單、配製技術易掌握,即將原葯溶於有機溶劑中,再加乳化劑,三者互溶而成.乳油中有效成分含量高,一般貯存穩定性好,葯效高,使用方便.乳油不能直接噴施,要求對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的乳狀液後,用噴霧器噴施.乳油有很多優點,而最大的缺點是耗用大量有機溶劑、污染環境、易燃且不安全.所以不含或少含有機溶劑的其他劑型受到重視,諸如濃乳劑、懸浮劑、水劑等.
(7)濃乳油.為水包油型不透明乳狀液體農葯劑型.以水不溶性農葯原油、乳化劑、分散劑、穩定劑、防凍劑及水為原料經勻化工藝而製成,不用或少用有機溶劑.該劑型較乳油的特點或優點是以水為連續相,農葯原油為分散相,水可抑制農葯蒸氣揮發,生產成本低於乳油,無燃燒、爆炸危險,貯運安全,避免有機溶劑對環境、人畜及作物的危害性.濃乳劑可直接用於飛機或地面微量噴霧.也可對水做常量噴霧.
(8)水劑.農葯原葯的水溶液劑型.水劑中含有少量表面活性劑.這是葯劑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制劑,濃度取決於農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而且要求原葯在水中穩定性好,使用方法基本與上述濃乳劑基本相同.專用於處理種子的稱為種子處理水劑.用於防治室內衛生害蟲,往往將之加工成芳香水劑.凡水溶性和在水中穩定的原葯均可加工成水劑.
(9)種衣劑.
含有黏結劑的農葯包覆在植物種子外面並形成比較牢固葯層的劑型.用它處理過的種子往往可以貯存一段時期,所以一些種子公司將此作為商品種子出售.若用常規劑型如粉劑、乳油等拌種或浸種,則稱為種子處理劑,一般為隨處理隨播種.
(10)油劑.農葯原葯的油溶液劑型.該劑專供超低容量噴灑,又稱超低容量噴霧劑.該劑型一般含農葯有效成分20%~50%,不需稀釋而直接噴灑.
(11)緩釋劑.可以控制農葯有效成分從加工品中緩慢釋放的農葯劑型.利用物理的和化學的手段使農葯貯存於農葯的加工品中,然後又使之有控制地釋放出來.當前,國外有些緩釋劑已經商品化,國內正在加速研究中,主要是探索緩釋劑加工技術,並研究釋放速度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12)煙劑.細粉狀混合物,引燃後,有效成分以煙狀分散體系懸浮於空氣中的農葯劑型.以點燃的方式使用,可以燃燒,但應只發煙而沒有火焰.農葯有效成分因受熱而氣化,在空氣中冷卻又凝聚成極細小的固體微粒,沉積到植物表面.細小的煙粒不但對害蟲具有良好的觸殺和胃毒作用,而且還可通過害蟲的呼吸道進入體內而起致毒作用.煙劑的使用還具有工效高和勞動強度低等優點.要在環境密閉的條件下使用,如保護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