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測定蛋白質含量方法有哪些

測定蛋白質含量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5 16:09:56

㈠ 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總結

蛋白質檢測方法總結 雙縮脲法: 將兩分子尿素分子加熱脫去一分子氨而形成的就是雙縮脲 (NH2-CO-NH-CO-NH2) . 雙縮脲在鹼性溶液中與 CU2+結合形成紫紅色絡合物, 這樣...

㈡ 國家標准檢測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

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就是檢測N元素的含量,像三聚氰胺的問題,就是通過增加N的含量使「蛋白質」含量提高的。

國家標准檢測蛋白質含量的方法叫做凱氏定氮法,食物中的蛋白質在催化加熱條件下分解,導致氨和硫酸結合產生硫酸銨。 鹼蒸餾採用無硫,硼酸吸收,用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據酸耗計算氮含量,再乘以轉化系數,即蛋白質含量。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樣品處理

精確稱量0.2-2.0g固體樣品或2-5g半固體樣品或吸收10-20ml液體樣品(約30-40mg氮當量)。將其轉移至乾燥的100毫升或500毫升氮氣固定瓶中,加入0.2克硫酸銅,6克硫酸鉀和20毫升硫酸,輕輕搖動,在瓶口放置一個小漏斗,將瓶子傾斜石棉網上有45度角,有小孔。

加熱小火後,內容物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加強火力,保持瓶內液體稍微沸騰,直至液體呈藍綠色澄清透明,然後繼續加熱0.5小時。取出並冷卻,小心加入20毫升水,冷卻,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凈氮氣瓶,洗凈液放入容量瓶中,然後用水沖洗至刻度,混勻備用。

取相同量的硫酸銅,硫酸鉀和濃硫酸作為試劑進行空白試驗。然而,這種方法很危險,很難在實驗室中證明。大多數實驗室都有一個消化器,可以一次處理16個以上的樣品和一個可以自行設定溫度的呼吸機。它更安全,更可操作。

(2)測定蛋白質含量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除了凱氏定氮法以外,標準的測量方法還有:

食品中的蛋白質在催化加熱條件下被分解,分解產生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在pH4.8的乙酸鈉-乙酸緩沖溶液中與乙醯丙酮和甲醛反應生成黃色的3,5-二乙醯-2,6-二甲基-1,4-二氫化吡啶化合物。在波長400nm 下測定吸光度值,與標准系列比較定量,結果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含量。

樣品在900~1200℃下燃燒。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混合氣體。 諸如碳,硫和鹽的干擾氣體被吸收管吸收,氮氧化物被還原成氮。 形成的氮氣流由熱導檢測器(TCD)檢測。

㈢ 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

蛋白質含量測定分析方法有:馬斯亮藍法(Bradford)、Folin酚試劑法(Lowry)、BCA法等。
蛋白純化是目前生物研究鄰域中較為熱門的一個大方向,其中蛋白含量測定是純化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Folin酚試劑法(Lowry)是目前最靈敏的測定方法,但耗費時間長,操作需嚴格計時,顏色深淺隨不同蛋白質而變化,因為其中的酒石酸鉀-硫酸銅試劑配置保存困難,逐漸被考馬斯亮藍法取代。
考馬斯亮藍法(Bradford)是採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料與蛋白質結合,應用廣泛,顏色穩定,專一性較差,干擾物質多。
BCA法主要基於雙縮脲原理,用於快速檢測,抗干擾能力強,但受金屬螯合劑影響。
每種測定方法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有其優缺點,在選擇時應考慮:試驗所要求的靈敏度和精確度;蛋白質的性質;溶液中存在的干擾物質;測定時所耗費的時間等因素。就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試驗方法。

㈣ 蛋白質濃度測定方法

蛋白質濃度測定方法:UV法,BCA法,考馬斯亮藍法等。

3、考馬斯亮藍法。

考馬斯亮藍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法測定蛋白質濃度,是利用蛋白質―染料結合的原理,定量測定微量蛋白濃度快速、靈敏的方法。這種蛋白質測定法具有超過其他幾種方法的突出優點,因而正在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這一方法是也靈敏度最高的蛋白質測定法之一。

考馬斯亮藍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與蛋白質結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 (lmax) 的位置,由465nm變為595nm,溶液的顏色也由棕黑色變為藍色。通過測定595nm處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與其結合蛋白質的量。研究發現,染料主要是與蛋白質中的鹼性氨基酸(特別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殘基相結合。


㈤ 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1、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於1833年建立的,現已發展為常量、微量、平微量凱氏定氮法以及自動定氮儀法等,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凱氏定氮法的理論基礎是蛋白質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總質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過測定物質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質中的總蛋白質含量(假設測定物質中的氮全來自蛋白質),即: 蛋白質含量=含氮量/16%。

2、紫外吸收光譜法

紫外吸收光譜法又稱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據物質對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吸收程度不同而對物質組成進行分析的方法。此法所用儀器為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計或紫外-可見吸收分光光度計。

光源發出的紫外光經光柵或棱鏡分光後,分別通過樣品溶液及參比溶液,再投射到光電倍增管上,經光電轉換並放大後,由繪制的紫外吸收光譜可對物質進行定性分析。

(5)測定蛋白質含量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蛋白質含量測定的意義:

膳食蛋白質符合人的需要時,可維持正常代謝,生成抗體,抵抗感染,有病也易恢復。相反,蛋白質供給不足時,會減輕體重,易患貧血,容易感染疾病;創傷、骨折不易癒合;嚴重缺乏時,血漿蛋白降低,可引起浮腫。

此外癌症與蛋白質攝入量不足也有一定關系。但是,蛋白質攝入過多也可造成腎臟負擔。食物蛋白質在體內代謝所生成的尿酸、氨、酮體等累積過多,可導致衰老;而氨還對機體有毒性,不僅會陡然增加肝臟負擔,還會增加胃腸負荷,引起肝腎受累以及消化不良等症。所以,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適當。

㈥ 蛋白質濃度測定方法

蛋白質濃度測定方法如下:

1、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譜吸收法測定蛋白質含量是講蛋白質溶液直接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中測定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試劑,操作簡單且易回收。

蛋白質溶液在280nm附近有強烈的吸收,這是由於蛋白質中酪氨酸、色氨酸殘基而引起的,所以光密度受這兩種氨基酸含量的支配。另外核蛋白或提取過程中雜有的核酸對測定結果引起極大誤差,其大吸收在260nm。

所以同時測定280及260nm兩種波長的吸光度,通過計算可得較為正確的蛋白質含量。

3、考馬氏亮藍G-250

染料結合法測定蛋白質的優點是靈敏度較高,可檢測到微量蛋白,操作簡便、快迅,試劑配製極簡單,重復性好,但干擾因素多。

考馬氏亮藍G-250具有紅色和青色兩種色調、在酸性溶液中游離狀度下為棕紅色,當它通過疏水作用與蛋白質結合後,變成藍色。

大吸收波長從465nm轉移到595nm處,在一定的范圍內,蛋白質含量與595nm的吸光度成正比測定595nm處光密度值的增加即可進行蛋白質的定量。

㈦ 常用的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有哪些

①凱氏定氮法
原理:蛋白質平均含氮量為16%。當樣品與濃硫酸共熱,蛋白氮轉化為銨鹽,在強鹼性條件下將氨蒸出,用加有指示劑的硼酸吸收,最後用標准酸滴定硼酸,通過標准酸的用量即可求出蛋白質中的含氮量和蛋白質含量。
②雙縮脲法
原理:尿素在180℃下脫氨生成雙縮脲,在鹼性溶液中雙縮脲可與Cu2+形成穩定的紫紅色絡合物。蛋白質中的肽鍵實際上就是醯胺鍵,故多肽、蛋白質等都有雙縮脲(biuret)反應,產生藍色或紫色復合物。比色定蛋白質含量。
缺點:靈敏度低,樣品必須可溶,在大量糖類共存和含有脯氨酸的肽中顯色不好。其 精確度 較差 (數mg),且會受樣品中 硫酸銨 及 Tris 的干擾,但 准確度 較高,不受蛋白質的種類影響。
③Folin酚法(Lowry)
Folin酚法是biuret 法的延伸,所用試劑由試劑甲和乙兩部分組成。試劑甲相當於雙縮脲試劑(鹼性銅試劑),試劑乙中含有磷鉬酸和磷鎢酸。
在鹼性條件下,蛋白質中的巰基和酚基等可將Cu2+還原成Cu+, Cu+能定量地與Folin-酚試劑反應生成藍色物質,600nm比色測定蛋白質含量。
靈敏度較高(約 0.1 mg),但較麻煩,也會受 硫酸銨 及 硫醇化合物 的干擾。 步驟中各項試劑的混合,要特別注意均勻澈底,否則會有大誤差。
④紫外法
280nm光吸收法:利用Tyr在280nm在吸收進行測定。
280nm-260nm的吸收差法:若樣品液中有少量核酸共存按下式計算:
蛋白質濃度(mg/ml)=1.24E280-0.74E260 (280 260為角標)
⑤色素結合法(Bradford 法)
直接測定法:利用蛋白質與色素分子(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結合物的光吸收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
考馬斯亮蘭(CBG)染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CBG 有點像指示劑,會在不同的酸鹼度下變色;在酸性下是茶色,在中性下為藍色。當 CBG接到蛋白質上去的時候,因為蛋白質會提供 CBG一個較為中性的環境,因此會變成藍色。當樣本中的蛋白質越多,吸到蛋白質上的CBG也多,藍色也會增強。因此,藍色的呈色強度,是與樣本中的蛋白質量成正比。
間接測定法:蛋白質與某些酸性或鹼性色素分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鹽沉澱。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未結合的色素,以每克樣品結合色素的量來表示蛋白質含量的多少。
⑥BCA法
BCA(Bicinchoninc acid procere,4,4』-二羧-2,2』-二喹啉)法與Lowry法相似,主要差別在鹼性溶液中,蛋白質使Cu2+轉變Cu+後,進一步以BCA 取代Folin試劑與Cu+結合產生深紫色,在波長562 nm有強的吸收。
它的優點在於鹼性溶液中BCA 比Folin試劑穩定,因此BCA與鹼性銅離子溶液結合的呈色反應只需一步驟即完成。靈敏度Lowry法相似。
本方法對於陰離子、非離子性及二性離子的清潔劑和尿素較具容忍度,較不受干擾,但會受還原糖 及EDTA的干擾。
⑦膠體金測定法
膠體金(colloidal gold)是氯金酸(chloroauric acid)的水溶膠,呈洋紅色,具有高電子密度,並能與多種生物大分子結合。
膠體金是一種帶負電荷的疏水膠體遇蛋白質轉變為藍色,顏色的改變與蛋白質有定量關系,可用於蛋白質的定量測定。
⑧其他方法
有些蛋白質含有特殊的 非蛋白質基團,如 過氧化物酶含有 亞鐵血紅素基團,可測 403 nm 波長的吸光來定量之。 含特殊金屬的酶 (如鎘),則可追蹤該金屬。

㈧ 請問蛋白質的檢驗方法有多少種(請盡量詳細,

蛋白質測定方法:
測定蛋白質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利用蛋白質的共性,即含氮量 、肽鍵和折射率測定蛋白質含量 ;
另一類是利用蛋白質中特定氨基酸殘基、酸性和鹼性基團 以及芳香基團等測定蛋白質含量.
(1) 凱氏定氮法:是通過測出樣品中的總含氮量再乘以相應的蛋白質系數而求出蛋白質的含量,由於樣品中含有少量非蛋白質含氮化合物,故此法的結果稱為粗蛋白質含量.(是食品上蛋白質含量測定最常用的方法)
(2) 雙縮脲法
(3) 染料結合法
(4) 酚試劑法:方法簡便快速,故多用於生產單位質量控制分析.
(5) 紫外分光光度法-近紅外光譜法

㈨ 蛋白質測定的方法

蛋白質測定的方法如下:

1、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並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准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

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4、紫外吸收法

大多數蛋白質在280nm波長處有特徵的最大吸收,這是由於蛋白質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可用於測定零點一~零點五mg/mL含量的蛋白質溶液。

取9支試管分別標號,前8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1號試管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而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每支試管液體總量通過加入蒸餾水補足而保持一致,將液體混合均勻,在280nm波長處進行比色,記錄吸光度值。

閱讀全文

與測定蛋白質含量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打不了機維修方法 瀏覽:148
發動機艙的鑒別方法 瀏覽:915
有什麼催尿的方法 瀏覽:175
如何洗腳養腎的方法 瀏覽:571
勝利兆歐表使用方法 瀏覽:137
硃砂使用方法 瀏覽:954
緩解牙疼的最快方法按摩哪裡 瀏覽:51
游完泳耳朵悶堵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940
廚房中鑒別白醋顯酸性的三種方法 瀏覽:966
折紙飛機折得最遠的簡便方法 瀏覽:67
尿酸鹼度檢測標准方法 瀏覽:828
浴室熱水管道安裝方法 瀏覽:278
手機網路黑屏解決方法 瀏覽:209
花卉土培檢測方法 瀏覽:277
獲取檢測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20
蛋糕比容的計算方法 瀏覽:738
破壞動物細胞膜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246
社會作業研究方法 瀏覽:542
手機怎麼拍攝長視頻的方法 瀏覽:302
如何把數字變成字母的方法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