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最佳方法
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方法如下:
高錳酸鉀制氧、過氧化氫(雙氧水)、氯酸鉀分解(一般加二氧化錳作催化劑)、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等。
氧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轉化為人體內可利用的氧,稱為血氧。血液攜帶血氧向全身輸入能源,血氧的輸送量與心臟、大腦的工作狀態密切相關。
心臟泵血能力越強,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臟冠狀動脈的輸血能力越強,血氧輸送到心腦及全身的濃度就越高,人體重要器官的運行狀態就越好。
爆炸性強氧化劑。過氧化氫本身不燃,但能與可燃物反應放出大量熱量和氧氣而引起著火爆炸。過氧化氫在pH值為3.5~4.5時最穩定,在鹼性溶液中極易分解,在遇強光,特別是短波射線照射時也能發生分解。
當加熱到 100℃以上時,開始急劇分解。它與許多有機物如糖、澱粉、醇類、石油產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擊、受熱或電火花作用下能發生爆炸。過氧化氫與許多無機化合物或雜質接觸後會迅速分解而導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熱量、氧和水蒸氣。
大多數重金屬(如鐵、銅、銀、鉛、汞、鋅、鈷、鎳、鉻、錳等)及其氧化物和鹽類都是活性催化劑,塵土、香煙灰、碳粉、鐵銹等也能加速分解。濃度超過74%的過氧化氫,在具有適當的點火源或溫度的密閉容器中,能產生氣相爆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實驗室制氧氣
㈡ 實驗室常用什麼方法製取氧氣
實驗室常用製取氧氣的方法如下:
一、化學方法:
1、雙氧水製取法
過氧化氫:H2O2二氧化錳:MnO2(催化劑)
化學反應方程式:2H202==MnO2===2H2O+021
反應原理:過氧化氫會分解成水和氧氣,所以常溫下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能夠加速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反應的進行。
優缺點:無需加熱,可以控制實驗反應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同時操作方便,節能節源,並且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第二種: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加熱生成氧氣。
4、電解水製成氧氣
水:H2O
化學反應方程式:2H20==通電==2H21+O21
反應原理: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可以生產氫氣和氧氣。
二、物理方法:
液化分離法:壓縮降溫空氣到液態,抄然後升溫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使氬氣先揮百發,剩下的為氧氣。
㈢ 氧氣的製取方法三種
實驗室中有三種常見的製取氧氣的方法:
一、氯酸鉀製取氧氣。
二、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三、過氧化氫製取氧氣(實驗室中最常見的方法)。氧氣,化學式O₂,相對分子質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
相關信息:
氧氣(oxygen)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常溫下不是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
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佔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