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詩其一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馬詩其一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馬詩》其一,運用了比喻的表現手法,以駿馬自比,借馬喻人,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感。
這首詩開頭一個「龍」字,寫此馬非比尋常,又有背脊連錢圖案之奇特外觀,銀蹄踏煙之矯健體格,定是良馬。可縱是良馬,無人賞識,織得錦韂,鑄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詩以龍脊銀蹄的駿馬自比,慨嘆縱有千里馬但卻沒有識千里馬的伯樂,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抱負不能施展的抑鬱與憤懣之情。
唐代詩人李賀的《馬詩》共有二十三首,這組詩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以及建功立業的抱負和願望。
⑵ 馬詩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馬詩》運用了托物言志和比興的寫作手法
《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詩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
金絡腦,一種貴重的鞍具.表現了馬受到重用,也表現了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的憂憤。
⑶ 李賀的《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特點
《馬詩》通過詠馬來表達自己的空有滿腔熱血和抱負,卻得不到賞識,躊躇滿志,盼望能夠為國效力,建功立業的情感。
在表達方法上有比體或寓言體特點,借物抒懷,婉曲耐味。
詩歌句解寫作特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邊塞戰場的景色。「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帶到了寂寥、冷峻的邊疆之地。「沙如雪」既從視覺上寫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顏色,又從觸覺上寫出了夜間寒冷的感覺。「月似鉤」表面上是形容月亮彎彎的形狀,但「鉤」也是古時的一種彎刀,在「大漠」「燕山」這樣的特定環境下,「月似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武器和疆場征戰的場景。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詩的後兩句抒情。開頭以「何當」兩字作設問,既含無限期盼,又寓無盡無奈。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悲嘆,令人感慨扼腕。「金絡腦」指的是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表示非常貴重的鞍具,象徵著馬受到主人的重視,寄託了詩人自己渴望能像這馬兒一樣被人重用、一展抱負、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
詩歌整體寫作特色:
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詩的前兩句寫景,描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象;後兩句抒情,詩人自比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⑷ 李賀的《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特點
《馬詩》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在表達方法上有比體或寓言體特點,借物抒懷,婉曲耐味。
⑸ 馬詩第四首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馬詩第四首作者借「馬」喻人,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解析:
馬詩其四 李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瘦骨」寫形,表現馬的處境;「銅聲」寫質,反映馬的素質。這匹馬瘦骨嶙嶙,說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裡,它不過是匹筋疲力盡的凡馬,只有真正愛馬並且善於相馬的人,才不把它當作凡馬看待。「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盡管它境遇惡劣,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卻仍然骨帶銅聲。「銅聲」二字,讀來渾厚凝重,有立體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豐富:銅聲悅耳,表明器質精良,從而生動地顯示了這匹馬骨力堅勁的美好素質,使內在的東西外現為可聞、可見、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質」原很抽象,「聲音」也比較難於捉摸,它們都是「虛」的東西。以虛寫虛,而又要化虛為實,的確很不容易,而詩人只用了短短五個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說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尤其可貴的是,詩歌通過寫馬,創造出物我兩契的深遠意境。詩人懷才不遇,景況凄涼,恰似這匹瘦馬。他寫馬,不過是婉曲地表達出郁積心中的怨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