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次澆築混凝土都有什麼要求
主要是施工縫的處理要符合要求
B. 混凝土分層澆築有哪些方法
混凝土分層澆築的方法如下:
混凝土的澆築分層有三種:全面分層,分段分層和斜向分層。且由於採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流動性較好,因此,在施工時應嚴格振搗,避免出現振搗不密實和漏振的現象。
1、全面分層:澆築混凝土時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方向進行澆築,要求在逐層澆築過程中,第二層混凝土要在第一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築完畢。
2、分段分層:分段分層方案適用於結構厚度不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的情況。
3、斜面分層:混凝土振搗工作從澆築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斜面分層方案多用於長度較大的結構。
4、大體積混凝土在振動界限以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的裂縫,減少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實度,使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抗裂性。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採取分層澆築混凝土時,水平施工縫的處理應注意:
1)清除澆築表面的浮漿、軟弱混凝土層及松動的石子,並均勻露出粗骨料;
2)在上層混凝土澆築前,應用壓力水沖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濕潤,但不得有水;
3)對非泵送及低流動度混凝土,在澆築上層混凝土時,應採取接漿措施。
最後,斜面分層的原則與平面分層基本是一樣的,斜面的角度一般取小於或等於45度(視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每層厚度按垂直於斜面的距離計算,不大於振動棒的有效振搗深度,一般取500mm左右。
C. 什麼是二次澆築混凝土
二次澆築混凝土即用細碎石混凝土或水泥漿將設備底座與基礎表面空間的空隙填滿並將墊鐵埋在混凝土裡,以固定墊鐵和承受設備的負荷的一種技術。
兩次澆築的接觸面比起整體澆築來確實很容易拉開,但是由於混凝土結構在設計時不考慮混凝土的抗拉承載力,所以只要不滲水,拉裂縫是可以的。
兩次澆築的地方如果有結構的受力筋,那麼先澆築的那部分要把受力筋甩出來,長度超過該鋼筋的錨固長度。第二次澆築的時候將第一次澆築的部分接觸面鑿毛即可。如果該部分有防水要求,那麼前澆築的部分要預留止水鋼板或者止水帶等構造措施。
只要鋼筋按規范預留好,混凝土分次澆築後即使在分層的地方開裂,也不會影響承載力,但是對於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需要一次性澆築。
(3)混凝土二次澆築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二次灌漿的操作要點:
(1)灌漿前,要把灌漿處用水沖洗干凈,油污、浮銹等應清除干凈,以保證新澆混凝土(或砂漿)與原混凝土結合牢固。
(2)灌漿一般採用細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其標號至少應比原混凝土標號高一級。碎石的粒度約為5~15mm,水泥用400號或500號。
(3)灌漿時,應放一圈外模板,其邊緣距設備底座邊緣一般不小於60mm;如果設備底座下的整個面積不必全部灌漿,而且灌漿層需承受設備負荷時,還要放內模板,以保證灌漿層的質量。
內模板到設備底座外緣的距離應大於100mm,同時也不能小於底座面邊寬。灌漿層的高度,在底座外面應高於底座的底面。灌漿層的上表面應略有坡度(坡度向外),以防油、水流入設備底座。
(4)灌漿工作要連續進行,不能中斷,要一次灌完。砂漿灌漿過程中不允許搗動,但可以引流,要保持地腳螺栓和安裝平面垂直。
D. 什麼是二次澆灌
一次不成,續rancall1
看你說的意思,兩次之間間隔這種說法應該是分層澆築,不是二次澆築,這個概念要搞清楚,分層澆築一般每層不超過50cm,第二層澆築要在第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振搗時注意振搗棒在插到下一層5cm以上,一般混凝土初凝時間按2小時控制,如果說面積太大2小時內澆築不回來的話可以向商混的廠家要求延長混凝土初凝時間(加緩凝劑,現在可達到15小時以上,甚至到一天),這樣只要在混凝土未初凝前澆築第二層,那麼混凝土還是整體的,分層澆築在現在的大體積混凝土底板上是經常出現的。
二次澆築是在第一次澆築混凝土凝固後,再進行施工,有意的留設一個施工縫,這種我們以前也做過,把底板分成兩次,澆完第一次,過一段時間後將表面清理干凈再澆築第二次。
E. 混凝土二次澆築的規范要求具體是怎樣的
澆築混凝土時的注意事項如下: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筋骨架,當澆築高度大於2M時,應採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澆築層的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於1.5M。
2、混凝土必須在5小時內澆築完畢(從發車時起),為防止混凝土澆築出現冷縫(冷縫:指上下兩層混凝土的澆築時間間隔超過初凝時間而形成的施工質量縫),兩次混凝土澆築時間不超過1.5小時,交接處用振搗棒不間斷的攪動。
基本操作要求:
1、在混凝土澆築工序中,應控制均勻性和密實性。多採用泵送入模,連續澆築。當不能一次連續澆築時,可留設施工縫或後澆帶分塊澆築。
2、混凝土運輸、輸送入模的過程宜連續進行,從攪拌完成到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規定,且不應超過限值規定。摻早強型減水外加劑、早強劑的混凝土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應根據設計及施工要求,通過試驗確定允許時間。
F. 混凝土的澆築方法有哪些
混凝土的澆築方法有:
1.柱的澆築:柱澆築前底部應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於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2.梁板澆築:肋形樓板的梁板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將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隨著階梯形不斷延長,梁板混凝土澆築連續向前推進。
3.樓梯澆築: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築,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6)混凝土二次澆築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混凝土澆築條件:
1.模板、鋼筋、屋面埋件、混凝土層管線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並完成隱蔽和預檢手續。
2.混凝土澆築的架子、道路已搭設完畢,並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經檢驗符合有關標准要求。實驗室已發出混凝土配合比通知。
4.稱重秤(或自動送料系統)經檢定計量准確,振動器(棒)經檢定合格。
5.根據施工計劃,工長對作業隊進行了綜合施工技術培訓,並批准了混凝土澆築申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凝土澆築
G. 混凝土澆築接茬施工
你說的接茬施工,就是指施工縫吧,這個呢,可根據實際情況,有兩種辦法,第一就是先鑿毛,除掉鬆散的砼塊,沖洗干凈,待表面沒有明顯水跡的時候,刷一道水泥油(就是水泥漿),之後再澆築,第二個就比較簡單,就洗一些帶菱角的石子,灑在剛剛澆築完的砼上,這樣下次澆築砼時,只有用水沖洗下就可以直接澆築砼了。
H. 砼基礎深度2:5m分兩次澆築中間加連接鋼筋嗎
分兩次澆築可以。不過分兩次澆築時要注意施工工藝,以保證先後兩次澆築的混凝土更好形成整體。具體做法:
1、對先澆築的混凝土,二次澆築前將接茬面鑿毛;對於偏心受壓基礎,如能垂直於偏心方向留齒槽或澆築後剔鑿齒槽則更好(預留齒槽在二次澆築前要將表面鑿毛)。然後沖洗干凈;
2、支模,澆築與基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漿50毫米厚;
3、澆砂漿後立即澆築二次混凝土,振搗密實。
澆築二次混凝土時,盡可能使用溜槽或串桶,避免混凝土離析。
至於預埋插筋,能在澆築第一次混凝土前預埋更好,沒有也可。只要按上述所說剔毛或做好齒槽,有無插筋無大礙。實在覺得有插筋更放心,可鑽孔植筋,就是稍費點兒事。
說句廢話,澆築第一次混凝土時,千萬記得預埋柱根主筋,二次澆築時不要弄彎預埋的柱根主筋,且保證主筋、預埋件位置。不止一次見過,澆築混凝土時將主筋或預埋件弄移位,混凝土凝固後才發現,成了一個大麻煩。
I. 混凝土路面施工因外界因素影響不能一次澆築完成,可以澆築一次清理表面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澆築以達到
可以的,第一次澆築的混凝土不能收光抹面,最好是拉毛處理,第二次澆築前,清理干凈表面,塗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讓第二次澆築的混凝土與第一次的能夠更好的粘接在一起。如果第一次澆築以後,鋼筋還有露在表面的就更好了,鋼筋可以把兩次澆築的混凝土連接在一起。但是,這樣的方法只能是用在特殊部位的臨時措施,一次性澆築還是最好的。
J. 二次澆築混凝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澆築混凝土時的注意事項如下: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筋骨架,當澆築高度大於2M時,應採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澆築層的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於1.5M。
2、混凝土必須在5小時內澆築完畢(從發車時起),為防止混凝土澆築出現冷縫(冷縫:指上下兩層混凝土的澆築時間間隔超過初凝時間而形成的施工質量縫),兩次混凝土澆築時間不超過1.5小時,交接處用振搗棒不間斷的攪動。
3、澆築過程中,振搗持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振搗器插點呈梅花形均勻排列,採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移動位置的距離應不大於40CM。保證不漏振,不過振。
4、澆築梁板混凝土時,先澆築梁混凝土,從樑柱節點部位開始,保證樑柱節點部位的振搗密實,在用趕漿法循環向前和板一起澆築,但不得出現冷縫。
二次灌漿的操作要點:
1、灌漿前,應清潔灌漿處的自來水,並保持整潔,清除油污,鐵銹等,以確保新澆築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與原始混凝土融合牢固。
2、灌漿一般用大豆混凝土製成,其模型應至少比原始混凝土標記高一級。沙礫的粒徑分布約為5-15mm,混凝土採用400號或500號。
3、灌漿時,建議在周圍放外模板,外模板設備底座的邊緣通常不小於60mm;如果機器和設備底部的總面積不需要全部注漿,並且注漿層需要承擔機器和設備的負荷,則為了確保注漿層的質量,還應放置內部模板。
4、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不得終止,水泥砂漿在整個灌漿過程中不允許夯實,但可用於排水,錨固螺釘和安裝計劃必須保持垂直。
5、灌漿後,鋪上毛巾並灑水進行維護,維護日期不得少於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