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種牙的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種牙的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2-11-04 21:08:35

Ⅰ 種植牙齒的介紹及其注意事項

種植牙齒(Dentalimplant)指的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兩部分,主要針對牙齒缺損和缺失後的治療工作。下面,給大家講一下種植牙齒的好處、種植義齒的術前修復治療計劃、種植義齒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種植義齒的維護。

一、種植牙齒的好處

1、功能強 :能很好地恢復牙齒功能,咀嚼功能大大優於其他傳統假牙。

2、不磨牙: 依靠自身的人工牙根進行修復,不用磨旁邊的健康牙齒,對牙齒沒有任何傷害。

3、固位好: 不使用傳統鑲牙的卡環或牙套,人工牙根牙槽骨緊密結合,像真牙一樣紮根在口腔里,具有很強的固位力與穩定性。

4、種植牙美觀: 可以根據就診者的臉型、其他牙齒的形狀與顏色製作牙冠,達到整體協調和美觀的最佳效果。

5、舒適方便: 不使用活動假牙必需的基托與卡環,沒有異物感,非常舒適、方便,而且有利於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

6、操作簡單 :種植牙手術是一個較小的牙槽外科手術,類似拔牙,採用局部麻醉,創傷小,術後即可進食,幾乎無痛苦。一般種植體植入術只需要幾十分鍾至數小時即可以完成。由於選用的是與人體相容性極好的生物材料,種植牙對人體不產生任何不良的副作用。如果種植牙的骨結合失敗,也就是種植牙沒有成功,也可以取出以後待骨癒合再做種植,或者改用其他修復方法。

二、種植義齒的術前修復治療計劃

(一) 余留牙的治療計劃:

牙列缺損病例准備實施種植義齒修復時,需對余牙的健康狀況作全面的檢查和處置,這是因為:

1. 種植體已經被預期為一種能長期發揮功能的人工器官。

2. 種植體的骨整合界面與牙根的牙周膜組織結構存在本質不同, 兩者不宜被剛性地聯接到一起。

3. 形成一個在相對較長時期中能保持穩定的真牙列基礎,以避免真牙列中出現的變化要求對種植義齒產生作相應的改變。

(二) 種植系統的選擇:

目前國際上應用於臨床的種植體系統達數百種之多。為患者選擇一個設計合理、加工精度符合要求,各部配套器材齊全,適合於患者牙齒缺失部位的高質量種植體是成功種植的基本保證。

從修復的角度看, 好的種植系統應能方便、可靠地銜接多種多樣的上部結構修復體, 應考慮的因素有:

1.固定方式:用螺釘旋緊方式固定的基台和上部結構,用粘固方式者易於就位,易於完整地拆卸以便清洗和修理,但必須確保吻合精度以防止產生破壞性的靜負荷。

2.對於單個牙修復病例,植入體—基台—上部結構之間應具備鎖緊防旋轉構造,以防止人工牙冠受力後出現松動旋轉。

3.基台應有多種形式供選擇,適應多變的種植體位置、水平高度、植入角度等的變異。

4.種植系統應能提供預成的上部結構部件,確保構件間的吻合精度。

(三) 種植體數量的確定:

採用固定義齒修復方式,負荷全部加於基牙,需要足夠數量的種植體。可摘義齒的負荷一部分通過基托加於牙槽嵴,基牙(種植體)的數量要求不那麼嚴格。

1. 種植固定義齒病例所需的種植體數量:足夠數量的種植體是種植固定修復長期成功率的保障。

1) 在前牙區和雙尖牙區用一個種植體支持單個人工牙修復體,磨牙區可選用大直徑的種植體修復。

2) 在前牙區可兩個種植體支持三單位固定橋,而兩個種植體支持四單位固定橋時,則需謹慎地設計覆、覆蓋關系,以控制正中與非正中接觸中產生的`實際功能負荷。在後牙區用兩個種植體支持三單位固定橋需嚴格控制力,在缺隙更大時,則須增加種植體數量。

3) 下頜的種植固定總義齒需要在雙側頦孔之間植入5-6個種植體,以支持兩側遠中端有懸臂梁的支架,構成短牙弓(10-12個人工牙)修復體。上頜的種植固定總義齒可以採取同樣的種植體數量和布局。在條件允許時, 在上頜遠中端植入更多數量的種植體對遠期效果是有益的。

4) 種植體一般不與天然牙剛性地聯接在同一修復體中。

2. 種植覆蓋義齒所需的種植體數量:對於覆蓋義齒,種植體主要提供固位力,力主要由牙槽嵴粘膜承擔。一般用兩個種植體即可通過各種附著體明顯地改善義齒的固位。增加種植體數量可進一步改進義齒固位和穩定,減小每個種植體的負荷,增加安全系數,有益於義齒的長期效果。

(四) 種植體位置和角度的確定:

確定種植體的位置時和角度應考慮則以下因素:

1) 功能負荷能沿種植體長軸方向傳導 。

2) 不妨礙修復體的人工牙排在理想位置上。

3) 容易被修復體遮蔽而取得良好美學效果。

4) 不致對患者構成明顯的異物不適感。

5) 兩個種植體為覆蓋式種植總義齒提供固位時,它們之間的連線應與雙側髁狀突連線相平行。

6) 兩個以上種植體應盡量構成面式布局以提高支持的穩定性。

7) 作下頜固定式種植總義齒時,種植體應在兩頦孔之間區域構成面式布局。

8) 作上頜固定式種植總義齒時,可根據頜骨解剖條件盡量在頜弓遠中區域植入種植體提供支持。

(五) 種植手術模板可直觀地表達對種植體數量、位置的設計:

在多牙缺失的情況下,為保證種植體植入的位置與方向准確,應事先由修復醫生設計製作種植引導模板。在手術模板上用人工牙形態、孔洞、隧道、窗口等為外科醫師提示種植體植入位置和方向,有利於在手術中兼顧頜骨解剖條件和修復的需要。手術時外科醫生嚴格按照模板確定的位置與方向植入種植體。在頜骨解剖形態與預期差異較大時,利用模板亦有助於分析判斷局勢,作出植骨或取消種植的選擇。此類模板可分為用透明塑料壓制的簡單模板;或用原可摘式義齒改制的模板;或用專用金屬套筒製作的精確模板等類型。

三、種植義齒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

1. 主觀上不願接受大量牙體預備作為常規固定橋修復或粘接橋修復。

2. 牙槽嵴嚴重吸收,承托區軟組織耐受力差,常規可摘義齒無法恢復理想功能。

3. 咀嚼系統存在某些行為異常(如下頜過度活動) 致使不能戴用可摘義齒者。

4. 因各種原因行頜骨切除術後,常規修復難以實施者。

5. 咀嚼系統的肌肉協調功能障礙者(如帕金森綜合征等)。

6. 從心理上抗拒抵制戴用可摘義齒。

禁忌證

1. 全身禁忌證:

1) 高齡及全身健康狀況不良者。

2) 代謝性疾病患者,如控制欠佳的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軟骨病、變形性骨炎等。

3) 血液病如白血病及其它出血性疾病患者。

4) 膠原性疾病患者,如病理性免疫功能缺陷及膠原組織的炎性變、硬皮病、舍格林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5) 種植義齒可能成為感染病灶者,如有細菌性心內膜炎病史者,心臟等器官移植者不宜種植。

6) 急性炎症感染期患者,如流感、氣管炎、胃腸炎、泌尿系感染,在感染未徹底控制之前不宜種植。

7) 女性在孕期及哺乳期,生理期期間最好避免手術。

8) 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如抗凝血制劑、抗骨質疏鬆葯物等。

9) 智力障礙患者、神經及精神疾病患者。

10) 過度嗜煙、酒者及吸毒者。

2. 局部禁忌證:

1) 牙槽骨存在病理性改變,如殘根、異物、肉芽腫、囊腫以及炎症反應者,應在消除上述病理性改變後再行種植。

2) 經過放射治療的頜骨。 由於此類頜骨內的骨細胞及血管經過放療後都已損傷,易導致種植失敗。

3) 口腔粘膜病變患者,如白斑、紅斑、 扁平苔癬以及各類口炎患者。

4) 口乾綜合症患者,因年齡、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長期服用葯物所引起的口乾,唾液流量減少等,不利於種植義齒的自潔,易導致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

5) 夜磨牙、緊咬牙等副功能未能有效控制,種植體有遭受創傷性負荷的風險。

6) 不能有效進行口腔衛生維護的患者。

7) 與頜位關系條件差(如反、閉鎖等),不能保證種植體免遭創傷性負荷者。

3.不適於實施種植義齒的病例

以下情況應避免或暫緩應用種植義齒修復

(1)牙列中存在「不穩定因素(有些牙需作根管治療、牙周治療或需拔除)」,而這些治療可能對修復方案產生重大影響者。

(2) 對美觀,發音要求很高,而因解剖形態條件所限很難通過種植義齒予以滿足者。

(3) 經濟條件對支付種植義齒費用較勉強者。

(4) 因居所、工作性質等所限, 難以按醫師要求多次地來診完成種植修復程序,以及隨後的長期隨訪復診者。

(5)對種植義齒效果有不現實的預期者。

(6)口腔保健衛生狀態差, 有嚴重的煙, 酒不良嗜好者。

4.需權衡利弊作出決策的病例

更多的病例可能既適合於種植義齒修復、也可以選擇固定義齒或者活動義齒修復。此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評估採用某一治療所需付出的代價和獲得的效益進行決策。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過程中必需讓患者獲取以下的信息:

(1) 種植義齒治療的發展背景和臨床治療過程,其優點和風險。

(2)其它可供選擇的修復手段,與種植義齒相比的利弊。

在患者充分了解以上背景材料之後,他們的主觀意願往往對決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四、種植義齒的維護

(一) 種植體松動

種植體松動現象的本質為種植體與其周圍骨床之間未形成骨結合,取而代之的是纖維組織包裹種植體。纖維組織無力承受負荷,且易感染,最終將使種植體松動。

1. 產生原因:

①未嚴格遵循種植外科原則進行種植手術,手術創傷過大導致種植體和種植窩不吻合或在癒合階段粘骨膜穿孔,造成骨癒合不良。

②因修復體設計製作問題,局部負荷過重,造成種植體周圍的骨質發生細微骨折和吸收。

③ 由於持續性種植體周圍炎,種植體超負荷等原因,導致種植部位發生進行性骨吸收。

2. 處理:

已松動的種植體應予去除。 去除之後,若剩餘的其他種植體足以支持義齒,可不必再次種植。否則在取出種植體的同時,需要徹底清創、植骨。如果取種植體區域骨量充足,也可採用大直徑種植體即刻原位植入,但要評估風險。

(二) 種植體周圍病

1. 產生原因 :種植體周圍病為種植體周圍組織的病理改變的統稱,包括種植體周圍粘膜炎(炎症僅累及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和種植體周圍炎(除軟組織炎症外尚有深袋形成及牙槽骨喪失)。種植體周圍炎如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種植失敗。吸煙是種植體周圍病有關因素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其它有關因素還包括:患者全身和局部健康狀況較差、不當的外科手術、因修復體吻合精度差導致的持續性靜負荷、力因素等。單純因創傷引起的種植體周圍炎,如外科創傷,義齒設計不良,負荷過重等,可以只有咬合疼痛,而並發感染者種植體的齦下細菌與成人牙周炎的齦下菌斑相似。

2. 處理 :通過自身維護和定期的專業潔治去除種植體周圍菌斑。

患者自我維護的方法有:局部用0.12%~2%洗必太等含漱劑含漱或擦拭,應用自我維護種植體清潔的工具(間隙刷、單束牙刷、牙線等)。戒煙或控煙(10支、天)。專業潔治去除牙石及菌斑時宜採用硬度與種植體相仿的工具,以避免在種植體上造成劃痕而使菌斑易於附著。重度的種植體周圍炎需採用手術治療,包括翻瓣術,引導組織再生術,骨移植術等。如果骨的破壞快速進展,出現一壁骨缺損,種植體周圍骨喪失超過種植體長度二分之一以上且出現松動,非手術或手術治療無效者需去除種植體。

(三) 其他軟組織並發症

1. 穿孔 :在癒合階段, 覆蓋種植體的粘骨膜發生穿孔。其原因為修復體壓迫產生褥瘡性潰瘍或縫線殘留刺激肉芽組織增生。

處理:手術切除穿孔部位的牙齦,用滑行瓣修復,重新縫合,消除創面;還應注意去除造成穿孔的原因,如調整不良修復體,緩沖基托對粘膜的壓迫,去除殘留的縫線等。

2. 增生性種植體周圍炎 :由於齦組織覆蓋或緊貼種植基台與橋的接合部, 造成局部衛生狀況不良, 產生齦組織增生性炎症。

處理: 選擇較長的種植基台予以更換,切除多餘的牙齦,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必要時行前庭溝成形術。

3. 瘺管形成 :粘膜上的瘺口與種植基台或種植體周圍的肉芽組織相通。

處理: 拆除橋及種植基台,梭形切除瘺管,刮除肉芽組織,仔細清洗,消毒橋及種植基台,然後重新擰緊螺絲,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四) 機械並發症

1. 種植義齒脫位、破損:尋找原因(修復體設計、製作精度、粘接問題、基台螺絲松動),對症處理。

2. 種植體折裂、折斷:手術取出。

3. 其他機械附件的折斷:如橋體折斷、基台螺絲折斷等。

(五) 其他副損傷

因種植手術前准備不完善或種植手術操作不當造成副損傷, 如下齒槽神經的損傷, 或種植體穿入上頜竇、鼻底等,需由口腔外科醫師對症處理, 必要時必須取出種植體。

(六) 種植體生存率與成功率

文獻中常提及的種植體「生存率(Survival Rate)」和「成功率(Success Rate)」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主要區別在於,「生存率」指尚存在於頜骨中的種植體所佔比例,而「成功率」統計則要求種植體持續發揮著對修復體的支持、固位功能。對種植義齒長期縱向追蹤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定期復診隨訪除聽取患者陳述和作常規檢查外,還採用牙動度測試儀、X線、齦溝液分析等採集客觀數據,對種植體的健康情況作出判斷並分析其影響因素。種植義齒長期縱向追蹤研究成果對種植系統設計、病例選擇、種植義齒治療決策和計劃,以及種植義齒治療臨床術式等都起到了指導作用。

Ⅱ 種牙注意事項

(1)一般種植牙術後建議24小時內不要刷牙和飲用清水,因為頻繁漱口可能會導致傷口滲血,但吃完飯後可以用漱口水漱口,防止口內食物殘渣殘留,術後2小時可以適量進食飲水,但還是不要吃過熱、過咸、過辣的食物。
(2)種植牙術後一般要按正常的使用抗生素。如果患者種植的數量少,手術時間比較短,恢復的比較好,術後可以口服抗生素,而有些患的情況比較復雜的則需要服用靜脈抗生素,以預防後期感染。
(3)種植牙術後患者一般僅有輕微的疼痛或不適,不需服用止痛葯,患者感覺疼痛比較厲害,手術當天可以服用止痛葯,一般正常情況下,24小時後,患者不再會有持續的疼痛感覺。
(4)由於每個患者的體質及手術過程不同,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手術反應,有些患者反應較輕或無反應,有些反應比較大的患者則可能會出現局部水腫及瘀斑的情況,一般3-5天就會消失。
(5)鑲上牙冠後,患者應該適應增加咀嚼食物的硬度。防止受外力撞擊,但是不宜立刻咀嚼過硬的東西。如果有傷到牙根的可能,立即到口腔門診進行檢查和處理。
(6)定期到口腔門診復診,保持口腔衛生的健康,防止種植體周圍發生感染。

Ⅲ 想要做種植牙有什麼注意事項

種植牙後有幾個注意事項:

1、飲食習慣,如果吃了太硬的食物種植牙也會和真牙一樣受到磨損,因此盡量避免。比如啃咬核桃,長期嗑瓜子等,無論是真牙還是種植牙,都會不同程度的受到磨損。

2、口腔清潔,種植牙有類似天然牙的牙體與牙周關系,因此,要像愛護真牙一樣,早晚刷牙,種植牙的護理需要注意保證口腔的清潔環境。

3、定期復診,種植牙後應該定期到口腔醫院進行潔牙,種植牙的護理去除平時刷牙無法清除的牙結石和牙菌斑,從而維持種植牙的長期清潔和穩定。在定期的復診中口腔科醫生能夠及時觀察種植牙的使用情況,以及真個口腔的整體健康狀況,採取維護措施,保證種植牙和整個牙周的穩定狀態。

附著體覆蓋種植牙,它巧妙地將附著體義齒與種植牙結合起來,在種牙的同時對松動牙再固定,並更大限度保留殘牙根,實現不拔牙或少拔牙。 附著體技術的介入,減少了種植牙根的數量,免除了老人拔牙痛苦;同時,散壓式設計減輕了牙齒負重,延長了牙齒使用壽命,長效保護基牙,非常適合口腔狀況復雜糟糕的高齡老人。

Ⅳ 種牙的注意事項

種植牙的注意事項:

1、查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做種植牙

大家在做種植牙之前,要查看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是有口腔炎症的話,那就最好在診治好之後,再去做種植牙,如果是有一些慢性病症,像心臟病、高血壓之類的話,那就要提前告知醫生,根據醫生的診斷來決定大家是不是適合做種植牙。

2、注意術後的清潔護理

種植牙主要就是要將種植體植入到我們的牙根部位,那這樣的話,就需要通過手術的方法來進行了,所以大家做完種植牙之後,一定要注意種植部位的護理工作,還有就是要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一旦發現種植體發炎或是有松動的跡象了,那就要及時就醫診治。

種植牙的利與弊是什麼?

1、種植牙的利:

種植牙的好處有很多,一來就是種植牙外在美觀性強,二來就是種植牙的牢固性好,基本上大家做好之後,就可以像真牙一樣,正常的吃東西了。

2、種植牙的弊:

種植牙的費用很高,而且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如果大家在不適合的情況下去做的話,那就有可能影響種植牙的效果,而且還可能危害其他牙齒的健康,還有就是如果大家做完之後,不注意護理的話,那就有可能出現感染或是牙體松動等問題了。

Ⅳ 種植牙都有什麼樣的注意事項

1、做好口腔與種植牙的日常清潔,定期復查與醫療護理。一般每隔六個月需到專科醫院進行潔治,及時清除常規刷牙去不掉的菌斑和結石。同時還要請醫生定期檢查種植牙的連接部分是否松動、種植牙與天然牙是否出現咬頜不協調,如果發現異常,醫生可以及時糾正。
2、做種植牙後24小時內,不能刷手術區牙齒,以免刺激傷口。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堅持刷牙一次,飯後用漱口水含漱數次,防止傷口感染。
3、做種植牙後減少手術區周圍肌肉的運動,手術後的三個月內盡量不要大笑、頻繁講話等,以防腮部過分運動而出現傷口撕裂。
4、經常觀察種植體及創口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向醫生反映,盡快解決。
5、種植牙手術後當天,應吃半流或全流食,拆線以前進軟食,不使用手術區的牙咀嚼食物。拔牙後即刻種牙的患者,術後三個月內不宜用種植牙咀嚼過硬食物,要戒煙酒及刺激性食物。

Ⅵ 種牙要注意什麼事項

手術兩個小時以後大家可以適當的進食,但是只能進食一些流質性的食物,而且要掌握食物的溫度,盡量不要喝熱開水,也不要食用溫度過高的食物,以免出現牙齦腫脹疼痛的問題。

Ⅶ 種牙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種植牙齒簡介

1、種牙後注意事項:種植牙當天不能作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不飲酒,不吹樂器,不漱口 。前兩天硬的、熱的、刺激性的東西不要吃,第3天開始可用淡鹽水漱口,可有效的殺菌減輕疼痛,保持口腔衛生。種植牙術後第1-3天,流質飲食。其間避免纖維性食內物,因為纖維性食物可引起切口損傷,應注意保證足夠的營養。

2、種植牙齒(Dental implant)指的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兩部分,主要針對牙齒缺損和缺失後的治療工作。

Ⅷ 做種植牙,有什麼要注意的

1術前檢查和處理

先要做一個口腔全景片、頜骨CT等。查看口腔的具體情況,是否有炎症、牙槽骨吸收等情況。

如果種植者牙槽骨骨量正常,深度和寬度都能達到種植牙所需的條件的話,大約2.5-3個月可以完成。

如種植缺牙比較久,牙槽骨吸收比較厲害,則需要植骨。大約需要3-4個月不等。

具體的種植牙時間,因人而異。根據醫生指定的種植牙方案和計劃而定。

種植術後要注意哪些問題?

口腔種植手術雖然不是大手術,但術後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傷口感染,會導致種植術的失敗。

種植手術後應注意以下問題

1、術後當日病人進半流或全流食。

2、術後24小時內不能刷牙,以免刺激傷口。

3、應按時做有效的口腔清潔。每天用漱口水含漱數次,以免造成感染。

4、隨時觀察種植體及創面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術後3個月內不宜吃過硬食物,防止種植體受力過大。

Ⅸ 微創種植牙有什麼注意事項

種植牙後需要注意的也就是平時牙齒的保健問題主要有一下幾點。1、日常保健包括選擇適當的工具清潔種植牙,注意選用軟毛牙刷、摩擦性比較小的牙膏、靈活的單束牙刷、有效的牙線、中間部分帶尼龍保護的牙縫刷等,或者選用適合的電動牙刷、口腔沖洗器等;2、不吸煙,避免用種植牙咀嚼硬糖、乾果、骨頭等需要用力過度的食物。3、定期到口腔醫院進行潔牙、復查,去除平時刷牙無法清除的牙結石和牙菌斑,從而維持種植牙的長期清潔和穩定。4、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預防種植體牙周炎的發生。種植手術之後注意事項1、術後患者一般僅有輕微的隱痛或不適,不需服用止痛葯,有些個別患者局部疼痛可以適當加用止痛葯。2、術後可以常規使用抗生素。簡單的種植手術後給與口服抗生素,復雜的種植手術需要靜脈應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3、由於患者體質及手術過程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手術反應。4、常規術後7-10天拆線,及時拆線可以預防局部感染。5、術後24小時內不要刷牙及用清水,術後2小時即可適量進食飲水,食物不要過熱。

閱讀全文

與種牙的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57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2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0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1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2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799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98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2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08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9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1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78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6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1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5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799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0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48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1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