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農村一年四季農作物種植
一年四季種植農作物時間表
一、春季作物:
(
2~4
月為春季)
1
.花生:
(
4~10
月)花生的分布更為廣泛,經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
陵、兩廣丘陵、雲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2
.
棉花:
(
4~9
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3
.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觀賞型彩色小辣椒、聖女果番茄。
4
.水稻:
1
)南方:
4~7
月和
7~10
、
11
月(雙季)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
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
,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
5.1
前插完秧苗,
8.1
前搶收早稻,搶插
晚稻,故將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
,晚稻是夏種秋收(
11
月初收完)
。還有一種是稻麥連
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獲後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獲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
。
2
)東北:
5
、
6~10
月(單季)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獲季節。如
東北地區,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
3
)在南方有些地區(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5
.大豆
:
主產區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二、夏季作物:
(
5~7
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種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
秋季作物:
(
8~10
月份)
主要以小麥、油菜(熟期適中,全生育期
220
—
224
天)
、馬鈴薯、甜菜等為主。
1
.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
1
)冬小麥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南(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
,
9
、
10
月份播種,次年
4
、
5
月份收割;秋種夏
收。
華北冬麥區,是我國主要的冬麥區,播種面積占我國的
47
%,總產占我國的
53
%。一般年份冬麥可
安全越冬,大於
0
℃積溫
4100
℃。可供小麥、早中熟玉米的兩熟。水是決定播種面積的限制因子。黃河以
北地區多種在灌溉地上,黃淮平原是旱地麥適宜區,生產潛力大。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種植面積占
12.3
%,總產占
45
%。
3~5
月江淮平原光、溫、水較協調(而
3~5
月降水
量大於
450mm
的地區屬不適宜種麥區)
。該區小麥商品率較高。
西南冬麥區,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四川冬暖,溫水適宜,但光照少,病蟲嚴重。高原光照強,灌溉成
熟期溫度低,利於高產。
2
)春小麥主要在長城以北(東北地區)
:春節後播種,
8
、
9
月份收獲。
東北春麥區,黑龍江、吉林溫度低,春麥適宜。
3
)西北春冬麥區,灌區和黃土高原區,降水不足,小麥種在水澆地上。南疆冬小麥,適應好,生產力高,
品質優,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麥。
青藏高原冬春麥區,光溫水配合利於小麥生長、抽穗-成熟期長達
50
-
80
天。
2
.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獲季節大致與冬小麥一致。
(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農諺:
「寒露
油菜籽,霜降種小麥」
,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後收獲,北
方地區收獲季節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3
.甜菜:
(
5~9
月)
四、冬季作物:
(
11~1
月)
1
.
大麥(優質大麥)
;
2
.
蠶豆(優質蠶豆、鮮銷蠶豆)
;適播期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旬。
3
.豌豆(鮮銷豌豆)
;一般在
11
月上中旬播種。
4
.冬種馬鈴薯,辣椒,番茄,瓜類、豆類和葉菜類等蔬菜品種。
5
.其它:油菜:有的品種在
12
月份種植,次年
5
月收獲。
6
.
花卉;青飼料,綠肥。
『貳』 麥蘭花怎麼種植
在9月份天氣不冷不熱的時候,選擇一厘米以上的麥蘭種球,用腐葉土、田園土(就是普通的泥土)、煮熟的花生與黃豆混合在一起,再用一個口大好透氣的花盆(瓦的最好),放10個左右的球。然後澆透水,再蓋上2到3公分的土,放在一個比較陰涼的地方。溫度最好是10℃左右,慢慢地漲到15℃左右,10天以後可以給點液肥,讓土濕一點,得有點風,如果沒問題,半個月後就可以看見小苗了。剛出土的苗特別的細弱,綁個小支架給它撐著點,或者用軟一點的鐵絲按照盆的大小做一個圓圈,插到花盆裡,再用很細的鐵絲給需要固定的苗做好的固定,這樣更容易讓苗長好
出苗以後,就要把花從陰涼的地方挪到有陽光的位置,保證充足的光照。還要讓土一直濕濕的,不能見干,每半月喂一次稀豆餅水。溫度在15~18℃之間是最合適這個花的。麥蘭喜歡肥大,給的如果合適了,就容易開花,而且朵大香味特別濃。生長期要特別加強肥水。一旦開花了倒是要控制澆水,肥也不要給了,這樣花期才長,剛開完花的時候可以澆水,但是量要少。第二年5到6月的時候,葉子變枯發黃,就徹底別澆了,好讓種球長長熟。第二年9月份的時候好再弄出來選中育種
經過一秋天的精心照顧,冬天,很多花都凋謝或者是休眠了,而麥蘭卻是到了開花的季節。如果冬天的陽光夠好,陽台或者屋裡的溫度合適,那麼你的麥蘭就會在最喜慶的春節前開花,會開大約1個月左右。花會不停地一朵接一朵的開,如果你覺得敗了的那些不好看,每隔1~2天可以把開敗的殘花摘了,不影響花的正常生長。直到花期結束,所有花都開完,可以用剪子把整個上半部分都剪掉。麥蘭最好不要和同樣時間開花的植物放在一起,一個是它的花香比較重,與別的花香混在一起反而不好聞了,另一個就是其他的花粉對麥蘭正常開花有一定影響,所以最好分開照料。
麥蘭喜歡充足的陽光、但是不能乾燥,還要涼爽濕潤。它來自南非,所以對寒冷的適應度也不高,不要凍著它。養麥蘭有一句口訣就是:秋栽冬花夏休眠。要按照這個時令在不同時期給它不同的照顧。開花的時候最好用8-10℃的溫度下進行催花,發芽的時候溫度在10-15℃最合適,土壤要選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砂質土。
『叄』 蕎麥適合什麼時候播種
蕎麥主要為春季播種和秋播,春季一般在三月底到五月底最為適合,如果要進行秋播,最好要早一點,在6~7月好。
蕎麥是一種適應性強的作物,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一些亞洲,歐洲國家也有種植,而且對土壤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所以,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大家也可以試一試。那麼,你可能會問,如果我想嘗試種植一下蕎麥,那麼什麼時候播種最好呢?
如果想提高作物的產量,除了要了解種植時間外,我們還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呢?
『肆』 秋麥種球什麼時候開始種
在早地種麥在陽歷十月二號開始,水地十月十五開始
『伍』 頭種小麥,現在還能種啥
小麥下茬復種大白菜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一項有效途徑,糧食蔬菜雙豐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小麥下茬復種大白菜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一項有效途徑,糧食蔬菜雙豐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大白菜是小麥下茬復種蔬菜作物中的主要種類之一,具有面積大、好管理和經濟效益高等優點,一般畝產大白菜可達 5000~10000 kg。
1 播前准備
小麥收割後,加強套種作物水肥管理,麥收後對復種地塊立即整地,突擊搶種搶栽下茬作物。
2 選用優良品種
一般選用抗病、結球性好、耐儲藏、生育期為85~95 d 的中晚熟品種,目前北票市麥茬復種大白菜主要品種有沈陽快菜、秋雜2 號和新5 號。沈陽快菜,白幫、葉淡綠,抱心好、品質佳、抗病、不耐貯藏、生育期50~55 d。秋雜 2 號,青幫,短貯後變白色,葉球長筒形,抗病耐貯藏,生育期90 d 左右,一般畝產8000~10000 kg。新 5 號,為晚熟品種,生育期 85~90 d,抗病、高產,一般畝產 9000~13000 kg。
3 整地、施肥
要選擇保水保肥性能好,中等以上肥力的麥田復種大白菜。麥收後,及時滅茬翻地,隨即做壟或畦。畝施腐熟發酵好的農肥3000~4000 kg。
4 播期與方法
播種時間是關系白菜能否高產的關鍵。播種過早,常因氣溫高、病蟲害加重影響生長;過晚,生長期不夠,結球差,凈菜率降低,影響產量和質量。適宜播期為7 月末至8 月初。播種方法有條播和點播兩種。點播行距 50~60 cm,株距為 45~60 cm,每垵 8~10 粒種子;條播用鎬開淺溝,均勻撒種,覆土1 cm 厚為宜。播種時,如果土壤底墒不足要坐水播種,並畝施口肥磷酸二銨 10~15 kg。播種 l0~12 h 後,進行鎮壓保墒,以保全苗。
5 田間管理
5.1 幼苗期(幼苗出土拉十字到團棵)
播後如遇乾旱,應澆1~2 次水。在幼苗拉十字期應當進行第一次間苗,每垵留苗4~5 棵;第二次間苗在真葉 4~5 片時進行,每垵留 2~3 株;9~10 片葉時便可定植單株。結合定植畝追施硫酸銨15~20 kg。為促進幼苗生長發育,要及時中耕、除草、鬆土,一般苗期要中耕3~4 次,注意不要傷根。
5.2 蓮座期(團棵到開始包心)
此時期是葉片分化的重要時期,也是增加葉片數的高峰期。這個階段葉片數多少對葉球生長影響很大。管理重點是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地上部徒長。澆水要適宜,使蓮座葉壯而不旺。每畝追施尿素15 kg,以滿足根系發育和球葉生長的營養需要。
5.3 結球期
結球期是大白菜增重最快的時期,約占整個生長量的2/3。此時要求光照足、水分足、糞肥足。此期除防止土壤乾旱外,每畝應該施硫酸銨30 kg,硫酸鉀10 kg。施鉀肥有利於加快養分的製造和運轉,增加糖的含量,加快結球速度。
5.4 病蟲害防治
白菜的主要病蟲害是軟腐病、地蛆、菜青蟲和蚜蟲。防治採取綜合防治,以防為主的原則。具體做法是:
5.4.1 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方以水旱輪作為宜,底肥要充分腐熟發酵好,深翻曬白無病菌。
『陸』 冬小麥和春小麥是何時收種 為什麼冬小麥有冬種夏收和秋種冬收兩個說法
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
冬小麥應是 [ 秋播春末 ] 收獲的。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 [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
以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我國以冬小麥為主。
我國小麥三大產區:
1.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里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這里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麥區,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柒』 春小麥和冬小麥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如題 謝謝了
春小麥就是當年種當年收,所以種植季節在春季,春分前後,收獲在夏末秋初,小暑前後,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大暑7月23日。
冬小麥播種季節為上年秋末冬初,秋分前後,收獲在大暑前後,7月7日前後。
南半球與之相差6個月,因此,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7)秋麥種球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我國小麥三大產區:
1、北方冬小麥區
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里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
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這里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麥區
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捌』 中葯材種植方法,種植時間,怎麼施肥,施肥技術,病蟲
中葯材的種類非常多,栽種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元月份種植的葯材
每年的元月份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黃河以北地區天寒地凍,基本上不能種植中葯材,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氣候相對較高,部分中葯材可以種植,像白術、桔梗、白芍、牡丹、沙參、半夏、柴胡、薄荷、丹參、玄參、防風、川烏等仍可以種植,特別是白術、桔梗這時候栽種反而較好,原因是慢慢長冬,這些根類中葯材根部已經開始慢慢發育、生長;種子也開始吸足水分,龐大、生長,有經驗的葯農大多選擇冬季種植。
1、白術種苗。由於白術耐寒,冬季種植白術種苗具有感染病菌少,紮根早、成活率高等優點,據試驗表明;冬季種植白術可以提高產量15%以上,像亳州產區葯農一般在春節前全部把計劃種植白術田塊栽好,第二年開春出苗齊,好管理。
2、白芍種苗。種植白芍種苗元月份是最後的機會,過晚種植白芍種苗生產緩慢、夏季白芍種苗容易死亡,從而導致種植失敗。
3、牡丹種苗。牡丹種植與白芍類似,因為白芍、牡丹種苗春節前根部生長發育,氣溫升高後,上部生長迅速,由於白芍、牡丹利用自身養分發芽、長葉,根部又無新根長出,因此夏季容易死亡。
4、桔梗種子及種苗。由於今年桔梗價格較高,從而帶動了桔梗種植的積極性,原則上桔梗種植是2年生,利用種苗種植較好,但是由於桔梗種苗價格高、投資大,生產上往往採取種子種植,再則桔梗由於種子較小,種植桔梗能否出苗是許多葯農頭痛的問題,桔梗種植過深,不易出苗,種植過淺也不容易出苗,溫度過低桔梗也不出苗、溫度過高,地表墒情不易保持,也不出苗。在多年種植桔梗的經驗表明;冬季種植桔梗具有出苗齊、不要蓋草保濕,值得推廣。方法是:冬季在整平耙細的土地上均勻的撒播或直播桔梗種子,桔梗種子經過一冬的雨雪滋潤,使桔梗種子吸足了水分,地表也踏住墒情,春節氣溫升高後桔梗即可迅速出苗。也就是春季草芽發桔梗開出苗。
5、丹參種植。丹參種植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是斷根移栽,二是育苗移栽。近年來育苗移栽逐步代替了根段種植,試驗表明;由於丹參是多年生植物,秋季、冬季種植丹參要比春季種植丹參提高產量20-30%左右。目前產區葯農主要是秋冬種植,新產區葯農則是春季種植為主。
6、北沙參種植。沙參種植主要是以冬季種植,原因是沙參種子是變溫種子,在恆溫下不易出苗、只有通過低溫,打破沙參休眠,然後在經過高溫有利於沙參出苗。
7、川烏種苗。川烏是用種苗移栽為主,一般是秋冬種植較好,過晚不易種植,原因是,氣溫低時根部生長,而春季氣溫高時,利用川烏本身的養分開始出苗、長葉,夏季容易死亡,從而導致種植失敗。
8、柴胡種植。柴胡種植以種子種植為主,由於柴胡種子皮較厚,柴胡有四層外皮,在濕度、溫度許可的條件下要20多天才能發芽,因此產區葯農種植往往與高桿作物套種才能保證柴胡發芽率,冬季種植柴胡,柴胡種子歷經長時間的雪雨風化,腐蝕,春季利於柴胡出苗。
9、半夏種苗、天南星種苗種植。半夏、天南星種植秋、冬、春均可種植,半夏種植較為耐寒、不易凍傷,而天南星種植由於較淺,冬季種植一般要蓋草保溫,避免凍傷。
以上是部分中葯材冬季種植要點,各地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種植,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溫變化較大。特別是新手種植,更要多看、多了解、多觀察、多實踐。因為中葯材種植既有一定的規律性,與農作物種植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總之適時種植既減少了人力、提高了產量,增加了效益。
二月份中葯材種植要點(正月)
每年的二月份又是春節,一般要有兩個節季;一是立春、二是雨水,由於受傳統節日春節的影響,人們走親串友,沉浸在節日的快樂中,因而農事較少,再者二月份正處於數九寒天,因此也是一年中較冷的月份。
眾所周知,立春過後,地溫開始升高,大部分葯用植物已經開始生根、發芽、出苗。農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因此春季種植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節,望廣大農戶在節日之餘,抓緊時間對已經種植的葯材進行施肥、除草、灌溉等等的管理,也要抓緊時間做好今年的中葯材種植安排工作。
1、積極對多年生中葯材像白芍、牡丹的晾根、追肥、除草、灌溉等農事安排。
2、積極做好苗木類中葯材修枝、移栽的安排,像杜仲、銀杏、山芋、吳茱萸、皂角、梔子、花椒。
3、同時也應積極的備好像桔梗種子、白術種子、半夏種苗、天南星種苗、柴胡種子、防風種子、甘草種子、黃芪種子、黃芩種子、黨參種子等等的計劃,以便進行適時播種。
三月份種植中葯材注意啥?
陽春三月,南方已是春暖花開,北方也是冰雪消融,此時應該說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同時也是中葯材種植的黃金時段。像根莖類中葯材丹參、防風、桔梗、瓜蔞、白術、玄參、半夏、天南星、黃芩、黃芪、沙參、徐長卿,生薑、生地等等中葯材種子種苗的最佳播期。對初次種植中葯材值得說明的是在選擇種子、種苗以及葯材樹苗應該注意的是:
1、選對品種。選擇種子應選擇干凈、無雜、無霉變,最好是原產地的葯材種子,因為這樣種植出芽率高、不容易變異,所產葯材質量可靠,性能穩定,容易出售。種植前最好是將所購種子進行發芽試驗,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適時種植。種植品種要把握季節,即不能種植過早,也不能種植過晚,像板藍根種植;因為板藍根是一年生植物,如果在清明前種植容易出苔,根部木質化,這樣既沒有產量,也沒有葯用價值,更談不上經濟效益。像天南星、玄參種植,如果在北方冬季下種,由於氣候寒冷凍傷芽頭,降低出苗。
3、注意種苗質量。三月由於氣溫的持續升高,特別是異地引種葯材種苗不當而造成的損失比比皆是,種植時注意,原因是;由於葯材種苗產地不同,購買者往往是定下種苗後,從一個地方起挖、運輸,又到另一個地方種植,這樣往往需要許多時日,像薄荷種苗、玄參種苗、生地種苗這樣含水分較大的根莖,在運輸中往往脫水、起熱,從而降低種苗發芽率。
四月份適宜種植中葯材有哪些?
每年的四月適逢農諺清明、穀雨節季,此時氣候適宜,光照長,適合農作物生長。而種植中葯材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如多年生中葯材已經陸續開花、發芽;秋冬種植的中葯材拔節助長,即便是早春種植的葯材也開始陸續生根發芽。四月適宜栽種的葯材有:
1、種苗類。丹參、半夏、天南星、生地、知母、射干、紫苑、瓜蔞。
2、種子類。此時不光是一些中葯材種苗種植的最佳季節,同時也是一些葯材種子播種的黃金時間。桔梗、黃芩、黃芪、柴胡、遠志、白術、瓜蔞等等。
同時也是一些夏季作物播種的開端;板藍根、薏米、荊芥、黑豆、半枝蓮等等。
五月份葯材種植早知道
每年的五月份正值穀雨和立夏節季,此時正是南方夏季的開始,北方播種的最佳季節,南方是大部分地區土地種植換茬季節,秋季留下的土地大都栽種結束,只是零星土地受氣候等因素影響未能出好、出齊的葯材田塊補種而已,再者就是油菜茬等田塊種植。北方葯材種植才剛剛開始,此時江河解凍、氣溫回升、晝長夜短、有利作物生長。而由於北方是一年一季,因此部分葯材不能留種,像板藍根等。
1、南方補種品種。白術、桔梗、柴胡、射干、知母、半夏、天南星、生地、丹參、瓜蔞等等。一般視苗情的多少,補種是最好選擇在雨季進行。
栽種品種充分利用自己的茬口,進行搶收、搶墒種植,品種;板藍根、薏米、急性子、半枝蓮、荊芥、黑豆、柴胡、桔梗都是比較好的品種
2、北方種植品種。由於北方種植時間短,大多數有經驗的葯農已經提前備齊種子、種苗。試好了發芽率。只是選擇時間待播而已。對於初種農戶,也要及時購種待播。品種是;甘草、黃芩、黃芪、防風、丹參、板藍根、桔梗、柴胡等。還有的就是當地的一些地道品種。值得說明的是由於北方夏季較短,許多品種不能適宜北方寒冷氣候,選擇時一定要注意。
六月份中葯材種植品種介紹
目前,農歷節已經到了小滿,三夏作物已經陸續成熟,南方地區已經進入雨季了,相應的春季葯材種植也基本結束,那麼夏季由於小麥、油菜的相繼收獲,又騰出大面積的土地。許多中葯材種植愛好者由於前期沒有充足的土地,盡管看好了中葯材品種,也未能如願似常。夏季種植什麼品種呢?為了方便廣大中葯材種植戶,減少種植誤區,我們結合實際情況統計了六月葯材種植早知道?麥收後種植啥葯材比較好、供種植中葯材愛好者參考。
1、板藍根。板藍根春夏均可種植,北方種植由於是一季以5月為主,黃河以南廣大區域種植以夏季為主,過早,清明節以前種植會起苔、開花、根部木質化,無葯用價值,因此,油菜茬、小麥茬種植較好、但種植季節不得晚於六月底,過晚會影響產量,種植以條播為主。
2、薏米。薏米種植以夏季種植較好,特別是南方地區較適合種植。
3、急性子。急性子又名小桃紅、鳳仙花、全身均可入葯,花稱鳳仙花、子稱急性子、全株稱鳳仙透骨草,是夏季種植的一個不錯的品種。
4、黑豆。種植方法與普通黃豆種植方法相似,南北均可種植,不同的是,黑豆成熟較晚,約135-140天,比黃豆晚15-20天左右。
5、決明子。決明子好種、易管,投資較少,已經多年無人種植,應該是市場的潛在股,適合大面積種植,又適合低窪地、貧瘠的種植。
6、桔梗。桔梗種植應該是夏季種植最後一班車,由於今年桔梗價格較好,許多種植戶因為沒有閑置土地,所以在等小麥收獲後種植,但是此時種植面積不宜過大,因為夏季溫度高、雜草生長快,除草困難。
七月份中葯材種植品種介紹
進入7月份以後,隨著三夏小麥收割結束,氣溫的升高,雨季、悶熱天氣接重而至。中葯材種植也進入了淡季,隨著部分中葯材種子的產新,盡管是高溫天氣,也有部分中葯材可以種植,像板藍根、桔梗、夏枯球、丹參育苗、牛膝、荊芥、西紅花仍可種植。
1、板藍根。板藍根種植一般是春播、夏播。夏播一般採用當年新種子,種子6月中旬產新,畝用種3公斤,一般畝產是150-200公斤。
2、桔梗。桔梗夏季種植較好。但是種植面積不宜太大,以小面積種植較好,種植一定要覆蓋雜草保墒,一般5-7天即可齊苗。
3、夏枯球。夏枯球一般以野生為主,家種夏枯球是在6月下旬種子產新後,隨采隨播,播種要在遮蔭下種植,種植是一般在玉米下面,畝用種2-3公斤。
4、丹參育苗。丹參種子一般在7月上旬產新,種植隨采隨播,既可在大田育苗也可在育苗下面撒種育苗,畝用種5-6公斤,當年可畝產丹參種苗20-30萬株。
5、牛膝。牛膝種植一般在中伏,也就是7月中旬種植,過早開花結子,根部木質化,牛膝生長期較短,一般70天左右,畝用種4公斤。
八月中葯材種植品種早知道
中葯材種植是一個長期工程,品種種植有很強的季節性,適時種植不僅能取得較高的產量,也能達到預期的效益,比如牡丹種子育苗就有很強的季節性,種植以隨采隨播較好,8月份種植較為適宜,過晚種植即便是當年新種子也很難出苗。
1、白芍。白芍種植以種苗種植為主,畝需芽頭2800株,可以在林下套作,生長周期4年,由於白芍價格的上漲,白芍在地面積的極度減少,使得白芍芽頭緊缺,需要種植的葯農早做計劃,種植以8月最為理想。
2、牡丹。牡丹種植既可以用種子育苗種植,也可以用牡丹種苗移栽,種子種植以8月較好,畝需種子10-12公斤。種苗移栽可以推遲到11-12份。
3、白芷。白芷種植8月份可選擇在玉米等高桿農作物的下面,畝用種4公斤,這樣既有利於保墒,又不佔用土地,利於出苗,待玉米收獲後,白芷已長至4-6片葉片,有經驗的葯農大都採用此法種植。
4、夏枯球。夏枯球種植與白芷相同。畝用種2-3公斤。
5、知母。知母生長期一般是18個月,而8月份育苗種植,第二年年底即可採收,畝用種5公斤左右。
由於8月份大部分土地沒有騰出,這個時候應該見縫插針,因地制宜,早做打算。
另外種植的名貴品種有太子參、西紅花等品種。
九月葯材種植提前做准備
進入金秋九月,正是秋季作物成熟的季節,我國自南至北秋季農作物依次開始收獲,農諺有「金九銀十」之說,而此時也正是部分中葯材種植的最好季節,望廣大葯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早做准備。
1、白芷。白芷是一年生葯食兼用品種,該品種周期短、效益高、產量穩,一般畝產在500公斤左右。種植宜早不宜晚,如果早期沒有騰出土地,可選擇在玉米地套作種植,過晚容易凍死幼苗。
2、白芍。白芍是多年生葯用植物,前期可套作種植,種植時愈早愈好,有經驗的葯農種植白芍,一般在白芍剛收獲時,選粗壯芽頭栽培、畝用種苗2800株,扶隴種植,這樣種植的白芍當年可以生根,可抵上半年的產量。
3、牡丹。九月是牡丹育苗的黃金期,將當年所產牡丹種子陰干,可選用育苗、也可直播,育苗畝用種150-200公斤,第二年可產苗30萬株左右,直播畝用種60-70公斤,三年即可收獲。九月種植牡丹當年生根、第二年早春出苗。
4、葫蘆巴。葫蘆巴好種、易管、周期短、投資少。可機械種植、機械收割,適合規模種植。畝用種3公斤、半年產量在200公斤左右。
九月種植的品種還有王不留行子、桔梗、紅花、太子參、知母、射干、牡丹苗、夏枯球。
十月份中葯材種植品種介紹
十月份正是秋種、秋播的黃金時節,此時大部分農作物相繼成熟,而此時土地也陸續開始騰出,種植中葯材的朋友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選擇種植。
一、效益高、產值過萬的品種。
1、白芍。一般畝產量600-700公斤干品,生長期4年。種植採用芽頭,畝用種苗2800-3000株,前三年在白芍的行距內可以套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況且不影響農作物產量,也可在樹下套作。種植技術詳見中葯材種植科技網。最佳種植時間9月15日-11月20日。
2、牡丹。牡丹種植分種子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種子直播時間是9月15日-10月底。畝用種子50-60公斤,三年收獲,畝產量500-600公斤;種苗移栽,畝用種苗6000株,生長期4-5年,畝產量600-700公斤,前三年可以套作農作物,也可在樹下種植,產量低於大田種植。
3、白芷。白芷是一年生葯用植物,葯食兼用,種植區域較廣,南方地區以秋播種植為主。種植時間9月10日-11月10日,過晚容易凍死小苗。畝用種3-4公斤,一年畝產量是600公斤左右。
4、太子參。太子參種植以苗栽為主,畝用種苗20公斤,生長期1年,畝產量在120-160公斤。種植時間9月15日-11月15日。
5、西紅花。西紅花是名貴中葯材,種植以種球移栽為主,畝用種球200-300公斤,畝產量1-2公斤。種植時間8月15日-11月30日,生長期10個月左右。
6、白術。白術種植一般用種子或種苗栽培。種苗種植一般在10月15日到第二年3月15日,生長期1年,畝產量在350公斤左右,畝用種苗120-150公斤。種子種植,一般在12月1日-第二年4月15日,畝用種子6-7公斤,當年可產白術苗800-1000公斤。
7、桔梗。桔梗以種子種植為主,一般生長期2年,畝用種3公斤,一般畝產量是350公斤。種植時間10月1日-第二年的6月30日均可。
二、投資少、周期短的品種。
1、葫蘆巴。葫蘆巴種植與小麥相似,10月1日-11月15日種植較好,第二年6月15日前即可收獲,畝用種3-4公斤,一般畝產量是220公斤,好種易管,可以機種機收。適合規模種植,前景較好。
2、紅花。紅花種植季節與小麥相似,種植時間10月1日-11月30日均可。畝用種3-4公斤。可以機械播種,第二年6月30日前收獲,一般畝產紅花30公斤,紅花子250公斤。
3、王不留行。王不留行種植季節與小麥相似。時間10月1日-11月20日,畝用種3-4公斤,可機播機種,第二年6月1日前收獲。畝用種3-4公斤,畝產量在250公斤。
4,夏枯球。夏枯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種植多年收獲,種植時間8月15日-10月20日,每年收獲時間6月30日前。畝用種3公斤,一般畝產夏枯球180公斤,夏枯草200公斤。
5、川烏。川烏種植以種苗移栽為主,生長期1年,畝用種苗60公斤,畝產量在280公斤左右,種植時間9月1日-12月1日。
6、知母。知母生長期一般在2年,種植可用種子育苗移栽,或種苗種植,畝用種苗大苗100公斤,小苗50公斤,種植一年畝產在300公斤。
7、射干。射干種植方法、技術與知母相似。畝用種苗60公斤,畝產量在180公斤,種植時間10月1日-11月30日。
十一月份中葯材種植品種介紹
進入11月份,天氣逐步變寒,大部分地區種植冬小麥也相繼結束,沒有來得及種植小麥的田塊又在為下一年的種植做計劃,今年種植葯材效益普遍較高,僅畝產萬元以上的品種就很多,像白芍、白術、牡丹、桔梗、太子參、白芷等,這樣為許多農民朋友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11月份,盡管天氣變化較快,恰恰是這些中葯材種植的較好時節。
1、可以種植的中葯材種苗:白術種苗、白芍種苗、牡丹種苗、半夏種苗、丹參種苗、桔梗種苗、知母種苗等。
2、可以種植的中葯材種子:紅花種子、葫蘆巴種子、夏枯球種子、桔梗種子、王不留行種子、黃芩種子、柴胡種子
十二月份中葯材種植品種介紹
進入十二月份我國自南至北相繼氣溫開始走低,黃河以北地區已經完全進入冬季,黃河以南地區盡管沒有完全進入冬季,但是,葯材種植也因氣溫低而不能出苗,由於有些葯材種子是變溫後才能有利發芽,因此;十二月份則是部分葯材種植的最好時機。像種子類桔梗、柴胡、北沙參、白術、防風等;種苗類因氣溫低容易運輸,又適合冬季種植像川烏種苗、薄荷種苗、桔梗種苗、半夏種苗、白術種苗、白芍種苗、牡丹種苗、丹參種苗,天南星種苗、何首烏種苗、土貝母種苗,可以這樣說,十二月份是絕大部分種苗栽種的較好季節。
在種植中葯材的時候一定要因地適宜,有些中葯材種子喜潮濕,也有中葯材種子喜乾燥環境,另外環境、溫度、海拔、土壤和水質等因素,都各不相同,選擇合適中葯材品種用對肥料才是最關鍵的!註:施肥的時候一定要使用中葯材專用肥料,可以為你推薦拉姆拉翠姆專用肥,以上關於中葯材什麼時間種植的詳細內容了,你都學到了嗎?
『玖』 蕎麥種植時間
苦蕎的播種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春末夏初,大概在5月份左右,尤其在5月中下旬更為合適。苦蕎麥是我國乾旱地區最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但是我國國土廣袤,氣候各不相同,要想要種植苦蕎,還必須根據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
拓展資料:
蕎麥是短日性作,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蕎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國家也有分布。蕎麥性甘味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的功效;同時蕎麥還可以做面條、餄餎、涼粉等食品。
蕎麥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質是球蛋白。蕎麥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的賴氨酸含量較低)互補。蕎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因為顆粒較細小,所以和其他谷類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點。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拾』 有關小麥的知識
小麥的分類
小麥的種類,通常可按以下三種方法進行分類:
(1)按播種季節分,可分為冬小麥與春小麥兩種。播種的小麥稱春小麥;秋季播種的小麥稱冬小麥。我國以冬小麥為主。春小麥籽粒兩端較尖。腹溝較深,皮層料厚,故出粉率較低。
(2)按皮色的不同,可分為白皮小麥與紅皮小麥兩種。白皮小麥呈黃色或乳白色,皮薄,胚乳含量多,出粉率較高;紅皮小麥呈深紅色或紅褐色,皮較厚,胚乳含量少,出粉率較低。
(3)按籽粒胚乳結構呈角質或粉質的多少,可分為硬質小麥和軟質小麥。角質,又叫玻璃質,其胚乳結構緊密,呈半透明狀;粉質胚乳疏鬆,呈石膏狀。凡角質占本糧粒橫截面1/2以上的籽粒,稱角質粒。含角質籽70%以上的小麥稱硬質小麥。凡角質不足本糧粒1/2(包括)籽粒,稱粉質粒。含粉質粒。含粉質粒70%以上的小麥,稱為軟質小麥。
世界上自北緯67度的北歐至南緯45度的阿根廷南部,從低於海平面150米的中國吐魯番盆地到海拔4100米的中國西藏高原,都有小麥種植。主產區在北半球的北緯30-60度之間的溫帶地區,南半球的南緯25-40度之間的地帶陰一定的種植面積。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小麥面積。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小麥面積佔世界小麥面積的90%,主要分部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
冬小麥秋季播種,次年夏季收獲,面積約佔3/4,分布廣泛。春小麥春季播種,當年夏、秋季收獲,面積約佔1/4,多分布在緯度較高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