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人讀書方法和特點
頭懸梁,錐刺骨,
劃粥沖積
借光讀書
『貳』 古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朱熹提出的眼到,口到,心到。意思是邊看邊讀邊品悟。
『叄』 古人的讀書方法簡介
一、諸葛亮:「觀其大意」讀書法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深通讀書之道,他不僅好學,而且善學,因此才能成就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讀書遠沒有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的休息。他也不會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其實質。事實證明,最終讀書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諸葛亮成為一代賢相。
二、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顧名思義,五柳先生讀書時更著重追求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他追求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摳個別字句。這一點也可從《五柳先生傳》中:「每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了解到五柳先生對「會意」的追求。
三、孔子:「思丶問丶習」讀書法
孔子主張讀書時要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主動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另外讀書在於求知識,不懂又不問是求不到知識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第三,當發現問題時要設法解決,而解決的辦法,在於請教或者讀相關的句子。最後,也要經常鞏固復習才能將知識深入掌握,正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肆』 古人談讀書介紹了孔子的讀書方法有哪三種
1.善於總結,學以致用
孔子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他認為,不斷將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實踐中去,不斷地溫故知新,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不僅如此,每次的踐行、復習總結還都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不同的目的,這樣每次重學才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一次比一次獲得更深的認識。
2.學與思結合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只學習而不知思考消化,則茫然無所得;如果只思考而不知學習,就會精神疲倦。
「學」是「思」的基礎,只有不斷地充實新的知識,思考才能有所依據,才能不致陷入毫無根據的臆想;「思」是「學」的靈魂,在學習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駕馭知識的頭腦。
如果一個人不會思考,他只能做知識的奴隸,知識再多也無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學到好知識,產生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
3.舉一反三,演繹類推
《論語·述而》提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指的是獲得了一種知識後,應善於根據這種知識去推知於此相聯系或相類似的更多的知識。
孔子認為,只有掌握了這種學習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對知識進行學習,才能「君子不器」。
4.誠實謙虛
孔子的學問非常淵博,對於《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古代的文獻、歷史都非常精通,有人認為他是天生的。
他不同意,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說,我不是天生就知道這些東西的,而是喜好古文獻,並以敏銳和全神貫注的精神而追求到的。
『伍』 你還知道哪些古人的讀書方法.
你還知道哪些古人的讀書方法,印象深刻的是懸梁刺股,為了讀書真的對自己挺狠的
『陸』 有哪些讀書的方法或古人讀書的小故事
(1)泛讀法:類似於陶淵明所說的「讀書不求甚解」,大概翻一翻看一看,懂就懂,不懂也無所謂。
(2)精讀法:不僅要看完,而且要弄懂書裡面所有的觀點,公式,定理,思想內容,會花費你很多時間。
(3)跳讀法:跳過你不感興趣的或者你認為不重要的地方,直接讀你感興趣的或者你認為重要的內容。
(4)速讀法:就是快速閱讀術,通過學習眼球移動技巧及快速閱讀方法,提高自己的讀書效率。
(5)略讀法:類似於只讀一本書的序言、目錄、章節標題,及每一章節的首段、首句、或最後一句話。
4年讀完1000本書,我總結了35種高效讀書方法,孩子和成人都適用
(6)通讀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這個方法,即把一本新書從頭到尾看一遍,速度不快不慢,效率不高不低。
(7)再讀法:對一本書連續讀2遍及以上,不管是你覺得沒讀明白,還是認為書非常經典很重要,有必要再讀。
(8)聽讀法:在音頻APP上聽主播朗讀書籍全文,或者聽書籍的精華版、講書稿、拆書稿等。
『柒』 古人讀書的方法
1、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復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捌』 有哪些古人談過讀書方法他們是怎麼說的
古人談過都說方法是很多的。 比如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 還有孔子的論語里也有很多讀書方法。
『玖』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誦
「誦」字的原意即大聲背誦。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五歲時,已經能夠背誦五經。有一天,他問老師說:「從來都稱六經,為什麼只讀五種?」老師回答:「《春秋》不足讀也。」這在當時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種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稱作「斷爛朝報」的評語中。可是黃庭堅說:「是何言也。既曰經矣,何得不讀?」據說他於是「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二、錄
「錄」就是抄書。書籍難得,靠抄書保存文本,這與記誦類似。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憶自己幼年的經歷說:「余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為什麼說「不敢稍逾約」?當時人有「三痴」的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借書與人曰痴」。意思是借書不還的事太多,所以書不可以輕易借予人。正因為如此,宋濂不敢逾約,否則再借就難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術投入使用前,古書都曾經歷過以記誦文本和抄本形式流傳的階段,記誦或抄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差錯,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輾轉流傳之中變得差異極大。
這種情況即使在印刷書籍出現之後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據的底本原有差異,二是刻板印刷過程中又可能出現新的錯誤。所以古人讀書,在誦、錄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對,以便盡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確性。
四、疑
「疑」是指一種積極追問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許衡,就最喜歡善於「疑」的學生。他的傳記有曰:「諸生或有疑問,則為之喜見顏面。因語之曰:『書中無疑,能以為有疑;有疑,能使之無疑。學斯有得矣』。」不過,這個意思並非他自己的發明,比他早一點的朱熹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
五、入味
所謂「入味」,是我從古人的以下這些話中間概括出來的一個說法:「讀書須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朱熹);「弄書冊而游息時,書味猶在胸中」(黃庭堅);「睡余書味在胸中」(陸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說讀書「當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實著體驗……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頤所說:「讀書當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