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8種常用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18種常用修辭手法有比喻、誇張、擬人、對偶、排比、反復、借代、設問、反問、引用、雙關、對比、襯托(正襯和反襯)、用典、呼告、通感、反語、互文、寄寓。具體作用如下:
1、比喻:生動形象,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化繁冗為簡潔。
2、誇張:突出特徵,強化感情;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3、擬人:化物為人,親切自然;生動活潑,具體形象。
4、對偶:結構對稱,形式整齊;節奏鮮明,章節和諧;高度概括,富有表現力。
5、排比:結構緊湊,文章貫通;增強文章的氣勢,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6、反復:突出內容,強化感情,增強感染力。
7、借代:生動活潑,使評議形象鮮明,利於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8、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9、反問:加強語氣,加重語勢;激發感情,加深印象。
10、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強說服力。
11、雙關:表達含蓄,語意豐富。
12、對比、襯托(正襯和反襯):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突出作者的某種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題。
13、用典:詩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作用是豐富而含蓄地表達內容和思想。答題方法:言簡意豐,以簡潔的文字營造了+意境,表達了+思想感情。
14、呼告:寫文章時,對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直接呼喚,並且和他說起話來的修飾手法。 作用: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強感染力。
15、通感: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
16、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17、互文:互文,也叫互辭,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18、寄寓:把感情、主題放在一種事物上集中表現。有托物(事/人)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人)抒情等多種方式。
⑵ 修辭手法的種類及作用
修辭手法的種類及作用如下:
1、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說明文中的打比方。
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
5、對偶
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朗朗上口,有音樂美感。
舉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⑶ 語文中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
語文中的常用的修辭手法有:誇張、排比、反復、設問、反問等等。其含義及作用列舉如下:
(1)誇張。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誇張。
作用:鮮明地表達作者對事物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語言生動性。
(2)排比。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3)反復。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反復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所要表達的側重點在於重復的詞語或句子上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4)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強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使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
(5)反問。又稱激問、反詰、詰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⑷ 常見的12種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准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呼告,用典,通感,互文,聯想,雙關,反語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
擬人是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語言、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誇張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誇大或縮小。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意義相近、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藉以增強表達效果。
對偶又叫對仗,是一種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近或相反的意思。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於記憶。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系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反問表達的意思更堅定,使讀者確信無疑,毫無辯駁、懷疑的餘地,進而達到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設問的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
⑸ 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具體如下:
1、比喻作用:(1)能將要表達的內容說明得生動、形象、具體、逼真。(2)能給人以深刻鮮明的形象,使說理更透徹。
2、擬人作用:能使事物人格化,生動、形象。
3、誇張作用:(1)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增加語言感染力。(2)給讀者以聯想和想像,增加語言的生動性。
4、排比作用:(1)加強語言氣勢一氣呵成。(2)使富有節奏感。(3)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對比作用:(1)能使語言色彩鮮明。(2)使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更加鮮明突出。
6、對偶作用:(1)形式整齊勻稱、聲韻和諧。(2)意義簡練、醒目。(3)對比鮮明。
7、反復作用:(1)強調思想內容。(2)突出思想感情。(3)描寫事物情態。(4)摹寫聲音和顏色。
8、反問作用:(1)加強語氣。(2)增強語言力量。(3)激發了讀者的感情,以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9、設問作用:(1)標題與開頭用設問,能啟發讀者深思。幫助讀者領會文章的主題。(2)段與段之間使用設問,能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3)結尾處用設問,既可點明主旨,又能增加回味。
10、引用作用:(1)使論據確鑿、充分、有力。(2)增強說服力,富有啟發性。(3)語言精練,含蓄典雅。
表達效果
1、那雪,就如白玉,鋪滿了大地,讓你感覺來到了天界。
2、原始森林就像是一個性格粗獷剽悍的山野大漢。
3、人潮卷來捲去,地壩變成了露天舞台。
4、美麗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橋一樣高掛在雨後的天空。
5、蒲公英的朵朵黃花開得絢麗爛漫——小巧,嬌嫩,好像是一些雛雞,它們撲動著,歡笑著,顯得那麼親切可愛。
6、彎彎的月亮像1條小船掛在夜空中。
7、幾次滲地雨下過,玉米苗像氣吹似的長起來,沒多久,一年一度的青紗帳又出現了。
⑹ 修辭手法都有哪些作用
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等。修辭是一種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修辭手法可以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是什麼
修辭手法的作用
不同修辭手法有不同的作用。修辭手法都可以達到提高文章感染力,增強文章表達效果的作用,從而讓文章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比如,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生動,突出事物的特點;誇張這種修辭手法可以鮮明地表達作者對事物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生動性;比如排比可以增強語勢,突出某事物某特徵,表達作者的情感。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