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黃疸測定的方法有哪些

黃疸測定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15 03:08:12

『壹』 新生兒如何測黃疸

新生兒出生之後是需要多觀察的,因為很多時候新生兒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疾病的病症,這樣一些疾病有一些是比較嚴重的,有一些就是屬於較為普通的,及時發現才不會導致出現一些不好的結果,那麼新生兒如何測黃疸?
新生兒測黃疸其實是有很簡單的方法的,就是藉助儀器來進行,這個一儀器只是一個皮膚測試,不會導致新生兒的身體有任何的傷口的出現,所以一般如果想要檢測黃疸只需要做這個檢測,就可以知道新生兒是否患上黃疸,但是由於只是皮膚檢測,數據多多少少會有誤差。
檢測黃疸使用血液檢測是屬於比較准確的一種方法,其實就是採集新生兒的血液樣本,然後檢測膽紅素的定量來進行分析。屬於比較嚴重需要治療的新生兒很多時候會採取這一種措施進行檢測,而且可以很好的區分是不是生理性的黃疸,或者說屬於病理性的黃疸。
新生兒黃疸很多時候其實不用儀器進行檢測,新生兒自身也會有一些表現,例如新生兒的皮膚是發黃的,眼睛也是有一些黃色的情況,小便的顏色也不正常。這一些都是媽媽判斷新生兒是否黃疸的特徵,如果發信是手足都有黃染的情況應該屬於重度的,需要及時處理。

『貳』 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

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

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孩子的到來對於所有家庭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驚喜的事情,但是寶寶出生之後也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情況,下面為大家分享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

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1

黃疸是由於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鞏膜(俗稱白眼球)及皮膚粘膜黃染的表現。新生兒黃疸可初步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黃疸。觀察是否有黃疸要先看鞏膜有沒有黃染,需在自然光線(不開燈的自然光線)下觀察判斷。生理性黃疸多在生後3天左右出現,5~7天達高峰,沒有什麼其它症狀,2周內消退。

如經以上方法尚不能自行判斷,建議先去做經皮膽紅素測定看是否有黃疸的可能性。然後再化驗血膽紅素濃度而進一步明確及判斷是否需要干預治療。

黃疸是什麼引起的

1、膽紅素生成過多

這是由於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後,非結合膽紅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運輸至肝臟,必然使肝臟(肝細胞)的負擔增加,當超過肝臟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與結合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非結合清楚膽紅素濃度增高。

此外,大量溶血導致的貧血,使肝細胞處在缺氧、缺血的狀態下,其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必然會進一步降低,結果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黃疸。

2、肝細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細胞量減少

這是由於肝臟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於晚期肝硬化、或暴發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內殘存有功能的肝細胞量很少,不能攝取血液中的非結合膽紅素,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黃疸。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也是由於這個原因。

3、肝細胞破壞結合膽紅素外溢

在肝炎病人中,由於肝細胞發生了廣泛性損害(變性、壞死),致使肝細胞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結合發生障礙,故血清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損的肝細胞仍能繼續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為結合膽紅素。

但其中一部分結合膽紅素未能排泌於毛細膽管中,而是經壞死的肝細胞間隙反流入肝淋巴液與血液中,導致血清中結合膽紅素濃度也增高而出現黃疸。這時病人轉氨酶多會升高。

4、肝內型膽汁郁積性黃疸

一部分病人是肝炎時因肝細胞變性、腫脹、匯管區炎性病變以及毛細膽管、小膽管內膽栓形成,使結合膽紅素的排泄受阻,結果造成結合膽紅素經小膽管溢出(小膽管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與血液。還有一些病人是由於毛細膽管、小膽管本身的病變,小膽管內膽汁栓形成,或毛細膽管的結構異常,使結合膽紅素的排泄受阻。

結果造成結合膽紅素經小膽管溢出(或小膽管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與血液。也有些病人非全由膽管破裂等機械因素所致(如葯物所致的膽汁郁積),還可由於膽汁的分泌減少(分泌功能障礙)、毛細膽管的通透性增加、膽汁濃縮、淤滯而致流量減少,最終導致膽管內膽鹽沉積與膽栓的形成。

5、大膽管的梗阻引起的黃疸

肝內、肝外肝膽管、總肝管、膽總管及乏特壺腹等處的任何部位發生阻塞或膽汁郁積,則阻塞或郁積的上方膽管內壓力不斷增高,膽管不斷擴張,最終必然導致肝內小膽管或微細膽管、毛細膽管發生破裂,使結合膽紅素從破裂的膽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發生黃疸。

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2

新生兒如何自測黃疸

新生兒黃疸一般有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小便色黃為外部特徵,比較容易判斷。大人可以按壓寶寶皮膚觀察顏色,也可以觀察白眼球的顏色來判斷黃疸情況,也可以去醫院用專門的儀器測試黃疸值。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黃疸怎樣曬太陽呢

新生兒黃疸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第4-7天達到高峰,若無特殊情況可在半個月內消失。這種黃疸屬於新生兒期的一種生理現象,被稱之為生理性黃疸。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治療,可任其自然減輕與消退。

但其中有少部分新生兒,其黃疸進展過快,持續時間過長,或者血清膽紅素值超出了生理性范圍,對此要注意查找原因,將其視為病理性黃疸進行對因及對症處理。

新生兒黃疸的對症處理,葯物並非唯一方法,最簡單的非葯物方法是日光浴。日光浴是利用太陽光的紫外線作用,促使未結合膽紅素的排出,從而有利於減輕黃疸。另外,日光浴還可使新生兒皮膚內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有利於促進鈣的`利用。

日光浴的方法很簡單,在有陽光照射,光線不太強、沒有大風,不是過於寒冷的日子裡,每天打開窗戶1-2次,每次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同時在保暖的前提下,讓新生兒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了。

新生兒回家後如何自測黃疸3

什麼是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較早,出生後不到24小時即可出現,而且黃疸一旦出現之後,短期內寶寶皮膚的顏色會迅速加深,且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寶寶會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

這說明黃疸可能已經侵犯到腦神經中樞。有些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反而過遲(生後5天以後),或者久延不退,或減退後又復加重,碰到這些情況,都要盡早到醫院診治。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兒肝炎:大多為胎寶寶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細胞病毒最常見。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寶寶或在通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常在出生後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寶寶會有厭食、嘔吐、肝輕至中度增大的現象出現。

(2)新生兒敗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兒溶血症。

(2)膽道閉鎖。這種情況多在出生後2周才開始出現黃疸並呈進行性加重;糞色由淺黃轉為白色,肝進行性增大,邊硬而光滑;肝功改變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3個月後可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3)遺傳性疾病: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在我國南方多見,核黃疸發生率較高;其他如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並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

(4)母乳性黃疸:大約1%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寶寶一般狀態良好,黃疸在4-12周後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喂養後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

(5)葯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葯物引起者。

病理性黃疸症狀

如果新生兒黃疸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則屬於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查明原因,給予治療。

1、黃疸症狀出現較早,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肯定不正常。

2、黃疸程度重且長。足月兒2周不消退,早產兒3周不消退。

3、黃疸症狀發展很快。

4、黃疸持續長時間後會退,之後又重新出現。

寶寶出現了以上情況極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黃疸。爸媽應在新生兒出生後1-2周內嚴密觀察黃疸的發生情況。觀察時必須把新生兒放在自然光線下,如皮膚呈橘黃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腳掌已發黃,尿呈深黃色且能染黃尿布,大便色淡甚至發白說明黃疸已經超出生理性黃疸范圍,應該立即去醫院診治。

怎麼預防病理性黃疸

1、妊娠期間,如果孕媽濕熱,也會導致寶寶容易出現黃疸。所以媽媽懷孕的時候要注意飲食有節,不要吃過量的生冷食品,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的食物,以防損傷脾胃。

2、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3、寶寶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叄』 在家怎麼測黃疸指數

在家測黃疸指數只能用測黃疸的儀器,那對於家裡沒有這種儀器的家庭一般都是目測寶寶皮膚來確定有沒有出現黃疸的,大部分家庭是沒有測黃疸的儀器的,寶媽可以找到一個日光充足的地方來觀察寶寶的皮膚、眼睛、大便等,如果感覺皮膚偏黃要趕緊到醫院測黃疸指數。那麼,在家怎麼測黃疸指數呢?

在家怎麼測黃疸指數

1. 媽媽想要在家裡給寶寶測黃疸,得有專門的儀器,如果沒有這個儀器的話,可以通過觀察來判斷。可以按壓寶寶的皮膚,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再就是觀察寶寶白眼球的顏色變化,要是發黃的程度有所減輕,說明黃疸正在消退。

2. 如果說寶寶的面部發黃,有黃疸的現象,但是症狀並不是很嚴重。可以適當的帶寶寶到外面去曬曬太陽,在曬太陽的過程中,要讓黃疸的皮膚盡可能的接觸陽光,不過必須得注意保護寶寶的眼睛,避免陽光直射。

3. 母乳喂養也有助於寶寶退黃,如果說黃疸並不嚴重,可以堅持喂母乳,寶寶的黃疸慢慢就會消退。如果說寶寶的黃疸始終沒有消退,或者說症狀加重,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寶寶黃疸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如果確定是生理性的黃疸,媽媽只需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即可。但如果說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的就醫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寶寶身體器官還沒有完善發育,沒有辦法將血液當中的膽紅素完全排泄出現,就會出現黃疸情況。寶寶出現黃疸是可以慢慢消退的,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措施幫助寶寶將黃疸。那麼降黃疸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1. 曬太陽。曬太陽是能夠將黃疸的,在上午和下午的時候看,太陽光不特別強烈,也不會曬傷到寶寶的皮膚。可以隔著玻璃給寶寶曬太陽,如果寶寶已經滿月了,也可以在院子里給寶寶曬太陽,時間也不要太長,寶寶的衣服也需要清洗干凈,太陽下暴曬,對退黃疸是有效果的。

2. 藍光照射治療。藍光照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見效也比較快,可以採用藍光照射,將寶寶體內的膽紅素進行轉化,轉變成其他的物質,讓膽紅素可以找到其他的出口,通過大便排出來,最終達到康復的效果。如果寶寶黃疸比較嚴重,那麼建議去醫院讓醫生採取這種方式。

3. 喝水。一般寶寶是可以在兩周左右恢復正常的,如果是早產寶寶,時間可能會延長到三周左右。建議這段時間多給寶寶喝水,對退黃疸也是能起到作用的。如果寶寶是病理性黃疸,或者是有反復,那麼必須要配合醫生選擇治療方式。

病理性黃疸症狀及表現

病理性黃疸症狀

如果新生兒黃疸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則屬於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查明原因,給予治療。

1、黃疸症狀出現較早,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肯定不正常。

2、黃疸症狀發展很快。

3、黃疸程度重且長。足月兒2周不消退,早產兒3周不消退。

4、黃疸持續長時間後會退,之後又重新出現。

寶寶出現了以上情況極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黃疸。爸媽應在新生兒出生後1-2周內嚴密觀察黃疸的發生情況。觀察時必須把新生兒放在自然光線下,如皮膚呈橘黃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腳掌已發黃,尿呈深黃色且能染黃尿布,大便色淡甚至發白說明黃疸已經超出生理性黃疸范圍,應該立即去醫院診治。

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較早,出生後不到24小時即可出現,而且黃疸一旦出現之後,短期內寶寶皮膚的顏色會迅速加深,且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寶寶會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這說明黃疸可能已經侵犯到腦神經中樞。有些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反而過遲(生後5天以後),或者久延不退,或減退後又復加重,碰到這些情況,都要盡早到醫院診治。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兒肝炎:大多為胎寶寶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細胞病毒最常見。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寶寶或在通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常在出生後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寶寶會有厭食、嘔吐、肝輕至中度增大的現象出現。

(2)新生兒敗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兒溶血症。

(2)膽道閉鎖。這種情況多在出生後2周才開始出現黃疸並呈進行性加重;糞色由淺黃轉為白色,肝進行性增大,邊硬而光滑;肝功改變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3個月後可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3)母乳性黃疸:大約1%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寶寶一般狀態良好,黃疸在4-12周後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喂養後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

(4)遺傳性疾病: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在我國南方多見,核黃疸發生率較高;其他如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

(5)葯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葯物引起者。

『肆』 媽媽可以自己在家裡測試寶寶黃疸嗎哪幾種方法最有效

新生兒黃疸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不是病理性黃疸,則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便會自行消退,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則要盡快就醫,尋找醫生的幫助,不要拖延了病情,後果是很嚴重的。在家裡想要測試黃疸,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

三、查血清膽紅素。

查血清膽紅素是測量黃疸最准確的方法,不過要到醫院去抽血,如果總的膽紅素超過34毫克每分升就說明寶寶患有黃疸。如果比較擔心的話就選擇這種測量方法,一般得到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膽的害怕了。

我家寶寶在出生時也有黃疸的情況,而且還比較嚴重,但是通過醫生的光照治療,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就痊癒了。黃疸本身不是棘手的疾病,只要照顧得當,孩子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不過不要自己盲目幫助孩子治療,要聽從醫生的話。

『伍』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檢測黃疸的2種方法

一:檢測黃疸的方法用肉眼和測黃疸的儀器,
1、用肉眼來進行檢測,脖子上出現黃色程度不同,軀干或者手心腳心都黃了,說明是比較嚴重的黃疸
2、用經皮膽紅素儀來檢測,測額頭、前胸,這種測黃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瘦孩子輻射的影響、有的孩子輻射就比較深測出來的相對要高一些。
二:治療黃疸的方法:
1、光照療法:該療法是治療黃疸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讓寶寶躺在光療箱內,將雙眼、會陰和肛門遮蓋,其餘部分裸露在外。然後用單面光和雙面光照射,持續照射2-48小時,但一般不超過4天,直至膽紅素降低到7毫克/分升以下就可以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換血是治療膽紅素過高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換血對醫療技術要求較高,並且不是每一個黃疸患者都適合換血療法,而且這種療法也有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所以這種療法主要用於重症的病理性黃疸患者。
3、葯物療法:在醫生的醫囑下服用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可以治療病理性黃疸。
4、食療方面:
①、取冬瓜皮和玉米葉各3g煎水服用,能緩解黃疸症狀,但不能徹底把新生兒黃疸治好,所以媽媽們還是應該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看病,遵照醫囑吃葯。
②、在食療的同時搭配發酵型乳酸菌奶粉:分解超負荷膽紅素,分解不被機體利用的營養物質,預防黃疸和幫助消化。形成有益菌保護層,阻礙接觸肌體黏膜,提高免疫力。

『陸』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檢驗有哪些黃疸檢查抽血是必要的么

1.膽紅素檢測
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 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 正常>75%,G-6PD(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 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 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 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 包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

『柒』 新生兒黃疸的檢查

1.膽紅素檢測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包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

『捌』 在家怎麼測黃疸用什麼設備

測黃疸一定需要儀器,在醫院可以有經皮膚的膽紅素監測儀,在家如果沒有設施,只能通過目測,由於新生兒的皮膚較薄嫩,毛細血管較豐富,當血清膽紅素水平達到了85μmol/L或5mg/dL時,通過目測就可以看到黃疸。
寶寶黃疸的出現是從顏面部開始,逐漸波及到軀幹部、四肢,嚴重的手心、腳心也會出現黃疸。但是家長畢竟不是醫學專業,對黃疸的觀察可能有一定的疏漏,建議在家觀察黃疸時應該由同一個人觀察,同時在家庭的同一個場所、同樣的時間,在同樣的光線下,由一個人進行監測,這時觀察較准確。
如果黃疸逐漸地呈上升趨勢,黃疸越來越重,因為家長不能判斷什麼時候是重度黃疸,希望能到醫院尋求正規幫助。

『玖』 新生兒寶寶黃疸在家怎麼監測

大多數新生兒容易患有黃疸疾病。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而黃疸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清內膽紅素的升高,從而導致患者皮膚、粘膜等部位發黃。當寶寶出現黃疸症狀時,需要去醫院治療。那麼,新生兒在家怎麼測黃疸?

新生兒在家是不能夠自行測黃疸的,想要測黃疸是需要一種儀器的,而這種儀器只有醫院才有,所以對於黃疸的檢測還是需要到正規的醫院做才行。不過,家長在家時,可以根據寶寶的臉上、手腳等皮膚來觀察寶寶身上病情發黃程度。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那麼家長不用擔心太多。這個時候多注意寶寶的喂養情況,讓寶寶多排便,可以將體內膽紅素排出,讓寶寶黃疸症狀消失。不過家長要注意給寶寶補水,這樣能夠讓寶寶將體內膽紅素排出。而且,寶寶患有的生理性黃疸會在幾周後自行消退。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那麼家長除了需要注意寶寶飲食,讓寶寶身體排出膽紅素外,家長需要帶寶寶去醫院治療。這種情況一般需要進行藍光治療,所以在確定寶寶是病理性黃疸時,需要去藍光恆溫箱內治療。同時需要時刻關注寶寶體內膽紅素變化,方便醫生做好應對措施。

『拾』 怎麼測新生兒黃膽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復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了。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膽紅素可達10-30 mg/dl,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膽紅素明顯下降達50%,若再次哺乳,膽紅素又上升。 適宜黃疸兒吃的食物 1、 西瓜 患黃疸者小便發黃,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飲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熱解毒,利小便。 2、 梨子 梨子能清熱、解毒、消痰。它含有維生素C1、B1、B2、煙酸和糖,據馬文飛《食物療法》中介紹:「治黃疸病:雪梨,洗凈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個,1日3次。」 3、獼猴桃 性寒解熱,適宜陽黃者服食。崔禹錫《食經》雲:「和中安肝,主黃疸。」 4、山楂 據《福建中醫葯》雜志1966年2期介紹,用北山楂治療黃疸17例,均收到良好的退黃效果。具體方法是:全部採用單味北山楂肉,開始1~2日內,日用量為60克,第3天起減少,以開水浸泡當茶飲服。

閱讀全文

與黃疸測定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8天鍛煉腹肌最快的方法 瀏覽:199
簡單練翹臀方法視頻 瀏覽:756
心理診斷評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1
什麼方法能讓手機不黑屏 瀏覽:719
電腦開機慢的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722
後天形成內斜視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359
羊脂白的鑒別方法 瀏覽:621
家常腌酸菜方法視頻 瀏覽:254
黃安倫的教學方法 瀏覽:961
做糖最簡便的方法 瀏覽:638
草酸的檢測方法國標 瀏覽:846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瀏覽:502
最簡單的溫柔方法 瀏覽:362
oppor4耗電快解決方法 瀏覽:607
塵埃粒子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767
打鼓方法與技巧 瀏覽:876
陰部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877
迷迭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83
嗜鉻細胞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618
如何除濕疹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