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艾灸起水泡分為兩種情況
1/是低溫燙傷,主要表現為使用金屬盒子,金屬盒子是我們不推薦的方式,因為艾灸的短紅外線都被阻隔了。造成溫度都被金屬吸收,然後沒有了效果。
2/屬於個人排濕現象,這種現象是您手持溫灸,感覺溫度很舒適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的。是毛孔打開後濕氣外排的表現。可以扎破水泡繼續艾灸。如果體內濕氣沒有出完,可能會再次出水泡。
3/注意:如果怕留疤,需要及時塗抹膏葯。處理最快的是扎破。而且也是建議的處理方法。
【歸朴石磨艾】為您解答,歡迎追問,純手打望採納。
⑵ 艾灸燙傷起泡怎樣處理方法
1、艾灸時燙傷起泡應迅速置於流水下進行連續沖洗或浸泡在冷水中。
2、如果是比較小的水泡,不需要弄破水泡,應注意保持傷口清潔,表面可以塗上燙傷葯膏。如果水泡體積大或張力大,應在嚴格消毒的情況下排出水泡中的液體,局部使用燙傷葯膏,傷口應覆蓋紗布進行包紮,以保護傷口。
3、同時,也可將燙傷的皮膚消毒後,塗抹燙傷油。為了防止感染,可用含有薄荷的殺菌軟膏貼敷。如果害怕留疤,還可以塗蘆薈。倘若是比較嚴重的燙傷,應及時就診於醫院,讓專業人員進行處理,防止造成傷口的感染。
⑶ 艾灸出水泡怎麼辦
1、如果艾灸出現水皰,應該立即停止艾灸。艾灸出現水皰,不要過於慌張,它是由於艾灸過量或艾灸時間過長而出現的。
2、如果出現小的水皰,要注意不要擦破它,小的水皰可以自體吸收。如果水皰太大,可以用毫針挑破放出水液,繼而塗燙傷油,並使用紗布包敷。
3、此外有一種艾灸叫做化膿灸,化膿灸是故意灸出水皰,只有灸出水皰才能起到化膿灸的作用。
⑷ 艾灸起水泡了怎麼處理
中醫講「灸瘡一發祛病如抓」灸瘡的出現反而有利於疾病的痊癒。出現水泡(灸花)的時候,如果不太大,不影響生活,可以隨他自己洗手就好了,如果妨礙了正常生活,可以用針刺破,讓水流出來,再用寶塔灸的艾灰敷上就可以了。
⑸ 艾灸腳底出現水泡怎麼處理
一些非專業的中醫或西醫專家多聲稱:灸出水泡就是燒燙傷,水泡破裂後會產生真茵性化膿,化膿後會出現斑痕。而這恰恰是對艾灸無知的表現。古人雲「術有專攻」,咨詢灸花要找專業的針灸科醫生,不要咨詢中醫內科醫生,更不要咨詢西醫,否則會誤導疾病的治療。
如果灸瘡化膿,醫生會給你用抗生素來消炎等等。諸如此類做法是把剛剛開始排出來的病邪又逼退回到身體里。
出了水泡怎麼辦?小的水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可以馬上挑破。挑破後不是上點消炎葯,也不是不管它,而是在這里拔罐,使裡面的病水(這是身體里的濕毒)盡量拔出。然後以絡合碘消毒液消毒,以雲南白葯粉或「京萬紅」牌燙傷膏外敷,並以紗布包紮。
若糖尿病人或氣血虧虛,灸瘡久不收口、潰爛,內服中葯托毒生肌湯(生黃芪120克,甘草60克,生明乳香45克,生明沒葯45克,生白芍60克,天花粉90克,丹參45克。)10天,同時外用雲南白葯粉或「京萬紅」牌燙傷膏,半個月可治癒。
⑹ 艾灸後起水泡,怎麼解決
這個水泡叫做灸花!
灸花的成因與處理方式
灸花的成因
艾灸的時候,有的人發現過段時間有的地方會出水泡,不過我這里說的水泡可不是燙傷。讓大 家疑惑的是這種水泡不是當時出的,通常是是過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發現的時候讓人驚奇不 已,明明沒有燙傷啊,怎麼會有水泡啊?
其實,這就是古人說的「灸花」,也就是灸瘡,即艾灸引起的局部損傷,灸瘡的化膿狀態叫( 瘡)「發」。在古代,古人是特別重視灸瘡發與否的。如清《針灸易學》誇張他說:「灸瘡必 發,去病如把抓」。因此古代甚至用各種方法以促使灸瘡發起。
他們會用很多的食物發灸瘡,或者用艾絨做成米粒大小的錠上尖下圓,直接在皮膚上燒,快燒 沒時熄滅,為一炷,反復灸多炷,病痛全無。現在我們大可不必刻意這樣做,但是我們起碼要 了解灸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有一點大家一定要明白,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瘡就是這個通道。如果認真做了 ,大家就會發現同樣的火力艾灸的時候,有病灶的地方就會比其他的地方敏感,會感覺更痛, 更有刺激性。比如艾灸後背的時候,如果你有胃病,那麼在胃腧穴的位置會比其他地方更痛。那麼,這就是在提示你這個地方有毛病,這個地方極有可能出 灸瘡。
灸花的處理
如果是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無菌注射器抽干,再塗抹燙傷膏即可。
艾灸時皮膚起泡是正常的情況,艾灸起泡了是屬於無菌的,可以用消過毒的針把它挑破,這樣很 快就好了,洗澡什麼的都沒有影響。
艾灸感到很燙的處理方式
1. 可以移動艾的貼,尋找旁邊1公分左右的位置,體會灸感,如果周圍有裡面熱並且不是很燙 的位置,可以選擇此位置。
2. 艾灸不宜過久,以灸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次灸8-12分鍾為宜。
⑺ 艾灸後長了個水泡不知道是不是燙傷了該怎麼辦
灸瘡是將我們身體里的病邪祛除體外的一種表現,常表現為起泡甚至流膿。古代的疤痕灸出現灸
瘡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膿生瘡才認為能排除病邪達到效果。現代艾灸多用的是溫
灸和懸灸,和原來的疤痕灸不同,灸花是溫灸和懸灸是可能出現的一種正常的邪氣外排反映。通
常表現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膿液,因此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驚慌。
如果灸後皮膚起了小水泡,一般小者可自行吸收,無需做特殊處理。注意保護好局部的小水泡,
避免衣服的摩擦,讓其自行吸收即可。
灸火一般較重,水泡也較大,容易發生灸瘡,可在充分消毒的情況下,用一次性注射器將水泡挑
破或者用注射器將其抽干,最後塗抹上燙傷膏即可,注意結痂期間保證局部衛生,防止灸瘡感染
化膿,待其結痂而愈。
網路資料來源:艾灸起水泡怎麼處理
⑻ 艾灸起水泡怎麼辦,艾灸起水泡怎麼處理方法,艾灸起泡
灸後皮膚出現水泡,注意不要擠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過大,可用消毒針刺破,放出液體,消一下毒,買一點紅黴素眼葯膏抹上(或者用雲南白葯、紫葯水、京萬紅),用紗布包敷,盡量不要碰水。
⑼ 艾灸灸出水泡怎麼辦
這時不要急。灸出水泡是好事來的。說明你體內的濕氣找到了出口要排出來的。准備好酒精、棉簽和針。先用棉簽沾酒精消毒針,也消一下水泡的部位,然後用針刺一下水泡,再用乾的錦簽將水泡里的水吸出來。 水泡里都吸出後,還會再長滿,這時你需要再次將其刺破,這都是為了將濕氣排出來。 我是手持的艾灸足三里和三陰交的,我艾灸的第三天就把足三里和三陰交灸出了水泡,當時不太大,只有黃豆那麼大,並且有大有小的。當時覺得很害怕,聽說別人都是灸了很長時間在沒有感覺特別燙的情況下灸出水泡的,想我才第三天,而且灸的時候我覺得很燙,但是我一想古人都是把艾放在皮膚上灸的,我只是溫和灸,應該不怕,於是在覺得有點燙的情況下堅持燙幾秒。灸完後覺得三陰交和足三里都是還在燙燙麻麻的感覺,然後過了一個小時就出水泡了。當時還擔心是不是燙著了。我把水泡刺破後,覺得沒有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了。但第二天發現水泡又長滿了。出了水泡之後那些天我就停灸,其實也可以溫和灸的。這幾天水泡不停的長我不停刺破,幾天後開始結痂。從結痂到落痂一個月。現在回想當時的擔心是多餘的,雖然灸時覺得燙,但水泡還是按排病的情況發展,所以我覺得這是在排病,是好事來的。 前段時間自己又將三陰交灸出了水泡,也是手持的灸的。這次的還很大,有拇指那麼大了,當天刺破吸出水後,兩個小時又長滿了。看來我體內的濕氣真的很重。不過又出了水泡,濕氣又找到了排口,這也是好事來的。並且我都覺得經過這次出水泡後,我腰酸的病沒有那麼易發作了。呵呵。現在都已結痂了。 古人用艾灸治病都是認為只有化膿灸才有效果的哦。所以姐妹們別怕燙,灸出水泡會好得快。不過如果比較愛美的姐妹們還是溫和一點。雖沒有出水泡但是長期的溫和灸也是有效果的。但如果你總是心急怎麼沒有效果呢,那你可以試試給自己手持艾條對准穴位重灸一下。
⑽ 艾灸出現水泡如何辦
艾灸時間長了有時會出現水泡乃至化膿現象,有些人會惶恐來問怎樣回事,現在告知大家出現這類現象是是邪氣外排的表現,屬於艾灸的正常現象。古代中醫利用疤痕艾灸養生保健醫治疾病。用艾絨做成米粒大小的錠上尖下圓,直接在皮膚上燒,快燒完時熄滅為1炷,重復灸多炷,病痛全無。古人有「灸瘡若發,去病似把抓」之說。灸瘡是將大家身體里的病邪祛除體外的1種表現,常表現為起泡乃至流膿。
古代的疤痕灸出現灸瘡是很正常的,乃至有些人1定要灸到流膿生瘡才認為能排除病邪到達效果。現代艾灸多用的是溫灸和懸灸(用隨身灸是屬溫灸或採取陳年環切艾條懸灸),與原來的疤痕灸不同,如果出現的氣泡乃至化膿現象是溫灸和懸灸可能出現的1種正常的排毒反應。通常表現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許膿液。出現這類情況也不要太惶恐,它與燙傷是不同的。
出現氣泡或化膿主要是由於濕氣、寒氣重、經絡不通而釀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體里病邪往外發的表現。濕寒之氣屬於邪,陽氣屬於正,正要把邪逼出來,就會出現這些狀態。邪氣排除體外需要1個通道,所以就會有些症狀出現。固然,我們在做灸的時候也會盡可能避免,畢竟在現代來講,繁忙的生活中出現氣泡或化膿會帶來1些不便。
如果出現很小的水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無菌注射器抽干,再塗消炎膏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