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低血壓如何治療
血壓偏低應當明確血壓偏低的程度如何。輕度血壓偏低無需特別用葯治療,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加強營養,如多吃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改善低血壓的情況。低血壓多屬於生理性低血壓,平時勞累、飲食不當或者自身的體質不好有很大關系。長時間生活調理,低血壓症狀改善不明顯或者症狀持續加重,必要時可以找專業醫生治療。
⑵ 請問低血壓怎麼治療
現在好多人有高血壓的情況,也有一些人有低血壓。低血壓並不像高血壓那麼嚴重,但是對此種情況也不宜忽視,它會造成患者暈倒摔傷,嚴重的情況還會危及生命, 請問低血壓怎麼治療?
請問低血壓怎麼治療臨床上血壓低一般會出現精神疲憊、四肢乏力,坐起時感頭暈,眼前發黑、心慌,嗜睡,精神無法集中等。低血壓通常與氣血不足有關,注意營養很重要。這種情況要注意多休息,不宜過多運動以免引起昏厥,多吃肉喝肉湯,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可以看中醫吃中葯調理一下。也你可以吃點同仁堂生脈飲調理,再就是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湯這樣慢慢就會好起來的。
治療低血壓的方法有:
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二,增加營養,吃些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低血壓都有好處。
指導意見:如果要葯物治療,可選用米多君、利他林等升壓葯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常見孕產疾病的食譜 低血壓食療一、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當歸頭6O克,黃連5O克,紅糖150 克,放入雞腹中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1次,連吃2個月。
二、紅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悶熟食之。
三、鯽魚1條,糯米6O克 醫學 教育網搜集整理 。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服2次,連服2月。
四、嫩母雞1隻,黃芪3O克,新鮮天麻1OO克(干品15克),陳皮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砂鍋中,加蔥、姜、鹽、酒、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太子參3O克,山葯25克,薏苡仁2O克,蓮子15克,大棗10個(放涼水浸泡,泡脹撈出),再將糯米5O克掏凈,同葯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米爛熟後,將葯、湯、米1頓吃完,早晚各1次,15天為1療程,大多數人1療程可見效。
六、人參、蓮子各10克,冰糖3O克,隔水燉熟,吃蓮肉喝湯。
七、豬心1個,黃芪2O克,當歸12克,黨參3O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醫學教育網整理發布]
八、紅棗2O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O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2次吃完,連服15天。
九、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十、當歸、黃芪紅棗各5O克,雞蛋4隻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十一、栗子2OO克(去殼),豬脊肉200克,洗凈切塊,煲湯,加食鹽及味精調味服食。每周1次,連服1月。
精彩推薦:
火龍果的功效與作用 獼猴桃的功效與作用 菠蘿的營養價值 香蕉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的功效與作用 芒果長黑斑能吃嗎 早上空腹吃木瓜好嗎 火龍果能加熱吃嗎 衣服上的芒果汁怎麼洗掉
⑶ 低血壓如何治療
低血壓的飲食治療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九、近年來推出α受體激動劑管通,具有血管張力調節功能,可增加外周動、靜脈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滯,並能收縮動脈血管,達到提高血壓,加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改善低血壓的症狀,如頭暈、乏力、易疲勞等症狀。其他葯物還有:麻黃素,雙氫麥角氨,氟氫可的松等,中葯治療等效果和負作用有待進一步考察
現代醫學及中醫辨證、診斷和治療
現代醫學治療本病主要應用多種升壓葯對症治療,如果是其他疾病造成的應予病因治療。
如近年來推出受體激動劑能收縮動脈血管,達到提高血壓,加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改善低血壓的症狀,如頭暈、乏力、易疲勞等症狀。其他葯物還有:麻黃素,雙氫麥角氨,氟氫可的松等,但往往效果不穩定、持久。
中醫無『低血壓』這個病名,它屬於「眩暈」、「虛勞」、「厥症」等范疇,輕者屬「眩暈」,重者屬「厥症」。辨證分為五型:氣虛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自汗,舌淡,脈虛無力。血虛證:頭昏眼花,臉色蒼白,唇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脈細無力。氣血兩虛證:上述氣虛證加血虛證。脾腎陽虛證:臉色萎黃或虛浮,畏寒肢冷,大便溏泄,食慾減退,舌淡胖,脈沉弱無力。氣陰兩虛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尚有陰虛表現。如口乾、五心煩熱、便秘、尿少、乏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其病因病機尤與氣血兩虛、清氣不升、脾腎兩虧有關。氣血不足、腎精虧損、陽氣不升,均使精明失養、頭暈頭昏、神疲乏力。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脾虛不運,則氣血兩虛。腎為先天之本,元陽之宅,陰精之府,腎虛則精不養腦,命門火衰,脾無以溫煦,而致升降失樞,清陽不升,腦失濡養。故氣血兩虛,脾腎陽虛是低血壓引起眩暈的主要病機。低血壓辨證分型中以氣血兩虛及氣虛最多見,佔66.7%,脾腎陽虛佔16.1%。
治則溫陽、益氣、生脈,益腎、補元、建中、升壓。多年實踐證明,此方法不但升壓穩、快,而且治癒後不易復發,無任何不良反應。
低血壓的食療方
一、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當歸頭6O克,黃連5O克,紅糖150
克,放入雞腹中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1次,連吃2個月。
二、紅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悶熟食之。
三、鯽魚1條,糯米6O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服2次,連服2月。
四、嫩母雞1隻,黃芪3O克,新鮮天麻1OO克(干品15克),陳皮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砂鍋中,加蔥、姜、鹽、酒、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太子參3O克,山葯25克,薏苡仁2O克,蓮子15克,大棗10個(放涼水浸泡,泡脹撈出),再將糯米5O克掏凈,同葯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米爛熟後,將葯、湯、米1頓吃完,早晚各1次,15天為1療程,大多數人1療程可見效。
六、人參、蓮子各10克,冰糖3O克,隔水燉熟,吃蓮肉喝湯。
七、豬心1個,黃芪2O克,當歸12克,黨參3O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八、紅棗2O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O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2次吃完,連服15天。
九、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十、當歸、黃芪紅棗各5O克,雞蛋4隻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十一、栗子2OO克(去殼),豬脊肉200克,洗凈切塊,煲湯,加食鹽及味精調味服食。每周1次,連服1月。
十二、水鴨1隻,去毛及腸臟,將冬蟲夏草12克洗凈放水鴨腹內,用竹簽縫好刀口,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用食鹽調味,喝湯食肉。
1、大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大棗、栗子燜熟食之。
2、大棗10枚,黃芪16克,糯米50克,先煮黃芪去渣,用湯汁與大棗、糯米同煮成粥,每日一劑,分2次服,連服2~3周。
3、豬皮200克,黃豆60克,胡蘿卜60克,加水燉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4、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鯽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食2次,連服2個月。
⑷ 血壓低有沒有治療的方法
血壓低患者一般可以吃含鹽量或者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同時也可以應用葯物治療。
血壓低通常主要是由於體循環脈壓力低於正常狀態的一種現象,患者通常是因為生理因素或者血疾病因素的原因,導致血壓低的產生。血壓低的患者一般都會出現全身乏力、頭暈、記憶力減退、腹部不適等症狀,血壓低患者可以吃一些含鹽量或者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紅棗、雞蛋、牛奶、魚肉等食物,同時還要輔助葯物治療治療來改善, 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葯物醋酸奧曲肽注射液、鹽酸米多君片等輔助治療。
患者平時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膳食的合理安排,平時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補充身體中所需要的維生素以及營養,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促進病情恢復。
⑸ 低血壓常見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低血壓是生活中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通常會伴有頭暈、眼黑、肢軟,甚至暈厥或休克的症狀出現。因此,了解低血壓病發的原因,對預防疾病的發生非常關鍵。以下是低血壓常見的幾種原因及治療 方法 。
低血壓的致因
1、心臟疾病
罹患心不全、心肌梗塞、大動脈瓣狹窄症時,都會影響心臟搏出血液的功能,使心臟輸送血量減少,以致循環障礙而引起低血壓。
2、末稍血管擴張
因細菌或毒素侵犯末稍血管,使血管失去收縮功能,導致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產生循環 障礙性低血壓。
3、暫時性大失血
因手術、外傷的大量出血,使體內循環的血液量驟減,而引起暫時性低血壓。
4、甲狀腺機能低下
甲狀腺機能減弱時,會出現氣力減退、身心疲憊、畏寒、皮膚乾燥等現象,而引起內分泌障礙性低血壓。
5、艾狄遜氏症
罹患此症會影響副腎皮質荷爾蒙的分泌,使患者出現皮膚變黑、惡心、嘔吐及低血壓等症狀。
低血壓的症狀1、部分低血壓患者完全沒有症狀,有些人則會出現耳鳴、頭痛、頭暈、眼花、肩膀酸痛、四肢 冰冷、疲倦、思考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或胸部有壓迫感、灼熱感,或腹鳴、便秘、下痢、腸 積氣、腹部鼓脹,或男性出現陽萎、女性出現無月經等現象。
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速至醫院或健康檢查機構,接受心臟、血管、腸胃等各方面的檢查,以 便查出真正的致病因,即早治療。
2、血壓低的病人常會覺得頭昏四肢無力,整天都覺得很疲倦, 記憶力 減退,眼冒金星,頭痛,胸悶心悸,中老年人甚至可因此而發生缺血性中風或心肌梗塞。有些病人當他蹲下去再站起來,會眼前發黑,臉色蒼白,冒冷汗甚至昏倒,這叫做直立性低血壓,主要是因為突然站立導致血壓迅速下降,這種情形常發生在長期虛弱的病人或老年人,也可能發生在一些服用降血壓或利尿劑等西葯的病人,如果是因為某些葯物造成的副作用,應該停葯,或是與原來開葯的醫師討論如何避免低血壓的再度發生。
低血壓的治療方法低血壓中醫治療方法
1.針對氣虛陽虛類患者:
這類患者的症狀大致有頭暈目眩、臉色蒼白、易疲倦、怕冷、易出汗、脈象沉緩無力、舌苔厚白等。
中醫推薦的治療 經驗 方是:蓮子3錢,人參3錢,冰糖1兩。隔水燉熟,食用蓮肉,可喝湯。感覺胸悶、氣短、心悸的患者,使用這個方法更有效。
補中益氣湯:由黃芪15、人參、白術10、炙甘草15、當歸10、陳皮6、升麻6、柴胡12、生薑9片、大棗6枚熬制而成。感覺腹脹、氣短、易疲倦、脾臟虛弱、中氣不足的患者,可以考慮這個方法治療。
嚼服的2錢人參、1兩黃精、3錢枸杞、1錢肉桂、1錢甘草。清水煎治,每日按照1劑服用。感覺四肢寒冷、愛起夜的患者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2.針對氣陰兩虛類患者:
這類患者常見的症狀表現有:口乾舌燥、便秘、容易煩躁、小便次數少等。
中醫推薦的治療經驗方是:5錢黃耆、4錢黨參、3錢麥冬、2錢五味子、1錢柴胡。清水煎治,每日三次。
特別提醒:發炎、火大、失眠的患者不適宜此方的食用。感覺胸悶、氣短、心悸的患者適宜此方。
低血壓葯膳治療法
1.肉桂、桂枝各5克,洗凈後切薄片,與炙甘草5克同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200毫升,加蓋燜15分鍾,當茶頻飲。
2.紅棗20枚、母雞1隻,先煸炒後燜熟,分幾次食用,每日1劑。
3、酸棗仁、茯神各15克,遠志6克,豬心1隻,燉熟,稍加調味品,每日1劑。
4、太子參15克,淮山葯10克,薏苡仁20克,蓮肉15克,紅棗10枚,糯米50克,白糖適量,共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低血壓相關 文章 :
1. 血壓低的原因及調理方法
2. 女性低血壓的原因及治療
3. 造成低血壓的原因
4. 30歲女人血壓低的原因是什麼
5. 什麼原因導致低血壓
6. 突然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7. 女性低血壓的原因
⑹ 怎麼治療低血壓
你好!首先,忌偏食,飲食要葷素搭配,應攝取含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多的食物。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和營養的均衡。可以適當多吃些咸一點的食品,因為鹽能使血壓上升。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桂圓肉、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還有利於糾正低血壓。其次,要保證睡眠充足。從卧位、蹲位站起來時動作應緩慢,平時注意不能憋尿,以免腹壓突然下降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體位性休克。加強運動鍛煉,有利於血壓的調整。另外,低血壓也可因多種疾病或葯物引起,如脊髓病變,內分泌功能紊亂,慢性營養不良或因服用降壓葯不當及過量等。因此應先去醫院查明病因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低血壓不象高血壓那樣有針對性很強的葯物使用,但根據你的描述分析,既然有醫生說「氣血不足」,應該是有理論根據的,所以可以在飲食起居調治的同時,服用「補中益氣丸」和「參芪阿膠補血膠囊」。
祝早日擺脫困擾!
葯非羹,合理用之是良方醫非聖,辨證施治方為上
⑺ 低血壓要怎麼治療
你只要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取,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⑻ 低血壓的患者什麼方法可以恢復血壓正常你都了解哪些
低血壓患者應積極進行飲食調理,注意低血壓的飲食調理和自我維持。飲食療法是治療低血壓的有力措施之一。逐漸增強體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動脈壁張力,從而使血壓升高並穩定在正常水平。對於低血壓,你可以吃更多的補血益氣成分,如紅豆、紅棗、人參、黃芪和海參。你的飲食應該營養均衡。盡量多吃魚、蝦、瘦肉、豬肝、豆製品和新鮮蔬菜水果,全面補充身體營養。
在飲食方面,低血壓患者必須合理搭配飲食,保證飲食營養,不挑食。低血壓患者應適當食用高蛋白和維生素食物,如魚或動物內臟,並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在鍛煉方面,低血壓患者應增加鍛煉,因為合理的鍛煉可以保持血管彈性穩定,所以患者可以適當地做瑜伽、慢跑或太極鍛煉。
⑼ 低血壓怎麼治療
低血壓患者需要根據醫囑謹慎使用容量擴張劑、血管收縮劑等治療葯物,因低血壓的原因各不相同,個體差異較大,所以也要診斷原發病進行對症治療。
一、一般治療
1、體質虛弱者應加強營養增強免疫力。
2、近期正在服用可以引起血壓降低的葯物的患者,及時停用該葯,可使血壓回升。
3、適度鍛煉,改善神經和血管的調節功能,有助於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頻次。
4、可以穿戴壓縮長襪和腹帶,從而減少外周血量,減輕低血壓症狀。
二、葯物治療
根據醫囑謹慎使用容量擴張劑、血管收縮劑等治療葯物,應注意葯物的副作用與禁忌症。
1、氟氫可的松:適用於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可以維持血容量,升高血壓。但是會有水鈉瀦留、高血壓及低鉀血症等不良反應。
2、奧曲肽:適用於嚴重的餐後低血壓患者,主要作用是防止血管擴張,升高血壓,可能會伴有惡心、痙攣、面部潮紅、高血糖和仰卧位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糖尿病患者慎用。
3、阿卡波糖:適用於餐後低血壓患者,尤其是合並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作用是減少胃腸道的血流,維持血壓,可能會伴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4、瓜爾膠:適用於餐後低血糖患者,主要作用是延緩葡萄糖的吸收,維持飽腹感,減少胃腸道的血流,以維持血壓。
三、手術治療
低血壓患者一般不採取手術治療。
四、其他治療
對症治療:1、存在嚴重創傷、感染或大出血休克時,應積極補液,補充血容量,積極抗感染治療。
2、因過敏導致的急性低血壓應盡快明確過敏原,盡早脫敏並進行對症處理,必要時予以升壓治療。
3、發生急性體位性低血壓時,應立即調整患者的體位,並按摩四肢肌肉,同時注意觀察脈搏的變化。
4、若患者為不明原因的暈厥,應立即取平卧位或頭低腳高位,並迅速測量血壓、脈搏和心律,並及時就醫進一步查找原因。
⑽ 低血壓怎麼治
1.
增加營養,合理搭配飲食。血壓低的患者首先的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的營養飲食,多攝入充足的營養食物。平時多熬湯水喝,可以加入桂圓、大棗、阿膠等補品,具有養心益血之功效。此外,可以適量增加鹽分,多喝水等。
2.
應對貧血症狀。出現血壓低的人通常伴隨著貧血的症狀,因此可以通過應對貧血來讓血壓低得到有效的治療。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多攝入蛋白質、鐵、銅、維生素等食物,利於造血補血。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如豬肝、雞蛋、動物血、水果等緩解貧血的症狀。
3.
減少攝入有降壓效應的食物。通常情況下,攝入具有降血壓效果的食物也會造成血壓低的情況。諸如赤小豆、冬瓜、苦瓜、海帶、洋蔥、芹菜等食物應該少吃為宜。
4.
血壓低患者的飲食應與高血壓患者相反。高鈉、高膽固醇的食物對於血壓低的患者是非常適合的。豬肉、骨頭、動物肝臟、雞蛋等膽固醇高的食物可多攝入。但,對於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入也要注意適當。
注意事項
低血壓患者晚上睡覺可以稍微墊高頭部,這樣更能減輕血壓低的情況。
加強身體鍛煉,但不要做過於強烈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