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苜蓿怎麼種
苜蓿種植方法:
1、種子選擇
種植苜蓿,首要的就是挑選種子,只有用優質的種子播種,才能讓發芽率更高,從而產量也就會很可觀。所以我們在購買種子時,要挑選那些成熟飽滿、無損傷無病害的新鮮種子,陳種最好不要買,會嚴重影響出芽效果。
2、選地整地
種植苜蓿要選擇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更有利於它的生長,並且它喜歡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當然只要不是黏土其餘的土質都能種植。播種前還要精整土地,將雜草除盡,再對土地進行深耕,施足底肥,然後將泥土整細整平,就可以准備播種了。
2. 苜蓿草怎樣種
1、種植時間
春天和秋天是紫花苜蓿種植旺季,紫花苜蓿的好生長溫度是5~35度左右,這個時候播種能夠讓種子更好的生長,生長速度也非常的好。
2、播種方式
大部分地區以條播為主,行距30厘米,利於通風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千克/畝左右,采種田要少些,鹽鹼地可適當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厘米。
3. 苜蓿草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
春天和秋天是紫花苜蓿種植旺季,紫花苜蓿的好生長溫度是5~35度左右,這個時候播種能夠讓種子更好的生長,生長速度也非常的好。
2、播種方式
大部分地區以條播為主,行距30厘米,利於通風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千克/畝左右,采種田要少些,鹽鹼地可適當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厘米。
4. 苜蓿草的種植方法
苜蓿草又名幸運草、四葉草,是一種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呈心形狀,葉心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苜蓿草種植方法方面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種植前介紹
苜蓿草種子細小,苜蓿草種植前要細致整地。首先要進行深耕,清除樹樁、建築垃圾、草根等雜物。庭院的草坪建植常常是在建築完工後進行的。因此,場地有水泥、沙石、灰漿、磚頭、瓦塊、裝飾材料的廢棄物等,這些雜物必須清除,並用園土回填。其次要進行土壤處理, 消滅雜草。經過深耕清理後,草根和營養繁殖體大部分已除去,但是雜草種子和部分營養體還在土內,條件適宜時,雜草種子又會萌發,對草坪形成危害。
苜蓿草種植
苜蓿草種植可在春天或者秋天進行,春季在3月下旬,秋季在9月中旬。南方以秋播為主 ,北方以春播為主。夏季亦可播種,但播後必須保證表土濕潤或用覆蓋物覆蓋遮蔭。每克苜蓿草有1 400~2 000粒種子,理論上說,每平方厘米土壤內有1粒種子,即可滿足成坪的需要。實際播種量比理論播種量要大。
苜蓿草種植時按地塊面積和確定的播種量等分種子,將種子與干土或細河沙混勻,人工進行撒播。若是大面積建植草坪,可用旋風式播種機撒播。苜蓿草的播種深度為1~1.5cm,種子撒入坪床後,可用草坪耙將種子耙入土中,也可用沃土或基質覆蓋1cm。
成坪前管理
苜蓿草種植好後,苗期生長緩慢,草坪建成以前的管理至關重要。種子播入坪床後,若預先安裝有噴灌系統,可進行噴灌。沒有噴灌系統的,可採用自製的噴頭,人工噴灑澆灌。每天早晨或傍晚 進行噴灑,始終使坪床表面保持濕潤直至出苗。出苗後可減少噴水次數,但仍需精心管理。苗期管理約30~50d,期間除注意澆水使坪床保持濕潤外,還要隨時清除雜草,主要是人工拔除,防止雜草危害 。
成坪後管理
苜蓿草坪建成後,由於其侵佔性強,不需要進行中耕除草。由於固氮根瘤菌能吸收空氣中 的氮素,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形態。因此,施肥以磷鉀肥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在生長旺季和越冬時,要供給充足的水分,以保證旺盛生長和安全越冬。盛夏前可 進行一次刈割,並澆足水,使植株保持綠色。越冬前再刈割一次,澆足冬水。這樣來年返青時,坪面上才會無枯黃的枝葉。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乾草產量居多種豆科牧草之冠,且營養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十種以上的維生素。紫花苜蓿主根很長,一般可伸入土中3—5米以下,最深可達10米左右。側根發達,莖多直立、光滑,高60—100cm,葉為三小葉組成,倒卵圓形,葉柄長而光滑,托葉很大。花紫色,總狀花序,種子腎形,千粒重1.5—2.5g,播種後二三年達到生長高峰,壽命可維持10—20年,甚至40年。
性喜溫暖半濕潤氣候,非常抗旱,不耐水漬,抗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PH6.5—8.5的富於鈣質的攘土或砂壤土最為適宜。在貧瘠土壤宜施入適量廄肥和磷肥做底肥以利根瘤形成。
1、選地: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微鹼性沙壤土。PH值差異大時,應人為調整到適宜的PH值(PH7—8)。
2、整地:種草地全耕,耕深30cm,碎土、挖平、開墒,墒間溝深20cm。田地四周開挖排水溝,溝深40cm。
3、種子處理:將根瘤菌按種子用量的1%加水製成菌液灑到種子上,加鈣、鎂、磷肥或細干土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4、播種
播種期:一年四季均可以播種
播種量:1—1.2Kg/畝。
播種方法:開墒拉線條播,墒寬1.5m,行距20cm,播幅5cm,每墒播6行,播後鎮壓。
5、田間管理:苗期精細管理,人工拔除雜害草,並開展中耕除草,每次刈割後應立即進行中耕除草。
6、施肥:底肥每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鈣鎂磷50公斤,一次施完。追肥每次每次刈割後根據土壤肥力情況,灌溉後撒施。
7、灌溉與排水:晴天播種後立即灌溉,但水不能漫過墒面,出苗後灌溉可漫墒。雨季則應充分利用墒間溝和田地四周的排水溝排澇,避免造成弱苗或死苗。
8、利用:播種後40天左右,作第一次除雜性刈割,留茬5cm左右;當牧草長至初花期時刈割。
5. 苜蓿草種植技術和方法
苜蓿草種植技術和方法是:
一、准備種子
苜蓿草種植之前,先要將種子准備好。為避免出苗不整齊的現象,應對種子進行篩選,用55℃左右的溫水浸種5分鍾,將浮在水面上的癟種、壞種去掉。
二、整理土地
苜蓿草的生長緩慢,在播種之前,應該整理好土壤,要求深耕、細耙,先將碎石、雜草去掉,之後進行深耕,施入腐熟的肥料,做出高畦,然後整平畦面,就可等待播種了。
三、播種時間
苜蓿以春播和秋播為主,具體的播種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溫暖的華北地區、江淮流域適合秋季播種,對於氣候相對寒冷的地區,比如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等更適合春播。
四、進行播種
苜蓿草的播種方法有條播、撒播、點播,通常以條播為主,將苜蓿種子均勻撒在土壤中,注意好密度,播種深度2厘米左右,不能播種太深太密。苜蓿可以單播,也可以跟其他的禾本科牧草混播。
五、後期管理
播種後一定要注意好管理,這點很關鍵。苜蓿苗期易受雜草危害,應注意防除雜草,避免雜草爭奪養分。苜蓿播種後應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出現2片真葉時追肥,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6. 苜蓿草怎麼種植方法
苜蓿草可選擇在每年春秋兩季進行播種,從而使種子能夠盡快生根發芽。種植苜蓿草時,需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進行殺菌消毒後,便可均勻的播撒到土壤中。播種前還需對地塊進行適當的反正,並摻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播種時,可採取條播的方法進行,每畝地播撒1千克左右的種子即可。
1、種植時間
苜蓿草適宜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中,因而可選擇在每年春秋兩季進行播種,此時氣候環境較為適宜,能使苜蓿草種子盡快生根發芽。此外,秋季播種,建議選擇在每年8~9月份進行,以免影響苜蓿草越冬。
2、選種與催芽
種植苜蓿草時。需選擇顆粒飽滿、沒有蟲點的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前需先將種子清洗干凈,然後將種子放入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進行催芽處理,使苜蓿草能夠健康的生長發育。之後將種子取出晾乾後便可進行播種。
3、整地施肥
再對苜蓿草進行播種前還需對地塊進行適當的翻整,將地塊周圍的雜草清理干凈,並對地塊進行適當的翻整,然後往土壤表面摻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來提升土壤的肥力。在播種前,還可往土壤中噴灑除草劑,避免產生雜草。
4、播種方法
對苜蓿草進行播種時,可採取條播的方法進行栽種,按照行間距30厘米的方法,將苜蓿草種子均勻的播撒到土壤中。正常情況下,每畝地可播撒1千克種子,注意播種的深度需控制在0.5~1厘米之間,播種完成後需適量澆水,使土壤處於微微濕潤的狀態,使苜蓿草種子能夠盡快發芽。
7. 苜蓿草種植技術和方法
回答8. 苜蓿草種植技術和方法
苜蓿草種植技術和方法如下:
1、選擇適宜我國地區種植的品種,如中苜1號、甘農3號、草原2號等。
2、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春季建議是4月中旬至5月下旬;秋季建議是8月中旬至9月下旬播種。
3、選擇土層深厚疏鬆,排灌方便,pH值6.5至7.5的中性或微鹼性土壤最為適宜。
4、精細整地,徹底清除雜草。
5、結合整地施底肥,一畝地需要施2000千克廄肥、1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鉀和50千克過磷酸鈣。
6、播種前,清洗種子並曬干,將農葯、除草劑、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種。
7、播種時一般採用條播,行距30厘米至40厘米。
8、注意灌水、排水和施肥。
9. 人工種植苜蓿草方法 如何人工種植苜蓿草
1、整地施肥
人工種植苜宿草,最好將其種植到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和ph值在6.5-7.5的土地中,種植前需要先整地,把雜草都去除干凈,深耕細翻之後,每畝地要施加2000千克腐熟肥料、10千克硫酸鉀和50千克過磷酸鈣。
2、種子處理
苜宿草可以使用播種法種植,將它的種子清洗干凈並曬干之後,用農葯、除草劑、根瘤菌和肥料進行拌種,這樣可以防止苜宿草在苗期的時候產生病蟲害,而且向根瘤菌等肥料還可以提高苜宿草的產量。
3、播種種植
播種時間最適宜在春秋兩季,一般使用條播法,將處理好的種子按照一定的行距播種到土壤裡面去,一般每畝地播種0-75-1千克即可,播種好後覆蓋上一層薄土,並保持土壤微微濕潤,很快苜蓿草就能發芽生長。
4、養護管理
苜蓿草在生長的時候,需要定期為其施加薄肥,每次收割之後需要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到苜蓿草的正常生長,乾旱季節的時候,注意需要多為苜蓿草灌水,雨季的時候要注意排水,以免它被水淹後出現死亡的現象。
10. 如何種植「牧草之王」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栽培方法
1、挑選土地;種植苜蓿要選擇土層深厚、疏鬆透氣灌溉排水方便地塊,發生積水易導致根部腐爛,喜中性或微鹼性土壤 ,不適合酸性土壤種植,在鹽鹼地上也能良好生長。
2、精細整地;播種前要精細整地,徹底清除雜草,這是苜蓿播種成功的首要條件,春季播種時,要把上一年作物收後淺耕滅茬,除草保墒,然後深翻土壤,秋季播種時要在作物收後深耕整地,苜蓿的種子不耐鹽,播種前要對土壤灌水洗鹽或者雨後播種。
3、種子處理;種子要經過精選,曬干,播種前可將農葯、除草劑、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製,保證種子在幼苗期免受到病蟲害、雜草的危害。
4、播種時間;苜蓿可以春播、夏播、秋播,春季播種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播種,這時土壤剛剛解凍濕度大,利於幼苗生長;夏季一般在六至七月份播種,這時氣溫高雨水多,苜蓿幼苗生長很快,雜草也多,易發生病蟲害危害;秋季一般在雨季後播種,這時溫度適宜,雜草長勢緩慢。一般在八月底九月初播種。
5、播種方法;苜蓿一般採用條播,苜蓿生長期間通風透光,便於中耕、施肥、以及澆水、排水,一般在草地補種或者改良草場時採用撒播方法播種,也可以與其它禾本科牧草混播。
6、播種;奔波每畝用種子0.8到1.1kg,鹽鹼地播種要適量增加播種量,乾旱地區水分不足地方播種不可過密,過密會影響幼苗生長發育,嚴重影響產量;由於苜蓿的種子很小,播種時要濕土淺播,干土播種稍深。
田間管理
1、施肥;播種的地塊土壤含氮量低,播種時要加入尿素作為種肥,幼苗期或返青後,要及時追施氮肥,成株後需要大量的磷肥,播種前鑰匙足底肥,每畝施過磷酸鈣30k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500kg,攪拌均勻後同時施入,另外推廣使用的細菌肥料,如增產菌、噴施寶等對苜蓿生長都有很好的幫助。
2、防治除草;田間長草要經常清除,特別是苜蓿返青後、幼苗期要及時除草,施肥和灌溉澆水都要在每次收割之後進行,使用化學葯劑除草,要在收割前兩至三周進行,避免造成家畜中毒。
3、灌溉澆水;苜蓿生長快,產量高,需要的水分也很大,土壤要經常保持濕潤,灌溉澆水可採取溝灌、噴灌,苜蓿返青後,收割後都要及時澆水,低窪的地塊要雨後要及時排水,苜蓿的根系不耐水淹,如排水不及時,易造成植株死亡。
4、病蟲害防治;種植苜蓿易發生病蟲害,發生病害化學葯劑防治、提前收割、及時摘除病葉等方法防治,播種前要挑選抗病性強的品種,播種時對種子進行葯劑拌種,可有效防止病蟲害發生。
5、及時收割;種植苜蓿一年可收割三至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