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你還知道古人談過哪些讀書的方法

你還知道古人談過哪些讀書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14 04:00:17

㈠ 古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人讀書有如下方法: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日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鑒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入書出書」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鄭板橋:「求精求當」讀書法。

張溥:「七焚」讀書法。

㈡ 古代的讀書法有哪些

領略幾種讀書方法

——領略幾種讀書方法

介紹幾位古人從不同的角度就勤讀書、會讀書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

「觀其大略」讀書法

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諸葛亮隱居荊州隆中之時,與穎州石廣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並一起拜師游學。石廣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讀書學習「務於精熟」。曾經「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則折節學問,「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目的為求得「義理精熟」。

而諸葛亮讀書卻與諸生不同,他是「獨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其實質。

諸葛亮讀書也沒有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他對好友們說:「你們幾位從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問諸葛亮「仕途」如何,諸葛亮「笑而不答」。

後來事實證明,讀書務求「精熟」的石廣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確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讀書務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諸葛亮則成為一代賢相。

「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他在《無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

「八面受敵」讀書法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自己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蘇軾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

那麼,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它的目標或問題。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它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

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讀書不能讀進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處」,也就是說不能體會書中深刻的思想內容和高明的文學技巧;倘若讀書不能跳出來,那就要「死在言下」了, 也就是說,思想被書本束縛住,成了書奴、書獃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這才是讀書的好方法。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出入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實際上,鄭板橋並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貪多不求精,就會胸中撐塞如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但不等於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與「研」,因為書中的「微言精義」所包含的豐富深邃的內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窮」。

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意「問」。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三餘」和「三上」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用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

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的精神,對於今天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相比之下,歐陽修提出的「三上」讀書更易於為我們借鑒。所謂「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對於現代人,也許「三上」可改為車上、枕上、廁上。實際上,「三上」讀書是告訴我們一種珍惜光陰、見縫插針、忙裡偷閑的讀書方法,從而達到一種日積月累的效果。

「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復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張溥藉此苦讀成名,給自己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三讀」讀書法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復讀法」、「抄讀法」、「游戲法」。

他給自己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別復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復習,把閱讀和復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在每次復習時,他面前放一本書,請別人也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如果發現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復讀幾遍。

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

㈢ 古人是如何讀書的

古人讀書的幾種方法:

1.
「思·問·習」讀書法: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學習要博學慎思,學思結合,不懂就問;

2.
「假物」讀書法: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方法,也就是要善於充分利用客觀條件來學習;

3.
「精至」讀書法:這是王充提出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用心專一的讀書法;

4.
''不求甚解」讀書法:這是陶淵明提出來的讀書法,要求讀書時要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5.
''提要鉤玄」讀書法:這是韓愈提倡的讀書方法,旨在抓要點,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內容

㈣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誦

「誦」字的原意即大聲背誦。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五歲時,已經能夠背誦五經。有一天,他問老師說:「從來都稱六經,為什麼只讀五種?」老師回答:「《春秋》不足讀也。」這在當時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種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稱作「斷爛朝報」的評語中。可是黃庭堅說:「是何言也。既曰經矣,何得不讀?」據說他於是「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二、錄

「錄」就是抄書。書籍難得,靠抄書保存文本,這與記誦類似。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憶自己幼年的經歷說:「余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為什麼說「不敢稍逾約」?當時人有「三痴」的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借書與人曰痴」。意思是借書不還的事太多,所以書不可以輕易借予人。正因為如此,宋濂不敢逾約,否則再借就難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術投入使用前,古書都曾經歷過以記誦文本和抄本形式流傳的階段,記誦或抄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差錯,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輾轉流傳之中變得差異極大。

這種情況即使在印刷書籍出現之後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據的底本原有差異,二是刻板印刷過程中又可能出現新的錯誤。所以古人讀書,在誦、錄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對,以便盡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確性。

四、疑

「疑」是指一種積極追問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許衡,就最喜歡善於「疑」的學生。他的傳記有曰:「諸生或有疑問,則為之喜見顏面。因語之曰:『書中無疑,能以為有疑;有疑,能使之無疑。學斯有得矣』。」不過,這個意思並非他自己的發明,比他早一點的朱熹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

五、入味

所謂「入味」,是我從古人的以下這些話中間概括出來的一個說法:「讀書須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朱熹);「弄書冊而游息時,書味猶在胸中」(黃庭堅);「睡余書味在胸中」(陸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說讀書「當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實著體驗……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頤所說:「讀書當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㈤ 古人總結了哪些讀書方法 古人總結的讀書方法有什麼呢

1、董遇:「三餘」讀書法。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㈥ 名人的讀書方法有哪些

一、諸葛亮的「觀其大略」讀書法

諸葛亮隱居荊州隆中之時,與穎州石廣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並一起拜師游學。其他三人

讀書學習「務於精熟」。諸葛亮讀書卻與諸生不同,他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

概,擷取精華。

二、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三、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

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里,介紹了他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他說:「書富如入海,百貨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為書籍

豐富地如同在海洋中遨遊。人的精力,不能夠全部收取看盡。只要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書就行。

四、鄭板橋的「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

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五、錢鍾書的筆記讀書法

錢鍾書先生淵博、古文功底之深厚、著述中引用之廣博。常人所不知的是,錢鍾書的博學,不僅與

他的天才有關,更與他的勤奮有關。據錢鍾書夫人楊絳回憶,錢鍾書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

書館讀書時養成的,歷時十餘年的時間。

(6)你還知道古人談過哪些讀書的方法擴展閱讀:

閱讀方法是理解讀物內容,從中接受信息所採用的手段或途徑。有不同類別和層次。

1.綜合類,有朗讀法、默讀法、精讀法、略讀法、速讀法等;

2. 分項類,有解詞、釋句法,文章結構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歸納法等;

3. 與思維方法結合,有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歸納和演繹閱讀法等;

4. 閱讀筆記方法,有劃重點、寫標題,編寫讀書提綱,寫讀後感及讀書心得等方法;

5.按文體閱讀,有散文閱讀法、小說閱讀法、詩歌閱讀法、劇本閱讀法、科技文閱讀法等。

㈦ 分享幾種古人的「讀書法」

    1諸葛亮

  說起諸葛亮,無人不稱贊其有大智慧,他的軍事才能更是首屈一指。毋庸置疑,諸葛亮才華滿腹、智謀無雙。

   

    諸葛亮的讀書法「觀其大略」,既不是精讀,也不是泛讀,而是一種略讀;諸葛亮的讀書法並非是對書籍的泛泛瀏覽、走馬觀花,而是分清主次輕重、求其精意、得其要義,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掌握住了「觀其大略」讀書法。

  「觀其大略」讀書法也影響了一批名人大家。晉代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唐代李白對這種讀書方法極為贊賞,他在《送孟贊府兄還都序》中說:「孔明披書,每觀於大意」。

    2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讀書法:稱「八面受敵法」,也就是說,多讀幾遍,每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意思就是好書可以多看幾次,第一遍不需要全部看懂,可以每遍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它的目標或問題。

3 ·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他在《無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方法就是,不穿鑿附會、不拘泥於文字詞句,不死鑽牛角尖。好處,它使讀者不被作者牽著鼻子走,從而擺脫過多的微觀約束,宏觀地高瞻遠矚地往前走。「不求甚解」的讀書法,為古今不少名人所提倡,自然是有它一番道理的。

4· 歐陽修:「記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計劃每天讀記多少。

《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日積月累,的確。

5· 孔子:「思丶問丶習」讀書法

孔子主張讀書時要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主動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最後,也要經常鞏固復習才能將知識深入掌握,正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很喜歡蘇軾的觀點,好書多讀幾遍,畢竟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諸葛亮讀書法,不是一般人能學的,專門了解過他的讀法,一本書只看重點,一目十行。還真是奇才不是蓋的。其他的讀書法也可以採用。

以上幾種古人的讀書法,你們比較喜歡哪種呢?

㈧ 古人讀書的方法

古人讀書的方法有:「思問習」讀書法、「假物」讀書法、「精至」讀書法等。

1、「思問習」讀書法

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即重視思考,不懂就問,提倡經常鞏固復習。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不懂就問。讀書在於求知識,不懂又不問是求不到知識的。他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假物」讀書法

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荀子把「假物」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就是說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學習。他認為人們的天資並沒有多大差別,只要善於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就能縮短成才的時間。

3、「精至」讀書法

這是王充提出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用心專一的讀書法。王充的「精至」觀點,正是一種讀書要讀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學之「精至」。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

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㈨ 古人談讀書的方法

古人談讀書的方法太多了,最著名的要數讀書百遍,其意自現,還有蘇東坡的三上讀書法,馬上,枕上,廁上,還有陶淵明的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等等等等

㈩ 古人讀書,有哪些好的方法

古今名人的讀書方法如下:

1、諸葛亮:觀大略法。

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一起讀書,但讀書的風格和方法卻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務於精熟」,而諸葛亮則「獨觀大略」。「務於精熟」,就是認真精讀,力求理解透徹,並爛熟於心。

「獨觀大略」,就是說諸葛亮的讀書方法與其他三人不同,獨樹一幟;他是從總體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被枝蔓問題所糾纏。看得出來,諸葛亮無論是打仗還是讀書,都勝人一籌。

2、陶淵明:不求甚解法。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文中雲:「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描繪自己的讀書生活,闡發自己對讀書的見解。陶淵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觀點,是有針對性的。他認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沒有價值的注釋,而應注意讀原著,領會原作的基本內容。

如果不論讀什麼書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輩子能讀幾本書呢?對有的書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過去了;有的書,可暫時「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時候,再「求甚解」。

3、韓愈:提要鉤玄法。

唐代大學問家韓愈在雄文《進學解》中曾說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後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鉤玄」讀書法。

讀書首先要將書分門別類,然後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讀書法。對於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閱讀時必須提出綱要,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於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閱讀時則要注意探取其深奧的觀點,即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讀書若能做到提要鉤玄,效果必定會好。因為「提其要」,能使自己對書中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一目瞭然,對事件發生發展的原因清清楚楚,從而可以進一步了解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鉤其玄」,便於把握重點,吃透精神實質,對某些重要觀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水平,將書中的營養,化為自己的血肉。

4、蘇東坡:八面受敵法。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八面受敵」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有個名叫王庠的人在應制舉時,向蘇東坡請教讀書方法。蘇東坡就給他寫了封回信,信中說:內容豐富的書籍就像大海一樣,百寶俱全,應有盡有。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所有的東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於讀書的人,每次讀書,只須集中注意一個問題。比如,你想研究歷代興亡治亂和明君賢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這個問題,不要再想別的問題。又如,你想考慮史實古跡和經典文物,仍用同樣的方法辦理,其他以此類推。

這種「八面受敵」法讀書,看起來似乎迂鈍了一些,但到了學成之日,是那些涉獵者們所無法攀比的。「八面受敵」受到後人推崇,因為它是一種高明的讀書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八個方面,然後各個擊破,對研究成果進行加工整理,再得出結論,既深刻又全面!

蘇東坡在談到他讀《漢書》的經驗時說:「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這是蘇東坡運用「八面受敵」法讀書的一個具體範例。

他讀《漢書》要讀許多遍,將《漢書》分為治道、人物、地理等幾個方面,每讀一遍專門研究一個問題,結果他對書中的每一方面的問題,都了解得非常透徹。

5、朱熹:循序漸進法。

「或問讀書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漸進」。這是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讀書方法。

朱熹對此方法作了詳盡的解釋:以兩本書而言,則「通一書而後及一書」;以一本書而言,則「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他還要求:「未及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

為什麼要循序漸進呢?朱熹以生動的比喻說,「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

朱熹的這個主張說明,讀書要選定一個目標由淺入深,從最基本的書讀起,讀通一本然後再讀另一本,讀通一節然後再讀另一節;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後,雜亂無章地亂讀一氣。只要做到循序而漸進地讀書,就會收到「意定理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弟子規》中將這種方法概括為「此未終,彼勿起」。

讀書法的具體操作

1、准備階段

1)選定指導教師。

指導教師應是閱讀學習的專家,熟知一般的學習技巧,或者是對指定書籍內容非常熟悉。

2)選定閱讀書籍。

書籍選定是讀書法的關鍵步驟。所選書籍應針對具體的培訓對象、培訓目標而定,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2、實施階段

讀書法應用職業教育中,一般分為短期閱讀法和長期閱讀法。

1)短期閱讀法。

所謂短期閱讀法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讓研習人員閱讀部分資料,並讓其馬上提交心得報告(口頭或書面)的一種教育方法。

該方法的特徵為:

短期閱讀法分為閱讀和默讀。如果資料內容相對生僻一些,可採用朗讀法;如果資料內容淺顯易懂,則應默讀,加快閱讀速度。指導人員的主要工作是提示資料重點、難點,並對個別學員進行輔導。

2)長期閱讀法。

所謂長期閱讀法是指提前幾個月將閱讀資料發給研習人員,並明確訓練目標,要求研習人員對書籍仔細學習、研究,最後集中一起討論以檢測學習效果,也可讓研習人員上交心得報告。

閱讀全文

與你還知道古人談過哪些讀書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溝通好的方法 瀏覽:519
統計多次增長率用什麼方法 瀏覽:320
驗光鏡片箱使用方法 瀏覽:750
大蒜調和油食用方法 瀏覽:670
電腦風扇電源線連接方法 瀏覽:102
畫點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33
動脈血氣分析正確方法 瀏覽:555
崖柏手工去皮方法視頻 瀏覽:475
如何快速製冰的方法 瀏覽:816
電腦健康屏幕設置方法 瀏覽:42
ps中如何用通道的方法 瀏覽:3
478加499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196
電腦打不了機維修方法 瀏覽:152
發動機艙的鑒別方法 瀏覽:919
有什麼催尿的方法 瀏覽:178
如何洗腳養腎的方法 瀏覽:575
勝利兆歐表使用方法 瀏覽:140
硃砂使用方法 瀏覽:957
緩解牙疼的最快方法按摩哪裡 瀏覽:54
游完泳耳朵悶堵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