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雜交水稻如何育種的
雜交,即父、母本分屬不同品種或品系,將其應用於育種上就是「雜交育種」。雜交育種法的原理就是中學生物學所講到的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等。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所有兩系、三系雜交稻,無論是用野敗,還是岡型、紅蓮型、滇型不育系,都是雜交良種,並非只有用那株雄性不育系親本的雜交,才叫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是通過不同稻種相互雜交產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對配製雜交種子不利。要進行兩個不同稻種雜交,先要把一個品種的雄蕊進行人工去雄或殺死,然後將另一品種的雄蕊花粉授給去雄的品種,這樣才不會出現去雄品種自花授粉的假雜交水稻。可是,如果技術人員用人工方法在數以萬計的水稻花朵上進行去雄授粉的話,工作量極大,實際並不可能解決生產的大量用種。
雄性不育系:是一種雄性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於花粉無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只有依靠外來花粉才能受精結實。因此,藉助這種母水稻作為遺傳工具,通過人工輔助授粉的辦法,就能大量生產雜交種子。
保持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後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藉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復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所產生的雜交種雄性恢復正常,能自交結實,如果該雜交種有優勢的話,就可用於生產。
三系雜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育種,不育系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
兩系雜交稻:一種命名為光溫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轉換與日照長短和溫度高低有密切關系,在長日高溫條件下,它表現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溫條件下,恢復雄性可育。利用光溫敏不育系發展雜交水稻,在夏季長日照下可用來與恢復系制種,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溫敏不育系配製的雜交稻叫做兩系雜交稻。
雜種優勢即兩個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親本雜交所產生的雜交子一代除兼有父母本的優點之外,還有可能在生長勢、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產量和品質上優於其雙親的現象。兩個親本的親緣關系越遠,攜帶的異質基因越多,親本純度越高,雜種優勢越明顯。具有雜種優勢的雜交子一代種子就是雜交良種。雜交良種都是雜合子,即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的兩個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個體,遺傳因子組成不相同,如Aa、Bb。雜合子間交配後代會出現性狀分離。
⑵ 為什麼要生產雜種一代生產朝天椒雜種一代種子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研究表明,辣椒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優良的雜種一代可以比常規品種增產15%~40%,同時其抗病性、抗逆性和植株生長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近年來朝天椒品種逐漸趨於雜種一代化。
目前生產雜種一代種子的途徑主要有人工去雄授粉和利用雄性不育系這兩種方法。由於朝天椒是常異花授粉作物而且結果較多,利用雄性不育系生產雜種一代種子,可省去人工去雄的繁重工作,只進行人工授粉即可,大大降低了制種成本,同時可以保證雜交純度達到100%。利用人工去雄授粉生產雜種一代種子,無論單生或簇生朝天椒花很小,生產中用工多,成本高,並且生產出的雜交一代種子必須進行田間純度鑒定,合格後才可以銷售。
⑶ 生產一代雜交種子的方法有哪些
純種親代自交,雜種親代自交,側交
⑷ 雜種種子生產的方法有哪些,每種方法的應用范圍是什麼
1) 利用苗期標記性狀制種
2) 人工去雄制種
3) 化學去雄制種
4) 利用單性株制種
5) 利用遲配系制種
6) 利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
7)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種
⑸ 生物中有幾種育種方法
生物中有幾種育種方法
1、誘變育種:(mutation breeding; selection by mutation)在人為的條件下,利用物理、化學等因素,誘發生物體產生突變,從中選擇,培育成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種。誘變育種是指用物理、化學因素誘導動植物的遺傳特性發生變異,再從變異群體中選擇符合人們某種要求的單株/個體,進而培育成新的品種或種質的育種方法。它是繼選擇育種和雜交育種之後發展起來的一項現代育種技術。
2、雜種優勢育種:作物和家畜生產能力和強健性等一些對人類有利的性狀,通過利用提高雜種優勢,來對栽培作物和飼養動物的雜種進行育種稱為雜種優勢育種。由於雜種優勢並不是牢固的,所以一般必須通過雜交來制備雜種。因此在雜種優勢育種中,具備優良組合能力的親本品種的培育,選定它們的組合,以及有效的雜種生產方法等就成為主要的課題。在雜交中,除人工雜交外,可以有效地利用雄性不育、自交不親和性及雌性系等方法。根據親本的組合方法,可以分成品種間雜交、自交系間雜交(單雜交、三系雜交、雙雜交、多系雜交)品種和自交系之間的雜交(頂交)幾種。美國的玉米,日本的蠶等都是利用雜種優勢育種取得成果的代表性例子。
3、基因工程育種:隨著 DNA的內部結構和遺傳機制的秘密一點一點呈現在人們眼前,特別是當人們了解到遺傳密碼是由 RNA轉錄表達的以後,生物學家不再僅僅滿足於探索、提示生物遺傳的秘密,而是開始躍躍欲試,設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預生物的遺傳特性。如果將一種生物的 DNA中的某個遺傳密碼片斷連接到另外一種生物的DNA鏈上去,將DNA重新組織一下,就可以按照人類的願望,設計出新的遺傳物質並創造出新的生物類型,這與過去培育生物繁殖後代的傳統做法完全不同。這種做法就像技術科學的工程設計,按照人類的需要把這種生物的這個「基因」與那種生物的那個「基因」重新「施工」,「組裝」成新的基因組合,創造出新的生物。這種完全按照人的意願,由重新組裝基因到新生物產生的生物科學技術,就稱為「基因工程」,或者說是「遺傳工程」。
4、單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haploid breeding)是植物育種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如花葯離體培養等)誘導產生單倍體植株,再通過某種手段使染色體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處理),從而使植物恢復正常染色體數。單倍體是具有體細胞染色體數為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的生物個體。
5、多倍體育種:多倍體(polyploid)是指由受精卵發育而來並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多倍體育種(polyploid breeding)利用人工誘變或自然變異等,通過細胞染色體組加倍獲得多倍體育種材料,用以選育符合人們需要的優良品種。
6、細胞融合:細胞融合(cell fusion),細胞遺傳學名詞,是在自發或人工誘導下,兩個不同基型的細胞或原生質體融合形成一個雜種細胞。基本過程包括細胞融合形成異核體(heterokaryon)、異核體通過細胞有絲分裂進行核融合、最終形成單核的雜種細胞。細胞融合可作為一種實驗方法被廣泛適用於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膜蛋白的研究。
7、核移植:核移植是將供體細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後者不經精子穿透等有性過程即可被激活、分裂並發育,讓核供體的基因得到完全復制。培養一段時間後,在把發育中的卵母細胞移植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方法。核移植的細胞來源主要分為:供體細胞來源和受體細胞的來源兩種。核移植主要用於細胞移植和異種器官移植,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由於細胞功能缺陷所引起的各種疾病。
⑹ 人工去雄法生產棉花雜交種子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人工去雄制種法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棉花雜交種子生產方法,即用人工除去母本的雄蕊,然後授以父本花粉來生產棉花雜交種子。這種方法雖然去雄過程費時費工,增加了雜交種生產成本。但人工去雄制種,父母本選配不受限制,配製組合自由,且無不育因子介入,在生產上大多數可利用二代種,使雜交種的種植面積比只利用雜種一代擴大了50~100倍,所以,人工去雄制種方法的應用日趨廣泛。
採用人工去雄法生產棉花雜交種子應注意以下技術要點:
(1)隔離區的選擇。為了避免其他品種的花粉傳入,保證雜交種子生產的純度,制種田須成方連片,集中種植,在其周圍設置隔離區或隔離帶。一般隔離距離應在100米以上。棉花的異交率與傳粉昆蟲的群體密度成正比,與不同品種相隔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如果隔離區有蜜源作物和傳粉昆蟲,要適當加大隔離距離。若能利用山丘、河流、林帶、村鎮或高大建築等自然屏障作隔離,效果更好。
(2)規格播種。播種時要注意調整父母本的播期,使雙親花期相遇。當雙親生育期差異不大時,可同期播種;當雙親生育期差異較大時,可適當延遲早熟親本的播種期。
父母本種植行比為1∶5~6。母本種植密度為37500~49500株/公頃,父本種植密度為 56500~60000株/公頃,一般採取大小行種植方式,大行距80~100厘米,小行距60~70厘米。
為了提高播種質量,制種田要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水肥條件好的地塊。基肥施農家肥及適量化肥,適時予以追肥。
(3)人工去雜去雄。根據父母本的特徵特性,於苗期、開花期和收獲期進行去雜去劣工作,確保親本及雜交種子的純度。
大面積人工去雄制種一般將7月5日前及8月15日以後的花蕾全部去掉,在7月5日至8月15日之間進行人工去雄授粉。在此期間,每天下午2時至天黑前,選第二天要開的花去雄,並在次日清晨6時半之前再補找一遍,確保制種純度。當發現花冠即將開放或花葯開始破裂散粉時,應將此花摘除。
棉花人工去雄常用徒手去雄法。選擇生長適宜的花冠,用手指分開苞葉,將大拇指指甲從花萼基部切入,輕輕向右旋剝,把花冠連同雄蕊一起剝下,露出雌蕊,隨即做上標記,以備授粉時尋找。去雄時需注意指甲不要掐入太深,以防傷及子房,防止弄破子房白膜和剝掉苞葉;扯花冠時用力要適度,以防拉斷柱頭;去雄時要徹底干凈,去掉的雄蕊要帶出田外;以防散粉造成自交。
(4)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8~12時進行。通常將多個從父本上剝下來的雄蕊扎在一起,然後用其在母本柱頭上塗抹。該法省時省力,效果較好。也有在去雄第二天上午7~8時取父本已開放的花的花粉晾曬,使花粉粒充分散開後裝入瓶塞上具小孔的小瓶中,用小瓶中的花粉進行授粉的方法。用小瓶授粉時要注意左手輕輕握住已去雄的花蕾,右手倒拿小瓶,將瓶蓋上的小孔對准柱頭套入,並將小瓶左右移動一下或用手指輕扣一下小瓶,然後拿開小瓶,取下標記。無論採用哪種授粉方法,均要求授粉充分、均勻,減少歪嘴桃。
在棉花雜交制種期間,若遇雨天,給人工去雄授粉帶來諸多不便,可考慮採用下列方法解決。在下雨前將預先製作好的不透水塑料軟管或麥管(長約2~3厘米,一端密封)套在柱頭上,授粉前套管可防止因雨水沖刷柱頭而影響花粉粒的粘著和萌發,授粉後套管可防止雨水將散落在柱頭上的花粉沖掉。由於棉花柱頭生活力一般可保持2天左右,因而可等雨停後再次授粉,以挽回部分損失。
(5)種子收獲與保存。為確保雜交種子的飽滿度和純度,待棉鈴正常吐絮並充分脫水後才能採收。收獲時,先採收父本行,然後採收母本行,以防父本行的棉花混入母本行。不同種類、不同級別的棉花要分收、分曬、分軋、分藏,各項工作均由專人負責,嚴防發生機械混雜。
⑺ 雜交育種怎樣進行
以基因型不同的果樹種或品種進行交配或結合長成雜種,通過培育選擇,獲得新品種的方法。雜交育種是選育新品種主要途徑,是近代育種工作最重要的方法。由於雜交引起基因重組,後代會出現組合雙親控制的優良性狀基因型,產生加性效應,並利用某些基因互作,形成具超親類型新個體,為培育選擇提供了物質基礎。雜種後代群體,通過培育、鑒定、選擇等步驟,獲得優良單系,再經過無性繁殖就形成新品種。
英國園藝學家奈特(T.A.Knight,1759~1838)在發現植物性別與父本對後代的遺傳影響後,開始對蘋果、梨、桃、李、櫻桃、草莓等果樹進行雜交育種,使果樹品種選育由僅僅利用自然產生的變異,發展到人工創造變異的育種階段。之後,達爾文、伯班克和米丘林等,對雜交親本選配中,廣泛利用生態地理上、分類上遠緣及野生資源方面;對雜種進行預選和連續若干有性世代積累選擇效果等方面都留下了寶貴經驗。中國雜交育種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已開始,60年代起迅速開展,目前中國許多單位進行了果樹雜交育種工作,特別是在蘋果、梨、桃、葡萄上進行了主要以高產、優質為目標的雜交育種。已選育出的如遼伏、玫瑰紅、勝利、秦冠等蘋果新品種;早酥、錦豐、黃花、晉酥等梨新品種;京玉、雨花露、春蕾等桃新品種;北醇、公醇1號、早紅等葡萄新品種,並都已在生產上推廣應用。除選出新品種外,在雜交育種技術工作研究,理論研究上也取得進展,例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果樹品種資源調查、保存和利用研究。不同果樹性狀的遺傳規律,雜種培育條件和技術,性狀鑒定和預先選擇,童期發育及控制等研究。在提高良種繁育技術,確立繁育制度等方面都比其他育種方法研究深入。
雜交育種按性質可分為有性雜交育種和無性雜交育種。在有性雜交育種中,根據親緣關系的遠近,又可分為品種間雜交和遠緣雜交。一般雜交育種是指品種間雜交育種。按育種不同要求可採用簡單雜交,回交和復式雜交等方式(見有性雜交)。
確定雜交育種目標和制訂育種計劃
目標的確定一方面應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如培育黃肉罐藏桃以適應中國對外貿易需要,培育大果、抗病葡萄以適應南方鮮食需要;另一方面還應根據當地果樹品種存在的問題,如北部寒冷地區,不能栽培品質優良的大蘋果,可以把培育抗寒性強、品質優良的中型蘋果作為育種目標。育種目標確定後,要制訂實現目標的詳細計劃。按目標要求不同,計劃長短不同,有的不但要考慮1代,還必須考慮2代、3代,選擇不同的雜交方式,在每代中都要經過親本選配,雜交方法設計、雜種培育、鑒定和選擇過程。
雜交育種的親本選擇和選配
主要考慮親本應具有重要目標性狀的基因,選擇育種值大的性狀。考慮親本間優良性狀基因互補,選生態地理上相距遠的雙親配合力高的作親本並配製組合等(見親本選配)。
雜交方法
雜交前要熟悉開花習性和花器構造,便於確定花粉採集和授粉時間。去雄和授粉方法。對自交結實品種要了解有無閉花受精現象。對父本花期遲於母本的類型,可以採用父本的隔年貯藏花粉授粉,也可以採用採集父本帶花芽枝提早插於瓶中、薄膜復蓋植株,溫室盆栽,或上年末提早低溫處理,通過休眠等促使父本提早開花的措施。也可採用延遲修剪,早春灌溉、樹冠遮陰或激素處理等延遲母樹開花,從而來調節授粉期,使父母本花期相遇。
在授粉前要准備好雜交用具,包括去雄器具、貯粉瓶、授粉器、70%酒精,隔離袋和標簽,縛扎材料等。採集父本將要開放的發育良好的花蕾,在室內取下花葯,在室溫下乾燥,待花葯開裂、花粉散出後收集於小瓶中,貼上標簽、註明品種,立即置於乾燥器內保存。蘋果、梨、桃的花粉在室溫乾燥條件下可保存2~3周;葡萄和枇杷可保存2個月;而柿子的花粉在同樣條件下只能維持2天的生活力。經長期貯存和從外地寄來的花粉,在雜交前要先檢查花粉的生活力。最常用的方法是測定花粉發芽力。用1%的瓊脂與5~10%的蔗糖配製成培養基,把花粉播種在培養基上,在25℃下使其發芽,在顯微鏡下觀察發芽情況,已失去發芽力的不能再用來授粉。
雜交要在生長健壯、開花結果正常的母本樹上進行,選生長健壯的結果枝上發育充實的花蕾,授粉花朵要保持一定間距,以保證以後養分供給充分。雜交應選晴朗無風的天氣,對兩性花,為了防止自交,在花葯成熟開裂前去雄。去雄後可立即授粉、套袋;套袋後掛標簽,寫上雜交親本和授粉日期,7~10天後去袋。每一組合授粉結束,雜交工具要用70%酒精浸泡,殺死花粉,以免把此組合花粉帶給另一組合。
雜交種子處理和雜種培育
雜交果實應適當晚采,使種子能充分成熟。採收後要放在冷涼地方後熟。落葉果樹的種子在播種前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層積處理,層積處理通常用一份種子混4~5份濕潤的河沙,在盒內分層均勻放置,放在2~4℃的陰處,2個月左右即可播種。雜種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需經過一段童期。在實生苗生長前期,採取加強肥水,輕剪等措施,促進迅速擴大樹冠,加速營養和其它物質積累,後期採用控制肥水、彎枝、扭枝和噴布生長延緩劑等措施,控制營養生長促使其向生殖生長轉化,從而提早開花結果(見後代培育)。
雜種的選擇鑒定
在雜種培育過程中進行雜種鑒定和選擇。結果前可在田間、溫室或實驗室,對植物學特徵、抗性和生理生化特性進行直接或間接的相關鑒定,並以此為根據大量淘汰不合要求的雜種苗,從而節省土地、人力和物力。在結果期對果實等主要經濟生物學性狀進行連續3~5年鑒定,從而選出優良單株(見性狀鑒定),再通過品種比較試驗和區域試驗最後選出新品種。
⑻ 雜交水稻是怎麼育種的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過異花授粉的方式來生產大量的雜交種子的方法有多種,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復系(R)來配製雜種一代。
由於這種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配套,故稱為三系法雜種優勢利用。用此法培育的雜交水稻簡稱為三系法雜交稻。水稻三系之間關系密切,其中不育系除了雄性器官發育不正常、花粉敗育不能自交結實、抽穗吐頸不完全之外,其餘性狀與保持系基本無異。
保持系與不育系雜交,獲得的不育系種子供來年制種和繁殖用;不育系與恢復系雜交,獲得的雜交水稻種子供下季大田生產用;保持系與恢復系的自交種子則可繼續作為保持系和恢復系用。
(8)雜種種子的生產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雜交水稻栽培技術:
(1)整地。生產上要嚴格按照要求精細整地,做到畦面平整無雜草、排灌順暢、不積水。並按畦寬4~6 m 開挖一條寬為0.6 m、深0.1 m 的溝。
(2)適時早播。合理安排播種期是保證水稻直播栽培全苗和安全齊穗的關鍵措施。
(3)選種。選用高產抗病優質良種,可以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做好種子消毒和催芽工作,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4)浸種。一般浸種12~18h 後不經催芽直接播種、濕潤育秧為佳。
(5)催芽。催芽過程應掌握適宜的溫度、適當的水分和適時換氣。水稻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是30~35℃,超過45℃時就會引起「燒芽」,80%以上種子破胸後即可播種。
(6)疏播勻播。直播栽培是將種子直接播入大田,播種量常規稻種子為37.5 kg/hm2,雜交稻種子18.75 kg/hm2,一般比正常育苗增加15%~20%的用種量。播種要均勻,播後要埋芽,可用木板輕踏使谷芽入土,同時做好防鳥鼠害工作。
⑼ 如何利用雄性不育系、雌性系、自交不親和系生產雜種一代種子
四) 用雄性不育系制種法
利用雄性不育系克服人工去雄的困難是經濟省工而行之有效的途徑。有些雄性不育性是可以穩定遺傳的。因此,可育成不育株率達100%、不育度達100%的雄性不育系,用這樣的雄性不育系作母本,不必去雄就能生產純度為100%的雜種一代種子,雄性不育系自身繁殖也很容易。所以,在大白菜、辣(甜)椒、蘿卜、胡蘿卜、洋蔥、番茄的雜種優勢育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五) 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法
利用自交不親和系生產雜種一代時,以自交不親和系作母本,以另一個自交親和的品種作父本,就可以省去人工去雄的麻煩。如果雙親都是自交不親和系,對正反交差異不明顯的組合,就可在雙親上採收雜種種子,供生產使用,大大降低了制種成本。
六) 利用雌性系制種法
雌性系是指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該種性狀能夠穩定遺傳的品系。這種品系在黃瓜、甜瓜、南瓜等植物中有發現和利用,尤其是黃瓜利用雌性系生產雜種一代,在國內外已十分普遍。雌性系的選育有三種方法。一是從國內外引進雌性系直接利用或轉育;二是從以雌性系為母本的F1代雜種自交分離選育雌性系;三是用雌雄株與完全花株或雌全株雜交,可以從後代內分離出純雌株。獲得原始雌株後與有優良經濟性狀和配合力的雌雄株系雜交,F1內有一部分為純雌株和強雌株,一部分為雌雄株。用F1的純雌株再與雌雄株系回交,直到經濟性狀和配合力達到要求為止。然後用赤黴素等葯劑處理使純雌株產生雄花,進行兩三代自交就可獲得優良的雌性系。
雌性系育成後,可通過配合力測定選配優良組合。雜種一代種子生產是以雌性系為母本,雌雄株為父本,雌、雄株3-5:1行定植,從母本上收獲種子為雜種一代,從父本上收獲種子供F1代制種父本之用。
雌性系的繁殖需在隔離區用赤黴素、硝酸銀或硫代硫酸鈉處理促使部分雌性株產生雄花,利用天然授粉,採收的種子供下一代母本之用。(赤黴素(GA3)誘雄的有效濃度是1-1.5g /L;硝酸銀為50-500mg / L,硫代硫酸鈉為920mg /L。)
(七) 利用雌株系制種法
利用雌株系制種的園藝植物主要有菠菜和石刁柏。菠菜雌株系的選育是從優良品種群體中選擇優良的純雌株作母本,以該品種中優良的強雌兩性株作父本雜交,其F1就是純株系(純雌株佔95%以上);石刁柏在田間表現的雌株即為穩定的純雌株(XX)。通過配合力測定選育出優良純雌株,再經過組織培養方法大量繁殖便可獲得雌株系。
在選育成雌株系後,經過配合力測定就可選配出優勢顯著的雜種一代。菠菜利用雌株系制種與瓜類作物用雌性系制種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菠菜雌株系需在隔離區用強雌兩性株授粉繁殖,而強雌兩性株可通過姊妹交繁殖。石刁柏雜種一代利用,還需通過花葯培養和染色體加倍的方法獲得與雌株系有良好配合力的超雄株,用它和雌株系雜交,即可獲得具有相同基因型、性狀整齊一致的全雄株雜種一代。
⑽ 怎麼雜交水果蘿卜種子
摘要 卜雜交制種方法蘿卜雜種優勢極明顯,一代雜種在生產上應用較多。蘿卜雜交制種的途徑有自交不親和系和利用雄性不育系兩種。自交不親和系需通過蕾期授粉繁殖親本,由於每莢結籽少,通常只有3~10粒種子,繁殖系數低,制種成本高,因此,蘿卜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配製一代雜種。 親本的保存與繁殖。蘿卜的雄性不育性屬於核質互作型,利用此類雄性不育系制種時,必須有不育系(雜種一代的母本)、保持系(繁殖不育系的父本)和父本系(雜種一代的父本)三系配套。以上三系每代均需採用過地留種法繁殖原種,而且栽培管理水平要高,採收肉質根時需嚴格選擇,以保證原種的典型性。三系的繁殖最好分別設立隔離的繁殖圃,即設一圃繁殖不育系(圃內種植不育系和保持系,種植行比為3~5∶1),另設二圃分別繁殖保持系與父本系,嚴格防止生物學混雜,隔離距離需在2500米以上。 一代雜種的生產。一代雜種種子的生產可採用過地留種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