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羊得了羊疥蟎病怎麼治、求解
疥蟎病是羊常發生的一種主要以侵害羊的皮膚,影響其產品質量,造成羊群營養不良的寄生蟲病,一旦發生,很快會蔓延整群,對養羊業危害極大。過去對羊疥蟎的傳統治療方法一般是採取局部外用塗葯或進行葯浴,既不經濟,又費勞力,劑量或濃度掌握不好,還會引起羊群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農村推廣很不方便。為此,我們試用蟲剋星菌素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特介紹如下: 蟲剋星菌素又叫蟲剋星、阿力佳、阿微菌素等,主要用於驅殺豬、羊、牛、兔和家禽體內外的寄生蟲。
具體使用方法是:
1、用法
⑴一般早上出牧前空腹投葯,根據羊只大小確定劑量後用蔬菜葉把葯包好,由一人固定羊只,助手則用一隻手伸入羊口固定舌根,另一隻手把包好的葯深塞到羊咽部,直到羊把葯咽下後再放開。
⑵治療羊疥蟎時,不論症狀輕重,第一次用葯後,7~10天後還要重復給葯1次,最好在20天後再給1次葯,這樣可以徹底更除該病。
2、用量 羊只一般每千克體重用葯0.1克,成年羊每次使用量不超過5克(1包)。健康羊預防該病可用蟲剋星拌食鹽分別讓羊自己舔食,每隻成年羊2~3克,這樣具有降低發病率,減輕症狀的作用。
3、注意事項
⑴給葯劑量要准確。
⑵每次給葯的間隔時間不能少於7天。
⑶病羊要加強飼養管理,適當補料,提高其抵抗力。
⑷要保持圈舍衛生,定期進行圈舍及其周圍環境消毒,最後一隻病羊康復後,對病羊污染的圈舍、場地要進行一次徹底消毒,以防留下傳染源。 中西葯混合治療草魚腸炎病 中葯用黃連100克,黃柏200克,金銀花120克,山楂90克,石菖蒲60克,雞內金40克,甘草15克,共研成細末。西葯用四環素40克,呋喃唑酮(痢特靈)10片,維生素C20片,將3種西葯混合研成粉末,再將中葯和西葯混合拌勻待用。將10千克青草淋濕,切成1.6厘米長,用木棒或竹竿將青草擋在魚塘一角,再將上述中西葯混合粉末趁無風時撒於青草上面,或在投放前將葯粉與青草充分攪勻並撒入魚塘即可,讓魚自由採食。隔天1次,連用3天即愈。以上葯量為 40~60千克魚的用葯量,此法對預防草魚腸炎病、細菌性爛鰓病療效顯著。
來源:《農村實用技術
㈡ 如何根治羊疥蟎病
羊疥蟎病也稱疥癬、癲病,是由綿羊疥蟎、山羊疥蟎分別寄生於綿羊、山羊皮膚真皮層內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傳播性外寄生蟲病。疥蟎無嚴格的宿主特異性,頻繁接觸病羊的人,可能受到羊疥蟎的侵襲而患病。疥蟎很小,肉眼不易看到。其發育包括蟲卵、幼蟲、若蟲和成蟲4個階段,全部生長發育和繁殖過程均在羊皮內完成,需時8~22天,平均15天。
羊疥蟎病常以皮膚發炎、劇癢、脫毛、結痂、漸進性消瘦等為特徵,嚴重者因衰竭引起死亡,羊毛產量和皮張質量降低,對養羊業危害極大。綿羊疥蟎病常始發於唇、口角、鼻周和耳根部,嚴重者蔓延至整個頭面部和頸部皮膚,病變如乾涸的石灰,故有「石灰頭」之稱。病初患部發癢,常抵於物體上摩擦,繼之局部形成丘疹、結節、水皰或膿瘡,破潰後乾涸形成堅硬的灰白色象皮樣痂皮;嘴唇、口角附近或耳根部常發生龜裂甚至出血,常因污染而化膿,甚至形成膿痂或膿血痂。病變發生於眼瞼時引起眼瞼腫脹,怕光,流淚,甚至失明。
山羊疥蟎病常始發於嘴唇、鼻面、眼周和耳根部,皮膚發炎、奇癢、發紅、增厚,繼之出現丘疹、水皰,破潰後形成痂皮。龜裂常發生於嘴唇、口角、耳根和四肢彎曲面。嚴重時患羊採食困難,消瘦,被毛粗亂,行動遲緩,常落群。蟲體和病變迅速蔓延至全身,食慾廢絕,終因衰竭而死亡。
擠蟎病呈世界性分布。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季和秋末春初,光照不足,陰濕寒冷,動物擁擠時,疥蟎病發病多、傳播快、症狀嚴重;夏季光照充足和乾燥條件下,發病少、症狀輕或不顯症狀。疥蟎病是一種接觸傳播性外寄生蟲病,健康羊直接接觸患病羊或接觸病羊蹭癢時脫落的皮屑、污染的羊舍和用具等均可造成感染,工作人員的衣服和手等也可機械性傳播蟎蟲。疥蟎在羊舍內、牆壁上和各種用具上的存活時間不超過3周。紫外線和乾燥對疥蟎有殺滅作用。
對於羊濟蟎病,目前仍以葯物防治為主。常用且效果較好的葯物及其用量、用法為:
(1)伊維菌素(或害獲滅、阿維菌素、蟲剋星)有針劑、片劑、粉劑、膠囊劑等劑型。按每千克體重0.2毫克,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拌料喂服均可。也可按每千克飼料中添加2毫克連喂1周,或按每千克飼料中添加1毫克連喂2周。泌乳羊禁用。
羊宰前28天停用本葯。
(2)擬除蟲菊酯類殺蟲葯目前在獸醫臨床上應用比較多的是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劑用水按250~500倍稀釋;
20%殺滅菌酯(氰戊菊酯)乳油3000~5000倍稀釋;10%二氯苯醚菊酯(氯菊酯)乳油1000~2500倍稀釋,噴淋、葯浴或局部塗擦均可。
(3)0.05%辛硫磷、0.015%~0.02%巴胺磷水乳液噴淋、葯浴或局部塗擦均可。
雖然目前防治羊濟蟎病的葯物很多且都有很好的效果,但臨床工作中防治羊擠蟎病時,常見用葯後病羊治癒了,但隔一段時間後又發生了,如此反復,既浪費人力和葯物,又不能很好地保護動物健康,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數葯物只是對蟲體有效而對蟲卵無效,數天後葯物作用期結束了,由蟲卵孵出的蟲體又可造成新的感染和發病。因此,防治羊疥蟎病時,必須徹底消滅病原,應做到:①在羊體第一次用葯後,間隔7~10天再用葯一次;②在用葯治療病羊的同時,必須使用殺蟲葯噴灑圈舍、運動場地面、牆壁和飼槽、飲水槽等用具,每周1次,連用2~3次。只有羊體與環境同步殺蟲,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③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圈舍乾燥、通風良好、光照充足,防止密度過大。發現病羊,及時隔離治療,防止接觸傳播。串換、引進羊時要隔離觀察,證明無疥蟎病時再合群,防止帶入病原體。
㈢ 怎麼治療羊蟎病
發病症狀羊嘴唇、口角附近、鼻邊緣、眼圈及耳根部等處極易發生疥癬,發病後患羊精神很不安定,患處皮膚發紅、劇癢,常在木樁和牆上擦磨;繼而出現疹、水泡、膿皰和痂皮。綿羊感染此病,出現全身及局部脫毛,皮膚起痂皮,頸後如乾涸的石灰,故有「石灰頭」之稱。羊感染蟎病後不僅破壞了皮毛,引起脫毛,而且羊體日漸消瘦,並可導致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防治方法對該病要預防為主,發病後及時治療,以防蔓延。局部用葯和全身葯浴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方法。2.1葯液配製方法選用0.5%敵百蟲(按1:200的比例,將敵百蟲溶於水中);或0.04%林丹乳油(每千克水加入20%林丹乳油2毫升,充分攪拌,充分溶解)或石硫合劑(生石灰3千克,硫磺粉5千克,用適量水拌成糊狀後加水60千克煮沸,取清液加入溫水20千克即成)均可。葯液溫度為20℃~30℃,浸泡至全身毛濕透為止。對已患病的羊只.可隔7~10天進行1次葯浴,2次為1個療程。葯浴應在剪毛2周後選擇晴天,浴前應停牧半日,給以充足的飲水。農家養羊數量較少時,可進行缸浴或桶浴。但無論採取何種葯浴方法,3個月內的羔羊應禁止葯浴;母羊葯浴後要用溫水洗凈乳房周圍葯液,
才能讓羔羊接觸母羊吃奶,以防羔羊中毒。
㈣ 黑山羊耳朵里有蟲怎麼
應該是蟎蟲,可以去寵物醫院拿葯
㈤ 羊身上有蟎蟲怎麼治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的通風乾燥,定期用2%火鹼水對圈舍消毒。
2.用溫肥皂水洗掉患部污物、痂皮和皮屑,晾乾後用1%敵百蟲溶液或0.5%蟎凈溶液塗擦患部,也可用廢機油塗抹患部,每日1次,連用5~7天。
3.病畜及時隔離並進行治療,用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針劑按0.2毫克/千克體重皮下注射,7天後重復注射一次。
4.葯浴療法。葯浴治療是預防該病主要的方法,該方法適用於發病羊數量多及氣候溫暖的季節。葯浴時間應選擇在山羊抓絨、綿羊剪毛後1周左右進行。葯液溫度保持在36~38℃,葯浴時間1~2分鍾,並隨時補充新葯液。因大部分葯物對蟎卵無殺滅作用,所以葯浴需重復2~3次,每次間隔7~8天為宜。常見的用於葯浴的葯物主要有0.05%辛硫磷乳液、0.025%蟎凈、0.005%溴氰菊酯水乳劑等。
5.塗葯療法。塗葯療法適宜病羊少及患部面積小的羊只,但每次塗葯面積不得超過體表的1/3。常用的葯物為克遼林擦劑、林丹、溴氰菊酯以及5%敵百蟲溶液(慎用)等。
皮炎合劑(用甲硝唑100毫升,林可黴素3克,慶大黴素40萬單位,利多卡因5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配合)作外用葯塗擦。每天1次,連用3天,3天一個療程。7天和14天後分別重復一療程。
硫磺30克,雄黃15克,枯礬45克,花椒25克,蛇床子25克,共研末調油塗擦。
青蒿500克,桉樹葉500克,切碎加水1升煮1小時,使之成墨汁狀液體,過濾後晾冷備用,每天早、晚塗擦患部。
狼毒50克,生巴豆12克,雄黃16克,共研細末,過籮,取上葯60克,加棉籽油300毫升,混勻,洗凈患部,除去痂皮,將葯塗擦患部。5~7天重復一次。
6.注射療法。注射療法為目前治療羊蟎病最主要的方法。常用的葯物主要為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其中每隻羊每千克體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效果顯著。
7.口服給葯法。目前用於預防和治療羊寄生蟲病的口服葯物包括丙硫苯咪唑、吡喹酮和腸蟲凈等。
㈥ 羊耳朵掉毛起白色結痂.有點傳染,開始就幾只,現在好多隻都這樣,用
是皮膚病,懷疑是蟎蟲,用伊維菌素,需要把結痂揭開上葯。兔子的腳可以去買一包煙用煙葉泡水給兔子洗腳,可以消毒殺菌
㈦ 羊耳朵長蟲是怎麼回事
羊鼻蠅是由羊鼻蠅的幼蟲寄生在羊的鼻腔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綿羊。羊鼻蠅的成蟲直接產出幼蟲,幼蟲經蛹變為成蟲。羊鼻蠅成蟲每年5~9月出現。雌雄交配後,雄蠅死亡,雌蠅棲息,待體內幼蟲發育後才飛翔活動,在羊鼻孔內產蛆滋生幼蟲。第一期幼蟲附在羊鼻腔黏膜上,並逐漸向鼻內移行,至鼻腔、額竇內蛻化變為第二期幼蟲,到第二年春天,發育為成熟的第三期幼蟲。幼蟲的活動刺激羊打噴嚏,成熟的幼蟲被噴出落到地面,鑽入土壤或糞內變蛹,蛹期1~2個月,再羽化為成蟲。
症狀病羊騷動不安,搖頭,噴鼻,低頭,鼻黏膜腫脹、出血、發炎,運動失調,轉圈,扭頭,最後食慾廢絕,陷於衰竭而死亡。
防治
一、用40%的敵敵畏乳劑氣霧熏殺幼蟲,室內每立方米空間用葯1毫升。方法:在燒熱的鐵杴或鐵器上潑敵敵畏乳劑,待濃煙冒起,讓病羊吸10~15分鍾。
二、夏秋季節用3%的來蘇兒溶液噴射病羊鼻孔。
三、用碘醚柳胺按羊每公斤體重60毫克的量一次口服。
四、用0.1%的畜衛佳按羊每公斤體重0.3克的量拌在飼料中一次餵羊。
五、在羊鼻蠅流行季節,給羊鼻孔周圍塗敵百蟲油膏(用2%的精製敵百蟲,拌廢機油或其他油劑、油膏製成)
㈧ 養羊人必知,如何科學地預防羊蟎蟲病呢
羊蟎病是羊皮膚寄生蟲病的一種,會給羊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於具有傳染性,因此,一旦爆發,對於規模化養羊產業危害性極大,我們要從疥癬蟲的特性、生存條件,危害特性、傳播途徑,著手從源頭上採取預防措施,配合一些葯物,治標兼顧治本,才能徹底解決羊蟎病的危害風險。
但是,在治療措施中,很多養殖戶只知道羊蟎病,無法區分其中的病理,以及「罪魁禍首」的病因,只知道是羊皮膚的寄生蟲病,根本不了解是什麼疥癬蟲。在羊蟎病中,主要包含有兩種寄生蟲,一種叫穿孔疥癬蟲,一種叫吸吮疥癬蟲。雖然說都是疥癬蟲,但是它們危害特徵以及危害性質還是有所區分。我們只有找出病因,對症下葯,採取綜合性治療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南轅北轍的治療措施,不但延誤治療時機,有時候,還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㈨ 羊耳朵頭上起白點掉毛怎麼治
羊耳朵頭上起白點掉毛,一般來說這是蟎蟲引起的皮膚病
防治:羊舍要寬敞、乾燥、透光通風良好,經常清掃,定期消毒。經常注意觀察,發現病羊及時隔離,治癒後方可入群。
治療:1.病羊少時,採用局部治療,把羊剪掉毛後,塗擦辛硫磷乳劑配成0.1%溶液,也可用12.5%雙加米乳油10克,加水5-7公斤,噴霧或者塗擦患部。
2.病羊多時,在氣候允許的情況下,用0.025%-0.03%的林丹乳劑,0.05%辛硫磷乳劑或者0.1%殺蟲脒乳劑洗浴病羊。
3.也可用新葯伊維菌素,劑量為200-300微克/千克體重,皮下注射。間隔7-10天重復一次。效果很好。