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策評價模型有哪些
公共政策評價標准
現實的公共政策由於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公共政策過程中的變數因素很多,因此難以設定一個統一的,能被絕大多數學者共同認可的標准。國內外學者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各有自己的見解。卡爾·帕頓和大衛·沙維奇認為對公共政策設計目標會產生較大影響的四種主要制約因素:技術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經濟和財政可行性以及行政可操作性。大部分的評價標准都可歸入這四種綜合類型,而且分析人員應當在每一種類型中為每一個政策問題確定相關標准(卡爾·帕頓,大衛·沙維奇,2001)。威廉·N.鄧恩將評估標准分為六類,即效果、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應性和適宜性。陳振明認為政策評估有五個標准,即生產力標准、效益標准、效率標准、公正標准和政策回應度標准(陳振明,2003)。台灣學者林水波、張世賢在《公共政策》中認為,評價標准大致有八個方面,即投入工作量、績效、效率、充足性、公平性、適當性、執行力和社會發展總指標。張國慶提出了評估的首要標准和次要標準的概念,他認為,對於一項政策的整體評估是建立在若干單元評估基礎上的(張國慶,1997)。毛壽龍、李文釗提出,評價政府治理工具的標准主要有:有效性、效率、公平、適應性、可管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劉斌,王春福等人認為政策作用結果綜合分析包括政策效果、政策效益、政策效應的評價(劉斌,王春福,2000)。對某項政策的評估到底應該持什麼樣的標准,採用什麼樣的評估方法,這是學術界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顯然,現今還缺乏一種既能評價達到一個特定目標的過程,同時又能評價目標本身是否恰當的政策評估的形式(弗蘭克·費希爾,2003)。
2)公共政策評價模型
一般情況下,評價與估計、估價和評估等詞是同義詞,即使用某種價值觀念來分析政策運行結果。評價的中心內容是對某項政策的價值做出判定,主要目的是確定一項政策的價值或社會功效。評價訴求不僅取決於「價值」,還同樣取決於「事實」。評價是回顧性的,時間在行動採取之後。隱含在評價報告背後的價值取向具有雙重的性質,它們既可以當做結果又可以看做手段(威廉·N.鄧恩,2002)。政策評估是一個異常復雜的過程,它所涉及的首要內容是目標的具體化,也就是政府所制定政策的預期結果,但是,既定政策所表述的目標常常是模糊不清或者是模稜兩可的
(2)側面影響模型(side effects model)。一項政策實施後將會在目標領域之內、目標領域之外出現許多預料不到或不希望出現的結果。其中,「非預期的側面影響」可能是評估者最為關注的,如果能夠評價的就給予評價(如目標領域內取得的結果);不能評價的那些則列舉出來,留給決策者(或其他用戶)自行評價。
(3)自由目標評估模型(goal free evaluation model)。讓評估者在沒有任何目標約束的條件下開展評估,全面考察政策實施帶來的各種影響,不論它們是預期的,還是非預期的。
(4)綜合評估模型(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評價一項政策的成敗、優劣,僅僅看它取得的最終結果,有失偏頗。而將政策的前期准備、落實、取得成果三個階段都納入評估范圍的模型就是這里所說的綜合評估模型。在評估過程中,對上述三個階段都要進行「描述」(description)和「判斷」(judgement)。需要「描述」的內容有兩項:各階段的目標和現實情況。判斷首先要明確評估標准,然後將目標、現實情況與之進行比較,進而得出評估結論。
(5)「用戶導向模型」(client-oriented model)。指的是「政策用戶」導向,而不是「報告用戶」導向。只有按照政策用戶的需求進行評估,才可能將公眾意見反映到評估結論中,進而影響下一步決策。此外,由於種種原因(如政策的外部效應、政策的扭曲、同一政策在不同制度環境下的不同效果等),政策的目標用戶與實際用戶往往是不一致的,用戶的定位點應該是實際用戶而非目標用戶。
(6)「相關利益人模型」(stakeholder model)。此模型是在「用戶導向模型」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評估者必須對相關利益人的需求、關注點十分敏感,把握得非常准確,否則調研工作很難進行。評估者與被調查者對問題的認識不可能完全一致,相差甚遠也不足為奇。因此,評估者在調研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原定計劃(如修改樣本、重新設計調查問卷等),使評估報告能夠充分反映相關利益人的真實想法。
㈡ 公共基礎知識管理學知識之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則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須遵循系統性原則、性原則、協調性原則、信息化原則、科學性原則、民主性原則。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統科學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等幾種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內容—過程分析模式
這是美國學者麥考爾與韋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強調公共政策分析應集中在內容與過程的分析上,主張使用規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兩種方法。
(2)系統分析模式
這是美國行政學家沃爾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強調政策分析既要重視對政策制定的分析,也應加強對政策執行的分析。
(3)信息轉換分析模式
這一模式是由美國學者鄧恩提出的。該模式認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實、價值、規范三大問題,由此產生了經驗方法、評價方法、規范方法三種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體系的結構
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向度來劃分,公共政策體系的結構可以分為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
(1)縱向結構包括總政策、基本政策和具體政策。
(2)橫向結構包括政治政策、經濟政策、文化政策、社會政策和對外政策。
4、公共政策決策思維模式
(1)經驗決策模式:傳統的決策思維模式。指決策者依據個人決策實際經驗進行公共政策抉擇的思維方式。
(2)理性決策模式:二戰後西方行為主義政治學家特別倡導的公共政策決策模式,又叫科學決策模式。指決策者採用科學實證的量化分析技術和嚴格的邏輯程序,對確定的公共政策問題作出優的公共政策方案設計和政策決定的思維模式。
(3)非理性決策模式:指決策者依靠直覺、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對公共政策作出選擇和決定的思維方式。
(4)漸進決策模式:該模式認為政策決定是人們根據政策經驗,經過政治互動和漸進調試的過程,而獲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動
(5)綜視決策模式:綜合理性決策模式和漸進決策模式的特點,即運用漸進決策模式方法從宏觀角度找出重點政策問題之所在,運用理性決策模式方法從微觀角度對重點政策問題作細微的分析決策。
5、公共政策決策過程模式
(1)政治系統決策模式:這一理論是由美國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提出的,他指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統對全社會價值所做的性分配。政治系統的公共政策決策過程是一個包括環境、輸入、要求、支持、輸出和反饋等環節的有機整體。
(2)功能過程決策模式:政治科學的創始人哈羅德·拉斯韋爾早提出了決策過程的七功能分析模式,認為公共政策活動過程的七個互相連續的功能活動環節是情報、建議、規定、行使、運用、評價和終止。在七功能分析模式的基礎上,安德森提出五階段功能過程決策模式理論。即問題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政策的實施、政策的評價。
(3)制度程序決策模式:制度程序化決策模式理論,是西蒙提出的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理論,這一理論從動態的角度分析管理決策過程,積極倡導運用現代決策技術,提出可以運用手段—目的分析法來使非程序化決策轉化為程序化決策。
(4)公共選擇決策模式:這一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布坎南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實質就是對公共政策的研究。這一理論既想實現個人利益大化,又想實現公共選擇公平合理,這種良好的主觀動機卻克服不了兩者的內在矛盾。
(5)追逐決策模式:這是指在公共政策決定實施後,追蹤信息反饋,決策系統對原政策方案進行補充、修正、使政策方案完善更新的決策模式。其主要特點是追蹤和反饋實現二次決策。
㈢ 公共政策評價標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所投入的各項資源的質與量以及分配狀況。
(2)績效。即依據具體明確的目標,分析公共政策對客觀事物與公共政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影響。績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動的結果,又含有民眾心目中認定的滿意程度。
(3)效率。即投入工作量與績效之間的一種比例關系,通常表現為政策投入與政策效果的比率。
(4)充分性。即滿足人們需要、價值或機會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績效的高低。
(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產生的績效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類型不一樣,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與觀點也不一樣。
(6)適當性。即公共政策目標和所表現出的價值偏好,以及所依據的假設是否合適。具體地說,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是否是社會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與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
(7)執行力。即探求影響公共政策成敗的原因,進而導致因果模型的構建。
(8)社會發展總指標。即對社會狀態與發展的數量進行描述與分析,既反映過去的動向,又可作為社會現狀的說明,其特徵是以描述性指針為主。
㈣ 公共政策概論 公共政策評價標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A.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所投入的各項資源的質與量,以及分配狀況。
B.績效:依據具體明確的目標,分析公共政策對客觀事物與公共政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影響。
C.效率:投入工作量與績效之間的一種比例關系,通常表現為政策投入與政策效果的比率。
D.充分性:滿足人們需要、價值和機會的有效程度,反映了績效的高低。
E.公平性: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產生的績效在社會不同群體之間分配的程度。
F.適當性: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是否是社會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與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
G.執行力:探求影響公共政策成敗的原因,進而導致因果模型的構建。
H.社會發展總指標:即對社會狀態與發展的數量進行描述與分析,即反映過去的動向,又可作為社會現狀的說明,其特徵是以描述性指針為主。
----------------------------------------------------------
您好,答題不易
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㈤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公共政策學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范疇,即:政策戰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政策評估和政策科學的發展。其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公共政策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一個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來研究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實質、原因和結果的學科,以提供政策相關知識,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質量的一門學問。
學習公共政策學,可以培養五種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模型路徑,掌握具體的決策與分析技術;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體和途徑,了解我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歷史經驗、教訓;
4、運用現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公共政策問題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規劃和抉擇能力,公共政策執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評估能力。
㈥ 公共政策評估的標准包括
公共政策評估的標准包括生產力標准、效益標准、效率標准、公正標准、政策回應。
公共政策評估是指公共政策評估主體根據一定的政策評估標准和程序,對政策系統、政策過程和政策結果的質量、效益、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或判斷的一系列活動,其目的是改善公共政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決策質量,保證政策目標實現。
評估體系與評估過程是公共政策評估的兩個主要方面,前者是公共政策評估的載體,也是評估過程展開的基礎;後者是依據評估體系對公共政策進行評估的一系列活動,二者統一於公共政策評估實踐。
政策評估就是政策主體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制度環境下,依據政策評估標准,採取一定的評估方法,對政策評估客體做出評價或判斷的過程和結果。
㈦ 電大公共政策概論公共政策評價標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公共政策評價標准大致有八個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所投入的各項資源的質與量以及分配狀況;
(2)績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動的結果,又含有民眾心目中認定的滿意程度;
(3)效率。通常表現為政策投入與政策效果的比率;
(4)充分性。即滿足人們需要、價值或機會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績效的高低;
(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人的工作量,以及產生的績效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公平分配的程度;
(6)適當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和所表現出的價值偏好,以及所依據的假設是否合適;(7)執行力。即探求影響公共政策成敗的原因,進而導致因果模型的構建;(8)社會發展總指標。
㈧ 公共政策績效評價的基本方法
1、身體健康,儀表大方。從事美容行業的人員,都必須要身體健康,要經過嚴格的健康身體檢查,杜絕有傳染病等病史的員工上崗。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而且要有非常優秀的心理素質,面對不同的顧客都能理智的對待,面對銷售壓力也能夠有效的釋放壓力,客服困難,隨時確保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過硬的專業技能。作為美容院的美容師,必須技藝精湛,無論是美容知識、美容手法還是銷售技巧都能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這是美容師在美容院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所有的美容師必須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職業技能考核,例如美容師資格證,持證上崗。
3、美容師的個人衛生要注意。美容院的任何員工都必須搞好個人衛生。力求做到著裝統一,衣服干凈整潔,沒有污漬。頭發、臉和雙手都要保持干凈。一最好的面貌面對顧客,千萬不要讓顧客產生厭煩心理。試想一下,一個美容師在顧客做面部護理的時候,可是美容師的衣服卻有一股異味,頭發油膩而且頭屑滿天飛,這個時候顧客就會產生逆反情緒,沒有一個顧客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服務,最後半途要種終止服務甚至拂袖離去都有可能,這對美容院的聲譽影響也是致命的。反之,如果每一個美容師都注意自身形象,淡妝上崗,穿統一的制服,顧客享受美容服務的感覺,並且長期進行美容護理等項目。從這一點來看,美容師的個人衛生多麼重要啊。
4、熱情接待顧客,態度真誠。美容行業是服務行業,顧客就是我們的上帝,我們在接待顧客的時候一定要面帶微笑,以熱情、真誠的態度接待讓每一個顧客都倍感親切。只有這樣,才能讓顧客信任你,和你做朋友,從而才會有令人滿意的回報。
5、愛崗敬業,工作積極。無論是從事哪一行工作,作為員工都要做一行,愛一行,愛崗敬業,以一個積極的工作態度,誠實守信的個人品質,投入到工作中去。
美容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是締造美創造美的行業,作為美容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將自己的形象打造到最好,只有這樣,才能讓顧客信服,美容院也會經營的越來越好。
㈨ 公共政策方案選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政策戰略、2.政策分析、3.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4.政策評估,5.政策科學的發展。公共政策是指國家通過對資源的戰略性運用,以協調經濟社會活動及相互關系的一系列政策的總稱。具體包括: (1) 管理政策。以實施罰款、獎勵、禁閉等規章為重點,保證公眾對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2) 分配政策。通過安排、部署各種公共計劃,達到全體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國家天然資源及智力資源,並通過直接津貼和保險來分配財政資金。(3) 再分配政策。以滿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質需要為目標,把各種賦稅收入引向各種援助計劃。(4)立法政策。注意力在於運用它的權力和擁有的資源來改變整個環境。公共政策的定義: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規范和指導有關機構、團體或個人的行動,其表達形式包括法律法規、行政規定或命令、國家領導人口頭或書面的指示、政府規劃等。公共政策作為對社會利益的權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會利益,從而決定了公共政策必須反映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而,許多學者都將公共政策的目標導向定位於公共利益的實現,認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價值取向和邏輯起點,是公共政策的本質與歸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對於公共政策應該與公共利益還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將選擇公共利益。" 三個特徵:1.價值相關性
與政策的價值相聯系的是其利益相關性,多數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對以利益為核心的社會價值的分配。
2.合法性
政策的合法性應該通過法定程序獲得,這種法定程序可以通過立法機關通過,或者經過得到立法機關明確授權的有關部門的認可。
3.權威性
公共政策的權威性與其合法性緊密相關,而權威性又與強制力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