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生活中,「腸道疾病」有哪些檢查方法
腸道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對於腸道疾病診斷除了相應的臨床表現以外相應的輔助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某種程度上一些相應的檢查對於疾病的診斷起著關鍵的作用,臨床上對於腸道的檢查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些常用的輔助檢查,讓大家對此都有所了解。
下面我們一起就看看這些檢查有哪些吧!
一、大便常規
這種檢查是最為常用的,它對於腸道的相關疾病的診斷都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優點對於患者無痛苦、費用低、老牌檢查方法。
正常情況下檢查為陰性
不正常的情況大致為:發現紅細胞說明有消化道出血、腫瘤或結核等;發現有白細胞說明腸道有炎症;發現有蟲卵說明有寄生蟲感染;發現有潛血說明有消化系統出血。
六、腸鏡
腸鏡根據檢查部位的不同大致分為結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等。
對於腸道疾病的檢查腸鏡具有明確診斷意義,對於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其它腸道檢查都不能明確的疾病起到關鍵作用。
並且腸鏡對於一些腸道疾病的治療也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相對來說腸鏡檢查有些痛苦,如果實在擔心也可以做無痛腸鏡,只要睡一覺就檢查完了。
膠囊內鏡其實就是一個微型攝像機,把它做成和膠囊一樣大小的形狀,患者吞服後膠囊沿著消化系統下降,並且把內部的情況拍攝下來,相對來說這種檢查方法痛苦小,但是因為膠囊無法受檢查者支配及受到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對於某些疾病的診斷還不是很全面。
2. 腸癌的篩查方法,你知道哪些
其實人體真正的消化器官和吸收物質的器官,應該是大腸和小腸。胃部主要是對食物進行處理的,人體的營養來源還是來自於大腸和小腸對食物的過濾。所以說大腸和小腸這個部位對於人體的發育和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在這個部位出現癌變就被稱為腸癌,腸癌是很痛苦的,而且會影響人的進食。那麼怎麼對腸癌進行篩查呢?
3. 腹部有哪些檢查的方法
①腹部望診。
腹部外形:在正常情況下,腹部平坦,左右對稱,站立時稍隆起,平卧時稍凹陷。腹部普遍性隆起,常見於肥胖、消化不良、氣腹、腹水;腹部局限性隆起,可見於某些臟器的腫大、腹腔內腫塊、腹壁及胃腸道積氣;腹部凹陷,可見於消瘦、脫水的病人,惡病質者有腹部凹陷呈舟狀腹。
②腹部觸診。
正常的腹壁柔軟。腹肌緊張並增強可因胃腸穿孔所致的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時,腹肌強直,硬似板樣,稱為板狀腹。腹壁緊張可為局限性,如急性闌尾炎時右下腹緊張,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緊張,腹腔容量增大時如脹氣、腫塊等,腹壁緊張度可增加。
正常腹部在劍突下正中線上可能有壓痛,與深部腹腔神經節有關。病理性壓痛見於急性廣泛性和局限性腹膜炎及內臟器官的炎性病變,此時可在腹壁相應的部位有壓痛,如壓痛局限於一點時稱為壓痛點。闌尾炎壓痛點也叫麥氏壓痛點,如在壓痛的部位上猛然將手抬起,則疼痛加劇,稱為反跳痛,提示炎症累及腹膜。
腹腔內腫瘤、腫大的臟器或炎性組織等均可形成腫塊。如發現腹內腫塊時,應注意敘述部位、大小、形態、硬度、壓痛、波動、活動度及表面情況等。表面為光滑的圓形腫塊,常是膨脹的空腔器官,如胃腸、膀胱。
腹腔內有較多腹水時,病人取仰卧位,用左手掌貼於病人腹壁右側,以右手手指叩擊腹壁左側,此時手掌有波擊感,稱為波動感。這種波動感常見於肝硬化腹水、結核性腹膜炎等。
③腹部叩診。
正常腹部叩診為鼓音,如胃腸高度充氣、穿孔或人工氣腹時,叩診明顯鼓音。當肝脾腫大、腹腔內腫瘤、大量腹水時,鼓音范圍縮小而出現濁音。
④腹部聽診。
腸蠕動音:正常腸蠕動音為斷斷續續的「咕嚕」聲,每分鍾3~5次,以臍部最明顯。若超過10次,稱腸鳴音亢進。反之如在5~10分鍾聽不到腸鳴音,稱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見於腸麻痹、急性腹膜炎。
振水音:病人仰卧位,檢查者用稍彎曲而並攏的四指,在上腹部做迅速沖擊動作,如聽到水振盪的聲音,稱為振水音。正常人僅在飯後多飲時出現,如空腹或飯後7~8小時,胃部仍有振水音,表示胃排空不良,見於幽門梗阻、胃擴張及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