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取銀用的是什麼方法,選用的石料有什麼特點
我國古代煉銀採用的是「吹灰法」,這是一種分離銀鉛的方法。銀礦一般含銀量很低,煉銀的技術關鍵是如何把銀富集起來。由於鉛和銀完全互溶,而且熔點較低,所以古代煉銀時加入鉛,使銀溶於鉛中,實現銀的富集;然後吹以空氣,使鉛氧化,入爐灰中,使銀分離出來。中國約在早商時期已經使用銀器。甘肅火燒溝類型文化遺址(年代相當於夏代)曾發現銀質飾物。戰國已有錯銀器物。《魏書·食貨志》提到:長安驪山銀礦「二石得銀七兩」,恆州白登山銀礦「八石得銀七兩」。這是關於銀礦品位的最早記載。
明陸容《菽園雜記》記述煉銀過程頗為詳細:「礦石不拘多少,采入碓坊,舂碓極細,是為礦末。次以大桶盛水,投礦末於水中,攪數百次,謂之攪粘。凡桶中之粘,分三等:浮於面者為之細粘,桶中者謂之梅砂,沉於底者謂之粗礦肉。若細粘與梅砂,用尖底淘盆,浮於淘池中,且淘且汰,泛揚去粗,留取其精英者。其粗礦肉,則用一木盆,如小舟然,淘汰亦如前法。大率欲淘去石末,存其真礦,以桶盛貯,璀璨星星可現,是謂礦肉。」這是選礦過程。「次用米糊搜伴,團如拳大,排於炭山,更以炭一尺許覆之,自旦發火,至申時住火,候冷,名窖團。」這是燒結過程。「次用�銀爐熾炭,投鉛於爐中,候化,即投窖團入爐,用鞴鼓扇不停手,蓋鉛性能收銀盡歸爐底,獨有滓浮於面。凡數次,破爐爬出熾火,掠去爐面滓垢。烹煉即熟,良久,以水滅火,則銀鉛為一,是為鉛駝。」這是煉制鉛銀合金。「次就地用上等爐灰,視鉛駝大小,作一淺灰窠,置鉛駝於灰窠內,用炭團疊,側扇火不住手,初鉛銀混,泓然於灰窠之內。望泓面有煙雲之也。」這就是灰吹法提銀。宋應星《天工開物》中也有類似記載,並有附圖氣,飛走不定。久之稍散,則雪花騰涌。雪花既盡,湛然澄徹。又少頃,其色自一邊先變渾色,是謂窠翻。煙雲雪花,乃鉛氣未盡之狀。鉛性畏灰,故用灰以捕鉛。鉛既入灰,唯銀獨存。自辰至午,方見凈銀。鉛入於灰坯,乃生葯中密陀僧,反映從采礦到灰吹法提銀的情況。
⑵ 古人是如何發現金、銀礦的,又日如何提煉出黃金、白銀的
古人如何提煉銀?
銀礦的采選比較復雜,石山洞裡蘊藏的銀礦常會分成若干支脈,采礦的人要挖土10丈或20丈深才能找到,這不是幾天或幾個月能辦到的事情。銀礦物在土裡藏得很深,縱橫如樹枝,所以采礦者得分成若干小隊來橫挖尋找。為了避免倒塌毀壞,得用木板支撐洞頂,同時還要打著小燈籠來照明。挖出來的銀礦砂用斗量後,分給冶煉工人去煉,入煉爐之前得進行手選、淘洗。古人從含鉛礦中提煉銀的方法叫「灰吹法」,先把礦物在爐中熔化成團,冷卻後放入一個叫「蝦蟆爐」的爐子里,然後加熱熔煉,等到熔化時,鉛就沉到爐底,這樣就提煉出生銀了。如果是銅銀相雜的礦藏,可用冰燥煉銅法,這種方法更復雜,手續也較麻煩
⑶ 古代人如何發現銀礦除火燒法開除采外還有什麼方法
在古代,銀礦的采選比較復雜,由於地下蘊藏的銀礦常會分成若干支脈,采礦的人要挖土10丈或20丈深才能找到,這不是幾天或幾個月能辦到的事情。
銀礦的礦床在土裡藏得很深,縱橫如樹枝,所以采礦者得分成若干小隊來橫挖尋找。為了避免礦道倒塌毀壞,采礦者還得用木板支撐洞頂口和礦道壁。采礦時,需要打著小燈籠來照明。
挖出來的銀礦砂用斗量後,得先進行手選、淘洗,然後才能分給冶煉工人入爐去煉。
具體提煉的方法得看銀礦石的成分。比如說從含鉛礦中提煉銀的方法叫「灰吹法」,具體做法是:先把礦物在爐中熔化成團,冷卻後放入一個叫「蝦蟆爐」的爐子里,繼續加熱熔煉,等到熔化時,鉛沉到爐底,這樣就提煉出生銀了。
如果是銅、銀相雜的礦石,可用冰燥煉銅法。這種方法更復雜,手續也較麻煩。
⑷ 戀愛記農場多少級獲得銀礦
戀愛記農場中,種植銀礦的時間是20級,因此20級獲得銀礦
⑸ 銀的礦產資源特徵
(一)銀礦床的特徵
不同的大地構造環境形成不同的礦石建造,有不同類型銀礦床的產出;具有層控性特徵;很多重要的銀礦床成因上與火山岩關系密切;銀礦床在不同時代均有產出,但多分布於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成礦物質來源具有深源性、多源性特點(朱裕生等,1997)。以銀為主的獨立的銀礦床少,銀和其他金屬(Au、Cu、Pb、Zn等)伴生的礦床和含銀的礦床多。銀礦床成因多樣,構造控制明顯,礦體形態復雜,礦石類型多樣。
(二)銀礦床的分類
目前,銀礦床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一般以成礦環境、容礦岩系、礦石類型、金屬組合等。國內外許多學者對銀礦的分類進行了探討(Jensen和Betman,1979;Graybeal等,1986;地礦部,1982;蔣志,孫書山,1984;丁華等,1987;楊舜金,1989;吳美德等,1991),現以地礦部、F.T.Graybeal等(1986)和吳美德等(1991)的分類為例說明:
1.地礦部
地礦部在1982年舉行的銀礦會議上,對銀礦的分類進行了劃分,首先劃分為獨立銀礦床和伴生銀礦床兩類,再進一步分類:
(1)獨立銀礦床
分為產在海相火山岩系中的銀礦床;產在陸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礦床;產在前寒武系變質岩破碎蝕變帶中的礦床;產在碳酸鹽岩中的熱液礦床,產在碳酸鹽岩、碎屑岩泥岩中的熱液礦床;產於陸相砂岩中的礦床,產於其他岩石中脈狀礦床。
(2)伴生銀礦床
斑岩型銅礦床;岩漿熔離型銅鎳礦床;熱液型黃鐵礦礦床;塊狀硫化物型銅礦床;銅鈷共生礦床;層控鉛鋅礦床。
2.F.T.Graybeal等
F.T.Graybeal等(1986)以礦石類型和成因為分類依據,將銀礦床分為:
(1)脈狀銀礦床
包括第三紀火山-侵入岩中的銀礦和火山岩中的銀-多金屬礦脈、前寒武紀貝爾特超群中的銀礦、Ag-Co-Ni礦脈、古生代—中生代的Ag-賤金屬礦脈等。
(2)塊狀銀礦床
包括碳酸鹽岩交代型銀礦床、火山岩容礦的塊狀硫化物銀礦床、沉積岩容礦的塊狀硫化物礦床。
(3)浸染狀銀礦床
包括侵入-火山環境和沉積-成岩環境的浸染狀銀礦床。
3.吳美德等(1991)
吳美德等以成礦環境、容礦岩系、金屬組合和典型礦床模型為依據進行分類,將銀礦床分為7類:
(1)陸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容礦的銀礦床。
(2)海相鈣鹼性—鹼性火山岩、火山—沉積岩容礦的銀礦床。
(3)碳酸鹽岩、夕卡岩容礦的Ag-Pb-Zn交代型銀礦床。
(4)變質岩、碎屑岩容礦Ag-Pb-Zn銀礦床。
(5)前寒武紀火山岩、沉積岩、輝綠岩中的Ag-Co-Ni-Bi-As礦床。
(6)含銅砂頁岩中的層狀銀礦床。
(7)伴生銀礦床。
(三)銀礦床的時空分布
1.銀礦床的主要成礦期
銀是分布最廣的元素之一,多賦存於不同成因、不同時代的礦床中。世界上銀礦主要形成時代為中—新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紀,其中中—新生代是銀礦床最主要的成礦期。
在我國,統計表明,太古代和元古代中銀的儲量13%,主要為熱液型Ag-Au礦床、熱液型Ag-Pb-Zn礦床和夕卡岩型;古生代中銀的儲量佔54%,主要為碳酸鹽交代型Ag-Pb-Zn礦床和與海相火山岩有關的礦床;中—新生代儲量佔33%,銀礦床的形成主要與中酸性火山岩有關(吳美德等,1991)。
2.銀礦床的礦化集中區
(1)環太平洋帶
與火山—深成作用有關,包括黑礦型Ag-多金屬礦床,脈狀Ag-Au礦床,Ag-Au-多金屬硫化物礦床。在西側,銀多與金和多金屬共生和伴生;在東側,沿科迪勒拉造山帶分布銀為主礦種的超大型銀礦床。
(2)地中海帶
大多數銀礦床與第三紀火山岩密切相關,屬Ag-Pb-Zn礦床,部分與深成岩有關,屬Ag-Au礦床。在海西期為與黃鐵礦型有關的銀礦床。
(3)蒙古-鄂霍次克帶
分布於中生代和古生代,為成分復雜的Ag多金屬礦床,或Ag-Pb-Zn礦床等。
(4)現代大洋裂谷帶
與洋中脊噴流成礦作用有關。
⑹ 銀是怎麼提煉出來的
銀的提煉一般通過氰化法。
氰化法是以鹼金屬氰化物的水溶液作溶劑,浸出金、銀礦石中的金、銀,然後從含金、銀的溶液中提取金、銀的方法。氰化法是簡單而又普遍應用的方法,直接處理原礦或浮選後的精礦,金屬銀的氰化反應為:Ag+O₂+8CN⁻+₂H₂O==4Ag(CN)₂⁻+4OH⁻。
而礦石中的角銀礦(AgCl)、輝銀礦(Ag₂S)也按下面反應被氰化,反應方程式為:AgCl+2CN⁻==Ag(CN)₂⁻+Cl⁻;Ag₂S+4CN⁻+₂O₂==2Ag(CN)₂⁻+SO₄⁻。
(6)銀礦的種植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銀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200多種,其中以銀為主要元素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60餘種,但具有重要經濟價值,作為白銀生產的主要原料有12種。
包括自然銀、銀金礦、輝銀礦、深紅銀礦、淡紅銀礦、角銀礦、脆銀礦、銻銀礦、硒銀礦、碲銀礦、鋅銻方輝銀礦、硫銻銅銀礦。
⑺ 古代人是怎麼采銀礦的
銀是惰性金屬,天然狀態下有純銀存在。而銀礦主要有輝銀礦,其次是角銀礦。
不過銀礦石一般是伴生在其他礦種中,因此需要篩選。《天工開物》下卷「五金」:「凡土內銀苗,或有黃色碎石,或土隙石縫有亂絲形狀,此即去礦不遠矣。凡成銀者曰礁,至碎者曰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鋛。其外包環石塊曰礦…」
古代煉銀除了火燒法還有吹灰法,具體提煉的方法得看銀礦石的成分。
最簡單的是火燒法煉銀,利用惰性金屬加熱容易還原,對於含銀純度較高的礦種,可直接加熱製取生銀。
而從含鉛礦中提煉銀的方法叫「灰吹法」,簡單的說就是:先把礦物在爐中熔化成團,冷卻後放入一個叫「蝦蟆爐」的爐子里,繼續加熱熔煉,等到熔化時,鉛沉到爐底,這樣就提煉出生銀了。具體可查閱——吹灰法煉金銀。
古代將由銀礦與食鹽和水共熱,再與汞結合為銀汞齊,蒸去汞而得銀,此為純銀。
⑻ 誰有fairy farm(精靈農場)的攻略,發到我的郵箱吧,276406462 謝謝啦!
在精靈農場種植材料是玩家獲得材料的主要途徑。玩家可以通過在精靈農場種植原材料並進行在農場加工,以獲得可以打造裝備的材料。
玩家15級可以開啟精靈農場。農場一共有9塊地,可以種植3種材料,獲得6種材料。玩家每收獲300個低級材料,都可以獲得與該材料相對應的高級材料1個。
玩家在開啟農場之後即可獲得1塊地,之後每當玩家的農場等級升1級,便可獲得1塊荒地,玩家需要將荒地開墾成土地才可以種植材料。
玩家可以開墾的荒地是同玩家的農場等級有關的,等級越高可以開啟的土地越多。也就是說,玩家的農場等級最多可以升到9級,土地最多可以獲得9塊。
開荒
玩家在每升1級農場等級之後,就可以獲得一塊土地。玩家點擊可升級土地上的【開荒】小木牌,即可開荒。
種植
1. 開荒之後,系統會讓玩家選擇種植材料的類型,分別為「銅礦」、「銀礦」和「棉田」。
2. 玩家在選擇好種植的材料之後,就要選擇成熟周期啦。玩家可以選擇三種成熟周期:
時間 產量 半小時12個1小時25個2小時50個
收獲
玩家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成熟周期去收獲原材料。
當玩家選擇材料全部成熟的時候去收獲,玩家可以選擇【收獲】和【全收】兩種方法。
玩家點擊【收獲】之後,滑鼠會變成一個小手,需要玩家手動選擇每一塊已經種植了材料的土地去收獲,並且收獲之後玩家需要再次選擇成熟周期。而【全收】則是點擊一下就可以自動全部收取,成熟周期默認為上次選擇的成熟周期。
當玩家選擇材料未成熟時去收獲,玩家只能選擇【收獲】,點擊【全收】系統會提醒玩家材料還未成熟。材料在未成熟期時收獲,玩家只能收獲到當前所長成的部分材料。
鏟除
玩家選擇【鏟除】之後,滑鼠會變成小鏟子的形狀,玩家點擊土地之後,會彈出提示,玩家選擇【確定】之後,即可鏟除土地上的材料,重新種植。
之後重新種植材料的方法同開荒一樣,玩家選擇種植材料類型和成熟周期即可。
⑼ 銀礦如何浸出的方法 也就是說銀礦裡面怎麼提取白銀
硝酸浸泡, 是銀溶解在其中, 生成硝酸銀. 然後加入鋅粉, 置換出其中的銀. 過濾出固體, 加入稀鹽酸洗滌, 用蒸餾水洗凈(這一步是除去過量的鋅和鐵等).然後灼燒, 再用稀鹽酸洗滌(除去銅), 洗凈. 高溫灼燒, 冷卻下來就得到銀塊了
⑽ 星界邊境挖銀礦方法
星界邊境挖銀礦方法攻略:
星界邊境是一款類似於泰拉瑞亞的沙盒游戲,在游戲裡面銀礦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礦產資源,下面游戲堡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挖銀礦的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攻略盡在游戲堡。
星界邊境游戲中銀礦的分布是很散的,而且第一個星球的銀礦每次發現就一點點,不會成片的!要仔細找!
地表其實也有,經常在水邊岩石裡面,不過顏色太過接近,有時候路過都不一定能注意到。
不同的星球,礦石的分布也不一樣!個人覺得冰凍星球和沙化的星球最好挖!
大量銀礦儲藏在化石層,就是骷髏和紅土那層,能挖到好多!
有時候也要看運氣,運氣好會遇到那種到處都有燈的礦洞,裡面跟著燈走,會發現礦藏那個豐富啊!
越往地心就越常見,把地心的岩漿隨便用別的土啊沙啊填滿,就會發現里頭常出現銀、鐵、金。
以上就是游戲堡小編帶來的星界邊境銀礦位置介紹,祝各位玩家好運,越挖越多!
星界邊境相關攻略推薦:
>>星界邊境UFO詳細打法
>>星界邊境賣東西換錢技巧
>>星界邊境機甲科技圖紙坐標
>>星界邊境冷門心得匯總
>>星界邊境背景牆製作方法
>>星界邊境最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