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稻的成長足跡怎麼寫
您好!要寫成長足跡,體現兩個關鍵:成長(需要用擬人修辭手法,突出水稻生長周期的階段性,體現時間和形態特徵),足跡(注重場景,突出水稻生長過程的地點,體現空間特徵)。據此,建議如下思路: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地一片生機盎然,水稻種子被農民從糧倉中帶到稻田裡,一把一把的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盼望著他們早日生根發芽。(成長階段一:播種,足跡由糧倉到稻田)
一個多月里,播下的種子陸續發芽了,長出嬌嫩的秧苗競相破土而出,稻田裡漸漸被一根根的嫩綠點綴,農民開始將集中發芽的秧苗分開均勻插到稻田裡,給他們澆水、施肥。(成長階段二:種子變成秧苗,足跡在稻田)
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熱,稻田裡的秧苗一天天的長高、分櫱,然後長出秸稈,兩個多月後,綠油油的長了一米多高,鬱郁蔥蔥的覆蓋著整個稻田。長長的葉片層層包裹著的中心抽出了稻穗,稻穗上開出了一朵朵白色小花,小花下面慢慢長出一粒粒的稻穀。(成長階段三:開花結出稻穗,足跡仍然在稻田)
秋天到了,瓜果飄香,到了水稻收獲的季節。水稻由綠變黃,葉子慢慢乾枯,完成了他們為稻穀提供營養的使用。稻穗上的稻穀漸漸飽滿,稻穀成熟了。農民開著收割機收獲稻穀,把他們顆粒歸倉。糧倉中存放的稻穀,要留出小部分用作來年的種子。大部分會被分批次經過脫殼處理,加工成大米,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供人們食用。(成長階段四:收獲、稻穀變成大米,足跡由稻田到糧倉,再到加工廠、餐桌)
以上供參考,請指正!
『貳』 稻穀的生長過程 越詳細越好!
水稻生長非常快,最長為一年,最快為三到四個月,它可以發芽、開花和結果。水稻種子只需要兩三天就能發芽,芽只需要三天就能長出第一片葉子,所以一年可以在氣候溫和的地區種植三期水稻。
當農民選擇水稻種子時,他們經常將它們浸泡在水中,輕的和漂浮的水稻種子將被淘汰,剩下的將被培育成水稻幼苗。目前,除了傳統的人工耕作方法,水稻耕作也有高度機械化的耕作方法。但仍不要失去以下步驟:
1、整地:
收割的大米需要乾燥。過去,它經常在三河大院的前院曬干,需要不時地翻動,這樣大米才能曬干。刪除是指刪除枯米等雜質,使用電動脫粒機、風車或手動搖動脫粒,並使用風力自動篩選出飽滿厚重的大米。
『叄』 水稻的生長過程
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成。稻的種子在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
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松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
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葯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乾燥、刪選: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刪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3)我與水稻共同成長使用方法怎麼寫擴展閱讀:
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屬谷類,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區別於旱稻。原產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
水稻按稻穀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為季節稻與「懶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鹽鹼性分為普通淡水稻與「海水稻」(其實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於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有機食品。
稻的生育類型是指水稻分櫱終止期(拔節期)與稻穗開始分化時期之間不同起訖關系水稻開始穗分化與拔節的關系分為三種
1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即分櫱尚未終止穗開始分化,分櫱期與長穗有部分重疊。作為三熟制栽培的雙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屬次類型。
2 銜接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也就是分櫱終止期便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與長穗期相銜接。地上部有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生產止促控結合。多是遲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3 分離型:拔節先於穗分化,分櫱終止後10~15天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和長穗期相分離。地上部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長節屬於該類型。由於它營養生偏長,所以在栽培上當控制前期生長,確保安全成熟。大多遲熟的晚稻屬次類型。
水稻屬喜溫好濕的短日照作物。影響水稻分布和分區的主要生態因子:
①熱量資源一般≥10℃積溫2000~4500℃的地方適於種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適於種兩季稻,5300℃是雙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種三季稻;
②水分影響水稻布局,體現在「以水定稻」的原則;
③日照時數影響水稻品種分布和生產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變化,通過氣溫變化影響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應具有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應具有一定的滲透性,酸鹼度接近中性。
全國稻區可劃分為6個稻作區和16個亞區。
『肆』 我家鄉特產水稻寫一篇100字作文
我的家鄉盛產水稻。如果你秋天來到我的家鄉,便會看到眼前一片金黃,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鋪了一地金子呢!其實,這時正是稻子收獲的時節。農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呢!看他們笑容滿面的樣子,你可知道,這要經過很多道程序呢!
春天,農民伯伯要先把種子泡上五至七天,撈上來,開始催芽。然後在黑土地里插上種子。為了能讓稻子籽粒飽滿,農民伯伯得給土地施肥,再在上面灑上一層,扣上塑料棚。
過了幾天後。小苗便慢慢地鑽出來了,它四處探探頭,好像在和誰捉迷藏似的。小苗綠油油的,像碧綠的毛毯。農民伯伯每隔一周就給它澆一次水,它貪婪地吮吸著,想快點長大。
夏天來臨了,那些在溫室下成長的小苗漸漸長高了,在微風的吹拂下,搖動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開始翩翩起舞。在四月末五月初時,農民伯伯開始插秧了。看!他們忙的不可開交。大約十至十五天之後,農民伯伯插完了秧,接著就是定時灌溉,定時的田間管理,直至等待水稻長大成熟、秋收。
秋天終於到來,稻子也成熟了,由翠綠變成金黃,遠遠望去黃澄澄的,一片豐收的景象。農民伯伯開始秋收了,望著那堆積成「小山」的水稻,開心地笑著。
是稻子給家鄉帶來財富,難怪農民伯伯會如此高興!
『伍』 稻穀的一生作文怎麼寫
水稻從發芽到生長,最後成熟為籽粒,它的一生就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最後為人類提供了糧食,它的奉獻精神是應該由人累效仿的,不再是一生只為自己活著,而是像水稻一樣最後留下的是供應別人的需要。
在東北我的家鄉,每年種水稻,都要先蓋上大棚,保持棚內足夠溫度,為的是防止外面的嚴寒傷害到幼苗,蓋好大棚,要撒上土,土不要太厚或太薄,然後撒上種子,最後再撒上土,為的把種子埋土裡讓它能發芽,人的一生有些節點像水稻一樣,因為水稻和我們都有生命,所不同的是人類有情感有智慧,而植物只是簡單的生長。聽從環境的安排。
和水稻幼苗一樣,嬰孩剛出生時被父母無微不至的保護,父母容許孩子發脾氣,生怕自己的孩子餓著或凍著。但是孩子不能永遠為孩子,不能總是被父母慣著,所以孩子要自己努力去面對環境,就像水稻幼苗,需要適當的打開大棚的塑料布,讓外面寒冷的空氣促使幼苗生長的更快,人有環境才能成長,水稻經歷嚴寒酷暑才能茁壯。
多少次我們跌倒就要爬起來,多少次我們哭泣過還要繼續前行。環境,挫折,困難都不能成為我們停滯不前的理由。生命總是要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水稻長到一定高度就要從大棚移出來種在外面,經歷風雨,人長大成熟到一定地步就能面對更加惡劣的環境。風雨也許暫時把水稻壓彎,但是太陽一出來它生長的更快。每個人都在社會中扮演不同角色,所經歷的都不相同,越經歷你越成熟,越成熟你就會有更有能力來處理事情。千萬不要被風雨打垮,千萬不要苟且存活。
人生沒有完美,也沒有永遠的安逸,不可能你總是在福窩里,所以要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害怕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問題,只能讓看你笑話的人更加幸災樂禍。
當水稻經歷了它的一生,該經歷的風雨都度過來了。它結成了實實的稻穗。為它一生劃上一個句號,它所留下的是為了讓我們人類吃飽。而人的一生最後留下的並且被歷史記住的是看你為別人貢獻的多少。越總是想著自己的人其實越容易被人忘記。
植物其實是很幼小的生命,它所給人類的其實很多,有的小草甚至能從石頭中長出來,生命其實可以很堅強,人類是高於植物的生命,更應該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遇見困難挫折不要低頭,一生的成長多經歷風雨,最後留給別人像水稻一樣金黃的稻穗,滿滿的籽粒。
作者:歡歡加油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42a81fe05b2d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陸』 我是一株水稻小學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我是一株水稻小學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是金燦燦的稻田中的一株水稻,雖微不足道,我卻非常享受我短暫又渺小的一生。
冬天,窗外寒風嗖嗖的刮著,但是我卻和其它稻種一樣,被分成一堆堆的放在農民伯伯暖和又舒適的倉庫里,我們舒服的擠在一起。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春天就到了,我結束了我溫暖舒適的生活,被農民伯伯從倉庫里取出來,放到秧盤里,我激動又緊張,我在秧盤里呆了幾天,就探出來了綠油油的小腦袋。啊,原來我發芽了。我睜開眼睛一看,哇,這個世界多麼的美好啊,特別大的大棚,綠油油的青菜……都向我傾訴著這個世界的精彩。然而我想要看到更多新鮮的事情,所以我拚命長得越來越高,後來我又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不久,我就被種到了地里,在春風的吹拂下,春雨的滋養下,我的根深深地植入了泥土中,貪婪的吸收著成長所需的營養。
夏天,我已經長得很高了,我開始結穗了,用陽光和雨露轉化成我的營養。我們被種下的田,在一塊池塘邊上,池塘上蓋滿了荷葉,但也有許多蟲子不分白天晚上的吃我和我的同伴。還好有青蛙在,它們很快就把蟲子吃了個干凈。我也吐出了小穗,穗上掛著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有詞人在看到我後寫下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詩句!你聽,青蛙歌唱家們正唱著動聽的歌,打著歡樂的小鼓在開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呢!
秋天到了,我全身都變成了金黃色,我頭上沉重的,飽滿的穗壓彎了腰。過了十幾天後,偌大的稻田忽然熱鬧了起來,我和我的同伴們發現突然有好多農民伯伯開著許多收割機,朝我們這邊開了過來,我們這才知道,我們成熟了,農民伯伯開始收割了。
但我並不難受,我短暫的一生為人們帶來了糧食,我為自己是一株有價值的水稻而自豪!
『柒』 水稻怎麼種植方法
一、種植水稻的五個步驟
1、育苗
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2、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里。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3、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葯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4、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5、灌排水
水稻比較依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
二、種植水稻需要什麼條件?
1、水稻適宜在溫度較高的地方生長,溫度越高,生長越快,產量也就越高。水稻生長的環境溫度必須高於13℃,當溫度低於13℃時,水稻便會停止生長。所有綠色植物都是在光照條件下的生長過程和營養過程,水稻也不例外。在光照條件下,水稻生長正常,當自然光為50%時,水稻生長緩慢,當光照強度降至自然光強度的5%時,水稻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2、水稻的生長需要足夠的水分,當水分供給不足時,植物的生理功能會降低。水稻分櫱期是水稻需水量的高峰期,是絕對不允許缺水的。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充足的養分,在常規根際施肥的前提下,施用尿素、硫酸銨或綠肥,進行葉片施肥,幫助水稻生長,抵禦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捌』 家鄉的水稻作文怎麼寫
說起稻子,在我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千百年來,人們和稻子緊緊的結合在一起。我從小就小就是吃稻子長大的,是它塑造了我的身體,是它促使了我的成長。
春天,農民伯伯把兩三寸的秧苗插到田裡,灌足了水,接著除草,施肥,秧苗一天一天的長大了。
到了初夏,正是水稻生長的好時光。看,稻花開花了,小的可憐的花兒和穀粒掛在一起,嫩綠的顏色,沒有香味,只有細小的花粉掛在稻穗上,十分不起眼,但它仍然不動聲色的默默生長。
轉眼間,夏末金秋來到了,水田中的稻子長的已有半人高了,跟春天那兩三寸的秧苗已經大不相同,雖然仍是細細的莖,卻換上了一身金黃的衣服,長出了一粒粒飽滿的稻穗。微風輕輕地一吹,一望無際的稻子,像金濤似的,一浪高過一浪,沉甸甸的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歡快的奔跑向遠方,跟茫茫的藍天相接。
稻子全身都是寶,,把穀子碾成白花花的米,那時人吃的糧食,金黃的莖和葉不僅可以當柴燒,還可以用來做造紙的原料,稻子的作用真大啊!
我愛我的家鄉!可我更愛我家鄉的稻子!
『玖』 人工培育水稻的方法 怎麼進行人工培育水稻
1、整地,在種植水稻之前,整地是必要環節,以前會採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當今多用機器整地了。
2、育苗,育苗是水稻生長初期的關鍵所在,現在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插秧主要有機器和人工兩種形式,根據規模和土地的形態進行選擇即可。
3、除草除蟲,在秧苗成長的過程中,除草除蟲是必須進行的。當田間有雜草冒出來時,就要及時去清理干凈。
4、施肥,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5、灌排水,灌排水是水稻比較依賴的環節,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
6、乾燥、篩選,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篩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拾』 種水稻的方法步驟
催芽拌種:種植水稻時需要把健壯飽滿的種子放入石灰水中。
苗床育苗:把種子撒在苗床上,並覆蓋地膜進行保溫。
進行插秧:將秧苗插入到肥沃松軟且濕潤的土地中。
薄肥勤施:水稻生長期需要追施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
水稻比較依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松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