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觀察岩石的方法有什麼
觀察方法:肉眼直接觀察、放大鏡觀察,顯微鏡觀察。
描述方麵包括: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硬度,成分及各成分的百分含量。
滿意請採納。
⑵ 觀察岩石標本都有哪些方法
大致有以下方法:
1、肉眼或用放大鏡觀察新鮮的、風化的表面,了解其礦物組成與結構.可用鐵錘敲出不同的面來;滴水使它顯示一些乾的時候不能表現出來的特徵.
2、小刀刻劃觀察其硬度.
3、滴酸看看它是否含碳酸鈣啥的.
4、拋光觀察其結構.
5、磨片進行顯微觀察.
⑶ 觀察岩石的方法有哪三種
1、最簡單的方法:用肉眼觀察,這需要有一定的礦物學基礎,能夠用肉眼識別一些常見礦物。肉眼或用放大鏡觀察新鮮的、風化的表面,了解其礦物組成與結構。可用鐵錘敲出不同的面來;滴水使它顯示一些乾的時候不能表現出來的特徵。
2、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切薄片鏡下觀察。需要晶體光學基本知識,其實也是要識別礦物。另外還是要鑒別其鏡下結構,分析是那種岩類。
3、通過加稀酸的化學反應根據現象進行觀察。
(3)觀察岩石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岩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岩石可以由一種礦物所組成,如石灰岩僅由方解石一種礦物所組成;也可由多種礦物所組成,如花崗岩則由石英、長石、雲母等多種礦物集合而成。組成岩石的物質大部分都是無機物質。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分為三大類,但由於自然界是連續體,很難真正依據我們的分類分成三種岩性,因此會存在一些過渡性的岩石。
⑷ 觀察研究岩石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手標本觀察,也就是通過肉眼觀察,這需要有一定的礦物學基礎,能夠用肉眼識別一些常見礦物。三大岩類各有哪些結構構造特徵要基本了解。還有就是多看,有些岩石可能確實通過肉眼很難辨認,但要形成對其主觀印象,下次見到時這個印象或許就可以幫助你。二是切薄片鏡下觀察。需要晶體光學基本知識,其實也是要識別礦物。另外還是要鑒別其鏡下結構,分析是那種岩類。
⑸ 請問有什麼觀察岩石的方法(四個)
1 肉眼 2 放大鏡觀察手標本 3 切薄片置於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4 做離子探針分析
⑹ 觀察岩石的方法有哪些
岩石的野外觀察方法的野外觀察方法:
岩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岩石中保存地殼形成與演化的記錄;岩石是組成地殼的基本成分。所以對岩石的觀察、認識、研究是最重要的、最基礎的地質工作。
岩漿岩的觀察 :
岩漿岩是由岩漿冷凝、結晶所形成的岩石。按深成岩、脈岩、火山岩敘述。 (一)深成岩 1.岩石的觀察:顏色、礦物成分及含量、結構、構造、蝕變、礦化、風化產物。 2.特殊結構、構造的觀察:原生節理(Q、L、S)、片麻理、深源包體(形態、大小、成分與岩漿岩的關系)、捕虜體(形態、大小、成分、排列方式、分布位置,被岩漿岩改造的程度)。 3.岩體的觀察: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變化;岩相的劃分、是否存在附加侵入相、多期侵入。脈岩的發育情況。 4.與圍岩接觸關系的觀察:這里只介紹侵入接觸關系的觀察。(沉積接觸、斷層接觸見有關部分。) 岩體:①邊部變細或有冷卻邊、出現斑狀結構; ②邊部礦物定向排列-岩漿流動構造; ③有岩枝、岩脈插入圍岩; ④有圍岩的捕虜體; ⑤受圍岩影響邊部成分發生變化。 圍岩:①出現熱接觸變質現象; ②有交代作用時出現交代礦物或形成矽卡岩。 (二)脈岩 脈岩是呈岩牆、岩床、岩席產出的淺成侵入體。 1.脈岩類型的觀察:輝綠岩、閃長玢岩、花崗斑岩、煌斑岩、石英斑岩、偉晶岩、細晶岩、石英脈…… 2.脈岩方向的觀察與統計:脈岩經常沿一定的構造破裂面或岩體中的節理侵入,所以,脈岩是區域或局部構造線的反映; 3.脈岩之間關系的觀察; 4.與圍岩之間關系的觀察; 5.產在岩體中的脈岩要注意脈岩礦物成分與岩體礦物成分之間的關系的觀察; 6.脈岩相對形成時代的觀察。
(三)火山岩 火山岩分為火山熔岩與火山碎屑岩。 1. 火山熔岩的觀察 ①火山熔岩成分的觀察:顏色(是岩石化學成分或礦物成分的綜合反映),斑晶成分的觀察,注意碎屑物質的混入,有否深源包體; ②火山熔岩結構的觀察:斑狀結構、球粒結構、球顆結構、玻璃質結構、霏細結構、細晶結構; ③火山熔岩的構造觀察:氣孔與杏仁構造(形態、大小、含量、排列方式、分布部位)、流紋構造、枕狀構造、珍珠構造、柱狀節理、塊狀構造; ④火山熔岩與上、下岩石接觸關系的觀察:間斷面、烘烤、沉積接觸……; ⑤火山熔岩地質產狀的觀察:岩被、岩丘、火山錐、破火山口、火山頸……; 2. 火山碎屑的觀察 ①火山角礫岩、集塊岩的觀察: 碎屑的觀察:成分、大小、形態、含量、排列方式、運動中形成的特點。 膠結物的觀察:熔岩膠結、凝灰膠結;膠結物的含量、膠結類型。 ②凝灰岩的觀察:晶屑、玻屑、岩屑的含量,晶屑的礦物成分、碎屑的顆粒大小、特殊的結構構造(假流紋構造、火焰構造)、膠結物的成分(熔岩、火山灰)。 3.火山岩的綜合觀察 ①火山岩的岩石組合。 ②火山岩噴發旋迴的觀察。 ③火山作用方式的觀察。 ④火山岩空間分布規律的觀察。 ⑤火山岩來源的觀察(深源包體)。
沉積岩的觀察沉:
(一)碎屑岩
按礫岩、砂岩分別敘述。 1. 礫岩的觀察 礫石的觀察:成分、大小、球度、磨園度、分選性、排列方式、含量。 膠結物的觀察:成分、結構、含量。 礫石與膠結物關系的觀察:膠結類型、(膠結方式)、孔隙度。 礫岩是重要的岩石類型,它的出現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它的成分成熟度、結構成熟度是研究地質作用的重要基礎。所以要特別注意對礫岩的觀察,一旦發現絕不放過,一定要重點觀察研究。 2. 砂岩的觀察 砂岩是碎屑粒徑<2mm的沉積岩(碎屑岩)。 碎屑的觀察: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大小、磨圓、分選、孔隙、特徵沉積礦物(如海綠石)。 膠結物及膠結類型的觀察:成分、含量、膠結類型。 特殊結構、構造的觀察:層理、韻律層理、粒序層理、斜層理、交錯層理、波痕、各種原生構造(包卷層理、揉皺、侵蝕面……)。在粉砂岩中還要注意石鹽假晶、各種結核及生物活動遺跡(蟲孔)。 各種生物化石的尋找。
(二)粘土岩 粘土岩是由粘土礦物組成的岩石。 主要觀察:顏色、層理、各種結核、石鹽假晶、雨痕、泥裂及生物活動遺跡。 特別注意對生物化石的尋找。
(三)碳酸鹽岩
分為灰岩、白雲岩、內碎屑岩等。 1. 內碎屑岩的觀察 (1)礫屑灰岩的觀察(竹葉狀灰岩): 碎屑的形態、大小、氧化特徵、磨園、排列方式、膠結物成分、層理類型以及所含生物化石。 (2)砂屑灰岩(鮞狀灰岩)的觀察:砂屑的形態、結構、大小、排列方式、膠結物成分,層理、所含生物化石。 2. 灰岩(白雲岩)的觀察:(注意區分白雲岩與灰岩) 主要觀察:顏色、結核(成分、多少、排列方式)、層理類型、縫合線、生物活動的遺跡及生物化石。風化面的特徵(豹皮狀、暖氣片狀、刀砍紋……)。 (四)沉積岩的綜合分析與觀察 1.注意岩石組合關系、旋迴變化、特殊結構、構造及接觸關系,分析研究沉積相、沉積建造,進行地層劃分對比,研究沉積環境與各種沉積礦產及油氣生成的關系。 2.注意對各種構造要素的測量: 產狀、斜層理、礫石排列方式的測量。 3.物源區的判定及搬運條件
變質岩的觀察 :
變質岩是地殼中已形成的岩石受變質變形作用的再改造而形成的岩石。對它的觀察既要全面觀察變質作用所形成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變質變形特徵,還要注意觀察變余的成分、結構構造,才能全面認識變質岩石,為地質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礎材料。觀察內容: (一)變質岩礦物成分 主要造岩礦物及其含量的觀察:石英、斜長石、鹼長石、雲母、角閃石、輝石、方解石 特徵變質礦物及其含量的觀察:石榴石、十字石、紅柱石、藍晶石、矽線石、藍閃石、綠輝石、紫蘇輝石、方柱石、硅灰石、透閃石、金雲母……。 (二)變質岩的結構 變余結構:特別注意岩漿岩的變余結構。 變成結構:斑狀結構、殘斑結構、糜棱結構。
(三)變質岩的構造 變余構造:為變質岩原岩所具有的構造。 變成構造:板狀、千枚狀、片狀、片麻狀、角礫狀、腸狀。 (四)變形特徵及變質變形關系 斑晶與片理、片麻理的關系;殘斑的形態;強變形域與弱變形域的關系;層理轉換、構造置換的特徵;定向構造的產狀與區域構造的關系。面理、線理的組成礦物、產狀的觀察與測量。
(五)變質岩石的綜合觀察與初步研究 1.變質岩原岩的恢復; 2.變質作用強度的劃分及變質岩形成深度的推斷; 3.變質表殼岩、變形-變質深成岩、糜棱岩的初步確認。
⑺ 岩石野外觀察方法
在野外露頭上對岩石進行觀察和描述,一般遵循以下步驟:
(1)仔細觀察岩石的顏色(包括岩石風化面和新鮮面的顏色)、結構和構造。在一個露頭上盡量做到從多個側面進行觀察,必要時可以沿走向進行追索。將上述各方面所觀察到的內容進行綜合考慮,給出岩石的初步定名。
(2)將所確定的岩石名稱與特徵同所學過的同類岩石相比較,看還有哪些內容沒有觀察到,本岩石具有哪些不同之處。帶著這樣的問題重新觀察、分析,補充、修改初步的定名和描述內容,進而獲得比較准確和全面的岩石名稱和第一手資料。
(3)在此基礎上,開始根據岩石一般的描述要求,動筆進行逐項描述、記錄及測量一些必要的數據(如礫岩中礫石粒徑、疊瓦狀構造產狀、斜層理前積層產狀等)。
(4)在描述和記錄的同時,需要對一些典型的地質現象進行素描和拍照。
(5)採集岩石樣品並編號,在記錄簿上要記錄樣品的岩性、采樣位置和編號等,以備查對。
⑻ 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觀察岩石
岩石總得有三種 岩漿岩 沉積岩 變質岩
一是最簡單的方法:用肉眼觀察
二是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三是通過家稀酸的化學反應根據現象進行觀察
四從顏色開始觀察 然後是結構構造 接著礦物成分 最後觀察判斷岩石的次生或表生變化
⑼ 觀察岩石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通過觀察岩石的顏色,光滑程度,紋理來確定岩石的類型:火山岩一般發黑,有的可能有礦物晶體;變質岩一般看不出礦物晶體,紋理很有特色,大多數顏色混雜;沉積岩即砂石等碎屑沉澱凝結而成,顏色發黃,白的多為砂質結構,發黑而看不出顆粒的大多是泥岩.
⑽ 觀察岩石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最簡單的方法:用肉眼觀察
二是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三是通過家稀酸的化學反應根據現象進行觀察
四從顏色開始觀察 然後是結構構造 接著礦物成分 最後觀察判斷岩石的次生或表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