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肝癌的介入治療是什麼
介入治療是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首選方法。將導管插入患者的大腿血管以到達肝腫瘤部位後,對腫瘤進行栓塞/化療。對於不願接受手術的肝細胞癌患者,介入治療也是首選治療方法。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介入治療和中葯治療可以同時進行,服用一些能降低治療副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力的葯物。
B. 肝癌介入治療的治療方法
在肝癌中,血管性介入治療中主要是選擇性肝動脈灌注治療,選擇性肝動脈栓塞,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其主要生理學基礎是正常肝細胞的血液供應20%-25%來自肝動脈,75%-85%來自門靜脈。而原發性肝癌的血液供應90%-95%來自肝動脈,這就為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腫瘤提供了解剖學基礎。三者具體技術方法是相同的,就是在皮膚上穿刺大概3-5mm的小口,從動脈內插管至肝癌供血動脈,再通過導管給葯,不同之處在於給的葯物不同。 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選擇性注入腫瘤血管和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供血,封閉腫瘤血管床,從而抑制腫瘤生長。這相當於把腫瘤「餓死」。常用的栓塞劑有明膠海綿,超液化碘油、海藻酸鈉微球等。
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就是經導管既給化療葯物,又給栓塞劑。通過兩種途徑消滅腫瘤。
C. 肝癌中期怎麼治療方案
肝癌中期是介於肝癌早期和晚期的一個時期,在臨床上並沒有非常強的限制。肝癌中期治療的方法和情況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治療。一般而言,單個腫瘤直徑在5-8cm,或3個小腫瘤的肝癌,臨床上診斷為肝癌中期。肝癌中期部分脾開始腫大,病情已較重。臨床上,肝癌中期的治療主張綜合多種方法進行。
對肝功能正常的肝癌中期的治療,應積極爭取作根治性切除,若估計無法切除,亦可先進行經肝動脈栓塞劑治療(TAE)、局部放射治療、生物治療或中醫葯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爭取手術切除。對手術難度較大或不能手術,肝功能正常,肝硬化不嚴重的肝癌中期的治療,若癌腫大小在8-10cm左右,可採用放射治療。放療過程中應同時服用中葯以起到增強療效,減輕放療對人體損傷的作用。對肝癌腫瘤局限,大小在13cm以上的肝癌中期的治療,可考慮先行介入治療,予動脈內注射化療葯物或栓塞,待肝癌縮小後再行放射治療,同時可採用中醫葯治療以增效減毒。由於介入治療對肝癌中期的治療維持有效時間較短,遠期療效不高,在介入治療後,若肝癌癌腫縮小,應結合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以提高遠期療效。對病灶呈彌漫型的肝癌中期的治療,可考慮全身化學葯物治療。如雌激素受體陽性,亦可考慮用三苯氧胺(他莫昔芬)治療,或應用生物治療及中醫葯治療。對於肝硬化嚴重的肝癌中期的治療,可單純用中醫葯,雖然短期療效不明顯,但遠期效果好,不僅能抑制癌腫,還能提高人體抗病力,在延長生存期,改善生存質量上效果明顯。
肝癌中期的治療後,患者應進行正確的日常護理,以加快身體機能的恢復,提高抗病能力。在日常飲食上,肝癌患者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以減少胃腸道的負擔;多吃含維生素的食品;常吃含有抑癌作用的食物,如芥藍、包心菜等;堅持低脂肪、高蛋白質、易消化食物。也可依靠服用有抗腫瘤及補益作用的中葯。
肝癌中期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中醫治療三大塊,通常IIIA之前的中期患者還有手術切除的機會,之後的肝癌中期患者難以接受手術治療,且整體預後差,主要採用介入治療和中醫葯治療。
一、肝癌中期治療方法之手術
肝癌中期手術治療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術中射頻消融、術中氬氦刀冷凍、術中肝動脈和門靜脈化療泵置入、二期切除、肝移植等。
盡管手術切除仍是肝癌中期的首選治療,一般主張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對於部分患者而言,手術探查可能加速病情的發展甚至使患者死於術後並發症,故一定要慎重選擇。
二、肝癌中期治療方法之介入治療
隨著如今醫學影像介入技術的進步及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介入治療已成為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肝癌中期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肝癌介入治療方法包括經皮經血管治療和經皮非血管治療。前者主要包括經肝動脈栓塞化療、經肝動脈聯合門靜脈栓塞化療;後者主指在超聲或CT
引導下經皮穿刺瘤內局部治療。
三、肝癌中期治療方法之中醫治療
肝癌中期的中醫治療通常作為一種輔助性治療結合其他治療方法進行,手術後使用可促進病人機體恢復,與介入治療聯合使用時可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
任何一種肝癌中期治療方法都可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而各個病人的適用情況不同,應具體分析綜合運用多種肝癌中期治療方法,以提高整體療效,改善預後。
D. 肝癌怎麼做介入治療
肝癌介入治療是採用的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血管性介入治療臨床應用最多。主要是選擇性肝動脈灌注治療,選擇性肝動脈栓塞,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其主要生理學基礎是正常肝細胞的血液供應20%-25%來自肝動脈,75%-85%來自門靜脈。而原發性肝癌的血液供應90%-95%來自肝動脈,這就為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腫瘤提供了解剖學基礎。三者具體技術方法是相同的,就是在皮膚上穿刺大概3-5mm的小口,從動脈內插管至肝癌供血動脈,再通過導管給葯,不同之處在於給的葯物不同。
選擇性肝動脈灌注(TAI)治療
是通過導管以等於或小於靜脈給葯的劑量動脈內灌注葯物。這樣可使靶細胞局部葯物濃度提高和延長葯物與病變接觸時間,並且減少全身的葯物總劑量,達到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的目的。常用的主要是化療葯物,化療葯物的療效與腫瘤所在部位葯物的有效血濃度及葯物與腫瘤接觸的時間呈正相關關系。
選擇性肝動脈栓塞(TAE)
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選擇性注入腫瘤血管和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供血,封閉腫瘤血管床,從而抑制腫瘤生長。這相當於把腫瘤「餓死」。常用的栓塞劑有明膠海綿,超液化碘油、海藻酸鈉微球等。
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就是經導管既給化療葯物,又給栓塞劑。通過兩種途徑消滅腫瘤。
E. 肝癌患者可以進行經血管介入治療,是真的嗎
肝癌患者可以進行經血管介入治療,是真的嗎?介入性血管治療可以治癒肝癌,但幾率相對較小。總的來說,如果診斷出肝癌,介入性血管內治療是必要的。肝癌患者可採用經動脈化療或栓塞(TACE)動脈化療進行經動脈化療。通常,選擇經導管股動脈插管來注射抗癌葯物或栓塞劑。
它屬於局部區域化療,也是一種常見的非人介入性血管治療,可以完全治癒肝癌,可能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治癒肝癌。介入治療肝癌的根治性治療相對較少,綜合診斷和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晚期肝癌的治療手際治療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朱旭介紹,肝癌的介入治療需要在血管造影機上通過血管進行。介入治療可以栓塞腫瘤的供血動脈,然後向腫瘤內注射葯物以達到殺死腫瘤的效果,甚至完全殺死腫瘤,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命。
F. 肝癌的介入治療
肝癌介入治療是指經股動脈插管將抗癌葯物或栓塞劑注入肝動脈的一種區域性局部化療。下面我馬上就告訴大家肝癌介入治療的方法。1、消化道症狀:這一肝癌的症狀往往伴隨著肝癌患者的整個病程,一般會呈現消化不良、食慾下落、惡心、惡心、腹脹等多種症狀,易被誤以為慢性腸炎,因此我們要實時進行肝癌的檢查,防備誤診的呈現。
2、消瘦乏力:晚期肝癌的症狀另有消瘦乏力,能夠因為消化功用雜亂、營養吸取停滯致使能量不付,嚴峻時呈現惡病質,影響康健;下肢水腫也是肝癌的晚期症狀之一。
3、惡性腔積液:惡性腔積液是重要的和惡性腫瘤疾病,症狀發生肝癌晚期惡性腔積液,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迅速惡化並導致死亡,所以患者們要注意定期進行肝癌的檢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4.胸腔轉移:肝癌晚期症狀中會發現胸腔轉移的症狀,胸腔轉移以右側多見,可有局部壓痛或神經受壓症狀,可有胸腔積液征。同時,伴隨這一肝癌症狀的還有骨骼或脊柱轉移,顱內轉移癌可有神經定位體征。這些轉移症狀都會在肝癌晚期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1、肝癌介入治療需要對心理進行護理
根據患者的個性、職業、文化修養的不同,針對性地消除其恐懼、緊張、憂慮等不良心理,積極有效的配合治療。對不知情的患者進行保密治療,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療。
2、肝癌介入治療對穿刺部位進行護理
術後穿刺點用彈性膠布加壓包紮24h並用沙袋壓穿刺點6h以上,防止穿刺點皮下出血和血腫。24h後松彈性膠布並覆蓋無菌紗布2~3天,避免浸濕,絕對卧床休息24h,穿刺肢體呈外展伸直位,24h後方可逐漸離床活動。應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敷料包紮情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足背動脈波動有無減弱或消失,皮膚顏色是否蒼白及溫度是否下降,毛細血管充實時間是否延長,穿刺側下肢有無疼痛和感覺障礙以及早發現股動脈血栓形成。
3、肝癌介入治療需要對胃腸道反應進行觀察
介入治療後由於腫瘤被栓塞引起缺血缺氧壞死,胃腸道反應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化療葯物,如5-氟尿嘧啶、絲裂黴素等,可引起病人惡心、嘔吐。且介入手術時術中牽拉,栓塞劑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興奮也可誘發惡心、嘔吐。
4、什麼是肝癌介入治療
肝癌介入治療是指經股動脈插管將抗癌葯物或栓塞劑注入肝動脈的一種區域性局部化療。它是目前非開腹手術治療肝癌的首選方法,其療效已得到肯定。
對於有慢性肝病史或有肝硬化的病人。確診肝癌,病灶限於肝內,無論腫塊的體積大小,個數多少,做放射介入治療是必要的。放射介入通過造影可以發現肝內所有的病灶。局部灌注化療可以使肝內腫瘤受到比全身化療作用強得多的打擊。要看病人的年齡和肝臟情況。
病人年輕,血管就容易復通。也就是長出了新的血管,形成了側支循環,把碘油帶走了,栓塞的作用就消失了。若沒有肝硬化,年輕人的再生能力又強,20天左右就會有新血管形成。40歲以上的人,如果同時伴有肝硬化。栓塞的效果可能持續2~3個月。所以放射介入治療對40歲以上的病人比30歲左右的病人效果要好。
G. 肝癌介入治療
肝癌的治療中介入治療作為目前一種傷害較小的治療方式有一定效果的,考慮是老年患者,可以配合中葯的治療,老年患者體質虛弱,可以配合中葯如人參皂苷rh2(護命素)的治療,減少副作用的產生,提高治療的效果。
肝癌介入治療常用到灌注化療,灌注化療是一種集中兵力攻擊腫瘤的治療方法,即經過動脈導管,將葯物直接注射到肝癌局部。它是將導管經過外周動脈送到肝動脈後,通過導管直接把葯物注射到肝臟內的病變上。與傳統的靜脈給葯(輸液)相比,它的全身毒性更低;同時,由於採用了選擇性動脈灌注,可以增加肝癌局部的葯物濃度。在用葯量不增加的情況下,肝癌組織內葯物濃度可較正常組織內葯物濃度高5-20倍,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治療效果。
另外介入治療還有一些缺點存在:
1、肝癌主要供血依賴肝動脈,但癌塊周圍有門靜脈血供,癌細胞可以「苟安偷生」。
2、操作有一定難度,導管應超選擇進入供血動脈療效才佳,但有時進入肝動脈都很困難。而有的肝癌可多血管供血。
3、仍有明顯副作用,消化道反應最多。
4、已有門靜脈癌栓者須酌情考慮或去除癌栓。
5、即使操作超選擇順利進行,由於高壓注射等原因,可造成誤栓,分流及可能有不可避免的微轉移產生。
6、對正常肝細胞仍有損傷,少數病人甚至出現肝機能不全。
7、對癌塊太大者療效欠滿意。
8、有的病人一次治療後血管即堵塞,以致再操作困難。
原發性肝癌的治療上,介入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副作用相對少了很多,同時還可以配合中葯的治療,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
H. 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方法有哪些
您好,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一般指在影像學方法直視或引導下的非手術局部治療,主要包括放射介入和超聲介入。前者主要指在X線電視監視下經皮穿刺插管肝動脈栓塞或化療栓塞,以及肝膽管減壓引流術或內支架置入術;後者則指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瘤內局部治療,包括瘤內注射與間質毀損治療,以及經門靜脈穿刺治療。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效果較好,副作用較小,同時可以配合中葯的治療,中葯如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可以減少介入治療中副作用的產生,提高介入治療的效果。
I. 肝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肝癌對化療和放療不敏感,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射頻消融術等。早期診斷、早期採用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是提高肝癌長期治療效果的關鍵。
一般治療
抗病毒治療
合並有乙肝病毒感染且復制活躍的肝癌患者,口服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非常重要。這類患者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術後復發率,應貫穿肝癌治療的全過程。
保肝治療
肝癌患者中可能會伴隨肝功能異常,因此應及時適當的應用保肝葯物,以保護肝功能、 提高治療安全性、 降低並發症、改善生活質量。
對症支持治療
包括控制合並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處理腹水、黃疸、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等伴隨症狀;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積極鎮痛、糾正貧血、糾正低白蛋白血症、加強營養支持等。
J. 肝癌的治療手段有哪些
肝癌的治療方法如下:
1、手術治療:肝癌早期首選手術切除;
2、血管介入栓塞:適用於早期、中期、晚期肝癌。導管直接送入肝癌病灶局部,灌注化療葯物或化療葯物與栓塞劑的混合劑,將肝癌病灶進行栓塞,減少腫瘤病灶血供,達到長時間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3、消融:分為熱消融和冷消融。熱消融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消融包括氬氦刀、冷凍消融。根據腫瘤病灶部位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肝包膜附近或肝門附近腫瘤多選擇冷凍消融,其他安全部位可以選擇熱消融;
4、放射性治療:臨床應用廣泛;
5、靶向治療:如多激酶,即索拉非尼,進行治療;
6、中醫中葯治療:貫穿於肝癌治療的全過程,適用於早、中、晚期肝癌,可緩解肝癌引起的並發症,如腹水、黃疸、疼痛或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