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漢字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漢字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7 00:23:47

1. 漢字根據造字方法分為6類,分別是哪6個 漢字書寫的方法分哪為6類

造字方法分類: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書寫方法

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半包圍、全包圍

2. 漢字 六個分類

1、象形: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如今的造型

2、指事: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徵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號來表示某個詞。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等等。

3、形聲:形聲字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拿構造最簡單的形聲字來說,形旁和聲旁都是由獨體字充當的。作為形聲字的組成部分,這些獨體字都是有音有義的字。不過形旁只取其義,不取其音,例如「鳩」字的偏旁「鳥」;聲旁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例如「鳩」字的偏旁「九」。

4、會意:這種造字法,是用兩個或幾個字組成一個字,把這幾個字的意義合成一個意義。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個人靠在樹上,表示休息。

5、轉註: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注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6、假借:此法簡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見於甲骨文),但後來被假借當作「也是」的意思。

(2)漢字分類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里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一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里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

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3. 中國漢字的分類有哪幾種

1、象形:

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如今的造型。

2、指事: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徵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號來表示某個詞。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等等。

自大一點就是「臭」,「富」有田的人,「窮」靠用「力」打工,「賤」的繁體是「賤」,右邊兩個「戈」,為錢而爭斗,自然是「賤」。

3、形聲:形聲字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拿構造最簡單的形聲字來說,形旁和聲旁都是由獨體字充當的。作為形聲字的組成部分,這些獨體字都是有音有義的字。

不過形旁只取其義,不取其音,例如「鳩」字的偏旁「鳥」;聲旁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例如「鳩」字的偏旁「九」。

4、會意:這種造字法,是用兩個或幾個字組成一個字,把這幾個字的意義合成一個意義。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個人靠在樹上,表示休息。

5、轉註: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注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怎麼說呢?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詩經·大雅·棫樸》亦雲:「周王壽考」。

6、假借:此法簡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

(3)漢字分類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大約周代到漢代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

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貓」、「軑」、「鉲」是形聲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會意字、

「鎄」是形聲兼會意字(「愛」既標音,亦指愛因斯坦。該化學元素的外文乃以愛因斯坦來命名)。這些新字,當中包含了日本國字,亦依從六書來造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好像「鯉」、 「鯪」、「鯇」、「鰍」等事物,都是魚類,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

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魚」就可以交代它們的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

也由於形聲字在創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以及有一些本來是會意字但被逐漸「讀」成形聲字,甲骨文時代約僅有15%左右的字是形聲,但到了近代,有 50%的漢字是形聲字。

4. 歸類識字方法有哪些

1、歸類識字
歸類識字法有助於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能幫助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構字方法來進行歸類識字教學。
(1)形聲字歸類。利用形聲字規律進行識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義,做到准確運用漢字。(2)會意識字。如「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等等,這種方法有利於理解字詞的意義。
(3)象形識字。
(4)偏旁部首識字。可以換偏旁識字。如吹--砍、門+人=閃、哪-口=那。
(5)形近字識字。如「鳥--烏、問--間」等。利用形近了,可以區別字形的異同,可以減少錯別字。
2、情境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單純的識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可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1)隨文識字。(2)謎語識字。(3)兒歌識字。如「三人日下去春遊。」(4)編順口溜。如「有腳真開心,無腳直犯愁。」(5)諺語識字。(6)用反義詞識字和在對子歌中識字。(7)游戲識字。
3、生活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知識有限,要注意引導學生平時積累

5. 中國的漢字分為幾類

分為六類,分別是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1、象形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

2、指事

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徵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號來表示某個詞。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等等。

自大一點就是「臭」,「富」有田的人,「窮」靠用「力」打工,「賤」的繁體是「賤」,右邊兩個「戈」,為錢而爭斗,自然是「賤」。

3、形聲

形聲,漢字「六書」造字法的一種,東漢著名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為其下的定義是: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聲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

4、會意

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根據意義之間的關系合成一個字,綜合表示這些構字成分合成的意義,這種造字法叫會意。用會意法造出的字就是會意字,它體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5、轉注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指出:「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轉注有不同的解釋:一是「形轉」,二是「義轉」,三是「音轉」。由於許慎對於轉注的定義簡單,《說文》九千餘字中亦未指出哪些是轉注之字例,後世對轉注之確切意義莫衷一是,至今無定論。

6、假借

此法簡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見於甲骨文),但後來被假借當作「也是」的意思。

6. 中國漢字的分類有哪幾種

六種,分別是象形,指物,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組合筆畫形成物體的形狀.「日」「月」「山」「川」「木」「耳」「馬」「象」「兔」「龍」「龜」「鼠」等
指事:利用筆畫的位置關系表示抽象概念.「上」「下」「未」「末」「本」等
會意:組合既有的象形文字或指事文字.「休」「武」「信」「林」「炎」等
形聲:將表示事物類型的意符和表示發音的聲符組合.「江」「河」「銅」「晴」「清」「燃」「腰」等
轉註:某字借用作音韻相同,字形相同或者字義相同的另一個字.「考」---「老」,「令」(美好---命令),「長」(空間長---時間長---生長),「樂」(音樂---快樂)
假借:由於沒有表示此意思的文字,因此借用既存的同音或者音近文字.「我」「求」「其」「然」「來」等

7. 漢字可以分為哪四種

漢字可分為會意字、指事字、形聲字、象形字這四種,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在到形聲。

1、象形如日、月、山、雲、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2、指事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會意如:兵、北、從、步、采、牧、莫、暮、休、苗、開、伐、明、林、炎、磊等。

4、形聲:是形符和聲符並用的造漢字的方法,如:想、楓、湖等。

漢字筆畫分類:

1、筆畫:是構成楷體漢字字形的最小單位。筆形是筆畫的形狀。

2、主筆形:是漢字的五種基本筆形: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折()。

3、附筆形:是與主筆形對應的從屬筆形。

4、平筆筆形:是橫、豎、撇、點四種主筆形及其對應的附筆形。

5、折筆筆形:是主筆形折及其對應的附筆形。

8. 漢字結構分類六大類是什麼

漢字結構分類六大類是: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是漢字結構分類六大類。

上下結構:具有上下兩個部分組成,分為上寬下窄型和上窄下寬型兩種。

上中下結構:都具有三個組成部分。

左右結構:有左右兩部分組成,具體由左縮結構、右縮結構。

左中右結構:從左至右分為三個組成部分,每個部件都有其獨立性。

包圍結構:框式構圖、圓形構圖、三角形構圖、四邊形構圖、以及其他不規則形狀的構圖方式等。

半包圍結構;是連續兩個以上的邊被封住,有「左上包右下」和「右上包左下」兩種形式。

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現在的造型。

指事: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

形聲:此乃文字內以特定形狀(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這個字也可為一個字根,結合不同的屬性字根,可合成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樣的發音(也有的只有聲母一樣),表達不同的事物。

9. 漢字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六書,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指是後人根據漢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則: 象形、 指事、 形聲、 會意、 轉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主要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是「用字法」。
六種解說

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艹」(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事物是畫不出來的。

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等較抽象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象的部分。

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並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轉注

屬於「用字法」。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語里有的詞,沒有相應的文字對應。於是就找一個和它發音相同的同音字來表示他的含義。例如「自」本來是「鼻」的象形字,後來用作「自己」的「自」。

10. 中國漢字分幾大類

中國漢字分六大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
象形: 組合筆畫形成物體的形狀。如 日、月、馬、兔、龜等。
指事: 利用筆畫的位置關系表示抽象概念。如 上、下、未、末等。
會意: 組合既有的象形文字或指事文字。如 休、武、信、林、炎等。
形聲: 將表示事物類型的意符和表示發音的聲符組合。如 江、河、銅、晴、燃等
轉注: 某字借用作音韻相同,字形相同或者字義相同的另一個字。如 令(美好---命令)、長(空間長---時間長---生長)、樂(音樂---快樂)等。
假借: 由於沒有表示此意思的文字,因此借用既存的同音或者音近文字。如我、求、其、然、來等。

閱讀全文

與漢字分類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瀏覽:184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視頻 瀏覽:700
山東省教學方法 瀏覽:825
支付密碼一般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3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2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4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5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39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7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8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9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3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8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82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4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8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9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6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4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