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驗光不只有度數,2分鍾看懂視功能檢查!
基礎驗光檢查近視、散光度數等,大家都清楚,然而視功能檢查有什麼用呢?
1. Worth 4 dot融像抑制檢查:
1+7視覺動力檢查法,就是在精確檢查基礎驗光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7項針對眼睛個人化情況的視功能檢查,可以進一步分析眼睛視物時,各項視功能是否正常,如融像、調節、聚散等。根據視功能檢查的情況來選擇更適合的鏡片或進行視覺訓練,這樣才能保證配鏡不只度數精準,而且更舒適、持久。
⑵ 西寧醫學驗光配鏡和普通配鏡有什麼不同
醫學驗光配鏡和普通配鏡是有本質區別的:
1、普通的常規驗光,不能判斷視力好壞,而醫學驗光可依靠眼科醫生檢查排除影響視力的其他眼病,這也是它們的本質區別。醫學驗光並不是上來就驗光配鏡,而是先要對眼睛進行詳細的檢查,排除其它眼科疾病,因為視力下降並不是只有近視一種情況,斜弱視也有可能導致視力下降,就需要專業的眼科醫生和驗光師進行檢查和判斷。
2、普通驗光只需要電腦驗光儀、鏡片箱和檢影鏡等常規驗光設備就可以完成,檢測的也多是近視、遠視、散光度數、軸位等基本數據。但醫學驗光的內容包括驗光的度數、眼位、調節力、雙眼單視功能,輻輳集合功能,雙眼調節平衡,辨別主視眼等,綜合多個因素給出科學的驗光處方,達到戴鏡清晰、舒適、美觀和保健的目的。
3、對於青少年的驗光配鏡,是需要通過散瞳後進行的,因為青少年正處在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很多是由於疲勞用眼睫狀肌難以鬆弛,只要經過短暫的休息就可以恢復,而這一部分度數是不應該計算在配鏡度數上的,而一般的眼鏡店是沒有散瞳這個步驟的,因此很多配鏡的青少年普遍有眩暈和不適感。
此外,配眼鏡要遵循基本的醫學和視光學原則。
眼鏡不是普通的商品,屬於醫療器械,主要用來矯治屈光不正。尤其是中小學生和老年人配眼鏡,一定要經過有驗光資質人員的醫學驗光,由專業人員根據你屈光不正、眼位的狀態,為您選擇適合的鏡片鏡架,不是越貴的越好。
如果查出屈光不正的,一般都是眼睛有度數造成的,治療方法就是配一副適合的眼鏡,讓眼睛度數「歸零」,解除眼睛額外的負擔輕鬆起來。
建議有以下情況建議選擇醫學驗光
1、年齡在14歲以下;
2、首配眼鏡;
3、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4、戴鏡總出現視疲勞;
5、眼部曾有異常情況;
6、手術前需屈光檢查;
7、短期近視度數增長較快。
⑶ 相對調節檢測與分析
對於調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相對調節的檢測,因為能准確知道配鏡是否准確,也能知道孩子在視功能方面是否出現問題。
負相對調節(NPA)是指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況下能放鬆的調節量。
正相對調節(PRA)是指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況下能做出的最大調節量。反映了在集合不變時,保持雙眼單視情況下,患者增加或減少調節的能力。
負相對調節是在足矯的情況下增加正球鏡直至視標模糊。一般的正常值是+2.00D~+2.50D。如果小於+2.00D提示調節超前。調節超前就是調節過度。證明晶體無法放鬆。這個怎麼理解呢?就相當於我們在近距離40CM的位置,我們要付出2.50D的調節。但在檢測的時候,如果剛好在+2.00D的情況下出現模糊,證明負相對調節正常,如果只付出+1.75D.那我們是不是要考慮這個被檢查者他還有+0.25~+0.75D的調節。證明他調節超前了,需要做放鬆調節的訓練。一般如果反轉拍正鏡通不過,有更好的調節過度。這一類孩子要配鏡問題上可以選用漸近片,或配保護鏡,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大於+2.50,從定義上來說是調節不足。另外需要重新驗光。
正相對調節是指在足矯的情況下增加負球鏡直至視標模糊。一般正常值是-2.50~-3.00D.如果小於-2.50D那證明調節不足,調節不足也稱調節滯後。調節不足是怎麼理解呢?調節不足是指眼的調節力不夠;而調節滯後是一種大腦的反應,是調節的習慣。舉個例子:調節不足就是沒有錢(調節),沒錢可花(調節不足);調節滯後就是有錢(有調節,調節正常),但花錢時總是要講價,想少花錢(調節滯後),是一種行為習慣(大腦的調節反應習慣)——雖家財萬貫(調節正常)但買東西還是得斤斤計較(調節滯後),能少花一分是一分。用反轉後來解釋是如果加個-2.00D通不過,那晶體要付出+2.00D的調節來抵銷反正拍的2.00D的調節,加了負鏡看不清,那說明調節比較緩慢,調節跟不上,就是是調節不足。
調節能力隨年齡增加而下降,(可按最小調節幅度公式計算:最小調節幅度=15-0.25*年齡)。調節力下降後,就不是不捨得花錢(滯後)的問題,而是無錢可花(沒有調節)。所以對年齡大的患者做調節反應的檢查,意義就不大了。這個就是老花。
另外當進行NPA測試時,調節放鬆,調節性聚散減少,眼球外轉。為保持雙眼單視,需動用正融像性聚散;當進行PRA測試時,調節增加,調節性聚散增強,眼球內轉,為維持雙眼單 視。需動用負融像性聚散。這個可以檢查調節和集合能力。
⑷ 老花鏡如何人工驗光
最好是使用組合驗光台驗光,較科學的檢測方法是:先檢查雙眼遠屈光不正,然後用FCC法初步確定add,再檢測正負相對調節,根據正負相對調節調整add,最後試戴,確定配鏡處方。
⑸ 為什麼測正負相對調節誰能簡單說一下,什麼叫做正負相對調節。
在集合固定不變情況下,能單獨運用的調節作用稱為相對調節。
視遠 視近時的調節能力,
⑹ 調節幅度的測量方法
調節幅度的測量方法:
調節力的測量,比較簡單。讓其雙眼注視33cm處的1.0近用視標,採用正負鏡片法可得出其調節幅度。調節力和瞳距,一般沒有關系。除非你要測老視近附加。近附加可用正負相對調節,測出的數據,相加後除2做add的參考值。近瞳距,用瞳距儀測。
含義
調節靈活度是指眼睛放鬆調節和運用調節的能力。一般採用±2.00D反轉拍與視力卡配合檢查。一般情況下,在1分鍾內,8~12歲的兒童雙眼應可以看清不少於5圈,單眼不少於7圈。13~30歲的人雙眼不少於8圈,單眼不少於11圈。30~40歲的成年人雙眼應不少於9圈。調節幅度注視遠點時與注視近點的屈光力之差稱作 調節幅度或絕對調節力、最大調節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調節幅度
⑺ 怎樣驗ADD
漸進驗光簡化程序 近用ADD驗光流程標准
近用ADD驗光流程標准
ADD(加入度)測量方法分為如下四種
一、年齡暫定加入度推拉法:
1、近用目的距離測定(習慣工作距離)
2、根據年齡插入暫定加入度
45~50歲
1.00D
50~55歲
1.50D
55~60歲
2.00D
60歲以上
2.50D
該年齡段的最高加入度:ADD=(年齡-30)/10
3、明視域的確認(近點與遠點推拉法)
4、加入度的確認,試戴決定處方
二、調節力測定計算方法
1、問診、工作距離的確定,根據被測者習慣和工作性質確定距離
2、獲取調節幅度AMP:移近法、計演算法(15-年齡*0.25)
3、根據閱讀距離計算近用屈光力需求,近用需求=1/閱讀距離M
4、獲得試驗性ADD;試驗性ADD=近用需求-1/2或2/3調節幅度AMP
(近用需求在2.25以下為1/2,2.50以上為2/3)
三、近用十字線視標(FCC)測定方法
1、FCC融合性交叉柱鏡測量。
閱讀距離33CM處,儀器調試到輔助鏡片±0.50D交叉圓柱鏡,視標選擇橫豎交叉視標,讓患者看視標,橫線清晰加正鏡,豎線清晰加負鏡,直至一樣清晰,去除輔助鏡片±0.50D交叉圓柱鏡。
正負相對調節精調老花
FCC測初始ADD
檢測前調整
檢測前的調整:
A、
雙眼打開、近瞳距、植入遠用處方度數
B、
在功能鍵上植入±0.50功能性交叉柱鏡
C、
放下近用視標桿,近用視標移至被測者的目標距離,調到十字視標
FCC測初始ADD:
A、
確認橫豎線的清晰度,如果有老花,橫線一定比豎線清楚
問話技巧:是不是橫線清?
B、
增加正度數,直到橫豎線一樣清楚為止
問話技巧:是不是橫豎一樣清?
C、
記錄所加的正度數,該度數為初始ADD
一.
精確階段
1.
正負相對調節測量(NRA/PRA)。
A.閱讀距離33CM,視標選擇最好視力上一行,雙眼同時注視視標而保持視標清楚,雙眼前同時加正鏡片直到視標模糊,記錄所加正鏡度數,該值為NRA。
問話技巧:出現模糊時告訴我。
B.回到上一步,雙眼同時加負鏡片直到視標模糊,記錄所加負鏡度數,該值為PRA。
問話技巧:您繼續看剛才那一行,出現模糊時告訴我。
2.精確後ADD=(NRA+PRA) /2+試驗性ADD。
四、近用R&G視標測定方法
(組合驗光儀上沒有近用紅綠視標,該測定方法暫不推廣)
處方確定:
1.
以精確後ADD為結果,為患者閱讀姿勢、距離的改變補償0.25D。
2.
測量近用視力及閱讀范圍。
3.
試戴,並根據實際閱讀習慣距離調整。
4.
近用光度處方及閱讀距離記錄。
老視眼驗光流程標准步驟
一.
初始階段
1.
首先進行遠視力檢查,測定遠屈光屈光狀態,並依遠用驗光程序進行驗光、矯正。
2.
加上矯正屈光不正的試鏡,測量調節幅度(絕對調節力)。
A.
調節幅度可根據年齡計演算法(15-年齡*0.25)獲取。
B.
或移近法測量調節幅度:
將近視力表由遠逐漸緩慢近移(約2CM/S),令患者注視該視標(0.6視標),直至視標開始模糊,再後移少許,復又清晰,記錄尚未發生模糊的最近距離,從角膜頂點量起該距離為近點距離,其倒數即為調節幅度(即患者擁有的絕對調節力)。如被檢查調節力較弱,可加適度凸球面鏡,將所測的近點距離倒數值減去所加凸球面鏡,即為眼的調節幅度。例如:加用+2.00D,測得近點為20CM,則調節幅度為1/0.2(M)-(+2.00)=3.00D。
3.
根據公式:近用ADD=近用需求(1/閱讀距離)-1/2調節幅度,得出試驗性ADD。
4.
FCC融合性交叉柱鏡測量。
閱讀距離33CM處,儀器調試到輔助鏡片±0.50D交叉圓柱鏡,視標選擇橫豎交叉視標,讓患者看視標,橫線清晰加正鏡,豎線清晰加負鏡,直至一樣清晰,去除輔助鏡片±0.50D交叉圓柱鏡。
二.
精確階段
1.
正負相對調節測量(NRA/PRA)。
A.閱讀距離33CM,視標選擇最好視力上一行,雙眼同時注視視標而保持視標清楚,雙眼前同時加正鏡片直到視標模糊,記錄所加正鏡度數,該值為NRA。
B.回到上一步,雙眼同時加負鏡片直到視標模糊,記錄所加負鏡度數,該值為PRA。
2.精確後ADD=(NRA+PRA) /2+試驗性ADD。
三. 終結階段
1.
以精確後ADD為結果,為患者閱讀姿勢、距離的改變補償0.25D。
2.
測量近用視力及閱讀范圍。
3.
試戴,並根據實際閱讀習慣距離調整。
4.
近用光度處方及閱讀距離記錄。
⑻ 驗光師怎樣給顧客驗眼睛的調節力
進行視功能檢查,正負相對調節的檢查就是檢查眼睛的調節力
⑼ 視功能調節超前會一直惡化下去嗎惡化的快不快
對於視功能,不管是學院還是普通人越來越相當的重視。對於普通人來說,問題來自於為什麼通常眼鏡度數沒問題,還會感覺視疲勞。對於學院以及一線驗光,追求的是配鏡精準、舒適、持久。
因此,目前專業驗光中越來越多地引入了雙眼視功能檢查。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視功能包括融像、調節、聚散等,因此在下面各項視功能檢查都涉及於此。
1. Worth 4 dot融像抑制檢查:
我們的雙眼是可以分別看到兩個物象,但是人眼能夠把這兩個像融合為一個物象,這就是雙眼的融像功能。
檢查時如果可以看到4個點,說明雙眼有正常的融像功能。雙眼斜視,弱視,兩眼視力相差三行或以上等均可能產生異常的檢查結果,即雙眼融像異常。
2. 近距離眼位檢查
眼位,即眼球在眼睛中的位置,正常的眼位稱為正位視,異常的眼位稱為斜視。
這一項主要是檢查雙眼在看近時眼位是不是偏斜,偏斜的程度是否在正常范圍內。還可以鑒別出斜視是隱形的(眼球有偏斜的傾向但可以被控制),還是顯性的(眼球已表現出偏斜),以及眼球偏斜的量。
眼位的檢查關繫到戴鏡後視物的舒適度和持久性。
3. 近距離正融像性聚散檢查
檢查時,將視力錶慢慢地向眼前推動,左右眼的眼球會朝鼻子的方嚮往裡轉,這是雙眼的集合功能。
如果檢查結果異常,雙眼可能有視疲勞的症狀。
4. 調節功能—調節幅度檢查
調節是指人眼通過調整屈光力去看清目標的能力,通過調節幅度檢查可判斷調節能力是否正常。
調節幅度下降,會導致視近困難,直接影響視覺質量。
5. AC/A值檢測
AC/A是評價兩眼調節,聚散這兩個功能協調性的重要指標,對斜視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6. 調節刺激與調節反應—FCC測量
FCC測量評價的是雙眼在看近處時的調節狀態,分別是調節超前和調節滯後。
若眼睛調節超前,近距離閱讀和工作時容易產生眼乾、眼脹等視疲勞症狀,所以通過檢查數據再挑選鏡片,會更有目的性。
7. 正負相對調節NRA/PRA檢測
該項測量是為了檢查雙眼在看近時增加調節和減少調節的能力。
通常對於近距離工作容易視疲勞的人來說,該項檢查就非常有必要!
以上只是大概的每一步的意義,雙眼視功能檢查重要的是在於對於各項檢查後的綜合診斷與分析,根據視功能檢查的情況來選擇更適合的鏡片或進行視覺訓練,這樣才能保證配鏡不只度數精準,而且更舒適、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