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黑盒測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黑盒測試方法有劃分等價類、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因果圖法、判定表組成法、正交試驗設計、場景法。
黑盒測試,它是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中,把程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在程序介面進行測試,它只檢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適當地接收輸入數據而產生正確的輸出信息。黑盒測試著眼於程序外部結構,不考慮內部邏輯結構,主要針對軟體界面和軟體功能進行測試。
(1)常用的測試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黑盒測試是以用戶的角度,從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的對應關系出發進行測試的。很明顯,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設計有問題或規格說明的規定有誤,用黑盒測試方法是發現不了的。
黑盒測試被稱為功能測試或數據測試,在測試時,將被測軟體視為一個不能打開的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來進行測試,採用黑盒測試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軟體產品所應具有的功能等基礎上進行下列操作:
1、檢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要求正常使用,測試每個功能是否有遺漏,測試性能特性是否滿足要求。
2、測試人機交互是否錯誤,檢測數據結構或外部資料庫訪問是否錯誤,程序是否能適當的輸入數據而產生正確的輸出結果,保持外部信息(如資料庫或文件)的完整性。、
3、檢測程序初始化和終止方面的錯誤。
2. 常用的性能測試方法有哪些
注意,在執行隊列(圖2)開始增長的同時,響應時間也開始以遞增的速度增長
3. 功能測試常用方法都有哪些
一,頁面鏈接檢查;二,相關性檢查;三,檢查按鈕的功能是否正確;四,字元串長度檢查;五,字元類型檢查;六,標點符號檢查;七,中文字元的處理;八,檢查帶出信息的完整性;九,信息重復;十,檢查刪除功能;十一,檢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十二,檢查修改重名;十三,檢查多次使用back鍵的情況;十四,搜索功能檢查;十五,輸入信息位置;十六,上傳下載文件檢查;十七,必填項檢查;十八,快捷鍵檢查;十九,回車鍵檢查。
4. 軟體測試的方法有哪幾種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教程軟體測試》
目錄
第1章 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
1.1 軟體質量的概念
1.1.1 軟體質量的定義
1.1.2 軟體質量的屬性
1.1.3 軟體質量模型
1.1.4 軟體質量的度量
1.1.5 影響軟體質量的主要因素
1.2 軟體測試的概念
1.2.1 軟體測試的定義與目的
1.2.2 軟體測試的原則
1.3 軟體的缺陷與錯誤
1.3.1 軟體缺陷的定義和類型
1.3.2 軟體缺陷的級別
1.3.3 軟體缺陷產生的原因
1.3.4 軟體缺陷的構成第1章 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
1.1 軟體質量的概念
1.1.1 軟體質量的定義
1.1.2 軟體質量的屬性
1.1.3 軟體質量模型
1.1.4 軟體質量的度量
1.1.5 影響軟體質量的主要因素
1.2 軟體測試的概念
1.2.1 軟體測試的定義與目的
1.2.2 軟體測試的原則
1.3 軟體的缺陷與錯誤
1.3.1 軟體缺陷的定義和類型
1.3.2 軟體缺陷的級別
1.3.3 軟體缺陷產生的原因
1.3.4 軟體缺陷的構成
1.3.5 修復軟體缺陷的代價
1.4 軟體測試的經濟學與心理學
1.4.1 軟體測試的心理學
1.4.2 軟體測試的經濟學
1.5 軟體質量保證
1.5.1 軟體質量保證概要
1.5.2 軟體質量保證活動的實施
1.5.3 軟體的驗證與確認
1.5.4 驗證和確認任務分析
本章小結
第2章 軟體生存周期中測試的實施
2.1 軟體開發階段
2.1.1 軟體生存周期
2.1.2 軟體測試的生存周期模型
2.1.3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
2.1.4 測試信息流
2.2 需求獲取與分析階段的測試
2.2.1 需求評審的實施
2.2.2 需求規格說明的評審
2.2.3 Wiegers 用例與需求評審表
2.2.4 基於原型的測試
2.2.5 基於需求的測試覆蓋率評估
2.3 設計階段的測試
2.3.1 設計的測試因素
2.3.2 設計評審的實施
2.3.3 設計規格說明的評審
2.3.4 設計元素的覆蓋原則
2.4 編程階段的測試
2.4.1 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
2.4.2 源代碼的控制流覆蓋原則
2.4.3 源代碼的數據流覆蓋原則
2.4.4 源代碼的靜態分析與動態測試
2.5 運行和維護階段的測試
2.6 回歸測試
2.6.1 回歸測試的概念
2.6.2 回歸測試的類型
2.6.3 回歸測試的時機
2.6.4 回歸測試的實施
本章小結
第3章 代碼檢查、走查與評審
3.1 桌上檢查
3.1.1 桌上檢查的實施
3.1.2 桌上檢查的檢查表
3.2 代碼檢查
3.2.1 特定的角色和職責
3.2.2 代碼檢查的實施
3.2.3 用於代碼檢查的檢查表
3.3 走查
3.3.1 特定的角色和職責
3.3.2 走查的實施
3.3.3 走查中的靜態分析技術
3.4 同行評審
3.4.1 同行評審的角色和職責
3.4.2 同行評審的內容
3.4.3 評審的方法和技術
3.4.4 評審工作
本章小結
第4章 白盒測試
4.1 覆蓋率的概念
4.2 邏輯覆蓋
4.2.1 語句覆蓋與塊覆蓋
4.2.2 判定覆蓋(分支覆蓋)
4.2.3 條件覆蓋
4.2.4 條件/判定覆蓋
4.2.5 條件組合覆蓋
4.2.6 路徑覆蓋
4.2.7 ESTCA覆蓋
4.2.8 LCSAJ覆蓋
4.3 路徑測試
4.3.1 分支結構的路徑測試
4.3.2 循環結構的路徑測試
4.3.3 圈復雜度與基本路徑測試
4.4 數據流測試
4.4.1 定義∕使用測試的幾個定義
4.4.2 定義∕使用測試舉例
4.4.3 定義∕使用路徑測試覆蓋指標
4.5 基於覆蓋的測試用例選擇
4.5.1 覆蓋率的使用
4.5.2 使用最少的測試用例來達到覆蓋
4.6 程序插樁技術
4.6.1 程序插樁
4.6.2 用於測試覆蓋率的程序插樁
4.6.3 用於斷言檢測的程序插樁
4.6.4 用於數據流異常檢測的程序插樁
本章小結
第5章 黑盒測試
5.1 等價類測試
5.1.1 等價類的概念
5.1.2 等價類測試的原則
5.1.3 等價類方法測試用例設計舉例
5.2 邊界值分析
5.2.1 邊界值分析的概念
5.2.2 選擇測試用例的原則
5.2.3 邊界值方法測試用例設計舉例
5.3 基於判定表的測試
5.3.1 判定表的概念
5.3.2 基於判定表的測試用例設計舉例
5.4 基於因果圖的測試
5.4.1 因果圖的適用范圍
5.4.2 用因果圖生成測試用例
5.4.3 因果圖法測試用例設計舉例
5.5 基於狀態圖的測試
5.5.1 狀態圖
5.5.2 利用狀態轉換樹生成測試用例
5.5.3 利用狀態轉換表生成測試用例
5.6 基於功能圖的測試
5.6.1 功能圖
5.6.2 功能圖法設計測試用例舉例
5.7 基於用例和場景的測試
5.7.1 基本流和備選流
5.7.2 利用用例和場景設計測試用例的實例
5.8 基於有向圖的測試用例設計
5.8.1 使用基於有向圖的測試的場合
5.8.2 基於事務流建模設計測試用例
5.8.3 基於控制流建模設計測試用例
5.8.4 基於有向圖設計測試用例的過程
5.9 基於正交實驗設計法的測試
5.9.1 提取功能說明,構造因子/ 狀態表
5.9.2 加權篩選,生成因素分析表
5.9.3 利用正交表構造測試數據集
5.10 其他黑盒測試用例設計技術
本章小結
第6章 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
6.1 單元測試的基本概念
6.1.1 單元測試的定義
6.1.2 單元測試與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的區別
6.1.3 單元測試環境
6.2 單元測試策略
6.2.1 自頂向下的單元測試策略
6.2.2 自底向上的單元測試策略
6.2.3 孤立測試
6.2.4 綜合測試
6.3 單元測試分析
6.3.1 模塊介面
6.3.2 局部數據結構
6.3.3 獨立路徑
6.3.4 出錯處理
6.3.5 邊界條件
6.4 單元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原則
6.4.1 單元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步驟
6.4.2 單元測試中的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
6.5 集成測試的基本概念
6.6 集成測試策略
6.6.1 基於分解的集成策略
6.6.2 基於功能的集成
6.6.3 基於路徑的集成
6.6.4 基於調用圖的集成
6.7 集成測試分析
6.7.1 體系結構分析
6.7.2 模塊單元分析
6.7.3 介面分析
6.7.4 風險分析
6.7.5 可測試性分析
6.7.6 集成測試策略分析
6.7.7 常見的集成測試故障
6.8 集成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原則
6.8.1 集成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步驟
6.8.2 場景測試
本章小結
第7章 系統測試
7.1 系統測試概念
7.2 系統測試的方法
7.2.1 功能測試
7.2.2 協議一致性測試
7.2.3 性能測試
7.2.4 壓力測試
7.2.5 容量測試
7.2.6 安全性測試
7.2.7 失效恢復測試
7.2.8 備份測試
7.2.9 GUI測試
7.2.10 健壯性測試
7.2.11 兼容性測試
7.2.12 可使用性測試
7.2.13 安裝測試
7.2.14 文檔測試
7.2.15 在線幫助測試
7.2.16 數據轉換測試
7.3 系統測試的實施
7.3.1 確認測試
7.3.2 α 測試和β測試
7.3.3 驗收測試
7.3.4 系統測試問題總結、分析
7.4 做好系統測試的原則
本章小結
第8章 軟體性能測試和可靠性測試
8.1 軟體性能測試的基本概念
8.1.1 軟體性能
8.1.2 軟體性能測試
8.2 軟體性能測試的執行
8.2.1 性能測試的過程與組織
8.2.2 性能分析
8.2.3 性能測試的自動化
8.3 軟體可靠性的概念
8.4 軟體可靠性測試的執行
8.4.1 軟體可靠性測試的過程
8.4.2 軟體可靠性預測
8.5 軟體故障數目的預測
8.6 軟體可靠性分析
本章小結
第9章 面向對象軟體的測試
9.1 面向對象軟體測試的問題
9.1.1 面向對象的基本特點引起的測試問題
9.1.2 面向對象程序的測試組織問題
9.2 面向對象軟體的測試模型及策略
9.3 面向對象程序的單元測試
9.3.1 方法層次的測試
9.3.2 類層次的測試
9.3.3 類樹層次的測試
9.4 面向對象軟體的集成測試
9.4.1 面向對象軟體的集成測試策略
9.4.2 針對類間連接的測試
9.4.3 面向對象軟體集成測試的UML支持
9.5 面向對象軟體的系統測試
本章小結
第10章 Web應用軟體測試
10.1 Web應用軟體的特點
10.1.1 Web應用軟體的概念
10.1.2 Web應用軟體的特點
10.1.3 Web應用軟體的基本結構
10.1.4 Web應用軟體的常用開發技術
10.2 應用伺服器的分類和特徵
10.2.1 三層和多層體系結構
10.2.2 應用伺服器的分類
10.2.3 應用伺服器對Web應用軟體測試的影響
10.3 Web 應用軟體的測試策略
10.3.1 表示層的測試
10.3.2 業務層的測試
10.3.3 數據層的測試
10.3.4 層間的集成測試
10.4 Web應用軟體的系統測試技術
10.4.1 功能測試
10.4.2 性能測試
10.4.3 易用性測試
10.4.4 內容測試
10.4.5 安全性測試
10.4.6 介面測試
10.5 基於資料庫的Web應用軟體的性能測試
10.6 Web應用軟體的系統安全檢測與防護
10.6.1 入侵檢測
10.6.2 漏洞掃描
10.6.3 安全策略
本章小結
第11章 其他測試
11.1 兼容性測試
11.1.1 硬體兼容性測試
11.1.2 軟體兼容性測試
11.1.3 數據兼容性測試
11.2 易用性測試
11.2.1 易安裝性測試
11.2.2 功能易用性測試
11.2.3 用戶界面測試
11.3 極限測試
11.3.1 極限編程基礎
11.3.2 極限測試
11.3.3 JUnit簡介
11.4 文檔測試
11.4.1 文檔測試的范圍
11.4.2 用戶文檔的內容
11.4.3 用戶文檔的測試
本章小結
第12章 軟體測試過程和管理
12.1 軟體測試過程
12.1.1 測試過程的概念
12.1.2 測試過程的抽象模型
12.1.3 測試階段中的測試活動
12.2 測試過程組織與管理
12.2.1 軟體測試過程管理的特點
12.2.2 軟體測試過程的人員組織
12.3 測試策劃管理
12.3.1 測試策劃的目標
12.3.2 測試需求分析
12.3.3 測試策略與測試方法
12.3.4 測試策劃工作流程
12.3.5 測試計劃的要點
12.4 測試設計與實現管理
12.4.1 軟體測試設計與實現主要內容
12.4.2 軟體測試設計與實現要點
12.4.3 測試用例的設計方法
12.4.4 測試用例的管理
12.4.5 測試開發
12.5 測試環境管理
12.5.1 測試環境的定義
12.5.2 測試環境是測試的基礎
12.5.3 測試環境的各要素
12.5.4 測試環境准備
12.6 測試執行管理
12.6.1 基於測試環境的測試用例執行
12.6.2 測試用例執行的記錄與跟蹤
12.6.3 軟體缺陷的跟蹤和管理
12.6.4 測試執行活動結束
12.7 測試質量分析
12.7.1 評估系統測試的覆蓋程度
12.7.2 軟體缺陷分析方法
12.8 測試總結管理
12.9 測試過程改進
12.9.1 軟體測試過程改進的概念
12.9.2 軟體測試過程改進的具體方法
本章小結
第13章 軟體自動化測試
13.1 自動化測試的原理與方法
13.2 自動化測試的限制
13.3 自動化測試用例的生成
13.3.1 腳本的作用、質量和編寫原則
13.3.2 腳本的基本結構
13.4 測試執行自動化
13.5 測試結果比較自動化
13.5.1 自動比較的基本概念
13.5.2 動態比較
13.5.3 執行後比較
13.6 基於STAF/STAX的自動化測試框架
13.7 測試工具的分類與選擇
13.7.1 測試工具的分類
13.7.2 測試工具的選擇
13.8 主流測試工具
13.8.1 主流單元測試工具
13.8.2 主流功能測試工具
13.8.3 主流負載測試工具
13.8.4 主流軟體測試管理工具
本章小結
第14章 軟體測試的標准和文檔
14.1 軟體測試的標准
14.1.1 軟體測試規范
14.1.2 軟體測試文檔編制規范
14.2 軟體測試文檔格式和模板
14.2.1 軟體測試文檔格式
14.2.2 軟體測試部分模板
本章小結
第15章 軟體測試實踐
15.1 軟體測試過程管理實踐
15.1.1 測試實踐中的測試過程類型
15.1.2 測試策劃實踐
15.1.3 測試設計與實現的實踐
15.1.4 測試執行實踐
15.1.5 測試總結實踐
15.1.6 QESuite Web 1.0 軟體測試過程管理平台實踐
15.2 白盒測試實踐
15.2.1 QESAT/C簡介
15.2.2 被測程序link.c說明
15.2.3 測試准備
15.2.4 靜態分析
15.2.5 動態測試
5. 常用的軟體測試方法和工具
1、禪道測試管理工具是功能比較全面的測試管理工具,功能涵蓋軟體研發的全部生命周期,為軟體測試和產品研發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是一款十分優秀的國產開源測試管理工具。
2、LoadRunner是一種預測系統行為和性能的工業標准級負載測試工具。通過模擬上千萬用戶實施並發負載及實時性能監測的方式來確認和查找問題,它能夠對整個企業架構進行測試。通過LoadRunner ,企業能最大限度地縮短測試時間,優化性能和加速應用系統的發布周期。它是一種適用於各種體系架構的自動負載測試工具,它能預測系統行為並優化系統性能。LoadRunner 的測試對象是整個企業的系統,它通過模擬實際用戶的操作行為和實時性能監測,來幫助更快地查找和發現問題。
3、QTP是一個B/S系統的自動化功能測試的利器,軟體程序測試工具。Mercury的自動化功能測試軟體QuickTest Professional ,可以覆蓋絕大多數的軟體開發技術,簡單高效,並具備測試用例可重用的特點。Mercury QuickTest Pro 是一款先進的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用於創建功能和回歸測試。它自動捕獲、驗證和重放用戶的交互行為。 Mercury QuickTest Pro為每一個重要軟體應用和環境提供功能和回歸測試自動化的行業最佳解決方案。
4、Selenium是為正在蓬勃發展的web應用開發的一套完整的測試系統。Selenium測試直接運行在瀏覽器中,就像真正的用戶在操作一樣。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測試與瀏覽器的兼容性——測試你的應用程序是否能夠很好的在不同瀏覽器和操作系統上工作。測試系統功能——創建衰退測試檢驗軟體功能和用戶需求。支持自動錄制動作和自動生成。Selenium的核心Selenium Core基於JsUnit,完全由JavaScript編寫,因此可運行於任何支持JavaScript的瀏覽器上,包括IE、Mozilla Firefox、Chrome、Safari等。
6. 性格測試的方法有哪些說出至少十種。
雖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性格(character)全然不同於人格(Personality),但我們日常交流中所談論的性格的含義,實際上是指心理學上的人格的概念。心理學家對人格的心理學含義盡管存在眾多不同的看法,但在通常意義上是指一個人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傾向。在這種意義上說,人格就是中國人通常所理解的性格。正因為如此,有的研究者為了避免引力理解上的混亂,主張將心理學上的Personality翻譯成「性格」。所以,性格測試,也即是人格測試,或叫人格測量。常見的性格測試方法有:
一、自陳量表式測驗
自陳量表法就是讓被試按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自陳量表通常也稱為人格量表(personality inventory)。自陳量表通常由一系列問題組成,一個問題陳述一種行為,要求被試按照自己的情形來回答。常用的自陳量表有:
1.《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簡稱MMPI,是現今國外最流行的人格測驗之一,此量表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S.R.Hathaway和J.C.Mckinley所合作編制。該量表的內容包括健康狀態、情緒反應、社會態度、心身性症狀、家庭婚姻問題等26類題目,可鑒別強迫症、偏執狂、精神分裂症、抑鬱性精神病等。
2.《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
簡稱16PF,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 B. Cattell)經過幾十年的系統觀察和科學實驗,以及用因素分析統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的測驗。這一測驗能以約四十五分鍾的時間測量出十六種主要人格特徵,凡具有相當於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測驗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廣泛應用於人格測評、人才選拔、心理咨詢和職業咨詢等工作領域。該測驗已於1979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
3.MBTI性格類型測試
MBTI性格理論始於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心理類型的學說,後經美國的 Katharine Cook Briggs 與Isabel Briggs Myers深入研究而發展成型。目前它已被翻譯成十多種文字。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有200多萬人次接受MBTI測試。據統計,世界前一百強公司中有89%的公司引入使用MBTI作為員工和管理層自我發展、改善溝通、提升組織績效的重要方法。[1]
4.DISC性格測試
DISC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6�1莫爾頓�6�1馬斯頓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1年的著作《常人的情緒》(Emotion of Normal People)中提出。DISC理論對不同的年齡、性別、種族、國別的人們均適用,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性格語言。迄今為止,有多家公司根據DISC理論開發出相應的DISC性格測試,已經廣泛應用於政府、軍隊和企業。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八千萬人做過DISC測試。由於DISC測試施測的簡便性以及測試結果使用的便利性,DISC測試受到企業界的熱烈歡迎,成為影響力不亞於MBTI測試的常用性格測試。DISC性格測試主要從指揮者(D)、社交者(I)、支持者(S)和修正者(C)四個主維度特質對個體進行描繪,揭示個體激勵因素、溝通方式、決策風格、能力特長、抗壓能力等等特質。目前廣泛用於企業招聘、選拔、培訓、團隊建設、管理溝通等和個人用於提升潛能、解決人際沖突、增強幸福感等等。
二、投射測驗
以Freud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論為依據。這種理論主張,人一些無意識的內驅力受到壓抑,雖然不易覺察,但是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在投射測驗中,給受測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對這些模糊刺激做出反應。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種解釋的未完成圖片,繪畫。分別要求受測者敘述模式,完成圖片或講述畫中的內容。受測者的動機、態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就會在回答的過程和內容中不知不覺地投射反映出來,從而了解受測者的若幹人格特徵。常用的投射方法有:
1.羅夏克墨跡測驗(RIBT)
由瑞士精神醫學家羅夏克於1921年設計。共包括10張墨跡圖片,五張彩色,五張黑白。主試每次按順序給被試呈現一張,同時問被試:「你看到了什麼?」「這可能是什麼東西?」或「你想到了什麼?」等問題。被試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圖片,做出自由回答。主試記錄被試的語言反應,並注意其情緒表現和伴隨的動作。
2.主體統覺測驗(TAT)
美國心理學家H.A.Murray和C.D.Morgen1935年編制。由30張模稜兩可的圖片和一張空白圖片組成。圖片內容多為人物,也有部分風景,但每張圖片都至少有一個物。每次給被試呈現一張圖片,讓被試根據看到的內容編故事。
7. 測試方法有哪些
1、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一種按照程序內部邏輯結構和編碼結構,設計測試數據並完成測試的一種測試方法。
2、黑盒測試:又稱為數據驅動測試,把測試對象當做看不見的黑盒,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的情況下,測試者僅依據程序功能的需求規范考慮,確定測試用例和推斷測試結果的正確性,它是站在使用軟體或程序的角度,從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的對應關系出發進行的測試。
3、灰盒測試:是一種綜合測試法,它將「黑盒」測試與「白盒」測試結合在一起,是基於程序運行時的外部表現又結合內部邏輯結構來設計用例,執行程序並採集路徑執行信息和外部用戶介面結果的測試技術。
4、靜態測試: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語法、結構、過程、介面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
5、動態測試:是指通過運行被測程序,檢查運行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並分析運行效率、正確性和健壯性等性能指標。
8. 軟體測試的方法有哪些
選擇培訓機構時就一定考慮到以下幾點:
1、課程選擇,不要只是簡單的學習功能測試,而是會涵蓋有現在流行的自動化測試、GUI測試,介面測試和性能測試開發等內容;
2、培訓機構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會你做標準的軟體測試,而是要教你一些測試邏輯,教會你使用工具但又不依賴於這些工具也可以完成自動化測試,也就是其背後的底層的工作原理,這些東西才是真正能夠內化成屬於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3、現在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對自動化測試的需求非常大,也會要求學員掌握程序設計的原理,所以測試開發性綜合性人才才是未來IT行業的需求方向。
4、一定要去參加試學,因為很多人目標不明確,甚至是迷茫的,所以去試學一周,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技術,或者適合做技術。
5、授課方式,有些是面授,有些是視頻授課,各有優點,就看自己喜歡哪種了。當然,線下面授的學費應該更高,畢竟成本在那裡,學習時有老師盯著,有同學陪著,能夠更快的進入學習的狀態,有更充足的鬥志。
9. 常見的軟體測試安全方法有哪些
從是否關心軟體內部結構和具體實現的角度劃分(按測試分類):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
(1)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一種按照程序內部邏輯結構和編碼結構,設計測試數據並完成測試的一種測試方法。
(2)黑盒測試:又稱為數據驅動測試,把測試對象當做看不見的黑盒,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的情況下,測試者僅依據程序功能的需求規范考慮,確定測試用例和推斷測試結果的正確性,它是站在使用軟體或程序的角度,從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的對應關系出發進行的測試。
(3)灰盒測試:是一種綜合測試法,它將「黑盒」測試與「白盒」測試結合在一起,是基於程序運行時的外部表現又結合內部邏輯結構來設計用例,執行程序並採集路徑執行信息和外部用戶介面結果的測試技術。
從是否執行代碼角度:靜態測試、動態測試
(1)靜態測試: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語法、結構、過程、介面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
(2)動態測試:是指通過運行被測程序,檢查運行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並分析運行效率、正確性和健壯性等性能指標。
從軟體開發的過程按階段劃分有: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回歸測試
(1)單元測試:又稱模塊測試,是針對軟體設計的最小單位----程序模塊或功能模塊,進行正確性檢驗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於檢驗程序各模塊是否存在各種差錯,是否能正確地實現了其功能,滿足其性能和介面要求。
(2)集成測試:又叫組裝測試或聯合,是單元測試的多級擴展,是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有序測試。旨在檢驗軟體單元之間的介面關系,以期望通過測試發現各軟體單元介面之間存在的問題,最終把經過測試的單元組成符合設計要求的軟體。
(3)確認測試:又稱有效性測試。任務是驗證軟體的功能和性能及其它特性是否與用戶的要求一致。對軟體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已經明確規定。它包含的信息就是軟體確認測試的基礎。
(4)系統測試:是為判斷系統是否符合要求而對集成的軟、硬體系統進行的測試活動、它是將已經集成好的軟體系統,作為基於整個計算機系統的一個元素,與計算機硬體、外設、某些支持軟體、人員、數據等其他系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在實際運行環境下,對計算機系統進行一系列的組裝測試和確認測試。
(5)驗收測試:以用戶為主的測試,軟體開發人員和質量保證人員參加,由用戶設計測試用例。不是對系統進行全覆蓋測試,而是對核心業務流程進行測試。
(6)回歸測試:是指修改了舊代碼後,重新進行測試以確認修改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代碼產生錯誤。
10. 常用的性能測試方法有哪些
1)黑盒測試(black-box testing):只關心輸入和輸出的結果
(2)白盒測試(white-box testing):去研究裡面的源代碼和程序結構
2、按是否運行程序分為:
(1)靜態測試(static testing):是指不實際運行被測軟體,而只是靜態地檢查程序代碼、界面或文檔可能存在的錯誤的過程。
靜態測試包括:
對於代碼測試,主要是測試代碼是否符合相應的標准和規范。
對於界面測試,主要測試軟體的實際界面與需求中的說明是否相符。
對於文檔測試,主要測試用戶手冊和需求說明是否真正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
(5)動態測試(dynamic testing),是指實際運行被測程序,輸入相應的測試數據,檢查輸出結果和預期結果是否相符的過程
3、按階段劃分:
(1)單元測試(unit testing),是指對軟體中的最小可測試單元進行檢查和驗證。
樁模塊(stud)是指模擬被測模塊所調用的模塊,驅動模塊(driver)是指模擬被測模塊的上級模塊,驅動模塊用來接收測試數據,啟動被測模塊並輸出結果。
(2)集成測試(integration testing),是單元測試的下一階段,是指將通過測試的單元模塊組裝成系統或子系統,再進行測試,重點測試不同模塊的介面部門。
集成測試就是用來檢查各個單元模塊結合到一起能否協同配合,正常運行。
(3)系統測試(system testing),指的是將整個軟體系統看做一個整體進行測試,包括對功能、性能,以及軟體所運行的軟硬體環境進行測試。
系統測試的主要依據是《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
(4)驗收測試(acceptance testing),指的是在系統測試的後期,以用戶測試為主,或有測試人員等質量保障人員共同參與的測試,它也是軟體正式交給用戶使用的最後一道工序。
驗收測試又分為a測試和beta測試,其中a測試指的是由用戶、 測試人員、開發人員等共同參與的內部測試,而beta測試指的是內測後的公測,即完全交給最終用戶測試。
4、黑盒測試分為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
1)功能測試(function testing),是黑盒測試的一方面,它檢查實際軟體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
包括邏輯功能測試
界面測試
易用性測試:是指從軟體使用的合理性和方便性等角度對軟體系統進行檢查,來發現軟體中不方便用戶使用的地方。
兼容性測試:包括硬體兼容性測試和軟體兼容性測試
2)性能測試
軟體的性能主要有時間性能和空間性能兩種
時間性能:主要指軟體的一個具體事務的響應時間。
空間性能:主要指軟體運行時所消耗的系統資源。
軟體性能測試分為:
一般性能測試:指的是讓被測系統在正常的軟硬體環境下運行,不向其施加任何壓力的性能測試。
穩定性測試也叫可靠性測試:是指連續運行被測系統檢查系統運行時的穩定程度。
負載測試:是指讓被測系統在其能忍受的壓力的極限范圍之內連續運行,來測試系統的穩定性。
壓力測試:是指持續不斷的給被測系統增加壓力,直到將被測系統壓垮為止,用來測試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
5、其他測試類型:
回歸測試是指對軟體的新的版本測試時,重復執行上一個版本測試時的用例。
冒煙測試,是指在對一個新版本進行大規模的測試之前,先驗證一下軟體的基本功能是否實現,是否具備可測性。
隨機測試,是指測試中所有的輸入數據都是隨機生成的,其目的是模擬用戶的真實操作,並發現一些邊緣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