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饒蟲
饒蟲,又叫繞蟲也叫蟯蟲,尖尾科、蟯蟲屬,成蟲細小,乳白色線狀。 中文學名 饒蟲 別 稱 繞蟲,蟯蟲,亦稱屁股蟲 界 動物界 門 線蟲動物門 綱 尾感器綱 目 蛔蟲目 亞 目 尖尾亞目 科 尖尾科 屬 蟯蟲屬 種 蟯蟲 習性: 體前端兩側的角皮膨大形成頭翼,角皮上有橫紋。口囊不明顯,口孔周圍有三唇瓣,...咽管末端呈球形是一種常見寄生蟲,主要寄生於人體的盲腸,一般在體內存活四個星期左右,兒童感染率居高,感染率城市大於農村,主要通過手感染饒蟲卵後,經口傳入人體內,具有易治難防的特點,症狀為引起肛門瘙癢。有個方法可以看看你有沒有饒蟲,就是等你睡覺的時候,或者大便前,用肛門拭子法檢查有沒有饒蟲。 危害 蟯蟲是人體腸道里短命的寄生蟲,一般只能活一個月左右。蟯蟲卵在陰涼、潮濕的環境中可生存3周或更長。自吞食蟲卵到發育成成蟲產卵需15~10天,雄蟲交配後很快死亡,產出的蟲卵在6小時內發育成感染性蟲卵。感染性蟲卵在自然環境下可保持感染性10~14天。 成蟲和蟲卵經開水煮沸,或用10%來蘇兒浸泡數10分就能被殺死。玩具和衣物上的蟲卵曝曬6~8小時就能被殺滅。因此,若能在睡覺時給孩子穿滿擋褲。 繞蟲的異位損害侵襲部位非常廣泛,最常見的是女性生殖系統、盆腔、腹腔臟器等。肺及前列腺的損害亦有報道。由於異位損害的器官不同,患者可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臨床症狀及不同的體征,常常造成誤診。繞蟲肉芽腫的形成肉眼所見為白色中心微黃色的小結節。組織切片顯示外層為膠原纖維的被膜,內層為一肉芽組織包燒著的中心壞死區,壞死區內有蟲體或蟲卵。
Ⅱ 蟯蟲 絲蟲
蟯蟲
是寄生於人的盲腸、小腸下段的一種小型線蟲,又名蠕形住腸線蟲,雌性成蟲體長8—13mm,雄蟲2—5mm。雌、雄頭端均有角質膨大形成的翼。成蟲在寄生部位交配,交配後雄蟲死去,雌蟲子宮內充滿卵粒後向下移行。夜間寄主入睡後,雌蟲到寄主肛門處產卵,產卵後雌蟲多數死亡。偶有雌蟲仍爬回直腸。蟲卵在外界溫度適宜,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經數小時後即變成具感染能力的卵。當患者由於雌蟲及卵的刺激用手搔抓肛門時,蟲卵可經污染的手指進行自體感染,亦可經衣被、患者用具,甚至空氣進行傳播,也偶有蟲卵在肛門外孵化,然後幼蟲再爬回直腸。具感染力的蟲卵進入人體後在小腸內孵化為幼蟲,幼蟲沿小腸下行時脫皮兩層,至結腸再脫皮一次發育為成蟲。自感染到雌蟲產卵約需一個半月左右,成蟲壽命2—4周。蟯蟲患者多為兒童,特別是在兒童集體生活的條件下易於傳播流行。蟯蟲也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蟲。患者輕度感染時症狀不明顯,嚴重感染會影響睡眠、食慾不振、煩躁、消瘦等症狀出現。治療病人、注意個人衛生、加強家庭及托兒機構的衛生是控制其流行的手段。
實驗診斷
採用棉拭子法或透明膠紙法在肛周取材查蟲卵是最好的實驗診斷方法, 應在清晨排便前進行. 此外, 在糞便內檢獲成蟲或在患兒睡後查看肛周附近有無爬出的雌蟲也可確診, 一般在入睡1~3小時後進行.
絲蟲(filaria)是由吸血節肢動物傳播的一類寄生性線蟲。成蟲寄生在脊椎動物終宿主的淋巴系統、皮下組織、腹腔、胸腔等處。雌蟲為卵胎生,產出帶鞘或不帶鞘的微絲蚴(microfilaria)。大多數微絲蚴出現於血液中,少數出現於皮內或皮下組織。幼蟲在某些吸血節肢動物中間宿主體內進行發育。當這些中間宿主吸血時,成熟的感染期幼蟲即自其喙逸出,經皮膚侵入終宿主體內發育為成蟲。寄生在人體的絲蟲已知有8種,即:班氏吳策線蟲[Wuchereria bancrofti(Cobbold,1877)](班氏絲蟲)、馬來布魯線蟲[Brugia malayi(Brug,1927)](馬來絲蟲)、帝汶布魯線蟲[Brugia tinori (Partono et al,1977)](帝汶絲蟲)、旋盤尾絲蟲[Onchocerca volvulus(Leukart,1893)](盤尾絲蟲)、羅阿羅阿絲蟲[Loa loa(Cobbold,1864)](羅阿絲蟲)、鏈尾唇棘線蟲[Dipetalonema streptocerca(Macfie & Corson,1922](鏈尾絲蟲)、常現唇棘線蟲[Dipetalonema perstans(Manson,1891)](常現絲蟲)、和奧氏曼森線蟲[Mansonella ozzardi(Manson,1892)](奧氏絲蟲)。
是不一樣的。
Ⅲ 蟯蟲殺不完怎麼辦
蟯蟲俗稱「線蟲」,成蟲形體細小如棉線頭,呈乳白色,雌雄異體,雌蟲體長8mm-13mm,雄蟲體長3mm-5mm,是一種寄生在人體腸內的寄生蟲。成蟲一般寄生於人體的盲腸、闌尾、結腸、回腸及直腸下段。雌蟲常在夜間由肛門爬出,在肛門周圍的皮膚上產卵,產卵後的雌蟲大多數死亡,有少數可爬回肛門或進入陰道、尿道、膀胱等處,引起異位損害。蟲卵在舒適的溫度、濕度情況下,經過約6小時的發育即成為感染性卵,蟲卵可經手、衣褲、被褥或玩具、食物吞食或隨空氣吸入等方式傳播,形成自身感染。蟯蟲主要經肛門-手-口途徑傳播。各種人群對蟯蟲普遍易感,但以兒童多見,在托兒所、幼兒園及中小學校等人群密集、衛生條件較差的場所易發生蟯蟲感染。據2001年-2004年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資料顯示,兒童蟯蟲平均感染率為10.28%[1]。
感染蟯蟲病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人體蟯蟲感染可因感染程度以及機體狀態的差異而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大多數蟯蟲感染無症狀。蟯蟲病常見症狀是肛周及會陰部皮膚瘙癢,尤以夜間為甚,皮膚抓破後可造成破損、充血、皮疹、濕疹,甚至誘發細菌感染。多伴有磨牙、食慾不振、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腹痛、煩躁不安、睡眠不寧、尿頻、遺尿等症狀。趙亞娥等(2001年)報導蟯蟲中低度感染雖然對兒童生長發育影響不大,但反復重度感染1年以上就會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滯後[2]。 偶有患兒因蟯蟲刺激出現繼發性遺尿症[3]。蟯蟲病除上述症狀外,因蟯蟲異位寄生可形成以蟲體或蟲卵為中心的肉芽腫病變,造成嚴重損害。
懷疑感染蟯蟲病時,可在兒童入睡1-2小時後,觀察肛門是否有白色的小蟲,因蟯蟲未必每晚都出來排卵,若陰性需要連續觀察3-5天。還可通過膠帶紙肛拭法鏡檢蟲卵,在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膠紙粘拭肛門周圍的皮膚,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蟲體或蟲卵。結合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發現蟲卵、成蟲或幼蟲,即可確診患有蟯蟲病[1]。
患了蟯蟲病,用什麼葯物治療?
驅除蟯蟲的葯物主要有阿苯達唑、甲苯咪唑、雙羥萘酸噻嘧啶、伊維菌素和磷酸哌嗪等。
阿苯達唑,商品名史克腸蟲清,可阻斷蟲體對多種營養和葡萄糖的攝取,導致蟲體糖原耗竭,致使寄生蟲無法生存和繁殖。2周歲以下兒童禁用,2-12周歲兒童,口服,一次200mg,頓服。服葯前不需要空腹或清腸,可嚼服、吞服或研碎後與食物同服。因蟯蟲病易自身重復感染,故在治療2周後應重復治療一次。
甲苯咪唑,商品名安樂士,通過與寄生蟲腸細胞微管蛋白特異性結合而干擾其細胞微管形成。可使寄生蟲腸道超微結構退化,從而破壞寄生蟲對葡萄糖的吸收及消化功能,最終導致寄生蟲死亡。1周歲以下謹慎使用,1周歲以上兒童,口服,一次100mg,此病易自身重復感染 ,最好在用葯2周, 後4周後分別重復用葯1次。應避免與甲硝唑一起使用。服用時不需要整片吞服,可嚼碎後吞服。
雙羥萘酸噻嘧啶,是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劑,具有明顯的煙鹼樣活性,也能抑制膽鹼酯酶,使乙醯膽鹼堆積導致蟲體痙攣性麻痹作用而排出體外。1歲以下兒童禁用。口服,每日5-10mg/kg,連服7天。局部給葯,先擠出少許軟膏塗於肛門周圍,再輕插入肛內擠出1-1.5g即可,連用7日。用葯兩周不愈者應換用其他葯。
伊維菌素對蟯蟲具有療效,但應用本葯時大多數不是用來治療蟯蟲病,14歲以下兒童單次口服6mg(體重低於15kg的兒童應慎用),14歲以上者單次口服12mg(相當於0.2mg/kg)。
磷酸哌嗪對蟯蟲亦有驅蟲作用,但療效較差且毒性更強,不再用於治療蟯蟲病。
此外,使君子、大黃、百部、花椒等中葯可療蟯蟲病,中成葯治療蟯蟲病也有化蟲丸、驅蟲消食片、蟯蟲栓、肥兒疳積顆粒等。
預防與教育
由於蟯蟲極易相互感染,尤其在兒童集體生活場所,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導致蟯蟲病易治難防。因此在應用葯物進行治療的同時,要加強兒童及家長的健康教育。教育兒童養成不吮吸手指、勤剪指甲、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定期清洗被褥和玩具,切斷傳播途徑。患兒的衣物應用開水燙洗,每天溫開水清洗患兒肛門,穿著滿檔褲,防止兒童撓抓肛門。若家庭成員患有蟯蟲病,則整個家庭成員應同時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