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是如何生火的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
到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
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煙者不可離身之物。
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1)怎麼用原始方法生火擴展閱讀
生火最重要的兩件材料是火種和引火物,後者主要是乾燥、蓬鬆的植物纖維或絨毛,比如棉絮、椰子殼纖維或是蒲絨,而前者一般是利用摩擦生熱的原理獲得的。貝爾·格里爾斯在節目中演示了幾乎所有的人工摩擦取火的方法,包括鑽木取火、火犁、火鋸和火弓。
其中相對簡單又便於實現的是火犁法,這是太平洋地區常見的一種取火方法,利用硬木棒的一端在木質底座上的槽內進行持續快速磨擦,直至集聚的熱量將槽內的木屑點燃,然後將燃著的木屑放入堆集在槽前端的引火物中,小心地吹旺直到燃起火苗。
然後依次加上細柴、粗柴和整塊的樹段,最後就可以得到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效率最高的是印第安人常用的火弓,可以節省80%的體力,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技巧,設備也比較復雜,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鑽火板,一是鑽竿、弓木和繩子的組合。
介於兩者之間的是火鋸,將一段粗干樹段一頭劈開,再用石塊將裂縫撐開,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長約兩尺的木棍或藤條穿入,將樹段固定,迅速地抽動木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引火物點燃。
不管是哪種方法,取火時都不是僅靠蠻力的,關鍵是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並不失時機地吹氣輸氧,才能使肉眼看不見的火星蔓延起來。
Ⅱ 古代人怎麼生火
古人一般採用陽燧和打火石來生火。
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時期,中國人其實就已經用上「打火機」了,而且古人這種打火機的原理還是光學原理,這種神秘而又神奇的點火工具叫陽燧,這東西在古書上早就有記載,比如在《周禮注》中就寫:「陽燧取火、鑒鏡取水,莽草熏魚....」。
這裡面提到的陽燧就是一種取火工具,還不只是一處有記載,《考工記》寫:「今司宰有陽燧,形如圓鏡,以取明火」。但光是有記載我們很難知道陽燧到底長什麼樣,所幸,在河南陝縣就出土了一件陽燧,如今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這件陽燧是一個圓盤形,中間是個內凹的銅鏡,我們小時候用過放大鏡點火,不過古代的陽燧使用的原理可和放大鏡不一樣,它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古人在銅盤中間弄出一個凹面,再把裡面給磨光,這樣光在反射的時候能夠聚焦在一個點上。
這個點如果射在易燃物上,就可以很快點著火了,但這種高級貨一般都是王公貴族才有資格用,而且使用條件比較苛刻,必須是大太陽天,如果僅僅依靠這個生火,可能陰天就沒法做飯了,所以古人把它弄成裝飾品,太陽大的時候可以生生火,陰天還可以是家裡的裝飾品,一舉兩得。
民間普遍生火的工具還是石燧以及鑽木取火,其實這兩種生火方式人類已經使用了上萬年了,所以古代普遍用這兩種方式也很正常,但是這兩種取火方式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容易找到易燃物。
生火是一件每天都要乾的事,如果每次生火都要找易燃物而浪費大半天的時間,這實在是不值得,於是為了方便起見,古人就在易燃物這上面費了很大功夫。
在明朝《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了古人是如何製作點火用的易燃物:「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枇蚧仆磕酒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史載周建德六年,齊後妃貧者以發燭為業」,這其實就是最原始的火柴。
古人把松木(松木有油脂易燃)削成薄如紙的薄片,「枇蚧」是一種小蟲,它的翅膀上含有蠟,很容易燃燒,古人把松木和枇蚧的翅膀製成火燭,當要使用的時候用石燧點一下,再吹幾口氣,就可以把火花轉換成火苗,就可以用來點火了。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的時候,北齊被滅,王室被滅之後,那些妃子就四處逃散,這些妃子養尊處優習慣了,根本沒有能力在社會上存活,於是她們就依靠製造火燭為生,《南村輟耕錄》的作者陶宗儀也是厲害。
他一個元末的文人,竟然能夠考察到北齊後宮妃子們的事跡,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文人啊,他雖然留下了很多文獻,可卻終身沒能謀得一官半職,只能說可能他的研究方向不符合主流價值觀。
在這段記載里,陶宗儀很詳細地記載了這些妃子們的生活,並說「發燭即今之取燈,利亦微矣」,陶宗儀當時認為,北齊妃子所做的發燭就是明代的取燈,利甚微,不過在北周時期,這可不一定,畢竟相隔太久,不過能賺到的錢也肯定不會太多。
「發燭」發展到明代就已經很成熟了,在市場上普通百姓都可以買到這種簡易火柴,也就是明朝人說的「取燈」,要使用的時候用石燧打出一點火花,生火就快很多了,然而光是這種簡易火柴的普及,中國人就花了上千年,可見在古代,我們的文明發展得十分緩慢。
可這種火柴還是太麻煩了,畢竟想要把石燧的火花弄到火燭上,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在明朝時就有人發明出了更加便捷的火柴,當時火葯和硫磺已經普及,有人就把細小的松木條浸泡在硫磺里,曬干之後做成火寸條來售賣,這和現在的火柴已經非常相似了。
只要有一點火花,這種火寸條就能快速點燃,並且冒出明火,但是非常可惜,這種火寸條並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很快就消亡在歷史當中,後來西方人也是發現了這一秘密,用硫磺製成簡易火柴,到了18世紀末,西方人在上面塗抹了黃磷,只要一摩擦就能生火,至此,火柴誕生,人類的生火文明又前進了一步。
火摺子的歷史:
火摺子是古代很了不起的發明。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宮女發明了它,後來經過不斷的完善,就變成了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面看到的火摺子。火摺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是由紙卷製作而成。
人們將紙卷緊緊的卷在一起,然後點燃,點燃之後又馬上將其吹滅,只保留中間那點紅紅的火芯,再用蓋子蓋上。等到晚上需要的時候,便把蓋子打開晃一晃或者吹一吹,火摺子便點燃了。
其中的原理是這樣的:人們在製作的火摺子的時候,故意先將其點燃在吹熄,就是要在火摺子裡面保存火種,吹熄之後的火摺子其實一直都在燃燒,只不過因為氧氣很少燃燒非常緩慢。
等到了使用的時候,將蓋子揭開,往裡面猛烈吹氣,隨著氧氣的大量進入,火摺子便猛烈燃燒起來,於是火便出來了!從火摺子這項發明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火摺子因為體積小,便於攜帶,很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夜晚外出,火摺子基本是人手一個。在軍隊里,火摺子也是必配之物。因為軍隊行進的地方往往都是人煙罕至,有了火摺子,到哪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
後來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看到火摺子,也是嘖嘖稱奇,後來還特地將其帶回歐洲,大大促進了歐洲「洋火」的發展。而這項發明在中國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隨著西洋火柴進入中國,才慢慢淡出人們視線。
Ⅲ 在古代沒有火柴和打火機,人們怎樣生火呢
古代人們進行生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1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利用自然條件來取火,比如說一些閃電擊中一些樹木,產生大量的火焰,第2種呢就是鑽木取火了,通過不停的旋轉產生高溫,最終將周圍的東西點燃,第3種那就是利用傳說中的火摺子,這種東西可以很好的起到生活的作用。但是這些方法在現代社會看來都是非常落後的,因為我們當代社會取火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煤氣天然氣,等等,還有打火機,這些都是非常方便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在古代那個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之下,這些古人還能夠發明出這么多生活的一些方法,實在是讓我們感到驚嘆。
一直到後來人們再次發明了火摺子,火摺子這種方法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將一些紙卷點燃之後,然後將它熄滅,並且用蓋子蓋住,當人們想再次使用的時候,只要把蓋子拉開,對著這個火芯用口吹一下,它就可以再次燃燒了。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呀,可是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來臨,這種傳統的火摺子被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洋人發明的火柴以及打火機。
Ⅳ 古人的取火方法有幾種
古人取火的方法有火摺子取火、火石取火、鑽木取火,自然起火。其中鑽木取火最為久遠,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較為粗糙,在摩擦時,摩擦力較大會產生熱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會生出火來。
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散發出光和熱的現象,溫度很高,是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火焰分為焰心、中焰和外焰,溫度由內到外依次升高,藍色的火焰溫度最高。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火失控時,常常稱作失火或火災,危害非常大,森林火災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