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護理質量評價方法有哪些
(1) 審核文件記錄:護理文件記錄包括各種制度、職責、工 作計劃、護理文書等資料。
(2) 直接觀察法:評價者到護理操作現場進行觀察,獲得 資料後與其預期目標進行比較。
觀察資料包括:①結構質量 資料,如護理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情況;②過程質量資料,如護
患溝通技巧的運用情況;③結果質量資料,如基礎護理質量資料。
(3) 問卷調查法:將問卷發給病人或陪護者,提出相關的 問題,使管理者獲得護理質量的反饋信息。
如向出院病人調 查護理業務工作質量和護理服務態度質量,被調查者會根據
自己的感受,無顧慮地填寫。這是一種對質量改進最有幫助 的方法。
(4) 面談法:評價者與病人進行個別交談或召開座談會,使管理者直接獲得欲了解或評價問題的反饋信息。
㈡ 護理評估的方法
護理評估的方法
醫學教育網2019-04-29
大號
想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初級護師的考試即將到來,建議各位初級護師考生穩定心態,一步一個腳印的復習是通過考試的最佳途徑。醫學教育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基礎護理學中的護理評估的知識點匯總,請注意查看。
一、資料的類型
(一)主觀資料
病人的主訴,是病人對其所經歷的感覺、思考的問題及擔心的內容進行的描述。
(二)客觀資料
護士通過觀察、體檢、藉助診斷儀器和實驗室檢查等獲得的資料。
二、資料的來源
病人的健康資料主要源於六條途徑。
1.病人是健康資料的主要來源。
2.病人家屬、撫養人及關系密切的朋友、同事等。
3.有關保健人員,如經治醫師、營養師、心理醫師等。
4.病案記錄、有關的實驗室檢查、既往健康記錄、兒童預防接種記錄等。
5.體格檢查所見。
6.醫療和護理的有關文獻資料。
三、收集資料的方法
(一)觀察——護士運用感官或藉助簡單診療器械繫統收集健康信息的方法。
1.視覺觀察:運用眼睛收集健康信息的方法,如觀察病人的體態、神志、精神狀態、皮膚黏膜、營養發育狀況、呼吸醫 學教育網原創方式、呼吸節律及速率、四肢活動能力等。
2.觸覺觀察:運用手的觸摸感覺判斷病人的某些組織和器官的物理特徵,如皮膚溫度和濕度、脈搏的跳動、器官的形態和大小、腫塊的位置與質地及表面性質等。
3.聽覺觀察:運用耳朵辨別病人身體發出的各種聲音,如病人的呼吸音、談話時的語音、器官的叩診音以及藉助聽診器聽到的心音、腸鳴音、血管雜音等。
4.嗅覺觀察:運用嗅覺辨別病人身體或排泄物、分泌物發出的異常氣味,如呼吸、嘔吐物、尿液、汗液的特殊氣味等。
(二)交談——護士與病人溝通思想和治療信息的有效方法。
1.目的:有助於獲得可靠、全面的病人健康資料;溝通感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向病人反饋有關病情、檢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信息;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2.方式:有正式交談和非正式交談兩種。
(1)正式交談:按護患醫學教育網原 創雙方預先擬定的計劃進行的交談。常用於病史採集。
(2)非正式交談:在日常工作中與病人進行的隨機交談。此方式可使人感到輕松、自然,有助於護士了解病人的真實感受。
3.交談要點:交談環境舒適、安靜,有利於保護病人的隱私;向病人明示談話的目的和所需的時間;抓住主題,引導交談;注意傾聽,及時反饋;語句表達清晰,語意明確。語速適當;談畢小結。
(三)查閱——在評估前及護理活動中,護士需要隨時查閱病人的醫療病歷、護理病歷及各種輔助檢查結果。
常用分類方法:
1.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層次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敬與被尊敬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2.戈登(M.Gordon)的功能性的健康形態——主要有健康管理、代謝、排泄、運動、睡眠、感知、自我概念、關系、生殖、應激耐受和醫學教 育網原創信念。
3.北美護理診斷協會的個人反應形態——構架為交換、溝通、關系、價值、選擇、移動、感知、認識、感覺。
想要了解更多2019年初級護師考試相關知識點請關注醫學教育網初級護師欄目!我們提供專業的備考經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助力你的2019年初級護師考試!
打開APP看資訊 更多更快更新鮮 >>
小編精選
中國衛生人才網2020初級護師成績查詢入口開通!
【報分有獎】2020初級護師成績已出 參與曬分贏取現金大禮!
【1元秒殺】備戰新考期!260元學費助力券包 1元限時秒殺!
2021年初級護師輔導方案全新升級開啟預售!贏在起點!
分享:
㈢ 護理風險評估包括哪些
風險評估一般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法來完成,其中期望值和標准差是描述某個特定風險損失概率分布特徵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頻率高、幅度小的損失標准差小、頻率低、幅度大的損失標准差大。護理風險定量分析,常採用風險量化分析來評價,如風險的危險性=風險嚴重程度×風險頻率。
護理風險評估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進行定量分析和描述,通過對這些資料和數據的處理,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確認風險的性質、損失程度和發生概率,為選擇處理方法和正確的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3)護理系統的評估方法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方法
一、風險因素分析法
風險因素分析法是指對可能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進行評價分析,從而確定風險發生概率大小的風險評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調查風險源→識別風險轉化條件→確定轉化條件是否具備→估計風險發生的後果→風險評價。
二、模糊綜合評價法
三、內部控制評價法
內部控制評價法是指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結構的評價而確定審計風險的一種方法。由於內部控制結構與控制風險直接相關,因而這種方法主要在控制風險的評估中使用。
風險評估的主要任務包括:
識別評估對象面臨的各種風險
評估風險概率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確定組織承受風險的能力
確定風險消減和控制的優先等級
推薦風險消減對策
㈣ 護理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建立質量管理的 質量管理和評價要有組織保證,落實到人。在我國一般是在護理部下設立質量督導科(組)或質量管理委員會。
2.加強信息管理 應注意獲取和應用信息,對各種信息進行集中、比較、篩選、分析,從中找出各種影響質量的不同因素,再從整體出發,結合客觀條件做出指令,然後進行反饋管理。
3.採用數理統計方法發現問題 建立反映護理工作數量、質量的統計指標體系,使質量評價更具有科學性。在運用統計方法時,應按照統計學的原則,正確對統計資料進行邏輯處理。
4.常用的評價方式 常用的評價方式有同級評價、上級評價、下級評價、服務對象評價(滿意度)、隨機抽樣評價等。
5.評價的時間 評價的時間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定期檢查可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進行,由護理部統一組織全面檢查評價;不定期檢查評價主要是各級護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深入實際,隨時按質量管理的標准進行檢查評價。
㈤ 護理評價都有哪些內容
1、身體的外觀及功能;通過直接觀察和檢查病歷等來了解病人外觀和功能的變化情況,並推斷這些變化與護理措施的關系。
2、特殊症狀與體征方面;在護理計劃中,緩解或消除基本影響病人健康狀況的症狀和體征常常作為護理目標之一,這些目標達到與否,可以通過直接觀察、與病人交談及檢查病歷來評價。
3、知識方面;護理確定了病人在通過健康教育後應獲得的特殊知識。
4、操作技能方面:這一評價常通過直接觀察來完成,護士可將所觀察到的病人操作情況與目標中描述的行為相比較。
5、心理和情感方面;病人所經歷的情感和心理是主觀的,通常難以測量。一般是通過病人的行為來間接反映病人的心理和情感。護士通過非正式的交談、病歷討論、交接班報告、閱讀各種觀察記錄以及直接觀察病人的表情、體位、聲調、語言信息等,並要重視來自其他醫護人員提供的資料。
(5)護理系統的評估方法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評價形式
1、護理查房:護理查房是評價護理程序實施效果的最基本、最主要、也應是最經常的護理活動之一。
2、護理會診;會診對象為住院的危重、急診、大手術後或接受新技術、新療法、新開展手術的病人,以及病情較為復雜的病人。
3、出院護理病例討論會:出院護理病例討論會是回顧性地對護理程序實施情況進行評價的一種形式。它是在病人出院後對整個護理過程的總體評價。
4、每一步驟中的行為的正確性進行評價。護理病歷在護理中既要及時評價,也要在病人出院後作回顧性評價。實施護理程序,必須建立護理病歷質量評價制度。
㈥ 社區護理評估的方法
社區護理評估主要包括:社區實地考察,重點對象訪談,信訪法調查,查閱文獻,參與式觀察等五種方法。
社區實地考察即周遊社區調查法,是指敏銳、主動的收集社區的資料,了解社區的現狀、居民的生活情況及健康需要。
參與式觀察
查閱文獻:通過全國性或地方性的調查、其他機構的衛生統計報告判斷社區整體狀況。
參與式觀察:有目的地參與社區的活動。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對社區居民進行觀察。
㈦ 護理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醫院護理評估方法:一般可以通過與病人交談,觀察、護理體檢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收集護理對象的資料。
㈧ 護理評估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以下內容:
(1)一般情況:包括病人的年齡、職業、單位、職務、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址、家庭成員、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2)精神情感狀況:病人對疾病和健康的認識,精神及情緒狀態,人格類型,感知和辨認能力,病人對壓力的反應,對自己目前狀況的看法和自我形象概念等。
(3)生殖系統:性功能的狀況及有無改變,女病人要詢問月經史、分娩史、計劃生育情況。
(4)環境狀況:病人有無安全感,並根據病人的年齡和精神狀況分析是否需要安全保護措施如床欄;是否有交叉感染的環境因素。
(5)感覺狀況:
視覺;有無視力障礙甚至失明、復視和幻視等。
聽覺:有無聽力障礙、失聰,能否聽清楚一般說話的聲音,是單耳還是雙耳有問題,有無耳鳴、幻聽等。
嗅覺:是否有與眾不同的嗅覺。
觸覺:對各種疼痛、刺激以及觸摸的感覺等。
味覺:味覺是否齊全,最簡單、最基本的味覺是否存在。
(6)運動神經狀況;行動是否方便、有無受到限制對日常和劇烈活動的承受能力,關節有無畸形,肌肉有無萎縮,走路的方式是否需要藉助拐杖、輪椅等。
(7)營養狀況:病人肥胖還是消瘦,有無體重增加或減輕,飲食習慣,有無偏食,喜歡吃什麼,胃腸道有無手術史,檢查或服葯對食慾有無影響。
(8)排泄狀況;平時的排便習慣與規律,目前有無改變,引起改變的可能原因,哪些方法有助於正常排泄,最近有無其他特殊問題如大、小便失禁、便秘、腹瀉等。
(9)水、電解質平衡狀況;正常攝入及排泄情況,有無特殊方面的問題影響正常攝入,有無多飲或不飲等。
(10)循環狀況;脈搏的速率、強弱、節律,心音是否正常,心律與脈律是否一致,血壓是否正常,觀察指甲、皮膚以了解末梢循環。
(11)呼吸狀況:呼吸頻率、節律、呼吸音,體位對呼吸的影響,有無吸煙史,吸煙多長時間,每天吸多少。
護理意義:
由於心身疾病的治療和轉歸與心理社會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緒狀態和心理變化直接影響著疾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程度,因此,對心身疾病的心理護理就顯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在於:
1.解除病人對疾病的緊張、焦慮、悲觀、抑鬱等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正確及時的健康教育,使病人盡早適應新的角色及住院環境。
3.幫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特別是醫-患關系,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
一個人生病後,其社會角色也隨之而發生改變。由於突然充當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的改變,病人往往難以一下子適應,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這就需要通過心理護理,幫助病人創造有利於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心理護理不但有利於病人康復,還能貫穿於對病人實施的整體護理中,提高護理效果。也有利於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復。
㈨ 護理健康教育中的評估包括哪些
包括了以下5個基本步驟:1、評估:系統地收集受教育者學習需求的資料和信息。2、診斷:對病人及家屬所需健康知識和幫助的判斷。3、計劃:對將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作出安排。4、實施:將計劃中的各項教育措施落到實處的過程。5、評價:對教育效果作出判斷,必要時進行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