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芷種植技術
白芷用種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通常採用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春播於4月中下旬進行,產量和質量較差。白芷不宜育苗移栽,採用大田直播,移栽的側根多,主根生長不良,質量差。選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收獲後,每667米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深翻30厘米,耙細整平作畦,畦寬100~200厘米,高16~2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開淺溝,溝深1.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蓋平,壓實,播後15~20天出苗。播種量為每667米 1.5千克。
『貳』 白芷要怎樣采種
白芷的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要注意單獨培育。一般在7月挖收白芷時,選主根直而有大拇指粗的另移植作種,按行窩距60~70厘米開穴(窩),每穴栽1株,當年冬季及次年春季進行除草施肥管理。
待6~7月種子陸續成熟,當果皮變黃綠色時連果序分批採收,收後攤在陰涼通風處晾乾,不能久曬、雨淋或煙熏,抖下或搓下種子,除去果梗雜物備用。存放時間不宜太長,第二年即喪失發芽力。
『叄』 白芷幾月份種植最合適
一般於9-10月播種。
秋播一般於9-10月播種,條播按行距35厘米開淺溝播種;穴播按穴距(15-20)厘米×30厘米播種,播後蓋薄土,壓實,播後15-20天出苗。每667㎡用種量條播約1.5kg,穴播約1kg。播種前用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灑在種子上,攪拌,悶潤8小時左右,再播種,能提早出苗,大大提高出苗率。
白芷喜溫和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在蔭蔽的環境生長不良。白芷主根深長,對土壤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大田栽培性白芷為一年生,若留種需再長一年質量方好。種植田地以禾本科茬口為宜,若有葯材連作,應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3)白芷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白芷的功效
1、祛風解表
用於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等證,有散風寒、止疼痛之效。常與蒼耳子,辛夷等配伍。
2、祛風止痛
用於頭風痛、偏頭痛、眉棱骨痛、鼻淵頭痛、齒疼等,能祛風止痛。
3、消散排膿
用治癰腫瘡瘍,初起能消散,潰後能排膿。
『肆』 白芷種植比較常見,白芷種植後如何管理好
播種方法可採用撒播或條播的方法,一般每畝地僅需要2斤左右的種子即可,為了節省種子,可混入些沙土一起撒播,有些類似於農村撒蘿卜,把種子均勻地撒在翻耕後的土壤上,再用耙子輕輕耬平土壤,出苗後如遇乾旱,可適當澆水,保持表土濕潤,秋播的於封凍前澆一次水。小雪前後,在畦面上蓋一層土雜肥或馬糞,既保溫,又肥田,翌年春解凍後,整平畦面,修好畦埂。白芷返青後淺鋤鬆土,便於保墒,旱時澆水。
灌溉和排水 白芨(白及)比較喜陰,所以要保持土壤的濕潤,旱季要及時澆水,7-9月份需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白及)怕澇,所以也要做好排水工作。
『伍』 白芷怎樣種植才能高產
按其生長特性選好地,每667米2施廄肥或堆肥2500~5000千克,肥地可少施,施後深耕30厘米,日曬一段時間後再耕一次,然後耙細整平,作寬1~2米平畦,南方多做高畦。畦整好後即可播種,一般採用直播,不宜移栽,因移栽後根多分叉,主根生長不良,影響質量和產量。
生產上常在秋季播種。上面已經提到,播種期的早晚對幼苗生長影響很大,也影響到來年抽薹的多少。播種過早,苗期長,苗長得大,營養也充足,第二年抽薹率就高。如播種過遲,氣溫下降,出苗和幼苗生長都很緩慢,幼苗瘦弱,易受凍害,第二年抽薹率低或不抽薹,但產量低。各地因氣候條件不同,適宜播種期也不同:華北地區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四川在9月上中旬;浙江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浙南天氣較暖和可稍晚,浙西、北天氣較涼可提早到9月份。春播於3~4月間,但產量和質量較差。
可穴播也可條播:穴播,按行株距35厘米×15~20厘米開穴,深5~6厘米,每穴播10多粒;條播,按行距35厘米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播下,後蓋薄土,壓實,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穴播每667米2用種量約0.75千克,條播1.5千克。播後15~20天出苗。出苗後加強田間管理。
(1)科學管理
① 間苗 於第二年早春返青後,苗高約5厘米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條播每隔約5厘米留1~3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間苗,每隔10厘米留1~3株或每穴留3~5株;苗高約15厘米時定苗,每隔12~15厘米留1株或每穴留1~3株,去掉過密的小苗和生長過旺、葉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春播則留大苗除小苗。
② 中耕除草 每次間苗都應結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淺松表土,以後逐次加深。次數視土壤干濕程度和雜草生長情況而定,植株長大封壟後就不宜再中耕除草。鬆土時注意勿傷主根。如發現個別植株提早抽薹應及時拔除。
③ 追肥 一般追肥3次,常在間苗、定苗後和封壟前進行。可用人糞尿、腐熟餅肥或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以後可逐次加濃加多。封壟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鉀肥,如過磷酸鈣、磷銨、草木灰、氯化鉀等。施後隨即培土,可防止倒伏,促進生長。播種當年一般不施肥,以控制幼苗生長。
④ 灌溉與排水 播種後如土壤干應澆1次水,7~8天後再澆1次,保證畦面濕潤,有利出苗。以後根據土壤干濕情況決定是否澆水。施肥後也應結合澆水。北方在入冬前應澆一次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爛根。
(2)積極防治病蟲害 白芷的病蟲害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 斑枯病 主要為害葉部。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400~500倍液噴霧防治。
② 黃鳳蝶 以幼蟲為害葉片。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每隔5~7天噴1次,連續噴3次,或用青蟲菌(每克菌粉含孢子100億個)500倍液噴霧防治。
(3)留好種 選用抽薹率低的種子。留種方法有以下兩種:
① 原地留種 在挖收白芷時留部分植株不挖,第二年即可抽薹開花結籽,管理同下。
② 選苗留種 在挖收白芷時選主根直,中等大小無病蟲害的根作種,另行種植。按行株距85~100厘米×35厘米開穴,斜栽,每穴栽1根,覆土約5厘米。9月份出苗後注意中耕除草施肥。第二年返青後及時中耕除草施肥,5月抽薹後培土防倒伏,7月份種子陸續成熟。當種皮呈黃綠色不老不嫩時採收,選第一級枝上結的種子,分批剪下種穗,掛通風處陰干,後脫粒,裝袋置通風乾燥處存放。種子不宜久藏,隔年陳種易喪失發芽力。
北方留種,常把種根砂藏於地窖里,第二年春再栽到地里,6月上旬抽薹開花,8月種子陸續成熟。管理及采種基本同上。
『陸』 白芷是怎麼種植的
1、選地整地:白芷對地要求不甚嚴格,以耕作層深,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溫暖向陽比較濕潤的夾沙土,一般產區均在平原地帶的地方為好。深翻土地,土壤細碎,澆水施入基肥即可。
2、播種方法: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分叉,生根生長不良,影響產量和質量。採取穴播和條播,播前畦內澆透水,待水滲下後,拌種後適時播種,用新高脂膜液噴霧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3、生長管理:澆水、應保持水分充足,間苗:當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時,進行間苗。根據植株需求適時除草,植株長大封壟,不能再行中耕除草。追肥、白芷追肥在幼苗時期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長,提前抽空開花。噴施葯材根大靈,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
4、病蟲害防治:白芷常見病蟲害有斑枯病、黃鳳蝶、蚜蟲、紅蜘蛛等,防治方法:噴施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農葯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陽暴曬蒸發,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柒』 白芷是很常見的中葯材,使白芷高產量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春播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但由於產量低、質量差,一般不使用。秋季播種:秋季播種不宜過早或過晚,或早於夏季高溫。否則如果在當年冬季生長迅速,第二年大部分種植珠會抽薹開花,其根不能入葯,但不遲於秋分。由於秋分後降雨量減少,氣溫變低,白芷播種後長時間不能發芽,影響生長和產量,應在8月初和9月初播種。白芷種子播種在淺溝中,行距30-35厘米,深度1.5-2厘米。種子均勻撒在犁溝里,覆土,壓平,壓制,每畝種子1-1.5公斤。
白芷不適合連作,但對前作的選擇不嚴格。一般作物可以在麥茬地和玉米地種植。收獲後可及時施5000公斤土壤肥或環肥犁耕。晾乾後,再翻過來,然後耙平,做成高壟,寬1-2m,高16-20cm。脊面要光滑。白芷高產栽培技術,做好這些工作,不用擔心質量浸種播種去籽翅,溫水浸泡24小時,撈出晾乾,播種。按行距30厘米左右,株間距15-20厘米,穴深6-10厘米。播種後,給洞澆水。播種後15-20天。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均勻,覆土,其餘同穴播。現場管理越冬管理苗出來後,在越冬前疏鬆土壤,澆一次凍水。山東大部分地區不覆蓋也能安全越冬。
『捌』 白芷是常見中草葯,白芷在幾月份種植最合適
白芷是傘形科植物杭白芷或齊白芷的根,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白芷是一種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河北、河南等地;春天的種子在那年的寒露中收獲種子。挖根、搖土、去須根、洗滌、烘乾或烘乾後,白芷屬傘形科。白芷的根呈圓錐形,生長在森林下,靠近溪流、灌木叢和海拔200-1500米的山穀草甸。白芷葯能消散風濕、促進血液循環、排膿、生肌止痛。用於治療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瘡、紅白血病、癰皮痛、瘙癢等。
白芷應選擇地面高而乾燥、土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麵包。在前一次收獲後,將土壤挖三十厘米以上,暴露在陽光下幾天,然後再次沖洗。結合地面准備,每畝施用2500公斤化合物,作為底肥加工成土壤。接下來,平整耙必須小心地由高邊構成,邊面必須在以後貼上一隻海龜,白芷的種植園不能像其他作物那樣全年種植。一般來說,白芷的最佳種植時間是在春季或秋季,因為白芷的種植時間與溫度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白芷適宜的生長溫度約為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