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小甜瓜種子種植方法

小甜瓜種子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8 20:09:31

㈠ 香瓜種植技術一與管理法

准備種植區域和種植

1、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頑強品種。甜瓜也被稱為香瓜,多種栽培和遺傳品種都可以結果,炎熱的天氣長勢最好,並需要至少2-3個月的溫暖天氣。甜瓜喜歡砂質肥沃的土壤,土壤排水性也要好,pH在6左右。涼爽一些的氣候長勢較好的品種有珍珠瓜、Sarah's Choice以及Eden's Gem。因風味而出名的甜瓜有Hearts of Gold、Ambrosia、Athena以及Honey Bun。

6、當甜瓜快要完全成熟時,少澆一些水。太多的水會稀釋成熟甜瓜的糖分,影響水果風味。收獲甜瓜的前一周少澆水是常見做法。甜瓜可以採摘的時候,莖部會有輕微的斷裂。完全成熟的時候,甜瓜自己會落下。接近成熟時,你通常會聞到成熟甜瓜不尋常的麝香味道。如果你聞到了香氣,它們就可以採摘了。大多數甜瓜從長在藤上到成熟需要4周時間,但你也要注意栽種的甜瓜品種的詳細說明以找到更細致的指導。

㈡ 冬瓜在播種後,要怎麼處理才能出芽

短日照和每天的低溫導致了芽花的分化,但在整個生長周期中,對陽光的需求仍然相對較大。如果在陰天經常下雨一段時間,氣溫相對較低,冬瓜很容易花果脫落或腐爛,一般在熱水中浸泡5小時。種子酶激活後,過濾水。如果可能,可將其放置在28度的恆定溫度下。牙齒顏色變白後,可以播種,也可以無條件放置在相對穩定的溫度環境中進行牙齒誘導。

直播法(通常是直播法)注意土壤水分和肥料的充足量。一般來說,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最好是35左右。發芽期間還需要提供足夠的通風和溫度。發芽前,將打開的瓜子(裂紋)敲出,注意不要破壞生長點,將瓜子放在無菌毛巾中,保持適當的水分,不要浸泡瓜子,在30度的恆溫下,四天內基本發芽,而且它們相對干凈。

你可以先找一個盆,把木屑放在上面,灑水使木屑均勻熔化,把白色的種子埋在大約三到四厘米的地方,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這樣種子發芽得更快。你還需要在發芽期間提供足夠的通風和溫度。發芽前,將種子敲開(裂開),注意不要損壞生長點,將其放在無菌毛巾中,保持適當的水分,並且不要將種子浸泡在30度的恆溫下,它基本上在四天內發芽,用沸水剝皮播種的種子。

㈢ 小甜瓜種子發芽到結果得多久

發育過程為70-150天。
甜瓜生長周期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結果期四個時期。
不過一般薄皮的甜瓜生長期要比其他的品種短,而且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甜瓜生育期差異較大。

㈣ 溥皮小甜瓜種植技術

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品種應以早熟、中熟優質品種為主,輔助適量中晚熟品種。目前大棚生產應用的品種主要有伊麗莎白、銀蜜子、網紋香以及國內外的一些適宜的早熟、中熟品種。
2、培育壯苗
(1)播種期 一般大棚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便可定植。
育苗期大體1個月左右,所以再往前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即是播種期。播種育苗常在加溫溫室和溫床內進行。我國南方大棚
的播種時期是2月上中旬,如果保溫條件好也可提早到元月份育苗。
(2)種子處理和催芽 備播的種子經去雜去劣去秕,晾曬後再進行種子處理。用甲基托布津或
500~600倍浸種滅菌15分鍾,撈出放入清水中洗凈,用濃度15%磷酸三鈉溶液浸種30分鍾以鈍化病毒。再用50~60℃溫水浸種,攪拌至30℃,任其浸泡6~8小時,撈出擦凈種皮上的水分,用清潔粗布將種子分層包好,放置於30~32℃恆溫下催芽(催芽方式多樣,可在恆溫箱,或用電熱毯、發酵糞堆以及在鍋爐房的溫水桶內等處進行)。24~30小時露出胚根,即可播種。
(3)營養製作與播種 營養缽可以自己製作也可購買不同規格的塑料營養缽。營養缽的規格可以是10厘米×10厘米或8厘米×8厘米或8厘米×10厘米,最小不小於6厘米×6厘米。配製
是為滿足甜瓜幼苗生長發育對土壤礦質營養、水分和空氣的需要。
應疏鬆透氣、不易破碎,保水保肥力強,富含各種養分,無病蟲害。

是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大田土、園田土、河泥、爐灰及各種禽畜糞和人糞乾等配製而成。一切糞肥都須充分
。配製比例是大田土5份,
糞肥4份,河泥或
1份。每立方米營養土加人尿素0.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0.5公斤或氮、磷、鉀
1.5公斤。營養土在混合前先行過篩,然後均勻混合。採用方塊育苗的即可鋪入苗床內使用,採用紙筒和營養缽育苗的則可裝入紙筒或營養缽內緊排在苗床里,此項工作應在播種前幾天完成,以保證在播種前有充足時間澆水、烤床。
苗床的營養缽用噴壺噴一次透水,晾曬4~6小時後即可播種。每一營養缽內放1粒催芽種子,播種後覆土1~1.5厘米。然後蓋地膜,保持床土濕潤,提高營養缽的溫度,幼苗出土時立即除去地膜,以便幼苗出土。
(4)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是以掌握溫度為中心,出苗前要密閉不通風,此時床溫以保持30~35℃為宜。一旦幼芽開始出土就應適當注意放風透氣,因為從幼苗出土至子葉平展,這段時間下胚軸生長最快,是幼苗最易徒長的階段,所以要特別注意控制甜瓜苗的徒長,其措施有三:第一,床溫降低到15~22℃;第二,盡量延長光照時間,保證幼苗正常發育;第三,降低床內空氣和土壤濕度,空氣相對濕度白天50%~60%,夜間70%~80%。當真葉出現後,幼苗不易徒長,因此床溫應再次提高到25~30℃。幼苗兩片真葉後,應降低床溫,控制澆水,進行定植前的鍛煉。另外,實踐證明,採用晝夜大溫差育苗,是培養壯苗的有效措施。當幼苗真葉出現後,白天床內氣溫30℃左右,夜間最低氣溫15℃左右,這樣有利於根系的生長,有利於培育壯苗
3、定植
(1)定植 當幼苗長到兩片真葉一心,苗高10厘米左右,葉片肥大,葉色濃綠時即可定植在大棚內。大棚定植期與大棚內當時地溫有密切關系,因此各地定植期有所不同。
可在3月上中旬。大棚定植時氣溫較低,應在定植前10~15天扣棚,以利於提高棚內溫度。
(2)整地作畦、栽植密度&
大棚內土壤在前作物收獲後及時深翻,基肥以
為主,每畝施3500~4000公斤,
30公斤,先用2/3翻地時撒施,施後整平,按1.4米畦距做高20cm、寬80厘米的畦(呈龜背型高畦),畦底施入剩餘的1/3基肥。澆一次底水,晾曬後鋪上地膜。為便於採光,南北走向大棚順棚方向作畦,東西走向大棚要橫著棚向作畦。栽苗前,用制缽器按一定距離在高壟中央破膜打孔,將幼苗栽到孔內,單蔓整枝,每畦栽兩行,雙蔓整枝可定植一行。大棚立架栽培的密度為:單蔓整枝,大果型品種(如銀蜜子)1500~1800株/畝,小果型品種(如伊麗莎白)1800~2000株/畝;雙蔓整枝1000~1200株左右/畝。
行距確定之後(平均0.7米),定植時依密度調整株距。
通常大棚高畦上只鋪地膜即可,但有時在定植後的短期內還加蓋小棚,以利保溫,促進緩苗,促進幼苗的迅速生長。
(4)立架栽培 為適應大棚甜瓜密植的特點,多採用立架栽培,以充分利用棚內空間,更好地爭取光能。常用竹竿或樹棍、尼龍繩為架材。架型以單面立架為宜,此架型適於密植,通風透光效果好,操作方便。架高1.7米左右,棚頂高2.2~2.5米,這樣立架上端距棚頂要留下0.5米以上的空間,利於空氣流動,降低濕度,減少病害。 4、田間管理
(1)棚內溫、濕度管理 甜瓜在整個生育期內最適宜的生長發育溫度是25~30℃,但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要求也不同。定植後,白天大棚保持氣溫27~30℃,夜間不低於20℃,地溫27℃左右。緩苗後注意通風降溫。開花前營養生長期保持白天氣溫25~30℃,夜間不低於15℃,地溫25℃左右。開花期白天27~30℃,夜間15~18℃。果實膨大期白天保持27~30℃,夜間15~20℃。成熟期白天28~30℃,夜間不低於15℃,地溫20~23℃。營養生長期晝夜溫差要求10~13℃,坐果後要求15℃。夜間溫度過高容易徒長,對糖分積累不利,影響品質。
適於甜瓜生長的空氣相對濕度為50%~60%。而在大棚內白天60%,夜間70%~80%也能使甜瓜正常生長。苗期及營養生長期對較高、較低的空氣濕度適應性較強,但開花坐果後,尤其進入膨瓜期,對空氣濕度反應敏感,主要在植株生長中後期,空氣濕度過大,會推遲開花期,造成莖葉徒長,以及引起病害的發生。當棚內溫度和濕度發生矛盾時,以降低濕度為主。降低棚內濕度的措施:第一是通風,生育前期棚外氣溫低而不穩定,以大棚中部通風為好;後期氣溫較高,以大棚兩端和兩側通風為主,雨天可將中部通風口關上。在甜瓜生長的中後期要求棚內有一級風。第二是控制澆水:灌水多,
大,極易造成棚內濕度過高,所以要盡量減少灌水次數,控制灌水量。
(2)水肥管理 在整個生長期內土壤濕度不能低於48%,但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水分的需要量也不同。定植後到伸蔓前瓜苗需水量少,葉面
少,應當控制澆水,促進根系擴大;伸蔓期可適當追肥澆水;開花前後嚴格控制澆水,當幼瓜長到雞蛋大小,開始進入膨瓜期,水分供應要足。成熟期需水少。在膨瓜期配合澆水每畝可追施硫酸鉀10公斤。通常大棚甜瓜澆一次伸蔓水和1~2次膨瓜水即可。注意澆膨瓜水時水量不可過大,以免引起病害。
(3)整枝
為使厚皮甜瓜在最理想的位置結果,使結果期一致,摘心、整枝為栽培上必須的手段。大棚甜瓜,多採用單蔓整枝。少量也有雙蔓整枝的。
單蔓結果整枝法:此法操作簡單,管理方便,成熟期提前,結果集中,但產量稍低。具體作法是:主蔓先不摘心,直到25~30葉時才摘心,主蔓基部第1~10節位的子蔓全部摘除

㈤ 甜瓜主要有哪些病害,該怎麼防治

甜瓜葉、果實及莖上均可發病。葉部病斑初為水浸狀圓形斑點,然後發展為邊緣黃色的褐色小斑點,並迅速擴大變褐色擴展到葉脈,沿葉脈往葉柄發病,最後多個病斑癒合成大型褐色病斑,自葉緣乾枯。幼果及未成熟果多在降水多的高溫環境發病,果皮上出現綠色水浸狀斑點。以後,在成熟果實上發展為不規則中央隆起的木栓化病斑,斑點周圍呈綠色水浸狀。木栓化斑可發生龜裂。莖上發生褐色病斑,接著病斑圍莖擴大腐爛,造成莖蔓頂枯萎而死。
[病原] 病原為黃單胞細菌 。
[發病規律] 病原細菌附著在種子上,種子發芽時侵入莖、葉發病。本病細菌也可隨受害殘株在土壤中越冬,隨來年水滴等從葉、莖的氣孔、水孔等處侵入植株。在植株體內繁殖後從病斑及氣孔等處溢出,隨水滴濺散,進行重復侵染。本病在冷涼濕潤的條件下發病重。夏季多日照、高溫、乾燥時發病輕。
[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用45%代森銨水劑 300倍液浸種15—20分鍾,沖洗後晾乾播種。或用氯化苦熏蒸劑對苗床消毒處理。
2.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 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 50%消菌靈1 5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粉劑或新植黴素(100—200) x10(-6),或氯黴素(50—100)x10(-6),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 甜瓜角斑病防治
角斑病對甜瓜、黃瓜影響最大。甜瓜受害嚴重時,品質變劣、產量下降。此病除為害甜瓜、黃瓜外,還可侵染西瓜、南瓜、西葫蘆、冬瓜及茄科、豆科作物。
[症狀] 甜瓜全生育期均能發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加害莖蔓及果實。病狀最早呈現在子葉上,為圓形或不規則的淺褐色、半透明點狀病斑。在潮濕條件下,葉片現水漬狀小點,病斑漸擴大,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有時葉背病部溢出黃白色液體(即菌膿),後期病葉變黃褐色乾枯。病斑變脆而易開裂脫落。莖蔓、果實上的病斑初呈水漬狀、凹陷,並帶有大量細菌黏液,果實表面病斑處易潰爛,裂口並向內擴展一直達種子上,致種子帶菌。
[病原] 病原為,屬細菌中丁香假單胞菌流淚致病變種。
[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於種子表面越冬,成為
翌年的初侵染源。
病菌可由寄主的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帶菌種子發芽時亦可侵入子葉,通過風雨、昆蟲和人的接觸傳播,形成多次重復侵染。當溫度在22—28℃時,潮濕多雨田間濕度大,是病害發生的主要條件,地勢低窪、連作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實行與非葫蘆科、茄科、豆科作物2年以上的輪作;選無病瓜留種,並於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消毒方法是用55℃的溫水浸種20分鍾,或用O.1%升汞液浸種10分鍾,或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鍾,撈出後清水洗凈,或用200 x lo(-6)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浸種2小時,撈出催芽播種;及時清除病葉、病蔓深埋;及時追肥、合理澆水,對溫棚瓜要加強通風降濕管理。
2.葯劑防治:於發病初期用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或 60%琥?乙磷鋁(DTM)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用25%瑞毒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新植黴素、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等,每667平方米噴灑50—70千克葯液。
甜瓜疫病防治
甜瓜疫病又稱死秧,是為害甜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高溫高濕易發病,特別是在雨後,病害來勢猛,短短幾天內瓜秧全部萎蔫、死亡。疫病菌除為害甜瓜外,還能侵害西瓜、黃瓜、葫蘆、筍瓜、南瓜、冬瓜等葫蘆科及茄科作物。
[症狀] 此病菌能侵害根莖、葉、果實,以莖蔓及嫩莖節發病較多,成株期受害最重。發病初期莖基部呈暗綠色水漬狀,病部漸漸縊縮軟腐,呈暗褐色.患病部葉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維管束不變色。葉片受害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水漬狀大病斑,擴展速度快,邊緣不明顯,乾燥時呈青枯,葉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軟腐凹陷,潮濕時,病部表面長出稀疏的白色霉狀物即孢子囊和孢囊梗。
[病原] 病原為甜瓜疫霉,屬鞭毛菌亞門、甜瓜疫霉屬真菌:該菌只侵染甜瓜,不侵染茄科。還有寄生疫霉 ,侵染葫蘆科、茄科;辣椒疫霉,侵染葫蘆科、茄科;德雷疫霉,侵染葫蘆科。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等隨病殘體在土壤或糞肥中越冬,成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種子帶菌率較低。翌年條件適宜孢子萌發長出芽管,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體內,在田間靠風、雨、灌溉水及土地耕作傳播;寄主發病後,孢子囊及游動孢子借氣流、雨水傳播,進行重復侵染,使病害迅速蔓延。病菌發病適溫 28—30℃,當旬平均氣溫23℃時開始發病,在適溫范圍內,高濕(相對濕度85%以上)是本病害流行的決定因素。發病高峰多在暴雨或大雨之後,田間地勢低窪處,有積水不能及時排除,再遇大水漫灌,病害將嚴重發生。該病為土傳病害,連年栽種瓜類作物的田塊發病重。施用帶病殘物或未腐熟的廄肥易發病。追肥傷根者,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5年未種過葫蘆科、茄科的肥地,以沙壤土新荒地為好;加強田間管理,採用高畦栽培,土地整平,開好溝,植株生長前期和發病初期要嚴格控制灌水,中午高溫時不要澆水,嚴禁串灌(最好灌外水),防止田間有積水;合理施肥,田間發現病株及早拔除,收獲完畢後及時清除田園殘物。
2.葯劑防治:根據預報,病害即將發生時使用化學葯劑灌根或噴霧,選用 72%克露(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 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 5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甲霜靈加4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葯液o.25~o.5千克,每隔7— lo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甜瓜葉枯病防治
葉枯病是為害甜瓜葉片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除為害甜瓜外,還能加害黃瓜、南瓜、絲瓜、冬瓜等。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真葉染病初見褐色小點,後病斑逐漸擴大,邊緣稍隆起,病健部界限明顯,但輪紋不明顯,邊緣呈水漬狀,幾個病斑匯合成大斑,致葉片乾枯。果實染病,症狀與葉片類似,病菌可侵入果肉,形成果腐。
[病原] 病原為瓜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 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及分生孢子在病組織外或粘附在種皮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萌發後可直接侵入葉片,條件適宜,3天即可顯症,不久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坐瓜後遇25℃以上氣溫及高濕,病害易流行,特別是澆水後或風雨過後,病害迅速擴展。土壤瘠薄、生長弱的瓜田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選用無病種瓜留種,用種子量o.3%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拌種,也可用40%甲醛(福爾馬林)300倍液悶種2小時,清水沖洗後播種;不與葫蘆科作物連作,尤其不要與大棚黃瓜鄰作;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防止大水漫灌,早期發現病葉及時摘除深埋或燒毀。
葯劑防治:進入開花期後,日均溫25℃以上,掌握在發病前開始噴灑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 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隔7-10天再噴1次,連續4—5次。病情嚴重時,雨後補噴可提高防效

甜瓜炭疽病防治
甜瓜炭疽病是田間常見病害,各瓜區均有發生。貯運期可繼續為害。
[症狀] 甜瓜生長全生育期均可發病,以中、後期發生為重。葉片發病,初為黃色水浸狀圓形病斑,病斑擴大後變褐色,有時出現同心輪紋,乾燥時病斑易破碎。莖蔓或葉柄上的病斑橢圓形,稍凹陷,上生許多黑色小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果實病斑初為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後擴大成圓形、凹陷的暗褐色病斑,凹陷處常龜裂,潮濕時,病斑上溢出紅色黏質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嚴重時病斑連片造成瓜果腐爛,
[病原] 病原為葫蘆科刺盤孢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擬菌核(未發育成的分生孢子盤)在土壤中的病株殘體或種子上越冬。越冬後的病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是重要的初次侵染源。潛伏在種子上的菌絲體直接侵入葉引起幼苗發病。病菌分生孢子主要借風、雨水、流水、甲蟲和人畜活動進行傳播。甜瓜在貯藏運輸中病菌也能侵入發病。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與非瓜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性;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收獲後把病蔓、病葉和病果清出田外,燒毀或深埋。
2.葯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葯,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 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抗黴菌素(農抗 120)2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噴葯時混入微肥或噴施寶葉肥,效果更佳。貯藏或遠運的瓜,必須經過嚴格挑選,剔除病、傷果實。有條件時採用低溫貯運或塗抹保鮮劑,溫度最好控制在4℃左右。溫度過高過低都易造成果實腐爛.

甜瓜霜霉病防治
甜瓜霜霉病在甜瓜產區的發生輕重不同,多雨季節及田間濕度大的地塊,瓜果膨大時感染此病,病勢擴展迅速,葉片焦枯,致使甜瓜果實不能成熟,流行年份可減產 30%—50%,含糖量降低2-3度,損失嚴重。本病對甜瓜、黃瓜為害嚴重,亦可為害絲瓜、西瓜。
[症狀] 本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先出現水漬狀黃色小斑點。病斑擴大後,受葉脈限制呈不規則多角形、黃褐色。在潮濕條件下,葉背病斑上長有灰黑色霉層(即孢囊)。病情由植株基部向上蔓延,嚴重時病斑連成片,全葉黃褐色,乾枯卷縮,葉易破,病田植株—片枯黃。瓜瘦小,品質變劣,甜瓜含糖量降低。
[病原] 病原為占巴假霜黴菌,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溫室瓜上越冬,病原菌以菌絲體、孢子囊通過氣流、雨水、害蟲傳播。袍子囊萌發後,自寄主氣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霜霉病的發生和流行與溫、濕度關系最大,特別是濕度。濕度越高,孢子囊形成越快,數量越多。孢子囊的萌發必須在葉面有水滴或水膜存在,而在乾燥條件下,孢子囊2—3天後即失去萌芽力。因此,暴雨、大雨或漫灌後,病組織出現水漬狀,並迅速擴展,易造成病害發生和流行。孢子囊的產生,要求光照和黑暗交替的環境條件,一般連作地、地勢低窪、栽培過密、肥料不足、澆水過多、排水不良、地面潮濕等地發病重。品種間抗性有明顯差異,多數品質好的品種抗病性較差,可有效地防治甜瓜霜霉病。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葯劑保護和改進田間栽培管理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1.農業防治:種植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選擇地勢高、土質肥沃、質地沙壤的地塊栽種甜瓜,要求施足基肥,追施磷、鉀肥;在生長前期適當控水,結瓜後嚴禁大水漫灌,並注意排除田間積水;及時整枝打杈,保持株間通風良好。
2.葯劑防治:霜霉病通過氣流傳播,發展迅速,易於流行。故應在發病初期及早噴葯才能收到良好防效。常用葯劑有 72%克露(克霜氰、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 700倍液,7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000倍液,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50-3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波爾多液l:1:200倍液,應注意苗期有些品種易產生葯害:每667平方米噴葯液60—70千克,隔7—10天噴1次。
若霜霉病與細菌性葉斑病混發,可噴 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混合配葯應現用現配。
甜瓜綠斑花葉病防治
[症狀] 葉及果實上發生症狀。葉發病,蔓上部葉或側枝的新葉發生黃斑花葉;但在成熟葉上症狀輕,甚至症狀消失。果實上可發生綠色斑、壞死斑等症狀。
[病原] 病原為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病毒粒子為長300納米,寬18納米的棒狀粒子。鈍化溫度90-100℃10分鍾,稀釋點為100萬倍以上,保存期1年以上,是—種極為穩定的病毒。
[發病規律] 本病有種子傳染、接觸傳染及土壤傳染。尚未發現蟲媒傳染。種子傳染是向遠距離未發病地區傳播的主要途徑。接觸傳染(汁液傳染),包括手指、器刃、衣服等,在摘心去葉等管理接觸時,由發病株向健株傳染。土壤傳染,連作地可引起土壤傳病。
[防治方法] 從健株采種,尤其注意砧木葫蘆必須從健株採收種子;在前一年發病的地塊,為防止土壤傳染,應避免連作;及早發現並拔除病株,收獲後,挖除病株燒毀;田間作業 (整枝、授粉等)注意洗手消毒。

㈥ 小香瓜其實也是甜瓜的一種,小香瓜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小香瓜其實也是甜瓜的一種,小香瓜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般4月15日~20日開始,適宜播期20天。香瓜又叫甜瓜。

種植香瓜選擇合適的地點種植。種植和培育甜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溫暖的土壤和足夠的空間。不論你准備搭架還是讓甜瓜在地面上成熟,甜瓜藤都需要空間伸展,所以你需要相當寬的花床,這取決於要種植多大的植物。

甜瓜不但果肉可以食用,它的種子也可以食用。這種水果的種子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它能驅蟲止痛,人們出現蛔早蟲和絲蟲病時,及時吃一些甜瓜子,可以把身體內的寄生蟲消滅。

㈦ 絲瓜絲瓜高雄二號的栽培技術,高雄二號播種一個半月了還不掛果怎麼回事

絲瓜是一種非常美味的蔬菜,絲瓜也叫天蘿,為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因加工出口產品質量要求較高,需要相應的栽培技術,才能達到優質高產,經多年絲瓜絡栽培的生產實踐,現介紹其主要栽培技術。
今天筆者簡單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絲瓜種植如何能夠高產的方法,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希望可以給到一定的幫助和參考價值。怎樣種植絲瓜可以高產?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播種育苗
苗床准備,絲瓜苗床應選擇避風、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地塊作為苗圃地,並提前10 - 15天施用基肥。應以成熟的有機肥為主要原料,在播種前1 - 3天准備營養缽。覆蓋塑料薄膜播種。
播種,絲瓜播種應在3月底和4月初進行。( 1 )採用浸種催芽,先將種子乾燥2 - 3天,在溫水中浸泡約6小時(待種子充分吸水後),然後將種子放入溫箱中催芽,當種子露出白色時,可以將種子播種在營養缽或網格中。( 2 )干種子直接播種在營養缽或正方形中。播種後,及時覆蓋塑料薄膜,並修建小拱棚,以利於幼苗的早期出苗。要求苗床保持濕潤,以防止缺水影響出苗。
2、定穴移植
移植通常發生在4月20日左右(穀物雨)。當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可以用土壤移植。移栽前7-10天,向要移栽的行施足基肥,每畝施20擔人畜肥、50-75公斤磷肥和15-20公斤鉀肥,施肥後及時翻耕土地,並做好整地形成肥背型,噴灑除草劑,覆蓋地膜進行移栽。絲瓜海綿的種植密度應為500株/畝左右,行距為3米,株距為0.4-0.5米。
3、架引藤
絲瓜種植後可以直立。格架距離立柱1.5米,高2米。格子的頂部用小竹子、導線或繩索編織成正方形。棚架必須足夠堅固,足以承受新鮮甜瓜和台風的重量。當瓜蔓長到2.5m以上時,就可以放在架子上。當瓜藤放在架子上時,不管瓜藤的長度如何,放在架子上的瓜藤應該是齊頭並進的,這有利於瓜藤在架子上的平衡延伸。瓜藤放在架子上後,應該定期修剪,以便瓜藤均勻分布在架子上。
4、瓜期管理
根據絲瓜結實時期不同,可分梅瓜、伏瓜、秋瓜。絲瓜一般於6月中下旬開始開花結實。從開花結實到成熟採摘,梅瓜45~50天,伏瓜35~40天,秋瓜50天左右。為達到;三瓜齊結,早結瓜,爭結優質絲瓜;在栽培上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去雄花,葡萄藤被放在架子上後,修剪和挖芽會持續進行,適當數量的雄花會被摘掉。一般來說,絲瓜的每一株植物只剩下一顆主蔓,其他側枝和芽隨時都會修剪。絲瓜是一種雌雄同節的花,有大量的雄花。為了減少營養消耗,可以及時摘下70°的雄芽。移除雄芽時,小心損壞同一節中的雌芽。
優瓜,絲瓜的每種植物只選擇1 - 2個優質瓜,以在不同的瓜期去除劣質瓜,選擇用來保留優質瓜的幼瓜應該從上到下對稱,形狀筆直,厚而不細長,同時,在選擇的小瓜的前幾個節點應該臨時保留一個幼瓜,以爭奪養分。如果挑選的優質甜瓜足夠長,不會裂開,就把前面的小甜瓜去掉。甜瓜不能放在架子頂上。它應該及時暫停。如果甜瓜是拱形的,它必須整齊筆直(小石頭可以掛在花莖上)。
5、施肥,合理施用追肥對絲瓜的坐果、果實填充和膨大有重要作用。追肥的施用時間、頻率和數量取決於絲瓜生長和坐果量:當第一階段幼瓜直徑超過4厘米時,每畝追采法特高氮水溶肥,以促進絲瓜的膨脹和富集。此後,每15天左右施用一次。澆水應該是施肥的主要方法,並且應該在離莖基部約50厘米的地方交替施用,以防止根部附近的肥料損壞。

㈧ 種植絲瓜想要畝產收入過萬元,都有哪些技巧

絲瓜是我們常見的蔬菜之一,是菜農朋友多種植的一種經濟類蔬菜,有在山東、浙江、雲南、湖南等地種植絲瓜的習慣。絲瓜種植和管理比較容易,但菜農朋友種植後的收益是天壤之別。差幾萬韓元!

正牌的劉備一號絲瓜,擊球率很高,我在鍾博會上作過見證!擊球能力明顯強於其他品種,創下了一棵連續擊球和16個記錄,都是水果形狀端正的。劉備1號絲瓜皮有細皺紋,容易剝皮,細皺紋有緩解沖突的作用,殼有蠟質,對運輸也更有抵抗力。

整理絲瓜茄子的方法要根據品種特性來決定,不能根據葫蘆畫瓢。

育苗底肥每畝300斤為宜,根據土地肥力適當增減。育苗一般採用發信方式,移植方便,存活率高。

育苗時間一般適宜元月下旬,用塑料薄膜覆蓋,氣溫過低,最好採用雙孔法,夜間覆蓋保溫棚子。

移栽大田。移植前三個月,土地度過了一個嚴冬。移植前的10天里,好的基礎變得更加深厚。移植時間適合3月中下旬,過早遇到春寒會凍傷甜瓜幼苗。

㈨ 小香瓜如何種植,後期如何管理

若想要種植香瓜,需要先將種子放入多菌靈中浸泡10分鍾進行消毒,播種時需要保持0.6米的行距,植株之間保持0.5米的距離,放置的深度可在10厘米左右,然後覆土保持土壤的濕潤,最好後覆上一層地膜即可。

㈩ 現在還能種植小甜瓜嗎

現在種植如果是播種的話,恐怕太晚了。如果你已經培養出小苗或者你買別人的小苗來種植,還可以,雖然晚了一點點。但是還是有希望長出這個小甜瓜來的。

閱讀全文

與小甜瓜種子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0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4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