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蘑菇的栽培方法 如何種植蘑菇
1、種植蘑菇的時候要提前准備好菇房,通常選地勢平坦、空闊、地勢高的地方建造,大棚要選散光材質,地面要用水泥修繕。菇房內還要設好菇床,可用木製的、也可用磚砌。此外,還要准備窗戶或者卷簾。
2、養料的主要成分是麩皮、稻草、家畜糞便、玉米桿等,通常在7月份前後堆制養料。先將糞便曬干,並將其他的養料切斷,混合適量的石膏用水浸透,然後按照一層養料一層糞便堆積起來進行發酵,隔三四天翻一次,大概半月左右就行了。
3、要對菇房進行徹底的殺菌消毒,將養料搬入菇房內,菇床鋪好,將門窗關閉,室內控溫在60度左右,三小時後降溫到50度,維持一周左右,讓養料徹底發酵。發酵期間還可對養料消毒,促使養料留下來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這樣才可促使蘑菇更好的生長。
4、等養料降溫到25度的時候就可進行蘑菇接種了。先將養料放在菇床上整平,厚度大概在15厘米左右。接種的時候按照穴播的方法,每株間隔10厘米。若是想要發菌速度更快,可盡量播的更密一些。接種後還要保持養料的濕度,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後把細肥土鋪放在養料上,等待發酵即可。
5、出菇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水分和溫度管理。出菇初期濕度要維持在70%左右,後期在恢復到80%-90%之間,加水要按照少量勤澆的方法進行。此外,發菌期間溫度要穩定在10-18度之間,出菇期控溫在20-26度之間,這樣便可加快出菇速度,等蘑菇長到一定大小即可進行採收。
擇在地勢較高、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種植大棚,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堆制養料,一層草料一層糞便,半個月可完成堆制,採用採用的穴播的方式進行接種,每株間距10厘米。出菇初期濕度控制在70%左右,澆水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20-28℃左右,蘑菇長到一定大小時進行採收。
一、建設種植大棚
選擇在地勢較高、地面平坦、周圍比較空闊,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種植大棚,大棚要選用散射光材質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這樣方便沖洗,留有窗戶或者是卷簾,這樣可以增強通透性,在菇房內要設好菇床,可木製、可鐵制、還可磚砌。
二、堆制養料
在七月份左右的時候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堆制養料,糞便曬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斷,然後混合適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便的堆起來進行發酵。一般間隔3-4天翻一次堆,大概半個月後即可完成堆制。
三、接種
1.養料堆制完成之後,接種之前需要對菇房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殺菌,消毒完成後將堆制好的養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鋪好,然後將關閉門窗,將室內的溫度調高到60℃左右,三個小時之後將溫度降低10℃,維持這個溫度一周,讓養料徹底的發酵。
2.等到養料的溫度降低到25℃左右時,開始進行蘑菇接種,將養料在菇床上整平,厚度要達到15厘米左右,接種採用的穴播的方式,每株間的間隔為10厘米左右,適當播密可以提高發菌速度。最後將細肥土均勻的覆蓋在養料上面,即可等待發菌。
四、採收
保持養料的濕度,在出菇初期濕度一般是在70%左右,後期慢慢的恢復到80%-90%左右即可,在澆水的時候,我們要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房在發菌期間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10-18℃左右,在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20-28℃左右,這樣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了。
⑶ 蘑菇種植方法和步驟
1、選用菌株:選用優良的菌株品種,比如菌株36、菌株20。2、栽培技術:雙孢蘑菇採用層架式立體栽培,保證空間充足。3、建堆發酵:將干石灰、玉米碎、過磷酸鈣、熟石膏粉混合後堆放在一起。4、進行鋪放:將培養料混勻抖松,然後鋪放。
1、選用菌株
種植蘑菇的過程中,既要保證產量,同時盡量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首要的是選用優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點是子實體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點是子實體小,出菇密度大。
2、栽培技術
雙孢蘑菇採用層架式立體栽培,床架上安裝塑料網,用來鋪放培養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內空間,培養料可以進行二次發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蟲害少,產量高。
3、建堆發酵
種植蘑菇時,要將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平方米栽培面積配料,將玉米芯2200kg、干牛糞2200kg、尿素15kg、過磷酸鈣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進行混合,然後堆放在一起發酵。
4、進行鋪放
蘑菇鋪料時,應將培養料混勻抖松,料面平整,中間比邊緣厚2-3cm,培養料的厚度為20cm左右,然後在表面噴水保濕,並用膜布將蘑菇蓋住,等待長出菌絲。
⑷ 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1、配土消毒:使用6份蘑菇土、2份腐殖土、2份田園土配製基土,並將其裝袋蒸煮消毒。2、接種種植:等待土壤恢復常溫後,將菌種撒入土壤中,並噴灑一次水分。3、日常管理:將環境溫度保持在23-25度之間,濕度控制在50%左右。
1、配土消毒
蘑菇對溫度和濕度、光照的要求較高,培養的過程中,要將環境溫度保持在二十三度到二十五度之間,並每天環境中噴灑一次水霧,將濕度保持在50%左右,而且蘑菇前期不需要光照,要採取遮陰措施,後期提供微弱的散射光照即可。
⑸ 如何種植蘑菇 蘑菇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
蘑菇對環境要求並不高,它一般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蘑菇。不過最好還是在春季3月時播種,春季是多雨的季節,空氣環境比較濕潤,這個時間段種植成活率最高。
2、選擇菌種:
蘑菇一般都是依靠菌種種植的,而且它的品種繁多,每次種植蘑菇時首先要選擇好的合適的菌種,可以用通用麵粉加入適量的清水攪拌均勻進行發酵,也可以直接購買蘑菇的菌種種植。
3、土壤需求:
蘑菇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它喜歡生長在土質疏鬆、透氣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土壤里,主要以蘑菇土為主,當中適量的添加點腐殖土、田園土裡作為種植蘑菇的基質。
4、菌種種植:
我們將准備好的蘑菇菌種種植在土壤里,還要噴灑水分保持土壤的濕潤度,鋪蓋一層塑料薄膜或舊報紙,之後再噴灑一次水分,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就會加快蘑菇的生長速度,菌種大概會在一周左右後生長出來。
5、種植後管理:
每次種植蘑菇時,不要將它放在陽光下養殖,如果溫度過高時,在四周噴灑水增加空氣的濕潤度,最好每隔1~3天澆一次水,不需要給蘑菇施肥,這樣才能促使蘑菇生長的更好。
6、採摘要點:
蘑菇的菌種種植土壤里後,等待蘑菇幼苗生長出來,可每隔一周採摘一次,每次採摘時不要採摘幼小的蘑菇,最好採摘比較大點的蘑菇,這樣才能使蘑菇不斷生長,可以反復的採摘蘑菇。
⑹ 種植蘑菇的方法與技術
種植蘑菇的方法與技術是:准備基質、用具消毒、種植步驟、養護工作。
1.准備基質
蘑菇是微生物的聚落,因此對於太陽光是比較抗拒的,光照的強度較高的話會引起蘑菇的死亡,因此日常養護時要將其放在較為陰暗潮濕的地方,不讓其接受到直射的陽光,溫度穩定在大約5-32攝氏度左右就是最合適的。
⑺ 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蘑菇種植可以使用廢舊的魚缸或是玻璃容器等來培育蘑菇,配培養的基質可以用棉籽殼、玉米芯、木屑等配製,將蘑菇的孢子種到營養基質5厘米左右的深度,將溫度保持在21℃左右,大約3周後培養基質上長出白色的菌絲,再覆蓋上土壤噴水保濕,等到長出蘑菇後收獲即可。
一、選擇容器、基質
可以使用廢舊的魚缸,或是玻璃容器等用來培育蘑菇,在容器中製作蘑菇營養床,來供它生長為它提供營養。混合床的物質可以自己購買,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可以用棉籽殼、玉米芯、木屑、蓮子殼等配製,在基質的底部撒上少量的石灰可以對它的生長起到很大的幫助。
二、種植方法
將蘑菇的孢子種到營養基質5厘米左右的深度就可以,然後要將溫度保持在21℃左右,等到大約3周的時間,培養基質上就會出現薄薄的像蛛網一般的白色菌絲,在這個時候就要把溫度降到16℃左右,然後覆蓋上2到3厘米的盆栽土壤。然後經常向土壤噴水保濕,等到菌蓋沒有完全打開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
我種植大棚蔬菜很多年了,一直使用的沃葉水溶肥,長勢真好,賣價也高。
⑻ 蘑菇種植方法和步驟
回答⑼ 蘑菇的種植方法
選用良種:應該選用菌株36、菌株20等品性優良的菌株。 建堆發酵:把玉米芯、干牛糞、尿素、過磷酸鈣、熟石膏粉、干石灰粉混合堆放以發酵。 播種發菌:將蘑菇菌種播撒在床面上,並覆土保濕。 出菇管理:土壤含水量穩定在16%-18%。
1、選用良種
蘑菇在種植之前,為了保證較高的產量,應該選用品性優良的菌株,例如菌株36、菌株20等品種,其中菌株36的特點是子實體大、出菇密度小,而菌株20的子實體較小,但是出菇密度大。
2、建堆發酵
雙孢蘑菇通常採用層架式立體栽培,床架上安裝一層塑料網,以放置培養料,然後將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並將其與干牛糞、尿素、過磷酸鈣、熟石膏粉、干石灰粉充分混合,最後堆積進行發酵。
3、播種發菌
當培養料的溫度降低到28℃以下時,即可開始鋪料播種,鋪料時保證料面平整,中間比邊緣厚2-3厘米,然後將蘑菇菌種播撒在床面上,播後1-5天內以保溫保濕為主,促進菌種盡早萌發定植,發菌11-18天及時打孔透氣。
4、出菇管理
當蘑菇的菌絲長至1厘米時,按照每平方米3-4千克的水量噴水,使土壤的含水量恢復到16%-18%,如果床面有雜菌,還應該為其噴灑300-500倍殺菌劑,當菇蕾長至黃豆粒大小時,再噴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