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秋葵的種植方法,教你露地種植黃秋葵(附圖)
黃秋葵,俗名羊角豆,錦葵科秋葵屬植物。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譽,其嫩莢肉質柔嫩,含有由果膠及多糖組成的粘 性物質,使黃秋葵有一種特殊風味,口感爽滑;一般可炒食、做湯、腌漬、罐藏等。經常食用它有健胃腸,滋補陰陽之功效。是一種新世紀理想的高檔綠色營養保健蔬菜。本文主要是給大家講解黃秋葵露地種植的方法。
1、種植時間
黃秋葵喜溫暖,怕霜凍,整個生育期應安排在無霜期內,開花結果期應處於各地溫暖濕潤季節。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種,7~10月收獲。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
2、整地作畦
黃秋葵忌連作,也不能與果菜類接茬,以免發生根結線蟲。最好選根菜類、葉菜類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壤土較宜。冬前前茬收獲後,及時深耕,每公頃撤施腐熟廄肥7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300千克,混勻耙平作畦。
3、播種
黃秋葵一般採用多行直播。播前浸種12小時,後置於25~30℃下催芽,約24小時後種子開始出芽,待60{bf}~70{bf}種子"破嘴"時播種。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各地應在終霜期過後,適時播種,先澆水,後播種,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頃用種10千克,育苗移栽每公頃用種3千克左右。
4、育苗移栽
於3月上中旬在陽畦、日光溫室播種育苗。床土以6份園土,3份腐熟有機肥,1份細沙混勻配製而成。播前浸種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點播,覆土厚約2厘米。播後應保持床土溫度25℃,4-5天即發芽出土。苗齡30-40天,幼苗2-3片真葉時定植。最好採用塑料缽、營養土塊等護根育苗措施,培育適齡壯苗。育苗移栽每公頃用種3千克左右。
5、田間管理
(1)間苗 破心時即第一次間苗,間去殘弱小苗。2~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選留壯苗。3~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與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後,氣溫較低,應連續中耕2次,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第一朵花開放前加強中耕,以便適度蹲苗,以利根系發育。開花結果後,植株生長加快,每次澆水追肥後均應中耕,封壟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風地區,最好選用1米左右竹竿、或樹枝插於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6、水肥管理
澆水 黃秋葵生育期間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濕度。播後20天內缺水時宜早晚人工噴灌。幼苗稍大後可機械噴灌或溝灌。炎夏季節正值黃秋葵收獲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溫度高,應在早上9點以前,下午日落後澆水,避免高溫下澆水傷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個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
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適當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為齊苗肥,在出苗後進行,每公頃施尿素90~120千克。
第二次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後開溝撤施,每公頃施復合肥225~300千克。開花結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糞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鉀復合肥300~450千克。生長中後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7、植株調整
黃秋葵在正常條件下植株生長旺盛,主側枝粗壯,葉片肥大,往往開花結果延遲。可採取扭枝法,即將葉柄扭成彎曲狀下垂,以控制營養生長。生育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既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蟲蔓延。採收嫩果者適時摘心,可促進側枝結果,提高早期產量。採收種果者及時摘心,可促使種果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
8、病蟲害防治
病害
疫病
咖啡黃葵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當幼苗長20厘米以後,疫病病斑由葉片向主莖蔓延,使莖變細並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打倒。葉片染病多從植株下部葉尖或葉綠開始,發病初期為暗綠色水漬狀不整形病斑、擴大後轉為褐色。防治:抓住發病初期用72{bf}錳鋅、霜脲WP(克露)500倍液或69{bf}安克錳鋅WP900倍液或64{bf}殺毒礬WP400倍液或58{bf}甲霜靈,錳鋅WP500倍液隔7-10天噴霧1次,防治2-3次。
病毒病
咖啡黃葵病毒病是黃秋葵生產上主要病害,成株期比苗期發病重。植株染病後全株受害,尤其以頂部細嫩葉片十分明顯,葉片表現花葉或褐色斑紋狀。早期染病、植株矮力、結實少或不結實。防治辦法:不從病田留種、選用抗病品種、發病初期用5{bf}菌毒清WP400-500倍液或20{bf}病毒AWP400倍液或15{bf}植病靈1000倍液或83{bf}增抗劑100倍防治3次,隔7-10天1次。
蟲害
毒毛蟲
咖啡黃葵主要為害幼苗期,常在出苗後取食葉肉成缺刻,嚴重時反留葉脈。防治:用10{bf}除盡EC1500倍液或5{bf}銳勁持SC1500倍液或阿維菌素EC 氰戊菊脂EC3000倍液噴霧。
美州斑潛蠅
咖啡黃葵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為害,主要為害葉片,可用1.8{bf}愛福丁EC(阿維菌素)5000倍液或52.25{bf}農地樂EC1000倍液或48{bf}樂斯本EC1000倍液或5{bf}銳勁特SC800倍液防治。
蚜蟲
咖啡黃葵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以成株期受害較重,可用吡蟲啉類農葯如10{bf}一遍凈、10{bf}蚜虱凈10{bf}大功臣等3000倍液。
9、採收要求
採收時間
一般第一果採收後,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隨溫度升高,採收間隔縮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採收一次。9月以後,氣溫下降,3-4天採收一次。
採收標准
總的要求嫩果應硬韌、色綠、鮮亮,種粒開始膨大但無老化跡象。供鮮食的嫩莢,氣溫高時莢長7-10厘米,橫徑1.7厘米;溫度較低時莢長7-9厘米,橫徑1.7厘米。供加工的嫩莢,長6-7厘米,橫徑1.5厘米為甲級品;長8-9厘米,橫徑約1.7厘米為乙級品;莢長10厘米以上為等外品。無論鮮食或用來加工,莢長都不要超過10厘米。如果採收不及時,肉質老化,纖維增多,商品食用價值大大降低。
採收方法
採收人員要穿長褲和長袖衫,並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從果柄處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損傷植株;注意剪凈,不要漏剪,如漏采或遲采,不僅單果老、質量差、影響食用和加工,而且影響其他嫩莢的生長發育。
采後保鮮
嫩莢果呼吸作用強,采後極易發黃變老。如不能及時食用或加工,應注意保鮮。即將嫩莢裝入塑料袋中,於4-5℃流動冷水中,經10分鍾冷卻到10℃左右時,再貯於7-10℃環境下,保持95{bf}的相對濕度,可保鮮7-10天。遠銷外地的嫩果,必須在早晨剪齊果柄,裝入保鮮袋或塑料盒中,再輕輕放入紙箱或木箱內,盡快送入0-5℃冷庫預冷待運。如嫩莢發暗、萎軟變黃時,應即處理,不可再貯藏。
Ⅱ 黃秋葵種植方法,黃秋葵如何種植
黃秋葵種植方法:
一、圃地選擇
黃秋葵生性喜歡光照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生長環境,要求種植基地,排水順暢,土質疏鬆透氣,肥料充足,一般的菜田,穀物田皆可種植,對土質要求不嚴格,黃土,黑土,粘土,沙土都能播種。
二、整地
1、深耕:耕地前先清理雜草,然後每畝施4~5噸農家肥,在翻耕細耙一遍,要求土壤松軟細碎,沒有大土塊為好。
2、作畦:將土地作成固定1.5米寬的畦,長度10~30米,並摟平土地待用,還有基地周圍挖好排水溝。
Ⅲ 黃秋葵如何種植
黃秋葵種植方法:
一、選種
在選種的問題上,一般大家都會優先選擇新採收的黃秋葵種子,並且保證顆粒飽滿的種子,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其發芽率,避免死種的情況。
二、催芽處理
播種之前將選好的黃秋葵種子拿出來浸泡24小時,觀察種子顆粒飽滿並且有萌發的跡象,就可以播種了。
Ⅳ 請問黃秋葵的種植時間,和種植的方法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性質的土壤以及不同的氣溫特點,這些變化都會影響黃秋葵的生長發育,因此,沒有一定的准確的固定的黃秋葵的種植時間和種植方法,但可以參考大概的種植時間的種植方法,再根據現實情況做適當的調整。
栽培季節:
黃秋葵喜溫暖,怕霜凍,整個生育期應安排在無霜期內,開花結果期應處於各地溫暖濕潤季節。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種,7~10月收獲。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
一般栽培方法:
黃秋葵忌連作,也不能與果菜類接茬,以免發生根結線蟲。最好選根菜類、葉菜類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壤土較宜。冬前前茬收獲後,及時深耕,每公頃撤施腐熟廄肥7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300千克,混勻耙平作畦。露地栽培方式:行距40厘米,株距12厘米,畦溝寬50厘米。若在田邊、道旁、河邊單行栽植,株距12厘米,每穴3株,通風透光,便於管理。
田間管理
間苗,破心時即第一次間苗,間去殘弱小苗。2-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選留壯苗。3-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
中耕除草與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後,氣溫較低,應連續中耕2次,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第一朵花開放前加強中耕,以利根系發育。開花結果後,植株生長加快,每次澆水追肥後均應中耕,封壟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風地區,最好選用1米左右竹竿、或樹枝插於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Ⅳ 黃秋葵的種植方法
黃秋葵一般選擇在4~6月種植,在華北地區則是4~5月種植。種植方法十分簡單,要先進行整地作畦,選擇深厚土壤進行耕種,隨後將種子浸泡進行催芽,將其播撒進挖出的小坑裡,4~5天後就會發芽。之後注意澆水和病蟲害防治就可以了。
黃秋葵的種子發芽以後,還要及時進行澆水,使其吸收水分進行生長。通常在播下20天以後就要早晚進行澆水,使其茁壯生長。在夏季高溫時要注意避免高溫澆水,傷害根部,還要在雨季進行排水,防止幼苗死亡。
在黃秋葵種植以後,還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防止黃秋葵因為病蟲害生長不良甚至死亡。要及時噴灑樂果乳油防治蚜蟲和螞蟻,還要噴灑病毒A500~800倍液進行病菌防治,使黃秋葵正常生長。
Ⅵ 黃秋葵種植時間和方法,陽台上怎麼種植
二、黃秋葵陽台上怎麼種植
1、在3-4月份氣溫回升的時候,可以買一些黃秋葵種苗,浸種12小時後放在25-35°C的環境中催芽。等種子“破嘴”之後再拿出准備好的花盆,先在盆里加入一層盆底石,然後再鋪上一層培養土,當種苗脫盆的時候不要打散根盤,可以直接連根盤種在含有基肥的培養土裡。
2、在根盤的四周一定要堆上培養土,堆到九分滿即可。兩顆種苗的間隔距離必須保持30-50cm,因此,1個45cm的盆器里只能種2顆黃秋葵。種植好後可以按壓植株四周的土,將其穩固下來,然後澆水直至有多餘的水分從盆底的小孔流出。
3、將黃秋葵種植好後,大概等待30-40天,秋葵就可以開出花,如果種植的比較多,還可以作為盆景欣賞。秋葵開花後經過5-6天就可以採收果實,採收時一定要將秋葵的蒂連著一起摘下來,這樣可以讓植株更好的生長。
Ⅶ 黃秋葵如何種植技術
黃秋葵播種育苗通常使用播種的方法繁殖,最好是在4月份進行,它的種子適應能力很強,一周時間就會發芽了。播種前用水浸泡種子24小時進行催芽,等種子破嘴60%左右進行播種即可,播種後覆蓋2cm的土壤。當幼苗長到3-4片葉子時就可以定植了。
播種育苗,用水浸泡種子24小時催芽,破嘴60%播種,並覆蓋2cm土壤。田間管理:生長要施次肥,每周澆一次水並在雨季做好排水措施。采果儲存:花謝一周後采果,宜在早晚進行並給它7-10℃的儲存環境。要及時將病枝葉剪掉。
黃秋葵生長需要有足夠的養分,在生長期間要給它施一次肥。它有很強的耐旱能力,要一周澆一次水,雨季要做好排水措施。在它生長期間要將不必要的側枝剪掉,避免消耗不必要的養分。
黃秋葵很少出現病蟲害,但在雨季還是會很容易發生病斑,在天氣變晴後需在植株的四周撒些石灰,能避免病害蔓延給其它枝葉。另外,要及時將受到病害的枝葉剪掉。
Ⅷ 黃秋葵怎麼種什麼季節種要種多久才有收成
黃秋葵種植季節:
黃秋葵的播種時間主要是春播為好一般來說南方的春天氣溫較高,2月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而長江中下游這些地方則是在4月上旬播種的比較多,北方地區因為氣溫偏低,一般要到5月的時候才能進行播種。
Ⅸ 如何種植秋葵的相關方法和時間
很多菜農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觸到黃秋葵,因此對於黃秋葵什麼時候 種植 等問題都不太了解。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秋葵的種植 方法 和時間,一起來看看。
目錄 秋葵的種植方法 秋葵的種植要點 秋葵的種植時間 秋葵的營 養價值 吃秋葵的好處 吃秋葵的注 意事項 秋葵的種植方法
一、播種:
1.整畦
黃秋葵忌連作,也不能與果菜類接茬,以免發生根結線蟲。最好選根菜類、葉菜類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壤土較宜。冬前前茬收獲後,及時深耕,每公頃撤施腐熟廄肥7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300千克,混勻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兩種方式:其一,大小行種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寬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壟雙行種植,壟寬100厘米,每壟種兩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溝寬50厘米。若在田邊、道旁、河邊單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風透光,便於管理。
2.育苗
(1)直播法:黃秋葵多行直播。播前浸種12小時,後置於25~30℃下催芽,約24小時後種子開始出芽,待60%~70%種子"破嘴"時播種。播種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各地應在終霜期過後,適時播種,先澆水,後播種,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頃用種10千克,育苗移栽每公頃用種3千克左右。
(2)育苗移栽法:北方地區多於3月上中旬在陽畦、日光溫室播種育苗。床土以6份園土,3份腐熟有機肥,1份細沙混勻配製而成。播前浸種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點播,覆土厚約2厘米。播後應保持床土溫度25℃,4~5天即發芽出土。苗齡30~40天,幼苗2~3片真葉時定植。最好採用塑料缽、營養土塊等護根育苗 措施 ,培育適齡壯苗。
二、田間管理
1.間苗破心時即第一次間苗,間去殘弱小苗。2~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選留壯苗。3~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與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後,氣溫較低,應連續中耕2次,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第一朵花開放前加強中耕,以便適度蹲苗,以利根系發育。開花結果後,植株生長加快,每次澆水追肥後均應中耕,封壟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風地區,最好選用1米左右竹竿、或樹枝插於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3.澆水施肥
澆水黃秋葵生育期間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濕度。播後20天內缺水時宜早晚人工噴灌。幼苗稍大後可機械噴灌或溝灌。炎夏季節正值黃秋葵收獲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溫度高,應在早上9點以前,下午日落後澆水,避免高溫下澆水傷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個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適當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為齊苗肥,在出苗後進行,每公頃施尿素90~120千克。
第二次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後開溝撤施,每公頃施復合肥225~300千克。開花結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糞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鉀復合肥300~450千克。生長中後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調整黃秋葵在正常條件下植株生長旺盛,主側枝粗壯,葉片肥大,往往開花結果延遲。可採取扭枝法,即將葉柄扭成彎曲狀下垂,以控制營養生長。生育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既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蟲蔓延。採收 嫩果者適時摘心,可促進側枝結果,提高早期產量。採收種果者及時摘心,可促使種果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
三、採收
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以後整個採收期長達60~70天,全生育期可達120天左右,甚至更長。黃秋葵商品性鮮果採摘標准以果長8~10厘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為度。如果採收不及時,肉質老化,纖維增多,商品食用價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採收後,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隨溫度升高,採收間隔縮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採收一次。9月以後,氣溫下降,3~4天採收一次。採收時宜用剪刀,並套上手套,以免莖、葉、果實上剛毛或刺瘤刺傷皮膚,奇癢難耐,此時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輕烤,可減輕痛癢程度。通常花謝後4天採收嫩果,品質最佳。每畝產多在1500~3000千克左右。
四、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蟲傳播,應及時防治蚜蟲。植株發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每隔5~7天一次,連噴3~4次。
秋葵的種植要點秋葵播種,一般秋葵是5~6月播種,先准備好一到二分田,撒上農家肥,在用微耕機把地打爛,用鏟子隔一米挖一條溝,然後在把地整平,在把秋葵種子均勻地撒在高畦上。
秋葵移植,秋葵幼苗出土後把弱苗、病苗拔掉,待幼苗長出2到3片葉子,苗高9~11cm即可帶土移植田裡。
然後在每660平方米栽1100~1900株左右,載好後在每個苗都要澆上水,保持土壤潮濕,以利成活。
秋葵施肥,黃秋葵株高大,結果多,肥水充足產量的關鍵。黃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還應進行多次追肥。秋葵出苗後及時追施齊苗肥,每660平方米施尿素4~7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後開溝撒施,每畝施復合肥10~25kg,苗高35cm,進入結果期時,繼續追肥,每畝施復合肥20~30kg,生長中還要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秋葵除草,應一個星期除草一次,開花結果後,還應繼續少量追肥.
在黃秋葵植株生長前期,應把黃秋葵的側枝清除,把摘掉的黃秋葵,下面的老葉子清除,能改善通風透光。
<<< 秋葵的種植時間黃秋葵喜溫暖,怕霜凍,整個生育期應安排在無霜期內,開花結果期應處於各地溫暖濕潤季節。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種,7~10月收獲。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 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以後整個採收期長達60~70天,全生育期可達120天左右。
>>>下一頁更多精彩“秋葵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